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256 题号:14617139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识字并不是愚,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B.乡下的孩子比教授的孩子善于捉蚂蚱,教授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善于认字,这并不能说明谁更聪明,或者谁更愚笨,只能说明孩子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不同。
C.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说“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个例子说明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而文字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是多余的。
D.面对面社群在进行沟通时,固然能凭借彼此的熟悉,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分辨人,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表意更准确,更完善。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填空(填写合适的词语)。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________ 性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___________”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所谓的“____________”,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2)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二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发生的教化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由时势所造成的时势权力。
2022-08-17更新 | 247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关于《乡土中国》中对“家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2021-04-21更新 | 41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关于《家族》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
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
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2021-04-27更新 | 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