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145560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

(摘编自孟凡君《我国启动内循环实现经济独立》)

材料二

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2015年,10年WTO里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因为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等于占领别的国家的市场,所以摩擦不断。但这个摩擦和美国现在和我们搞贸易摩擦、贸易战是两回事,那属于WTO常规的经济次序里产生的摩擦。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边界条件变化了。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中国在这样的大工业发展中,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大大提高。

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

(摘编自黄奇帆《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

材料三

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说回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3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

(摘编自《内循环带来大震动》)

材料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严重,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

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以此来拉动中国GDP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的。目前房价高的城市,许多居民每月收入还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后,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非常少。同时由于住房价格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而价值高的住房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中国的内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中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经济房地产化、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等基础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有人认为应该以确立内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及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但无论是三者并进,还是单头进行,要取得重大进展,都得以市场法则为依归。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摘编自易宪容《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外循环”持续久了就会暴露问题,发展“内循环”就非常必要,但这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外循环”。
B.北京、深圳、杭州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借着大量项目的出台,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最大赢家。
C.面对我国外向型经济所遭受的多重压力与变化,中央从2013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循环措施,我国经济就在往内循环方向发展了。
D.经济“内循环”是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独立,但“内循环”不是放弃对外开放,闭关锁国,而是为我国发展“备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实行经济“内循环”的背景及原因,材料一指出经济“外循环”存在的问题,材料二则将问题分析得更为具体、全面。
B.材料三提及的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材料一中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需要“外循环”和“内循环”的观点。
C.通过材料二、材料四的比照可以发现,经济“内循环”虽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却是在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D.材料四指出,中国确立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市场化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
3.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决策有哪些层面的依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晴雯之死足以说明宝黛恋爱之必归失败,宝钗袭人之能把握住现实,宝玉之必出于逃亡,所以晴雯之死对于《红楼梦》全部故事之归宿,是表现决定关键的一件大事。

晴雯在全书中占的篇幅不及袭人或平儿的三分之一;但《红楼梦》作者对于宝钗探春平儿袭人凤姐是采取政治史的写法,而对于黛玉晴雯尤三姐芳官,却是几首极哀艳的诗篇。一个作者对自己所偏爱的人物,往往禁抑不住主观的情绪之汹涌,不期然而流入吟咏式的抒写。作者用李纨来说明封建环境中女性之以正统作风求得自己之完整,而以晴雯尤三姐芳官司棋说明具有反抗性的女子之战斗、失败与惨烈牺牲。因此作者写晴雯的笔端,是带着极强烈的抚爱、忿恨和痛惜之情的。

你可以认为这丫鬟太骄纵了,太不懂世故了;但你心里本来就厌恶着其余的人们之卑怯或狡诈,你可以惋惜这丫鬟太不知计较利害与成败了;然而仔细想来,像她这样一个女孩儿,你也并不以为她争得宝玉的侍妾地位为胜利。你一边读着她的传记,一边被她的艳丽、天真和热情所吸引,为她的豪放勇敢所震惊。你不见得就想和她恋爱;但你总愿意多看到她的容貌,多听见她的声音,藉此你也可以提高一些对于庸俗女性的欣赏心,冲破一些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黛玉之死是一步一步走向枯萎,晴雯之死是骤然遭遇到残暴的摧折。黛玉之死使人回肠九转,不尽的哀怜;而晴雯之死,却激起人中气如雷的忿怒,聪明的读者一看到王夫人对于晴雯之深恶痛绝,片刻不能停留地把她赶出去,就会叫一声大事休矣,岂有那样憎恨晴雯而能容纳黛玉之理?如果说黛玉是宝玉的第一个爱人的话,那么我把晴雯断作宝玉的第二个爱人,因为决定恋爱中心的条件是人生意态之能否一致,在《红楼梦》书中屡次表示出宝玉与宝钗的人生观之抵触,而宝黛之间却相互引为知己。袭人是宝玉身上的一重银红色的丝网;使宝玉在生活上感到细腻体贴,成为自己衣食起卧所不可少的依傍,但也因此就感到束缚而常想挣脱;在灵魂方面,他和她也永远是走着两条路的。因此宝玉尽可敬重宝钗之才,爱慕宝钗之貌,享受袭人的伏侍,怜恤袭人的尽心;可是他的心之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晴雯是一个丫鬟,知识学问绝对说不上,可是她的反抗现状独往独来的精神实在和宝玉共鸣,她的美貌,她的聪明以及口齿尖利,性情偏狭,都与黛玉同类型;而她的热情、痛快和勇敢,倒又是黛玉之所无。晴雯之死,实在使得宝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惨与失望,他写出既怀幽沉以不尽,复罔含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闱恨比长沙;贞烈遭危,巾帼渗于雁塞……”“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毁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恨犹未释!如此痛愤的文句。试问高标贞烈的美德,可是袭人所能用得的?毁口”“剖心这样的重话可是温和之宝玉平常所出口的?

