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447509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庚子岁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中国应对疫情的战役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尽管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断航、禁入、甚至辱华,但是,更多国家却是对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其中,对中国援助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竟然是我们的老邻居日本。何也?我们从公共关系角度可以分析其中奥妙。

——借抗疫之机积极表现。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时机原则,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开展活动,进行传播,吸引公众注意,达到形象塑造的目的。本次疫情是国人的不幸,但疫情无情,友邦有情。我们回看日本在我国疫情出现后的表现。在中国国内疫情愈发严峻的时刻,即1月23日10时起,武汉宣布封城,也正是在这一天的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安倍表示要全力支持北京方面抗击这次疫情,并且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在1月25日凌晨时分,日本企业伊藤洋华堂公司就通过川航的东京——成都航班,将100万只口罩运抵成都双流机场,引来不少中国媒体与网友的关注。这是中国最早收到的国际物资援助。日本是中国疫情爆发后最早、最快、最大力度的援助国之一。日本借有路,借助中国疫情之道,铺平了两国友情之路,缝补了两国历史裂隙,不失为借道有方。

——助中国抗疫师出有名。公共关系倡导互利共赢,在公共关系视域下,不论组织还是国家,相互间都是利益关系。日本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看似无私,实则双赢,尤其是对于日本恐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单就防疫看,中国疫情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难免会波及近邻日本,帮助中国控制住疫情,日本也就没有防疫的压力。近从奥运看,东京奥运会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是奥运年,东京奥运会即将于7月份开幕。如果中国疫情不能尽快结束,甚至波及日本,必将对奥运会能否顺利召开产生重大影响。从经济看,中日经济密不可分,帮助中国快速消除疫情,是对多年来萎靡不振的日本经济的强大助力,否则就会使得其经济雪上加霜。可见,日本援助我国抗疫可谓论道有力,借道有理,师出有名,真正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获扬名之实公关之利。日本在第一时间的雪中送炭,值得尊重与赞赏。再加上日本在捐赠物资上打出加油关心的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等,一时间日本似乎成了悲天悯人、大爱无疆的圣人,日本的行为固然可嘉,但是理性分析,也不必过誉。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行为对于日本而言,得远大于失。日本此举不仅赢得名声,同时改善了关系。众所周知,日本之前密切跟随美国,但是特朗普上台以来,逆国际化趋势明显,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盟友利益,诸如退出TPP,使之成为鸡肋。日本不得不寻求中国帮助,安倍政府加强了与我国之间的交往。而此时我国发生了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日本是到了挺身而出表现的时刻,这些换来了中国国民的好感。最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援助也要为本国谋求一定的国家利益。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结束后,赴日中国游客必创新高,中日关系会再上新台阶,因为一场援助,日本在中国赢了名声,改善了关系,换回了利益,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不失为国际公关的典型之作。

(摘编自郎群秀《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的公关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庚子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尽管大部分国家针对中国断航、禁入、甚至辱华,但是日本却援助了我们。
B.在武汉宣布“封城”的同一天,日本正在召开众议院全体会议,安倍在会议上,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国抗疫。
C.日本是中国疫情爆发后最早、最快、最大力度的援助国,日本借“道”有路,铺平两国的友情之路。
D.因为安倍政府加强了与我国之间的交往,所以特朗普逆国际化趋势而为,退出TPP,从而牺牲日本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合时事热点,就日本援助中国抗击疫情的积极表现的原因,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B.文章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分别从“借道”“论道”“得道”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C.第二段作者用伊藤洋华堂公司捐赠口罩的例子表明日本在用行动全力支持北京方面抗击这次疫情。
D.文章最后作者认为疫情结束,日本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必将使中日关系再上新台阶。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疫情是国人的不幸,但疫情无情,友邦有情。日本通过这次疫情送来的关怀让国人感动。
B.如果中国疫情不能尽快结束,甚至波及日本,必将对今年7月份的东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产生重大影响。
C.日本第一时间雪中送炭,并在捐赠的物资上签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字样,日本的这种行为值得大加赞赏。
D.日本能在中国抗疫斗争中积极援助,不仅使其赢得了名声,还改善了中日关系,同时换回了利益。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视IP再现,老牌组合重逢……近来,“怀旧梗”在综艺荧屏上频刷存在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回忆杀”。

不少网友感慨,综艺节目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怀旧”了?

