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14342315
阅读下面古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夕久不,而吟讽甚苦,何邪?”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听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甲)’?”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乙),天香云外飘。(丙),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丁)。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之问之,曰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当时虽败,且以匡复为名,故人多护脱之。

选自孟綮《本事诗》

注释:①宋考功:就是宋之问,因宋之问作过考功员外郎,故名。②鹫岭:灵隐寺前的飞来峰。③岧峣:山势高峻。④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⑤敬业:徐敬业,武则天称帝,他为恢复李唐天下而起兵讨伐,后失败。⑥落发:指骆宾王做了和尚。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少年夜夕久不     )(2)而兴思不     
(3)之问之(   )(4)将帅虑失大     
2.文章画线句都用了对仗的手法,请在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A.桂子月中落B.冰轻叶未凋C.水寒风似刀
D.门对浙江潮E.路出寒云外F.扪萝登塔远
3.与“宋考功以事累贬黜”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周岁卒B.且以匡复为名
C.扶苏以数谏故D.或以为死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因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宋之问因为得罪了武则天,官场失意,所以到江南遍访名胜遣怀。
B.“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两句既写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葱茏,寺庙的肃穆清静;又反衬出宋之问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悲凉绝望之情,可谓情景交融。
C.“楼观沧海日”两句意境开阔壮美,既有气魄又不失和谐。
D.骆宾王在听了宋之问的第一联后,才思如涌,续写了全诗,令人叹服。
E.骆宾王在与宋之问见面后,怕对方追问身世,暴露行踪,所以连夜离开了灵隐寺。
F.因为以复兴李唐为名起兵,所以骆宾王兵败之后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帮助。
15-16高一上·上海虹口·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此书则佑自言征于人事,将施有政,故简而有要,核而不文。观其分门起例,由食货以讫边防,先养而后教,先礼而后刑,设官以治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为国家者立纲陈纪斟酌古今将期与治同道而不泥其迹则是书实考镜所必资岂以供博览而已哉!爰揭之以告读是书者。

(节选自《通典·附录一》)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材料中的《书》指_____,是我国家 ______经典之一。
3.请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通典》的写作特点。
2019-02-20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018-12-18更新 | 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罴,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乃拜罴冠军将军,镇凉州,讨平诸贼。还,授西河内使,辞不。时人谓曰:“西河大邦,奉禄优厚,何为致辞?”罴曰:“京洛材木,尽出西河,朝贵营地并第宅者,皆有求假,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 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罴安于贫素,不营生业,身死之日,家贫甚罄,当时伏其清洁。卒于官,赠太尉、都尉、相冀等十州刺史,曰忠。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B.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C.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D.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成人后则有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相表里,所以又叫“表字”。
B.拜,指古代高级官员在任命仪式上对君王的拜谢礼,后来演化成授予官职或接受官职。
C.铁券,特指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用来允其世代享有免死罪的证件,也叫免死券。
D.谥,即谥号,指古代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罴刚直倔强,做事平易恰当,他因公受赏,被授予西河内使,但他并没有满眼盯着优厚的俸禄,而是看到了上任后的左右为难。
B.王罴勇武过人,公平对待下属,荆州城被围缺粮,他和将士共同煮粥守城,他这种性格受人推崇,但有时也被人嘲笑。
C.王罴胸怀坦荡,做事不修边幅。他曾当面训斥台使不珍惜食物,也曾亲手捡起别人削在地上的瓜皮面吃,两次使被招待的官员蒙羞。
D.王罴安于清贫,不屑置办家产。虽然多次被任命为太尉、都督和诸州刺史等职,最后死于任上,但清净的名声得到时人的认可。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
(2)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2018-10-1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