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33 题号:141803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潜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儒、道思想。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
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审美一直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当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候,大自然的山川水流就成为人们审美的一个关系对象。在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人们渴望的山林的幽深、河流的婉转流长都构成审美的影响因素。从绘画、音乐到舞蹈,都和劳动或者与超越劳动的静观体味审美相结合。漫长的劳作和相对悠然的生活情态导致了审美传统规则的形成。

从文化感知上看,沉淀下来的几个词和中国视角的审美息息相关,特别值得探讨的有所谓“对牛弹琴”的审美缺乏对象性、“相由心生”的审美内生性、“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等。其一,“对牛弹琴”强调审美需要修炼和教化,没有审美感知基础也就缺乏对象性呼应,再美的因素也难以被认同。中国审美期望的是彼此之间的对等感知,文人能够惺惺相惜、互相理解审美对象的美,是因为美在自身具有魅力而超越牛的木然。其二,“相由心生”的审美内生性意指创作得失在于内涵,有怎样审美的根底就有怎样的创作呈现,一个有修养、有一定审美感知度的人,会自身呈现出美感的高下。注重内涵其实也是审美的根本,无论是对于作品品相体现出的内涵高下,还是创作者自身呈现出的人格态度,都需深究到内在根底来认识,这也是中国审美的基础认识。其三,“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有读者观众的呼应,作品惟妙惟肖地表现生活,而观赏者如痴如醉地获得奥妙,取得共振,这就是审美获得快感的所在。古文中不少谈及口技表演的出色以及对于观者有巨大吸引力就是证明,强调创作要能让人们从内在和形式上感知到作品的美感亲近性。其四,“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是从审美的高级阶段来确认,出色的创作无需解说,自有让人感知而滋润入心的美感,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美好的东西让感悟瞬间体察或者体味理悟,美好具有无障碍的透射力从而能直达人心,实现犹如《易经》所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因此,审美者对于事物的美感悠然间认同并陶醉,证明审美的力量。

上述阐释是在借助几个历经时代淘洗的言辞来说明传统审美的感知需要有审美的教养和教化,审美者内心的期待会生成审美期待和捕捉外化的可能,内心审美素养与审美对象相遇而产生审美感应,对于美的事物,人们获知其美而荡漾升华产生美感。

(摘编自周星《从中国视角审视美育的审美观念认知》)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审美的世界,古代的优秀作家们不仅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更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得意而忘言,所谓“但见情性,不睹文字”。他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语言文字,究竟如何才能创造出最高的审美境界?他们认为,言是文学手段,意是文学目的,文学手段固然重要,但不能因为手段重要而忽略了目的重要。一方面要通过手段到达目的,一方面又要通过否定手段来强化目的。对创作者而言,文学创作最终呈现的美,不是“言”这个手段之美,而是“意”这个作品之美。对接受者而言,要领悟到这个美、这个意,就要披文入情,唯意是求,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之美而忘记了“意”这个根本之美。

因此,当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之后,当读者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了文学手段之美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才真正全部实现,这样的文学审美创造才是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手段只有充分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文学作品之美,对手段否定的越彻底,对作品的创造就越成功。这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想渊源依然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中,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显然,言与意的审美智慧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

