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145126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材料二: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材料三:

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束手无策,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防治的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把科学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由此而言,防控疫情不能偏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脱离对生物规律的把控。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广大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科学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病毒溯源等研究;各条战线扎实做好预防、控制和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大多数人而言,关键在“防”。加强病例排查,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就有必胜把握。科普宣传有助于克服因疫情导致的不安焦虑情绪。让科学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民群众懂得用科学态度对待疫病、用科学手段防治疫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做到科学抗疫,切实加强科学防控,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胜利!

(摘编自王君平《科学防治,战胜疫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写1938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旨在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新冠疫情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B.科学是人类对抗疫魔最有力的武器,面对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C.材料一第五节运用排比手法概括了抗疫斗争中的许多感人场景,增强了语言气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
D.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抗击疫情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材料二和材料三则讲述科学防疫,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胜利的手段。
B.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科学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C.疫情时期“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的专业理性声音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D.三则材料都属于新闻,内容主要记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事件,通过人物群像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抗疫斗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科学防治”观点的一项是(     
A.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云办公等。
B.发现非典致病因素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
C.全国约1/10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
D.成功研制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病毒毒株。
4.三则材料都运用引用手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人民高品质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中国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

(摘编自《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在内蒙古的脱贫攻坚战中,公路建设的加强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可谓功不可没。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公路穿过稻海,通向远方。借助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一稻多吃”“稻场农旅休闲体验”已然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近年来,在平锦线、赤按线等4条“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带动下,赤峰市喀喇沁旗中药材、食用菌、山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万亩,建成85个乡村级服务网点。2019年,全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8万元和1.1万元。这也调动了发展交通的积极性。如今在内蒙古,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基本成网”的跨越,条条大道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激活了一个个“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乡村,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摘编自冯雪玉《大交通铸就发展大格局》)

材料三:

发展绿色交通,不仅关系着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生态环境大局。以“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为目标,优化运输结构,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重头戏”。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建成铁路专用线25条,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84.14亿吨,同口径下较2017年累计增长约6.42亿吨;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44.99亿吨,累计增长约7.9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累计减少约2.4亿吨。

“公转铁”,“散改集”,铁水联运与江海联运,加快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节能降本增效明显。

“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绿色运输装备的制造推广,大力整顿码头岸线,依法拆除、整顿、提升不符合要求的码头,大型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在绿色公路建设与运营中,建设者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航道中铺设沉D形联锁软体排结构。岸上工程采取生态护坡砖等护岸结构,滩上工程则用生态固滩技术等,努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

(摘编自乔雪峰《绿色交通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材料四:

从“一穷二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国产盾构机……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坚实保障。创新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复兴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复兴号”254项重要标准中,有213项是中国标准,此外,11个系统96项主要设备也采用了统一的中国标准和型号。“复兴号”的研发成功,实现了中国从高铁先进技术的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转变。国产盾构机与“复兴号”一样,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科技创新摆在了首要位置,交通运输行业将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交通运输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发展,助力行业共同发展,并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推动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动智慧交通高效有序发展。

(摘编自訾谦《交通运输:书写迈向交通强国的壮丽史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方式不断发展,做到了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B.截至2019年年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以2012年为基准,相比于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增长最快。
C.从货运角度看,我国运输能力得到大幅增强,铁路运输运货量不断提升,水运数量巨大,快递业务量增长强劲。
D.依客运输方面,客运结构不断变化,以公路运输为基础,人们出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铁路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建设给赤峰市喀喇沁旗带来了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加强公路建设,提高运输能力,推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B.货物运输中,“公转铁”“散改集”“铁水联运与江海联运”等变化加快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同时这也意味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分配。
C.提高运输装备绿色水平,降低公路建设对原有生态的影响,增加航道和码头岸线建设的数目,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建设各方面。
D.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业,使智慧交通取得了高效有序的发展,促进了交通强国建设。
3.走中国特色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哪些经验需要继续发扬?请概括说明。
2021-10-16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航天科技就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技术,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战略优势和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效益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牵引军事装备、军事战略、军事体系的强大,实现对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撑。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10月专门谈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他告诫我们,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多年来,中国航天持续引领科技进步,拓展太空边疆,在彰显国家成就的同时,有力地维护了国防安全,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提振了民族士气、造福了百姓生活,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向航天强国挺进。

