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44642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和解释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比如说,凡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应当有文字,殷商有甲骨文、金文这样的文字,三星堆为何没有?如果没有发现文字,那特色鲜明的三星堆文明还属于中华文明体系吗?因此,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已经出土和即将出土的各种考古遗物和遗迹现象,在当前至关重要。

研究三星堆的古发掘,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维度,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看,三星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考古发现而论,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文化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如湖南)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也是当前最吸引眼球的议题之一。如果把三星堆文明整体性地认定为外来文明的产物,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三星堆与中原殷商文明的密切关系等考古事实之外,还需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大体相同的文化水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条件之下,各自独立地产生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并不足为奇。例如,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等的崇拜现象,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存在,不能将三星堆出现的这类考古现象都归结于外来文明。

如果从中外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上看,三星堆所处的中国青铜时代与域外文明产生交流已具备充分条件。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其动因之一就是因为在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方知其间必有民间的商贸通道可资利用。事实上,早在年代更为久远的史前时代,已有若干物证表明中西文化之间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交流。此次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出蚕丝蛋白,很可能也是丝绸的残痕。这也证明早在三星堆时代,蜀地已能生产并利用丝绸作为高级贵重物品。秦汉以后,丝绸成为国家对外贸易交流的主要产品,古蜀早在青铜时代便已经奠定了这个基础。所以,若说在三星堆文明中包含有某些来自更为遥远的域外文明影响和交流、互动的因素,客观上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摘编自霍巍《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

材料二:

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实现其肩负重大使命的典型例证。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一系列都邑性遗址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把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被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滋养和学理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摆脱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要素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束缚,以社会严重阶层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列举了辨识的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的建筑、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等。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三要素并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出现冶金术。因此,我们提出的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一些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考古学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理论贡献。

(节选自王巍《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考古发掘,用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未知的世界,就很难有新的突破。
B.《尚书·牧誓》和《蜀王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告诉我们古代分别有两个文化系统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
C.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浪漫夸张的艺术想象,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色彩,为中华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D.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这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蜀王本纪》中有关于各世数王的记载,证明了李白的《蜀道难》中关于蜀国开国的诗句并非出于想象,而是全部来自现实。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我国提出的判定文明社会的标准为依据,将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提早了1000年左右。
C.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在三星堆考古中,如果没有酶联免疫技术,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出现的蚕丝蛋白就不能被判定为丝绸的残痕。
D.根据我国提出的判定文明社会的新标准,如果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有大量的随葬品,即可判定该遗址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中第二个维度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素材。
B.在三星堆三号“祭祀坑”中发现了类似殷商以青铜鼎、簋等容器相配合来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礼器”。
C.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国西北地区,曾经出土过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类似的“权杖”。
D.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玉璋、玉璧、玉琮,与殷墟出土的玉器在造型和功能上十分接近。
4.论证的严密通常体现在论据的使用和论证的语言上。请结合文本,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论证严密性的。
5.在考古发现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展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点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北宋中期理学家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先民之“斥巧”,不是排斥或否定有关“技术”“技艺”“技巧”之“精熟”“熟练”“工巧”等,而是反对实践主体“作伪”“使用权谋”以及重视外在修饰、超越事物本身等做法。

这一文化习尚,至北宋中期发生了重大转变。其重要标志,即为周敦颐《拙赋》“尚拙”而“斥巧”思想的提出,以及邵雍、张载等人对于“巧”“拙”问题的相关探讨。周敦颐《拙赋》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其“巧贼拙德”思想,将“巧”“拙”相连,“贼”“德”对举,“贼”指邪恶、有害的品质,“德”则是关乎美好的特性。并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对“巧”“拙”范畴进行了严格界定。周敦颐对于“巧”“拙”这对范畴的系统阐释,较之其前后的北宋人物是有明显差异的。如范仲淹有诗句:“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只是从功用性方面来推扬“拙”,而尚未从体、用、文等层面予以深究。而苏辙的“以拙养巧,以讷养辩”,但也只是以“拙”“讷”为行为方式而罔顾其体用。再如彼时重要的文化领袖人物如欧阳修、刘敞、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或对于“巧”“拙”问题没有重视,或所见甚浅,远比不上周敦颐《拙赋》所具备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周敦颐《拙赋》所倡导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经过程颐、杨时、胡寅、张栻、朱熹等人的发挥,“尚拙”而“斥巧”观念从纯粹的功用性层面发展为具备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的特征,并与“求道”“向学”“为文”等相联系,成为两宋理学家颇为重视的理学命题。从两宋理学诗的总体情况来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思想及其影响下的审美理想,对理学家诗歌创作及理学诗呈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两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呈现为“尚拙”“斥巧”等理学诗主题。对“巧贼拙德”义蕴的探讨、以“尚拙”而“斥巧”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是这一类诗歌的主要内容。一些理学诗,往往把“拙”视为传统儒学的根本特征加以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理学家在诗歌批评方面,亦表达出“尚拙”而“斥巧”的思想追求。但从理学家的全部诗作来看,表达“尚拙”而“斥巧”的诗歌数量并不多。

一些理学家还以“拙”为名号,与之相联系,一些理学家以之为诗题,写作了不少诗篇。这些诗篇的内容往往以近乎注疏、笺释等形式,来阐释、说明“拙”“鲁”等话语精义。这些诗作,与彼时理学家“巧贼拙德”思想有紧密关联。