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从文学品鉴与接受的角度,对文学文本审美感受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与西方美学不同,“味”这个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并不专指感官的味觉或嗅觉,而是指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基础上,感官愉悦与审美、精神愉悦的共同感受。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五官的感觉是相通的,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享受也是彼此相融的。“滋味”说反映了中华民族注重体验、注重经验,注重整体宏观感受的审美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心与物,情与景,境与意不分彼此的完全交融,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王夫之《唐诗评选》),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大相径庭,是有着中华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摘编自康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中国审美传统规则的形成与漫长的劳作和相对悠然的生活情态有密切关系。
B.如果人们具有审美感知基础,彼此之间理解审美对象的美,对等感知审美对象的魅力,便易于达成审美期望。
C.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显示出古代的优秀作家们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D.古代文学家认为,言是文学手段,意是文学目的,文学手段并不重要,不能因为手段而忽略了目的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有修养和较高审美感知度的作家,会创作出具有美感、注重内涵的作品,作品的内涵决定创作的得与失。
B.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表现生活,读者观众能感受到作品的美感亲近性,实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C.只要读者全身心地关注文学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言”这个文学手段,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就可以全部实现。
D.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对文学审美感受的概括,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相比,更能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滋味”说的一项是(     
A.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杨万里《诚斋诗话》)
B.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4.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5.文言短文《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声响逼真地模拟出深夜救火的场景,使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审美感受?请联系材料加以分析。
2022-09-08更新 | 1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的价值概括,首先就是突出大运河起源古老、规模巨大并随千百年来的环境变化而不断地适应环境。申遗工作首先回答的问题就是大运河的起源、变迁、沿革及其与环境变化对应关系。大运河的开凿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环境复杂、地质地貌多变,从古到今不断变化,且很多河段仍在使用。大运河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界对其价值的认识不够充分,甚至怀疑其是否具有文物身份。这说明长时期以来,人们对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大运河习以为常,仅把它当作一条普通的水路,甚至都没有把它认定为文物。大运河从没有身份到被认定为文物,继而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大遗址,直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历时将近三十年。要对几乎覆盖中国东南、长达三千多公里、历时两千五百多年、连接中国四大古都以及上百座历史城镇的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估,就必须开展扎实的考古工作。

大运河河道既是大运河遗产的本体,也是其主体。河道本体历经沧桑,在历史上变迁频繁。各朝代的运河的范围、起止点、关键地点的改道、重要节点的工程遗存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具体落实。这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真实性问题,而解决此问题必须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传统考古学的方法固然可以在具体的点或小范围的区域内中发挥作用,而面对大空间和长时段的大运河则必须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在大运河申遗之后,亦即大运河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大运河城市及大运河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大运河不仅是技术的集成,也是文化的集成,是一条文化线路。作为线型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其孕育的大运河文化深刻影响了沿线数十座城市的发展。隋唐以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掌管运河漕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漕运而繁荣,所谓运河城市,即指应运而生的运河遗产特别丰富的运河节点城市,也是在区域文明中发挥特别重要作用的城市。对这类城市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不是各个遗产点的简单叠加。这一类运河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考古遗址公园,可以持续地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梳理城市文脉,解读城市的发展与兴衰。

镇江是长江和大运河的“江河交汇”处,是长江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城市,但迄今为止镇江没有一处运河遗产点,与长江对岸的扬州形成鲜明的对照。2009—2010年,镇江先后三次对运河遗产片区进行考古,后发现了元代石拱桥、宋代仓储、宋至清代古运河、宋代房址、明清时期京口驿等遗迹。

(摘编自林留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

材料二:

大运河文化是有关政治、经济等不同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演化的机理多种多样。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是指沿运河各自然水系、不同文化区、不同民族、不同社团、不同阶层在大运河文化系统的作用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扬弃融汇,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是指由跨流域通航所导致的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以及因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改变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存在形态等,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两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沿运河流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如以血缘关系维系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到历史时期以地缘关系维系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这些不同的、互不隶属的文化区之所以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中华一统文明,除了东亚大陆的地理态势和三皇五帝以来形成的哲学思想、传统理念、政治、礼仪制度的综合作用外,大运河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她像一张充满活力的网状大动脉,把自然流域和各个不同文化区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了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河道组成的网带状大运河文化,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维系中华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所包含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表现形式有:天人合一的科学治水思想、中华一统的重要政治保障、兴旺发达的早期商品经济、横连五大水系形成的新型社会结构、百花齐放的民俗文化艺术、独领风骚的历史文化遗迹等等。