因为有需求。当“郭芙蓉”和“白展堂”唱起《武林外传》的主题曲《侠客行》,不少观众感慨13年过去了;目睹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主演们时隔22年再次重聚,不少网友表示被击中泪点……近年来,从83版《西游记》《红楼梦》到《新白娘子传奇》《炊事班的故事》《射雕英雄传》,越来越多经典影视剧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情景再现”,让观众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一边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这背后,是经典IP的杀伤力,是观众对于情怀的强烈需求。

而需求意味着生产力。经典影视剧承载着一代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本身就自带话题,自带流量。环顾影视圈,怀旧早已从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经济现象,从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莫不如此。商家售卖情怀,以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用户购买回忆,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综艺节目,也是一样。它们站在经典影视剧的“肩膀”上,用综艺与怀旧碰撞,得出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成果——这种形式直接、有效,也因此备受追捧。

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综艺传播力强,辐射面广,一直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综艺节目流行“怀旧”,这属于应需而生,能戳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也必须承认,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怀旧梗”可以用一次,用两次,但不可能屡试不爽。当观众的怀旧需求充分释放,势必对其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免疫力”,这是规律使然。比如,此前不少网友发现,搜索“某某剧组重聚”会发现一些剧组从未停止过重聚,今天在这个节目,明天在那个舞台,所谓的“聚首”有了套路的味道,引来网友纷纷吐槽。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近年来,群众对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档节目是否有新意、有创意,成了影响观众取舍的关键因素。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声临其境》《我就是演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综艺节目脱颖而出,以诚意和创意打动人心。对于综艺流行“怀旧梗”,没必要指责其“炒冷饭”、缺乏创新,但保持必要的警醒是应该的——少些套路,多些诚意和匠心,狠抓精品创作,才能够打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摘编自2019年3月《广州日报<综艺为啥越来越流行“怀旧”了?>》,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旧是人们对时光的追忆。近年荧屏频繁出现“怀旧梗”反映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B.经典IP是指那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的经典影视剧。
C.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中的怀旧之所以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因为商家售卖了情怀,也是因为用户在消费中与商家产生了情感共鸣。
D.综艺节目售卖情怀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但一再“炒冷饭”也不会屡获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摆现象,再挖其根源、析其特殊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B.第三段运用事实论据,既指出综艺节目流行“怀旧”的现象,也揭示了“怀旧”流行的原因。
C.文本例举《朗读者》等脱颖而出的节目,与前文的“怀旧梗”形成对照,突出创新才是文艺的生命。
D.文本最后一段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先破后立,最后点明本段的论点“要狠抓精品创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观众的怀旧需求在综艺节目中得到充分释放,就会对“怀旧梗”产生免疫力,由此可见“情怀”是不可再生资源。
B.作者并不认同“某某剧组从未停止重聚”的行为,认为“怀旧”不应成为综艺节目的一种营销“卖点”。
C.观众对文化产品的取舍完全取决于该产品的创意和诚意,而非“怀旧梗”和“回忆杀”。
D.因为综艺流行“怀旧”是应需而生,所以观众没必要过分指责,但观众应保持一定的警醒。
2020-01-19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60年代初的“生态觉醒”运动使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国内外专家认为“生态旅游”应具备三大标准: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要有社区的参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要求旅游者、旅游从业者以及当地居民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等,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生态旅游则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机会。通过生态旅游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但可以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侵略悲剧再现,更能提升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生态旅游开发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的开发是目前生态资本产业化最为常见的做法,也是通过市场手段使生态资源货币化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多样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环境、珍贵的人文古迹与厚重的“丝绸之路”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景观。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确定了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区域间人员、物资、信息交流也日益充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和区位劣势问题。

独具西部风情的旅游景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使西部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成为可能,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盲目开发;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者、经营者及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加大基础研究扶持力度,坚持统一规划、科学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还要完善生态旅游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强化生态旅游理念,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民众基础;此外,还可以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步伐。