(节选自2019年7月26日光明网《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材料二:

在今年的国庆阅兵中,压轴出场的是首次震撼亮相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这是火箭军杀手锏武器的新成员,标志着火箭军战略打击能力的新提升。战略制衡、战略摄控、战略决胜,东风-41核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可携带数枚核弹头,可以25马赫(3万公里/小时)的速度飞1.5万公里,进大气层前分离10个弹头,分裂出去的弹头还能在空中机动变轨,根本防无可防,可精准核打击160个城市,12分钟到莫斯科,16分钟到伦敦,20分钟到纽约,是世界上现役威慑性最强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没有之一。名副其实的东风快递。

香港《南华早报》军事记者李政浩的文章称,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向外展示的最新能力毫无疑问地表明,北京正向华盛顿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方面,美国并非唯一玩家。

澳大利亚ABC电视台网站在图文直播中称,这是世界上射程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其1.5万公里的射程可将澳大利亚和美国完全覆盖。

(主要摘编自2019年10月3日新浪网《火箭军杀手锏东风-41,到底有多牛》)

材料三:

“50年前,响应毛主席号召,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航天人团结一致、大力协同,做到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中程潜射弹道导弹系统和第一代陆上机动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科工四院17所原某型号副总设计师王京武说。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方向明说,老同志畅谈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是航天三大精神的生动写照,对新一代航天人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希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老一辈航天人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献身事业的高尚品格和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节选自2019年8月25日人民网《航天老同志畅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中国要想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B.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迅速发展,正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表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方面,美国不再是玩家。
C.在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示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火箭军杀手锏武器的新成员,标志着我国火箭军战略打击能力的新提升。对此,中外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D.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研制出的我国第一代中程潜射弹道导弹系统和第一代陆上机动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阅兵式上展出的以东风—41为代表的所有新型导弹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大,还能精准打击。
B.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C.60多年来,中国航天持续引领科技进步,拓展太空边疆,在彰显国家成就的同时,有力地维护了国防安全,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
D.大力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3.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我国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2-08-05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碳达峰碳中和”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形成新需求方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碳达峰碳中和”能够激励技术进步、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碳”目标的提出,向投资市场发出了强烈信号,促使更多资金投入零碳资产、零碳项目和零碳技术领域,各类市场主体迎来巨大投资机遇。国家发改委研究表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带动超过14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显示,中国在2060年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达到122万亿元,带动整体投资规模超过410万亿元, 对中国GDP贡献率超过2%。碳中和、零排放正在激活中国投资市场新蓝海。“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百万亿级的投资规模需要大量的低碳技术人才及碳核查、碳交易、碳咨询、碳管理、碳金融、碳保险等服务领域的人才,低碳发展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碳达峰时,中国双碳人才缺口将达到6300万,这些就业缺口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编自王林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解码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

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森林约40.6亿公顷,森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树造林成为抵消温室气体的有效路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增绿面积的1/4来自中国。

未来10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蓄积量。然而,我国目前50%的可造林土地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较大。为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目标,林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摘编自梁谦刚《森林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

“‘双碳’目标清晰指引着我们减污降碳的步伐。”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代表说,这几年,她所在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改造,推动原有传统电机产品向高效节能电机转变,加快实现绿色节能技术的升级及应用。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委员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大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推动实现工业绿色转型,低碳技术创新是关键。”施文美代表建议,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建立绿色低碳改造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对列入“白名单”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升级。郭兴田代表建议,用绿色低碳发展牵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对优质资源的精采细采、保护性开采。张兴赢委员建议,多形式打造绿色社区、绿色景区等低碳惠民场景,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通过技术赋能,促进服务变革,不断丰富和优化人民群众绿色生产生活体验。

(摘编自《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组组精准数据充分表明,“碳达峰碳中和”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B.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可以增加我国森林蓄积量,从而能够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目标。
C.大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绿色转型需要来自企业和政府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持和推动。
3.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材料,为我国206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
2023-07-08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