置身于战场之中,游心于杀伐之外,倒不是耳目聪明不足以见闻到炮火的凶危,却由于个性所使。既不能舍己以从人,又不肯集中精力来从事于勾心斗角的战斗,这就是晴雯姑娘归于败亡的基本原因,也是一切浪漫主义者惨败的教训。但读者若不从政治的功利去看,对于一个优秀而受摧残的孤独者,必然是怀抱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在这里才有人性,有真实,有正义。

晴雯被丢弃出大观园了,宝玉在挨父亲痛打以后,又受到母亲更严重的惩处,并且由于眼看着晴雯之孤立无援,含冤就死,深深觉察到现实环境之阴险与残酷;他使自己的情感走向神话的环境里去,想像着另一种超然的世界,才是晴雯之类的灵秀女子之所居。于是等黛玉一死,他在这个人间已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时候了。你们是善于控制现实的。好吧!这个家这个世界就都让给你们吧!他逃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身边逍遥无累去了,王夫人和袭人之流,对于铲除一个害人的妖精晴雯,很有把握;然而却万万没有想到会换取到另一种更坚决冷酷的回答罢?

(节选自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晴雯之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偏爱晴雯的缘故,本文作者没有采取政治史的写法来表现晴雯,而是情不自禁地流入了吟咏式的抒写。
B.除晴雯外,贾府中的女性都是庸俗的,因而人们总是愿意多欣赏晴雯之美并借此冲破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C.晴雯之死使得宝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惨与失望,以致于一向温和的他都说出了“毁口”“剖心”这样的重话。
D.父亲的痛打,母亲的严惩,晴雯的含冤,黛玉的离世,无一不让宝玉深深地觉察到现实环境的阴险与残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三段以谈心的方式来展开对晴雯的讨论,评论人物的同时也有对人物处境的理解,读来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B.曹雪芹塑造人物惯用对照的写法,本文作者在文中也多采用对照式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并体现了《红楼梦》固有的艺术特点。
C.本文虽以议论为主,但常常理中含情,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现作者对晴雯容貌性情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她悲惨遭遇的惋惜与同情。
D.本文以人物评论为主,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形象地再现了晴雯、袭人等人物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内心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而晴雯既是他现实的依傍,又能与他产生精神的共鸣。
B.《红楼梦》中宝钗曾劝宝玉读书求仕,宝玉认为求取功名这种混帐话黛玉是不会说的,这反映出他和宝钗观念的不同,也表明宝玉视黛玉为知己。
C.本文作者认为晴雯的美貌、聪明、口齿尖利和性情偏狭都与黛玉有相似之处,这与脂砚斋“晴(雯)有林(黛玉)风”的观点是一致的。
D.晴雯虽置身于战场之中,却游心于杀伐之外,不肯迁就却又不愿集中精力争斗,这既是她的可悲可怜之处,又是她的可敬可贵之处。
2023-03-02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表面看不证自明,深思则令人疑窦丛生。文学理论不就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吗?这个答案貌似顺理成章,实则掩盖了文学与理论的深层关系。因为在这个答案里,作为定义项的文学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不自明的文学概念同样需要得到论证。在文学理论就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这个陈述中,理论与文学的紧张关系也没有得到揭示。

