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46011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瘟疫绝对是一个恐怖的名词。瘟疫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从古代就已有记载的鼠疫、天花、疟疾,到现代的非典”“新冠肺炎等,给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作为明清两朝人民深重的集体历史记忆,具有大规模传染性与较高死亡率的瘟疫不断地在文学作品里有所反映,这些作品折射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首先,蕴含道教医学文化。明清时期是道教医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出现过《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等道教医学专著。明清文学中对病因的认知很多源于道教学说。如鬼神致病的观念,《治瘟箓》中详细描述了主四季瘟疫的东南西北中五方瘟鬼,认为他们可使人类在不同时令里害上瘟疫;道医和道士经常作为抗疫主力出现,如《水浒传》开篇的京师大瘟疫,仁宗钦差洪太尉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祈禳;故事里的抗疫方法也颇具道教特色。如药符治病法,《三国演义》中的张角就是使用此种方法,且在多数故事里,药符被赋予了宗教神力,能够轻松治愈瘟病。

其次,融入因果报应理念。在先秦时期,中国本土便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样的报应思想。佛教传入后,又与因果报应的思想相结合。这种思想在明清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中十分盛行。鲁迅认为它们的作用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抗疫故事主要体现了善有善报的思想,特别是福报阻疫型故事突出了这样的观念。这种宣扬美德的内容不仅出现在小说中的抗疫故事里,还存在于民间抗疫故事以及文人笔记中,例如浙江海盐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棋盘石》。

再次,反映群众对瘟疫的认知水平及传统祛疫习俗。瘟疫缘何突然袭来又为何渐渐平息,在清末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之前并没有科学系统的解释,所以对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的古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无解的。于是大众便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想象去解释这一灾难,由此还衍生出许多民间祛疫习俗。有的人认为瘟疫爆发的缘由与瘟鬼痘神有关,甚至将瘟疫与天人感应联系起来,像《三国演义》开篇的中平元年(184)瘟疫。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外戚宦官专权为患,因此四方灾异四起,汉灵帝中平元年的瘟疫便是一大异象,它成了张角兄弟鼓动农民起义的正当借口。如《红楼梦》第21回描写巧姐出痘,短短几句话杂糅了医药治疗、清淡饮食、供奉痘神、冲喜讨吉等习俗。

不过,明清时期的医学也并非对瘟疫一无所知,比如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温病派代表人物吴有性就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瘟疫的专书《温疫论》,他提出疠气说,并认为时疫能传染于人,即瘟疫具有传染性。

明清小说中的抗疫题材故事是那个瘟疫频发年代集体历史记忆的反映。一如现实之残酷,抗疫故事里的广大人民总是首当其冲地成为大瘟疫的受害者。时代在进步,当下的医学发展水平与明清时期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科学的抗疫措施早已系统化,全民抗疫的理念也深入人心。而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人类文明与瘟疫的斗争过程是曲折漫长的,也是不断进步的。

(摘编自杨雨秋《明清小说中抗疫故事的类型与文化背景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规模瘟疫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留下难以愈合的集体伤痛。
B.《水浒传》中京师大瘟疫,天师张真人受命祈禳抗疫,这个方法颇有道教特色。
C.福报阻疫型故事突出了“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明清小说中十分盛行。
D.古人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对瘟疫进行了唯心的解读,这也是无可非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从三个方面论述抗疫故事中蕴含道教医学文化。
B.文章论述抗疫故事的文化背景,多次引用经典小说,具有典范性和说服力。
C.文章对于群众对瘟疫的认知和当时的医学水平的论述,能体现议论的辩证。
D.文章紧扣“文化背景”这个核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两朝的文学故事反映当时的瘟疫情况,这是文学作品的现实性的体现。
B.《三国演义》中张角兄弟借助瘟疫鼓动农民造反,“天意”使他们师出有名。
C.我国在清朝初年就有了第一部关于瘟疫的专著,这是古人抗疫智慧的结晶。
D.文章末尾今昔对比,广大人民的地位完全不同,意在传达抗疫必胜的信念。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人本哲学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是民本,在社会治理上的体现是重民生。善治的本质则为厚民生,富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这一点在儒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富民是其根本性关切。程颐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之体现,概括起来有以下诸端。

