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变换句式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0 题号:1439758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正式亮相,它蕴藏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既防风保暖,又透气轻便,可以实现温度变化和场景转换下的自由穿搭。冬奥制服装备研发设计团队面对冬奥特殊气候条件需求,为解决①         在客观上互相矛盾的难题,在材料使用上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和穿搭组合达到了一种平衡,最大程度满足②           。制服填充絮料选择拥有国内专利技术的多层结构新型保暖絮片,并根据冬奥的使用环境进行针对性改良。保暖靴使用的防水膜100%防水、防风雪,透气,可回收;鞋底使用湿冰止滑材料,湿冰防滑颗粒辅以冰爪底纹设计,具有③         功能外套采用的层压复合面料结合高性能膜材料,轻盈、服帖、有弹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透气性和抗结露功能,功能外套增加了夜间反光安全设计,袖口、领口、拉链、肩部增加防水、防滑、透气等设计,配有对讲机挂袢、求生哨、隐藏触控笔及眼镜布、隐形拉链口袋等物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以“功能外套”为开头并作主语的句子,整个句子主语一致,句式结构相似,内容完整。可以改变语序,增删少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知识点】 变换句式解读 连贯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住在江南,我对北方的开阔疏朗一直有一种            ,读文学的人。怎么能不去塞北呢?其实,对中国文化报以温情与敬意的人,      ①       。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          ,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数年前沿着兰州——武威——张掖一线去过一次教煌,那时还可以看见戈壁上的汉长城遗迹,一道低矮的土坯长城,将群雄逐鹿的狼烟时代隐藏于后,那是匈奴人哀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所在。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那种强烈,打得人连闭上眼,都感觉身心           于这通透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内。在西北正午的骄阳下,明亮的光线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但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                  ②      ,却集中了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新得不像一千多年前的物件。青藏高原气候严寒,并不适合穿丝绸,这也许是某个节庆的日子穿的礼服。也许是夭折的孩童的葬服。曾经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生命包裹在这件衣服里,仅仅想到这里,就觉得这件小外套是活生生带着人的气息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迷恋 延伸 暴露 情境
B.留恋 延伸 裸露 情境
C.迷恋 蔓延 暴露 场最
D.留恋 蔓延 裸露 场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带着连珠立鸟纹织物图案的丝质外套和软靴,简直不像一千多年前的物件。”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020-07-14更新 | 4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不,肤浅浏览是不可能取代深刻阅读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语言学家与生理学家都已经判定,没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深刻缜密的思想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和整合不同资源从而实现,然后去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

在人们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攻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与认真的阅读呢?仅仅浏览,是视觉与听觉的瞬间刺激,容易停留在相对浅薄破碎的层面上。的确,在这样一个的社会氛围中,人人太过想要快速获取成功,一些不查核、不分辨、不概括、不回溯、无推敲斟酌、绝无任何解析能力更无创意的平面信息性能人已经出现了。他们离开了阅读,只有浏览与便捷舒适的扫描,以微博代替书籍,以段子代替文章,以花拳绣腿代替,以吹嘘表演代替讲解探讨,将会导致精神懒惰。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能够参与社会建设并构建民众追求方式和生产方式由此进一步塑造民族自尊心与自爱心的文化。所以我想强调,在触屏时代,我们的“莎士比亚”也不能失去,不要做网络的奴隶,坚持阅读,受益无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5-17更新 | 20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托尔斯泰把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      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透射出浓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随着苦难的不断加深,玛丝洛娃性格的复杂特征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严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      ,结果受骗上当。玛丝洛娃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      ,但天性纯洁的她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

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才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卡秋莎灵魂的觉醒,正好是在她堕落到谷底的时候。
B.《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
C.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
D.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09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