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433974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为政在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②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破亲亲关系。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百姓。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降低条件。

③其次在管人。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觉性更难得到保证。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④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是说在二者中,的因素更为重要。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相反,如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法是需要人去执行的,特别是需要人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去施行的。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择人执法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关于礼与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是立法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因而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⑤为政的目的是养民。孟子总结夏、商二代灭亡教训时说: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养民莫于养心。那如何才能得民心呢?那就是,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要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满足他们,而人民厌恶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他们。当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总结了商朝亡国的教训。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失德和失民。因此,他们反复地告诫其子孙须敬德保民,然后才有可能长久地保住天下。

⑥荀子说天生万民,并不是为了君主;相反,天设立君主,则是为了人民百姓。其立君为民的思想得到了黄宗羲的进一步发挥。黄宗羲认为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为一姓卖命。君臣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得为天下万民服务。因此,他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

⑦养民须富民。荀子说使国家和人民富足的重要方法是节用裕民节用即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不至于过度,裕民是说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策,使他们得以富裕。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绝不能误了农时等。百姓得到优厚政策的保护,生产就会成百倍地增长,人民就会富裕,物产就会丰裕。老百姓富裕了,自然也就知礼节了。

1.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政在人”是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和谐促进,其中的“人”包括治人者和治于人者。
B.儒家推重“尚贤使能”,只要德才兼备,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进入政府担任官职,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被推举。
C.儒家强调为政要养民,只要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人民厌恶的东西不强加给他们,就可以长久地保住天下,社会就会长治久安。
D.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总结商朝亡国的教训,告诫子孙要“敬德保民”。
2.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不论是治于人的平民百姓,还是治人的人才,都要时时对其进行教育,不要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这就是所说的管人。
B.每一个人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因此,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C.荀子以为法不能独立而用,如果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法,丑恶仍然不能根除;只用德教而不用刑罚,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
D.“为政在人”不是不要“法”,而是在“法”与“人”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确定对什么人执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天生万民,设立君主,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百姓,设置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君主、为一个姓氏卖命的。
B.儒家认为,国君和臣子应该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子和仆人关系,他们都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只是分工不同。
C.荀子认为,要使国家富足,重要措施之一是“节用”,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杜绝各种浪费现象。
D.荀子主张,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策,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绝不能耽误了农时等,使百姓富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类文明与宗教
詹克明
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倘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元胎”原本就是宗教。它囊括一切,包容一切,将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明品种之萌芽全部融成一体综合其中。在当时,科学、哲学、医学、天文、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伦理、法律……全都总揽于原始宗教之中。古老的世界三大宗教以及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宗教史诗中都涉及到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这类科学的根本问题。史前人类岩画中的生殖崇拜、太阳崇拜以及祭祀舞蹈也多带有原始宗教性质。图腾崇拜集美术、雕塑、抽象艺术于一体,带着面具的宗教群舞更是戏剧的前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学起源于占星术,数学起源于数术,地理学起源于堪舆之术,化学起源于岐黄炼丹之术,医学更是从巫术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宗教“胎记”。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医学认为疾病总是与诸神、鬼怪、星辰有关。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是神庙学校秘密教义的产物,最早的医学文献也写在纸草经卷当中。宗教的“宗”字有“根本”、“本旨”之意,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原始宗教包罗万象,乃是文明之宗的这一特征。
