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456837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昼梦

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巧妙地借说昼梦,将自己的强烈感情抒发出来,于自然流转中凝聚深厚的意绪,体现出杜甫诗风沉郁苍茫的特色。
B.五、六两句描写当下的现实,荒凉萧瑟,与前四句所写春景看似不太协调,却真实地将诗人晚年心境刻画出来。
C.结尾两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D.全诗前后所写虽有景物气氛的不同,但丽景的描写,是为写心境愁惨服务的,诗人以对美好春光的描写反衬了心情。
2.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的作用。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郑诗前两句,以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生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B.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具体化,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2.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效果实则大相径庭。试结合诗句作比较鉴赏。
2019-02-01更新 | 1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州杂诗(其十一)

杜甫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注】①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携家到秦州(今甘肃天水)避乱,衣食无着,极为困窘。秦州之西常有吐蕃犯边,形势紧张。②蓟门:泛指蓟州、幽州一带,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大处着笔,描写秦州古塞的萧索景象,句中叠词“萧萧”“漠漠”强化了表达效果。
B.颔联描写黄鹄因雨重而垂翅,苍鹰因饥饿而啄泥,这既是眼前之景,也是诗人自身写照。
C.颈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忧虑:无人去平定安史叛军,也未能像汉朝那样派大将抵御吐蕃。
D.尾联写出诗人的无奈和悲哀,其中“厌”字本意为满足,这里则有因听闻太多而苦恼之意。
2.清代学者仇兆鳌《杜诗详注》评本诗“对雨而伤寇乱也”,请据此对本诗从整体上作简要赏析。
2020-08-04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发阆中[注]

[唐]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注】此诗作于763年(安史之乱末年)秋冬,杜甫由阆中回梓州(今四川三台)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二句写蛇虎为患,人烟稀少,无村落可歇息躲避。
B.颔联二句写溪行之景,风狂云低,山树悲惨,即将下雨。
C.颈联中“秋花锦石”说明作者此时很欣赏两岸及水中景物。
D.杜甫为避难而流寓异地,辗转已多年,故有“何时”之叹。
E.从诗中可知,诗人的女儿病了,自己又流寓异地,其情甚苦。
2.“愁苦”是本诗的诗眼,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的?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2018-01-12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