“巧贼拙德”审美理想,也在两宋理学诗形式、风格方面有所表现。在周敦颐提出“巧贼拙德”命题之后,复经胡寅、张栻、朱熹、刘宰、魏了翁等人的探讨,“拙”逐渐取得了“德性之知”的属性特征,并成为“问学”“作文”等的判断标准。由此,“斥巧”而“尚拙”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见闻之知的全面覆盖,“以拙为美”“尚拙”等顺乎自然地成为理学家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

与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相关,两宋理学诗表现出有意识地对传统诗歌艺术技巧和表现方式的疏离。一些理学家的诗歌创作,不讲究押韵、用典,也不注重字面用语的锤炼,近乎用一种随口漫吟的方式写诗。

除此之外,两宋理学家的“巧贼拙德”审美理想,也对一些理学家的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两宋时期不少的理学诗人,其诗歌风格具有质朴、朴质、笃实、质俚等特征,这些特征为“拙”话语义蕴所统摄或包含。

宋代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话语义蕴的递相阐释和诗歌书写,对之后的理学家及其影响下的文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巧贼拙德”话语成为了宋明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范畴,实现了从哲学话语到审美话语的内涵转换,并在自北宋中期直至清代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书写或表达。此外,“巧贼拙德”话语亦形塑了后世文学、绘画、艺术等文化部类的审美标准和作品面貌,表征了理学思想对于其他文化部类的浸润或作用。

1.下列对文中“巧贼拙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承继先民使用惯例的基础上,两宋理学家在使用“巧贼拙德”及其相关、相近话语时,对其内涵进行了转换。
B.在技艺、技巧等层面上,先民对于“巧”是肯定的、赞许的;在政治伦理、道德伦理等层面上,先民是“尚拙”但不“斥巧”的。
C.先民对于“巧”“拙”话语的使用惯例,到了宋代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生成了可以被称之为“巧贼拙德”的重要理学范畴。
D.范仲淹也尚拙,他对“拙”的理解与周敦颐的阐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欧阳修这位文化领袖的理解就与周敦颐完全相同。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作为技巧与方法的聪明、机巧等,往往与昏暗、自痴相联系,与“求道”毫无关联。
B.承袭程(颐)朱(熹)理学的宋代理学家王柏,认为诗歌创作还是需要刻苦用心于琢句炼字的。
C.在一定程度上,先民之“尚拙”“斥巧”,重在推崇“质朴”“本真”等人性之“善”。
D.两宋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的多方探讨,对彼时理学家及受其影响的文人的诗歌书写等产生了影响,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理学、诗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文化部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3.“巧贼拙德”思想对宋代理学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1-10-24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即便是贵为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来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一般观念认为,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过度的享受,即便是君主,也不应该一味贪图享乐。
B.中国传统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中国人因刚健自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D.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的主流价值一直不变,是因为其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B.“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应自然而不是完全征服自然。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历史文化基础。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两大特征,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理论依据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一项是 (     )
A.《韩非子》: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B.《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三国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01-01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由此而带来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身处其中的青年人应如何对待这样的阅读方式?

其实,“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是处。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可以使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概念和模块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比如“知乎”等问答网站的兴起,让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迅速找到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现实指导性的建议,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另一个共识是,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提高思维能力,获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碎片化”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入职某金融公司不久的小楠就在努力抵抗“碎片化”阅读对自己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微信上的内容太多太杂,但是时间太少了。如果有大段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晚饭后,我还是愿意坐下来,有系统地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他说。“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无法一概而论。其实一次阅读是否深入有效,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阅读方式的选择。手捧畅销的成功学书籍,和认真阅读一些有含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两者高下,不言而喻。

(摘编自《如何做一个靠谱的阅读者》)

材料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一个个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涵盖时政新闻、明星八卦、育儿心得、心灵鸡汤甚至广告软文……我们从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集中于某一个主题,结果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因此,在这个“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知所措。在碎片化时代进行阅读,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才能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中,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阅读的目的。

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曾根据谷歌公司7:2:1的投资基准比,从阅读时间分配上对读者的知识结构的建构进行了规划:7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2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周边,10%的时间看未知的领域。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泛化阅读到主题化阅读,其实就是在明确了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根据体系内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优化时间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结果。

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教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其实,许多图书馆、文化馆、独立书店已经推出了不少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号召人们将深度阅读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

(摘编自《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材料三:

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为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在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信息时代的阅读很方便,有以往阅读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潜能,当然要充分利用。现今,进行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网络资源。对于数字化新的阅读形态,只能主动跟进,而不能消极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阅读形态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阅读”。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在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减少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摘编自《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弊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可算是件坏事。
B.阅读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产生影响,而“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这是社会共识。
C.泛化阅读导致读者思维分散,是因为内容生产者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D.网络阅读无法培养出“有书卷气”这样的气质,信息时代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阅读。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浏览问答网站虽然属于“碎片化”阅读,但是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指导性建议。
B.阅读的质量与数量并无关系,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不一定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收获与成长。
C.阅读方式的选择相当重要,纸质书阅读比互联同阅读更有利于培养读者个性化的感知能力。
D.要想从“知道分子”变成“知识分子”,就不能“浅阅读”,而要有目的性地对专业领域进行苦读。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某人在浏览某博客文章后,在文后发表留言和作者进行互动。
B.某教师到网站上浏览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C.某同学想了解区块链的有关知识,于是到网上搜集浏览大量有关的信息。
D.某同学每周末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图书馆或者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
4.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述的内容都与阅读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3-07-2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