(摘编自岳一姬《民族地区怎样打好生态旅游牌》)

1.下列对“生态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旅游”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人们因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而发起的“生态觉醒”运动。
B.生态旅游的保护性是要求所开发的旅游地区的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应受到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C.生态旅游强调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从旅游中获益,从而提升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D.开发生态旅游,要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以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悲剧再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生态旅游”应具备的三大标准:旅游对象、保护性及社区参与,并对保护性进行了重点阐述。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归纳出“生态旅游”的要点:让当地居民受益、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资金。
C.文章列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的例子,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区位劣势等问题。
D.针对“民族地区怎样打好生态旅游牌”这一论题,文章先阐释概念,再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最后表明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开发旅游不能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可能对当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B.如果开发旅游忽视社区参与,就可能导致当地仍处贫困的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现生态侵略悲剧。
C.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和区位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为之带来改变的契机。
D.地区资源优势及国家的政策机遇,可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易解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2020-03-05更新 | 3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财经三人谈:“羊了个羊”爆火,是巧合还是必然?

《环球时报》2022.9.24

编者的话:近日,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消消乐类游戏爆火朋友圈,其游戏特色是简单易上手的操作和“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用户被逼看广告获得道具的盈利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本文旨在探讨“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爆火,国外如何看待这一类型的小游戏,以及“羊了个羊”可能会对我国游戏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主要因为以下几点:第一,“羊了个羊”利用反向营销。游戏玩法并不新颖,是模仿而非创新。但其并非以通关来激发玩家热情,而是通过卡关难题甚至“死局”激发玩家胜负欲。

第二,“羊了个羊”上线门槛低。大型网游需要申请版号,而小游戏不需要版号,当然小游戏也不能有充值接口,故而利用广告变现是小游戏的常规操作。“羊了个羊”由此把运营重点都投放在社交媒体传播上。所以,“羊了个羊”并非游戏内容上的创新,而是营销上的成功。

第三,“羊了个羊”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当前,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小程序也的确更加容易诞生爆款。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的确为小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用户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传播力来吸引流量,并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但“羊了个羊”这个小游戏的火爆注定是短暂的。一方面,“卡关”和广告让游戏玩家体验很差;另一方面,没完没了的社交媒体营销和各类广告,可能会让游戏面临违规风险。首先,卡关有诱导营销的嫌疑。游戏制作者一般会留下一条不用看广告就能通关的路径,如果看广告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那么游戏本身就不是游戏,而是诱导用户看广告,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其次,广告内容的合规性问题。嵌入广告的内容本身需要严格审核。对于广告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游戏广告中的违规内容,防止违规广告、虚假广告嵌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明确广告内容审核责任,当游戏广告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

第三,防止小游戏利用社交媒体恶意营销。社交圈传播可以很快导入用户流量,但要避免恶意营销和骚扰用户,要赋予用户选择权,广告推送要获得用户的授权。

“羊了个羊”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但它的确是一轮成功的营销。在国外,类似的小游戏也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次数多了,用户审美疲劳很快产生,相似做法的小游戏“卷”成一片。而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其也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故而国外很多社交平台正在不断降低这些小游戏的流量扶持权重。

笔者认为,游戏产业可以从中学到游戏营销的思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但游戏产业不能在游戏制作上走“羊了个羊”的老路。相信随着我国游戏版号发放正常化,更有新鲜感、制作更加精良的游戏“正规军”将重新占据用户终端。

(摘编自盘和林《营销“成功”难掩违规风险》,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材料二:

对游戏行业而言,这种被定义为“超休闲游戏”的品类,往往都会伴随着社交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无论是现在的“羊了个羊”,还是之前的“合成大西瓜”,浪潮永远翻腾不休,只是浪头大小有别。

作为一款以“三消”(三个相同的图案连接即可消除的游戏——编者注)为基础玩法的游戏,“羊了个羊”深谙“超休闲游戏”的底层设计逻辑。无数玩家成了“羊了个羊”社交裂变链条上的一环,循环往复着“玩游戏——遇到困难——分享广告——继续玩游戏”的动作,让其在短短数天的时间内,覆盖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与个人朋友圈。

