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435598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0-11-10更新 | 1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误落尘网中”的“误”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2016-11-08更新 | 1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浊酒一杯家万里。”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乡愁?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2020-11-21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