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7 题号:1441837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诗人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继而具体写其人情态,大有神往和迷惑交驰之感,起笔高远,气势震撼。
B.诗中借“白兔捣药”“嫦娥奔月”的神话,反映了诗人举杯对月、与月共饮的欢欣,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气氛。
C.诗人运用想象,笔触纵横恣肆,描绘了海天景象,集中体现了对宇宙、历史及人生诸问题的思考,寓意深广。
D.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又神秘的月,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形象。
2.诗人“把酒问月”化用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问月”之意但又有不同,试对这两者异同加以品析鉴赏。
【知识点】 李白(701-762) 哲理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张舍人之江东》一诗,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义。
B.《送严士元》一诗中,前两句是写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船停泊在苏州城外,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阴忽晴。
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
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诗人的深情厚谊。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2019-07-08更新 | 12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鱼潭

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①。

注①《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碧”“清”写潭水之碧绿清澈,“木落”暗点诗人迟暮之心。
B.颔联写鱼跃水面漾起圈圈波纹的动景,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C.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
D.诗人从白天、日暮、夜晚的不同角度写鱼潭的景色,富于变化.
2.简要赏析颈联两句的表达效果。
2018-09-17更新 | 1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嬉戏,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
B.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
C.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少年,他们借着树木掩映悄悄观望。
D.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
2.诗界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
2021-02-23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