富民是政之急者。在国家和社会诸多事务中,儒家认为民生是最紧迫的事情。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正因为富民是最为急切的,所以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来认知和讨论。如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文中的足食是就人民的生活而言的,意为国家治理的关键是要安排好人民的生计,要让人民吃饱穿暖。孔子将足食置于足兵之前,可见民生在孔子那里不仅是重要的,更是紧迫的。他所谓的足食,不仅仅限于温饱,而且是比温饱更好的富裕生活;因为他说这是人人可求的、合乎人性的生活,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儒家民生优先、富民优先的价值取向,对于民生的改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富民是治国安邦之基石。在儒家思想里,富民之所以为政之急,是因为它有着治国安邦的重要政治意义。一方面,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儒家认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即孟子所谓的恒产决定恒心”“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正是循此恒产—恒心的理路,所以孟子认为富民有着急切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富民才能国安。儒家认为民心所向是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即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富民才能赢得民心,也才能王天下。如果不是这样,统治者只满足一己私欲,不顾人民冷暖饥寒,则其执政合法性不仅不足,其国也将难安。正因为富民对于治国安邦有如此极端的重要性,故儒家一直宣扬富民为本

富民是治人者之天职。按儒家的理解,天生民而树之君,治人者对人民负有无可推卸的政治义务和责任。儒家还以为民父母为喻,强调富民也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道义责任。在儒家看来,为民父母是绝不应使斯民饥而死的;相反,他们有义务和责任让人民过上有粟如水火的丰衣足食的生活,换言之,治人者天然负有富民之责。

富民是善治之标志。在儒家的政治理念中,判定一个社会治理得好与坏,一个政权的善与恶,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民生活的品质与状态。一个让人民安居乐业又富裕的社会,就是一个好社会,甚至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事实上,在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里,突出的内容就是民生无忧,人民生活幸福。《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文中所谓皆有所养,就揭示这是一个民生无忧、养生丧死无憾的人间乐土。