当然,这不是“羊了个羊”的问题,而是“超休闲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天然存在的问题:这类游戏所有设计的最终导向,都只是为了让你点开广告或分享链接,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于社交网络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而“超休闲游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愤怒的小鸟”作为此类游戏的鼻祖,证实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由于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出现也愈发频繁。

但对游戏行业来说,笔者认为这并不值得鼓励。“超休闲游戏”的投入与产出比是畸形的,而无论是传统的主机游戏、独立游戏,还是常规的移动端游戏,从制作到发行层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充满风险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游戏行业才能拥有如今的盛况。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早已对这些夹杂在信息流与视频广告中的“超休闲游戏”习以为常。和国外成熟产业链下制作的游戏相比,国内游戏产业生产能力与经验相对羸弱,类似“羊了个羊”这样低成本、以营销见长、以“圈钱”为目的的游戏依然大行其道。因此,我国的游戏产业要向上发展,还需要监管的革新、游戏从业者和舆论共同努力。

(摘编自王瞾《“超休闲游戏”长盛不衰是怎么回事?》,作者是游戏门户站3DMGAME主编)

材料三:

一款大概率无法通关的游戏,居然能够引发巨大的话题度,这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羊了个羊”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来看,其吸引人的一点是“低门槛”,只需要玩家点点屏幕,没有复杂规则,一眼就能看懂的游戏设置,是让游戏具备全社会广泛传播的基础。同时,游戏出现的“无规律性”也是激发玩家好奇心和持续探索的动力。可以看到,游戏第二关出现了大量无规律的元素排布,一方面骤然提升了难度,但在另一方面也让游戏就如同刮彩票一般,全凭运气,这满足了玩家猎奇和撞大运的心理,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开始下一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随机也满足了当下社会公众期待的“公平需求”。不少游戏大作,充值付费玩家或者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玩家的实力肯定要远远强于新手,但是“羊了个羊”这类以随机性为爆点的游戏则不然,没有充值渠道也没有太多技巧,所有人在一局游戏开始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一视同仁,因此也正是这样的设计,具备了让人们乐于分享的基础。

类似于这样的爆款小游戏,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例,其满足了上述的需求之外,或许也因为满足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即指“先入为主”印象带来的效果。游戏内简单的三消和色彩搭配起到了对人们第一印象的美化作用,进而强化了其传播效果。

当然,随着游戏的广泛传播,自然也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不少媒体报道有人利用玩家迫切想过关的心理设置了一些诈骗手段,这些行为应当被及时制止和处罚。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游戏而产生的违法犯罪并不一定是游戏创作者主观设置的结果,舆论切不可将罪责完全归咎于游戏创作者,对于负面的情况,如何正向引导才是关键。

(摘编自施钢《小游戏火了当心有人动歪脑筋》,作者是心理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羊了个羊”的反向营销手段,是指用逼迫的方式让玩家去关注广告和进行社交圈传播,而不是用激励的方式去引导玩家做同样的事情。
B.“羊了个羊”有一个“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所以,看广告就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在游戏中诱导用户看广告,就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C.“羊了个羊”游戏虽然爆火朋友圈,但它实质上只是一轮成功的营销,低成本的游戏制作以及较差的玩家体验使得它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
D.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的做法,是因为像休闲游戏这样的小程序更加容易诞生爆款,从而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并不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2.下列关于“超休闲游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给“超休闲游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愈发频繁出现,才使得游戏行业能拥有如今的盛况。
B.“超休闲游戏”一般都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其开山之作“愤怒的小鸟”的成功,证实了这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C.“超休闲游戏”的营销思路,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以用户流量的巨大规模,通过植入广告等手段来实现盈利,并不直接充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D.“超休闲游戏”的游戏设置一般都没有复杂的规则,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但这类游戏往往都善于暗中利用玩家的游戏心理,使其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3.三则材料都对“羊了个羊”爆火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2023-08-14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