人类文明发祥于宗教,随着文明的逐渐演进,分门别类的专业从宗教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一直不断地进行,不仅越分越细,各专业也日趋独立,沿着各自的轨道互为辐射发散,彼此绝少交叉往来。这种“重分化、少综合”的倾向,正是当今诸多弊端的根源。其中最明显的病症当属“技术发展”与“人文理念”的脱节。人类文明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必须追寻到本源的综合上,追寻到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上,追寻到涉及人性的宗教范畴才能谋求彻底的解决。当前人类活动业已扩展到整个地球,不同的地域文明逐渐融合,走向信息、商品、资源、人才的全球一体化。这种“合”的势头非常有利于人们从“综合”着眼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世间的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种更加健全的文明必将在“合”的趋势中诞生。
阿•汤因比曾经设想过“人类未来的宗教究竟是怎样的宗教?”他认为:“产生并支持新文明的未来宗教,必须赋予人类明辨和克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罪恶的力量。这些罪恶当中最可怕的是那些从人类历史中沿袭下来的陈旧东西。这就是和生命本身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贪欲,以及和文明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战争和社会的不公正。还有和这些同样可怕的新罪恶,这就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应用科学和技术所造成的人为的环境。当前,彻底消解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实际上是树立一种正确信仰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汤因比认为:“人类本来是怀着敬畏之心看待自己环境的,应该说,这才是健全的精神状态。”遗憾的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自以为对大自然的了解已经透彻得一览无余,人们已不再敬畏自然,进而还要藐视自然,主宰自然。也许只有一些对自然有着精深理解的人如今还能对大自然保持一种由衷的敬畏之心,对大自然还怀有一种虔诚的宗教感情。人类应该确立与自然“和谐”的信仰,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综合”。这“和”“合”二字在民间又称之为“和合二仙”。但愿他们能够保佑人类走出技术阴影和人性的暗区,自觉地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纳入到大自然的普遍和谐之中。
(节选自《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忧虑》,题目为编者所加。)
1.下列关于“宗教”的论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宗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起源。它囊括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明品种的萌芽。
B.原始宗教的性质多体现在史前人类岩画中的生殖、太阳崇拜以及祭祀舞蹈中。随着文明的演进,宗教的分化不断进行,不仅越分越细,也日趋独立。
C.许多原始宗教的史诗中都涉及到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这类科学的根本问题。宗教的“宗”字有“根本”之意,反映出原始宗教乃是文明之宗。科学、哲学、天文、数学等均起源于宗教。
D.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医学认为疾病总是与诸神、鬼怪、星辰有关,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是神庙学校秘密教义的产物,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宗教是医学的起源。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门别类的专业随着文明的演进日趋独立,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的“重分化,少综合”的倾向导致了了诸多弊端,其中最明显的病症是“技术发展”和“人文理念”的脱节。
B.一种更加健全的文明必将在“合”的趋势中诞生。“合”的趋势是指不同地域文明逐渐融合,走向信息、商品、资源、人才的全球一体化。这种趋势有利于从“综合”着眼来研究、解决人类文明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C阿•汤因比认为:因为未来宗教产生并支持新文明,所以必须赋予人类明辨和克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罪恶的力量。
C.在作者看来,不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人类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后不再敬畏自然想要主宰自然的一种精神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斥奢欲、不公正等恶俗,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更加健全的文明的表现。
B.只要树立了自然“和谐”的信仰,便能消解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C.“和谐”的信仰和 “综合”的理念也许能帮助人类走出技术阴影和人性的暗区,使得自然和人类各得其宜、相得益彰。
D.随着文明的演进,科学、美术、舞蹈、医学等专业沿着各自的轨道互为辐射发散,彼此绝少交叉往来的局面,将会逐渐得以改善。
2016-11-18更新 | 3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绘画逐渐独立成科。中国绘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丑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史前社会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在新石器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并在彩陶上绘制一些植物纹、几何纹、动物纹等比较抽象的装饰纹样,具有浓郁的神秘意味。人们绘制的这些图案大都与巫术祭祀、氏族部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崇拜。

先秦时期,中国步入了青铜时代,同时帛画也开始兴起。目前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帛画便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中的人物形象多以侧面呈现,居于画面中心,部分地方施以平涂。人们不仅开始注意到画面的布局安排,还极力想把人物刻画得更为生动精细,可见在当时人们已具有了审美意识。