中国古代有儒如五谷之说,喻示儒家对古代社会的重大意义。儒家富民、厚生论,就是这一意义在治国安邦上的重要体现,而其取向显然是追求社会整体与长远的利益。

(摘编自《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儒家富民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上体现为重视民生,善治的本质是“厚民生”,富民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
B.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孔子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把粮食充足作为百姓信任君主的先决条件。
C.儒家认为检验国家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是民心向背,而只有富民才能赢得民心,也才能“王天下”。
D.儒家憧憬的大同世界是养生丧死无憾的人间乐土,人民既安居乐业又家庭富裕,即使残疾人也有所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程颐的话引出了四个分论点,具体阐释了为政之道中“顺民心”“厚民生”的内涵。
B.文章突出了民本思想,纵向深入论述了富民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服力比较强。
C.文章用引用论证证明“治人者”的天职是富民,富民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政治义务和责任。
D.文章肯定了社会治理的成功与否可以从人民生活的品质与状态得到答案,具有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与鲁哀公和子贡的对话中,孔子特别强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没有关注到百姓的精神需求。
B.儒家认为不得民心时“治人者”的统治才合法合理,否则不仅执政合法性不足,国家也将难以安定。
C.孟子提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认为“恒产决定恒心”,他认为富民既不合理也无必要。
D.富民厚生论是儒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追求社会的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对治国安邦有重大意义。
2022-01-18更新 | 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作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字,报纸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师的题名录。而且好好的公司和个人,都会去请律师做常年顾问。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这里我可以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叫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一个有Sportsmanship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弟弟,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讼师”是“挑拨是非”的恶人,所以人们对讼师无好感。
B.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理想手段不是诉讼,而是教化。
C.乡村里发生纠纷,由长老负责调解,调解之后,双方往往就“和解”了,所以乡土社会不需要诉讼。
D.现代都市,法律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诉讼都是为了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讼师’改称律师”等有关诉讼领域的一系列名词的改变,背后突出的是社会形态的改变。
B.有个成语叫做“知书达礼”,也做“知书达理”,由此可见,明白“礼”也就是“知道道理”。
C.有人说“我有理,官司却打不赢”,说明在乡土社会,司法处成了包庇作恶的机构。
D.都市社会是一个变动的社会,相互权利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法律也必然会随之不断变化。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文章点明乡土社会具有“无讼”的现象特点,指出乡土社会不需要“律师”和“诉讼”,而都市社会却重视“律师”和“诉讼”。
B.文章说明乡土社会中礼治是一种传统,因此最好每个人都懂礼并且自觉遵守礼。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
C.文章说明都市社会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是一个讲究个人权利的社会,所以必须需要法律和“诉讼”,与乡土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D.文章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5.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正式施行。请结合文本,谈谈该如何在乡间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2022-03-11更新 | 3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批评家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文论提出知人论世的宝贵观点。《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关系的理想表达。它要求批评家在阐释作品时,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环境、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为何颂其诗,读其书论其世呢?孟子接着提出了文学批评根本目的在于尚友。这就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倡导的不是,而是交友。当然,孟子所提出来的尚友,并非指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一团和气甚至庸俗的友情,而是要对作家的身世、趣味、价值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目的还是在于正确地阐释文学作品。尚友是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孟子知人论世论因此包含着非常宝贵的思想:文学批评是基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平等关系展开的对话活动,文学批评的整个过程,也是对于作家的同情之了解与了解之同情的过程。

当下文学批评之所以令人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常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文学批评如何阐释作品,如何科学地建立起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文论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从作品出发。中国古代文论提倡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始终尊重文学作品自身。

知人论世的观点把文学作品视为作家个人生活、生命的体现。为此,孟子提出以意逆志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把文学作品视为灌注作者生命情感与思想的生命体。因此,文学作品是探究作者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来理解文学批评,不是在文学作品和作家之间建立僵化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如何发现作品的缝隙甚至是空白之处,才是批评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所在。因此,古代文论还提倡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两种解读作品的方法。

春秋笔法注重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去发现文字里隐藏的价值取向。微言大义则是希望批评家去发掘作品隐含的意义。文学批评对于文学作品的阐发,虽不能脱离作家和文学作品本身,但可以充分发挥批评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所包含的重要价值。因此,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着眼于从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来解读作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里的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所着眼的,也就是刘勰所强调的知音论的核心。那么这种如何建立起批评家和作家、批评家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呢?刘勰论述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他认为,要从体裁、语言、创新、风格、引用、音律等看似形式上的问题入手。当文学批评成为冷冰冰的观念阐释载体,当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勾肩搭背,丧失和作家、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文学批评还叫文学批评吗?反观刘勰的知音论,倒是批评家应该追求的境界。

(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最能准确诠释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密切关系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论。
B.孟子的“尚友”要求批评家与作家成为朋友,通过高洁的朋友关系对作家有深刻、全面的了解。
C.“以意逆志”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本意,比“微言大义”更能体现主观能动性。
D.当下文学批评让人不满意,它应该重新接续中国文学优秀理论传统,以利于其健康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解说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论证了古代文论对当今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
B.文章提到当今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目的是引出“知人论世”观点中的具体方法。
C.对文章提到的中国古典文论的观点进行适当诠释,有助于读者对这些概念的深入了解。
D.末段通过引用刘勰《文化雕龙·知音》中的有关内容,论述了文学批评与作品都着眼于“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是批评家首先了解作品中的情感,然后据此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家内心的情怀的过程。
B.人们不满于当下文学批评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把文学作品当作阐释文学史“材料”来运用的做法。
C.“春秋笔法”注重发现文字中隐藏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解读作品重视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
D.刘勰的“知音论”要求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读者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是文学批评应该追求的境界。
2022-03-17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