历史上,文学与理论的关系从来不是自明的。按理说,文学理论发生的根据即在于对文学的解释,理论是对文学的守护。然而,考察文学与理论关系的历史不难发现,理论在发展中不仅与文学没有达成一致性的默契,反而不断挑起事端,制造了文学与理论关系的紧张。文学话语和理论话语似乎是相抵触的。文学话语既是概念的又是形象的,是逻辑的又是超逻辑的;文学的世界是形象的世界,又是意蕴的世界。而理论的话语则是概念的、逻辑的,理论的展开是理性的运思过程。这样一来,在充满意蕴内涵的文学世界与由概念、逻辑支撑的理论世界之间的确构成一种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常常被认为是文学指责理论的理由。但文学与理论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兼容、非同一性的,而是可以通过特殊的智慧融通的。

文学以人为中心,她倾听人的吁求,关怀人的福祉,人的存在是文学无法绕开的本体论前提。同样,理论也是表达对人的存在之关怀的。不能离开对人的存在的关怀而谈文学的意义或理论的价值。可以说,文学与理论在精神深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文学的现代发展已经超出了单纯模仿论或表现论的解释范畴,文学挑战着人类的智力极限和理解能力,理解文学必得借助于一种理论。就这个意义讲,理论对于文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佛克马、易布思在其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里特别强调:为了阐释文学作品和把文学当作人们一种特殊的传达模式来看待,我们必须掌握文学理论;不依赖于一种特定的文学理论,要使文学研究达到科学化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文学对理论的不满、抵制和怨恨不过是对蹩脚的理论的抵制。蹩脚的理论不属于文学,而只是文学的羁绊。好的理论一如好的文学,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嬉戏、相互辩难,共同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守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与理论应该相互致敬,相互成全。文学,是理论言说的沃土和灵感之源;理论,是文学的守护者,以深刻的理性自觉通达文学的意义世界。

但是,当今文学批评被人们诟病最多。作为理论的应用,批评是一种旨在发现作品的美和缺点,阐释作品的意义的理性活动。批评连接着两头,一头连接文学,一头连接理论。而无论是从文学方面,还是从理论方面,批评远不尽如人意。人们指责非文学的批评太多了,贴近文本、深入细读的批评太少了,文学批评远没有达到与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而从理论的角度看,批评的浅薄暴露无遗。因为批评疏离了理论,导致批评与理论脱节。理论为批评提供尺度,批评是否深入、得体,不仅与批评家文本细读的专业能力有关,也与批评家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理论有关。理论在为自身提供反思能力的同时,也为批评带来自审的力量。

(摘编自邢建昌《文学需要理论吗》)

材料二:

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不能简单下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建立文学理论这门学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学理论需要研究文学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发掘和研究出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会慢慢渗透到文学理论之中,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积极影响。现当代文学是离不开文学理论的,例如五四运动之后,旧思潮散去,新思想引领潮流,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一些文学家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引,创造出一系列受人喜爱影响深远的作品,如《铸剑》《子夜》等等。

文学理论为文学提供理论基础,反之文学的创新也会促使文学理论更新。中国缺乏系统的文学理论,古代的文论大多是分散不系统的,只有部分关于文论的书籍,如刘勰的《文心雕龙》。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现当代文学在创作中摸索出一部分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学理论。虽然现当代文学创作吸收借鉴了外国的文学理论,但这些现当代作家没有停下他们探索的脚步。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成为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有大量的作家进行探索与实践。例如左翼文学潮,一些作家如赵树理、丁玲、茅盾等,吸收提炼人民大众的语言,创作出一系列受大众欢迎的无产阶级作品,这些作品促使文学思潮的兴起,同样地更新了文学理论。鲁迅虽在初期写作时受到了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但他在写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杂文便是鲁迅的一大创新。鲁迅本人也曾讲过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文学概论都没有杂文这样的题材,但鲁迅却能灵活运用杂文来有力地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在此之前文学理论中没有杂文这种体裁,而鲁迅根据现实情况和自身的意志创造了这样的文本类型。尽管鲁迅的杂文备受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这种文学体裁丰富了文学理论。