秦汉时期,社会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由于汉代统治阶级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当时政治的影响,绘画表现了孝子、烈女等符合儒家思想观念的历史人物故事,承担着教化的作用。此时,人们往往把绘画与美和善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将具有忠节孝义品德的人视为,更加注重内在心灵的善和美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批有记载的画家,绘画理论著作也开始出现。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相比于外在形态的美丑,更注重内在气质、精神品格的表达。后来,人们把气韵生动的范畴扩大到山水花鸟题材的绘画中,这种审美观念至今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人画在宋元时期兴起,占据画坛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绘画对于美丑的评判也深受其影响。文人画家认为作画应写胸中逸气耳,十分强调抒发主观情感。后来,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绘画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观念都受其影响,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画之美丑,也成为后世衡量绘画美感的一个重要准则。

中国古代绘画十分注重营造画面的意境美,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此作为美的最高境界。人们喜欢在画中留有空白,但空不代表无。南宋画家马远突破山水画的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其代表作《踏歌图》的下段画巨石于左角,加以溪流、石桥、踏歌而行的老农;中段留大量空白,以云气相隔;上段画松林掩映楼阁。整个画面虚实相生,给人以灵动轻盈之感,使人观后韵味无穷,达到了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意境。

此外,中国古代绘画也会将丑的事物形象作为创作依据,使其经过画家的审美意识将其转化为艺术美。如南宋画家梁楷《泼墨仙人图》中,人物秃顶敞怀,五官挤在一起只占整个头部的四分之一,通过夸张手法,寥寥几笔把人物垂眉撇嘴的醉后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怪诞丑陋,却别有一番艺术趣味。

由于个人修养、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关于美与丑的观念也有差异。同时,由于这种审美观念受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美的认识多包含着善的含义,在绘画中注重意趣和画面意境的营造,以及内在精神品格的表达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审美观念,成为中国绘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编自晋一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美丑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彩陶上绘制具有浓郁神秘意味的装饰纹样,多数出于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崇拜。
B.秦汉时将孝子、烈女等符合儒家思想观念的历史人物故事作为绘画题材,是因为受到了当时政治的影响。
C.更看重内在气质、精神品格表达的“以形写神”的理念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由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
D.大千世界中美的事物形象与丑的事物形象都可作为绘画题材,只不过,前者比较普遍,后者只偶尔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中国绘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丑艺术风格”,点明绘画艺术美丑观的论题。
B.文章第二段至第六段以时间为顺序,主要论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萌芽及兴起,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C.文章运用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踏歌图》的事例论证了中国古代绘画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D.文章最后一段既指出了审美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又对文中所涉及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进行了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具有了审美意识,绘画注重人物气韵的刻画,画中人物形象多以侧面呈现,居于画作中心位置。
B.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史前时期,但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画家,此前的画作都由人们集体创作而成。
C.在绘画作品的审美鉴赏中,要看是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若有主观情感的抒发,则具美感,否则,就不具美感。
D.审美观念会受到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鉴赏绘画作品时宜将其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
2021-12-03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沦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

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

(摘编自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

材料二:

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

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完形化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

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歌德曾经说过:优秀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曹雪芹凭借半部《红楼梦》蜚声文坛,他的作品也是残缺的,但带给读者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美。可见,残缺能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作空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价值的美感。

《摘编自李建群   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续本中,黛玉和宝钗悲剧的结局更符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的预设的。
B.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作者认为残缺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更大。
C.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D.材料一指出《红楼梦》具有残缺美,材料二从理论上阐释了《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具有残缺美的内在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与人类心理上本能地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有关。
B.高鹗所续的《红楼梦》结局虽然未到苍凉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更具有艺术价值。
C.残缺的作品能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有助于读者能动地改造或创造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D.“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3.下列说法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残缺结构是文学无言的意义建构方式,也是文学超越语言表达本身,达到无限的审美境界的途径。
B.“残缺的艺术”在于它唤起了审美主体的无限想象空间,并由此带来艺术作品的转机和创新的可能。
C.美的残缺,则是美的中断、美的危机和美的破坏,不能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审美意趣。
D.残缺要恰到好处地昭示美,必须处于节制谨慎的度中,而度的差异导致了美感有无和深浅的不同。
2023-10-1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