(摘编自王永波《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开凿历史悠久、环境复杂以及还有河段仍在使用等特点,让学界对其价值认识不充分并质疑其文物身份。
B.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线路,其文化影响了沿线城市发展,而当下对运河城市开展的考古工作能梳理城市文脉、解读其兴衰等。
C.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河道组成的网带状的大运河文化,使其流域范围中出现了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不同文化区域。
D.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涉及治水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民俗文化等领域,以及运河的设施和建筑群落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因为开凿早、规模大,更是因为它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适应环境。
B.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学界对大运河文化做出系统的考古解读后,才能对大运河进行保护、遗产利用、建设文化带等。
C.作为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的运河城市,镇江通过考古发现了其多处与运河相关的遗迹,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
D.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同一问题的两面,即由跨流域通航导致的文化改变和由此产生的物质存在形态等。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大运河考古和研究方法的一项是(     
A.对比历史文献和大运河现存遗址,明确大运河相关改道情况。
B.在运河沿岸城市发现运河遗址,如河南商丘南关码头遗址等。
C.运用遥感图像技术,发现大运河遗产中的古河道、古堤防等。
D.修复大运河重要节点的工程遗存,疏浚大运河河道沉淀泥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围绕“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这个话题行文的。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发展对大运河文化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23-03-26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史学具有数字人文的共性,但其作为历史学的个性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总体而言,数字史学更重视网络的利用与展示,这也是很早就有学者提出“网络史学”的原因。历史学家利用互联网向同行传递和展示史料,将文献放置到互联网以便史学爱好者、历史教师、学生能够利用它们,这些行为已经被史学界认可为专业的学术活动,成为数字史学的重要内容,是一条迥异于宽泛意义上数字人文的路径。

当然,“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能够与数字史学画上等号。互联网只是恰好因为平台优势成为一种媒介而已,不过在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玩味的问题,数字史学对网络的强调让我们看到了它与“公众史学”存在诸多交集。许多早期从事数字史学研究的学者都是社会史专家,或者是试图借助数字工具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支持者。

数字史学就目前看,研究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以GIS的运用为主。与“数字文学”相比,文本分析在数字历史领域运用还比较少,这背后有许多客观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史料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达不到大规模进行文本挖掘的程度。传统的历史研究重视的一手文献往往以档案、手稿等形式出现。这些文献的数字化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而且进行数字化使用的OCR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其准确度才能达到进行研究的要求。所以在从事数字文学的专家已经在讨论如何分析文本的时候,数字史学的专家还要首先解决史料数字化的问题。当然,对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析,也有对美国与德国学术界的古典学期刊进行了类型研究。

在这样的前提下,数据库建设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数据库建设是非常烧钱的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做出高质量、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库。同时,数字化程度不足的状态,也决定了学者使用数字工具的倾向。据西方学者统计,在数字人文有关GIS143个重要项目中,92个涉及历史问题。

(摘编自王涛《“数字史学”:现代、问题与展望》)

材料二:

正如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中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数字技术的革命更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世界的图景。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的纸质史料,如图书和档案,不论其存世数量还是保存地点都是封闭的,有的文献本身可能就是珍本孤本,即便有印刷或抄录的版本,流传数量一般也较为有限,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库、网络图书馆可以直接将数字化之后的史料呈现到用户的终端。研究者与史料之间,不再有空间的阻隔;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异。一个中学生可以同一位大学教授一样,获得同样的史料,并展开独立的研究和解读,专业研究者之前所拥有的特权在数字化时代逐渐消失了,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大大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

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形式,通过网络、影像等新媒体的呈现,极大地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历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以维基百科网站为例,它自建立之初即将自己定位为一部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并作为一个开放源允许大众广泛参与。在约3500万注册用户中,有近8万名积极的写作者和编辑者,其中大多都是业余的普通网民。

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均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呈现,而且在数字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建设、网站演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单机光碟和软件开发、电子出版、多平台应用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

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果数字史学仅是网站演示或光碟形式的话,它同传统史学的差别只是改换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而已,都只是单向的内容发布。但近十年,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Web2.0技术的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平台上,专业历史学家、业余研究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展开交流和对话,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及,数字史学与公众史学有着诸多的交集和共性。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

(摘编自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史学的概念出现较早,这与历史学家重视网络利用有关,藉此开展的文献研究的专业性得到学界认可。
B.史料数字化程度低,达不到大规模文本挖掘的程度,导致数字史学专家尚未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史学研究。
C.数字史学迎合了历史学写作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呈现形式愈加丰富。
D.与数字史学利用新媒体改变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不同,传统史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且专业化水平较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虽然道破了数字史学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但二者不能等同。
B.学生与教授、网民与专业人士在数字化的史料面前享有同样的阅读权限,研究者身份的差异性消失了。
C.维基百科作为网民可参与写作、编辑的平台,业余历史研究者在其中积极交流,体现了数字史学平民化的特点。
D.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数字史学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数字史学”下一个简要的定义。
2022-11-10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