(摘编自帅青《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世界里充满形象和意蕴,而理论世界里充满概念和逻辑,两者的话语完全不同。
B.文学指责理论,是因为本来应守护文学的理论却往往不能与文学达成一致性的默契。
C.离开“对人的存在的关怀”谈文学的意义或理论的价值是蹩脚的,是对文学的羁绊。
D.文学理论究竟是先于文学创作,还是来源于文学创作的积累?对此不能轻下断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的文学世界和理性的理论世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制造了文学与理论关系的紧张。
B.文学批评是应用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的一种理性活动,是连接理论与文学的桥梁。
C.当今文学批评尚有诸多不足,文学批评家们需要在理论方面和文本细读方面都多下些功夫。
D.杂文这种体裁是鲁迅的文体实验,鲁迅运用杂文针砭时弊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有力地批判。
3.下列选项,最能诠释“批评连接着两头,一头连接文学,一头连接理论”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把好的文学或者文学的丰富意义传递给社会大众,社会大众因批评而走进文学,理解文学。
B.文学批评不断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向美向善的智力支持,向时又不断向旧的文学理论发出挑战、促进文学理论的进展。
C.在我国当代文学的批评领域当中,“捧杀”和“榨杀”现象十分严近,呈现出了一种不健康的文学批评心态。
D.理论为批评提供一套观念、概念和知识的假设,批评借助这些观念概念和知识假设而展开活动是理性的,有根据的。
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论证手法上的不同。
5.如何看待文学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2023-05-07更新 | 1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

当然从最简单最普通的思路而言,作为一国的政治中心应当位于国家的地理中心位置上,以便于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而从三河缩小到一个地点的天下之中则是洛阳。所以,从西周到唐代,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时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因为除了理想以外,政治军事经济因素要起着实际的作用。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在这种考量下,首都就可能设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

具体而言,在唐代以前,适合这一要求的是西安一带。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盐铁论·非鞅》所说:“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险保守独立。洛阳则没有这个优势,万一四方叛乱,则难以保全国家政权。这是控内。而对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对于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抗敌自保。如西汉、隋、唐都是如此。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则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迁。

另一个与地理中心有矛盾的因素是政治根据———王朝时代称为龙兴之地。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辽夏金元清亦无不如此。甚至后梁的朱温,明太祖与明成祖(各选择不同地点),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概莫能外。甚至连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也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

在以上因素之外,首都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虽然首都地区的粮食与其他用品可以从全国调配,但粮食供应却要有最基本的保证,于是都城所在地区要求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在以上所说的五大都城中,都有这一优势。与经济地理相关的则是交通条件,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

以上这些条件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于是中国的都城,尤其是统一王朝时期,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既然如此,就会产生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的情况;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主要的都城实际上很少,唐以前只有西安、洛阳,开封只是一个补充。金以后至今主要就只有北京,南京只是一种权宜。

(摘编自周振鹤的《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三河地区就处于该流域核心区,洛阳是全中国的中心,因此古人常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
B.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和南京能成为古都的政治地理条件各不相同,但它们所在的地区都有一块保证都城粮食基本供应的平原。
C.明太祖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明成祖却定都北京,看似不同,实则他们都遵循了要将首都定在龙兴之地或与之不远地方的原则。
D.西安作为古都,它有地理区位优势,既能居高临下,又能凭借四塞之固据险自保,同时它偏于西北的位置,也有利于抗击西北外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政治地理角度,先后就地理区位和地理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建都存在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现象的原因。
B.文章举长安和洛阳的例子,分析了建都时出于控内与御外的考虑,都城往往会选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位置的道理。
C.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二、三、四段从地理区位角度分析,第五段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了经济地理和交通条件对选都的影响。
D.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为什么都把首都定在距离统治集团发源地不远地方的原因,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处于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一方面它能有效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它能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
B.选择都城往往要考虑它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如,它是否处于地理中心,是否有利于控内御外,是否靠近统治集团的龙兴之地。
C.从古代帝王把首都选择在与全国领土范围中心有所偏向的位置上看,在既要控内又要御外时,帝王们把重点放在了抵御外部侵略行为上。
D.中国统一王朝时期,统治者们出于种种考虑,总会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可供中国帝王选择作都城的地方实在是少得可怜。
2018-07-02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