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小阅读-课外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452513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思归

【金】完颜璜

四时惟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釭

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

遥想翠云亭下水,满坡青草鹭梦双。


【注】①金宣宗贞祐二年,金廷在蒙古侵略下,由中都(今北京)南迁至南京(今开封),史称“贞祐南渡”,身为贵族的完颜璜亦随南迁。②釭:灯盏。③翠云亭:燕京同乐园中的一处亭子。
A.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故觉得“漏声长”;胸中归思难以排遣,故吟诗直到灯残。
B.诗人入睡后的思乡美梦,却被动竹之风和敲窗之雨惊醒,便将怨气撒到风雨身上。
C.颈联“归思”紧扣题意,直抒胸臆:由于浓浓的思乡之情,以至于写出的诗也淡而无味。
D.本诗取喻很有特点,如将“羯鼓”喻雨,将“鸭绿江”喻归思,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涉江采芙蓉》诗中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诗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_________,从这种方式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_________ 转为_________,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2023-09-14更新 | 99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有人认为“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句过于直白,减弱了全词的感染力,这种看法有道理吗?
2020-03-23更新 | 33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3】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十年。
B.第二句写十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2021-11-01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