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自然科学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471288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是生存机器,但这里我们并不单指人,它包括一切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

地球上生存机器的总数很难计算,不同种类的生存机器具有千变万化、种类纷繁的外部形状和内脏器官。章鱼同小鼠毫无共同之处,但它们的基本化学结构却相当一致,尤其是它们所拥有的复制基因,同我们——从大象到细菌——体内的分子基本上同属一种类型。我们都是同一种复制基因——即人们称之为DNA的分子——的生存机器,但生存在世上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因而复制基因制造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生存机器供其利用。猴子是保存基因在树上生活的机器,鱼是保存基因在水中生活的机器。DNA的活动方式真是神秘莫测。

一个DNA分子是一条由构件组成的长链,这些构件即核苷酸小分子。同蛋白质分子是氨基酸链一样,DNA分子是核苷酸链。DNA分子大小不能为肉眼所见:但它的确切形状已用间接的方法巧妙地揭示了出来。它由一对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相互交织,呈雅致的螺旋形,这就是双螺旋不朽的螺旋圈。核苷酸构件仅有甲种,可以把它们简称为A、T、C和G。在所有动物和植物中这四种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它们缠绕交织在=起的顺序不一样。人类的G构件同蜗牛的G构件完全相同。但人类构件的序列不仅同蜗牛的不同,而且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的序列也不相同。

我们的DNA寄居在我们体内。它不是集中在体内的某一特定的部分,而是分布在所有细胞之中。人体平均大约由1000万亿个细胞组成。除某些特殊情况我们可以不予以考虑外,每个细胞都含有该人体的DNA的一套完整的拷贝。这一DNA可以认为是一组有关如何制造一个人体的指令。以核苷酸的A、T、C和G字母表来表示。这种情况就象在一幢巨大的建筑物中,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只书橱,而书橱里存放着建筑师建造整幢建筑物的设计图。每个细胞中的这种书橱称为细胞核。建筑师的这种设计图人类共有弱卷,我们称它们为染色体。在不同的物种中,其数量也不同。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是可见的,形状象一条一条长线。基因就沿着这些染色体有次序地排列着。但要判断基因之间首尾相接的地方却是困难的,而且事实上甚至可能是无意义的。

DNA分子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它们进行自身复制。自有生命以来,这样的复制活动就从未中断过。现在DNA分子对于自身复制已技巧精湛,驾轻就熟了。一个成年人,全身有1000万亿个细胞,但在胚胎时,最初只是一个单细胞,拥有建筑师蓝图的一个原版拷贝。这个单细胞一分为二,两个细胞各自把自己的那卷蓝图拷贝接受了过来。细胞依次再按4、8、16、32等倍数分裂,直到几十亿。每次分裂,DNA的蓝图都毫不走样地被拷贝了下来,极少发生差错。

但如果DNA真的是建造一个人体的一套蓝图的话,又如何按蓝图开展工作呢?它们将如何转变成人体的组织呢?这就是DNA要做的第二件重要事情。它间接地监督制造了不同种类的分子——蛋白质。以四个字母构成的核苷酸字母表所表示的DNA密码信息,通过机械的简单形式翻译成另一种字母表。这就是拼写出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字母表。

制造蛋白质似乎同制造人体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它却是向制造人体这一方向前进的最初一小步。蛋白质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们还对细胞内一切化学过程进行灵敏的控制,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有选择地使这种化学过程继续或停止。这一过程最后到底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婴儿说来话长,胚胎学家要花费几十年,也许几世纪的时间才能研究出来。但这一过程发展的最后结果是个婴儿,却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基因确实间接地控制着人体的制造,其影响全然是单向的: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不论你一生获得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绝不会有点滴经由遗传途径传给你的子女。新的一代都是从零开始。人体只不过是基因保持自己不变的一种手段。

(摘编自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和老鼠毫无共同之处,但它们的基本化学结构相当一致,有基本相同的DNA分子和核苷酸链。
B.将染色体比喻为建筑师的设计图,充分体现了染色体,特别是其上的基因对整个人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C.一个单细胞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婴儿,很大原因是DNA能进行自身复制,并间接监督制造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
D.DNA间接控制着人体的制造,使得基因得到遗传,但这是单向的,个人习得的知识无法遗传给自己的子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切观察到DNA分子由两条核苷酸链相互交织而成,呈雅致的螺旋形。
B.作者以建筑设计图设喻,将比喻性语言同专业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来叙述,有利于非专业读者理解。
C.要判断基因之间首尾相连的地方是困难的,而事实上甚至是无意义的,因而不值得进行研究。
D.基因控制着人体的制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基因筛查,明确自己的基因缺陷,尽早防治遗传性疾病。
3.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我们是生存机器”?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科普-自然科学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怎样进行精密测量?这就需要实施精密测量的工具——精密仪器。精密仪器包括各类高端测量仪器、分析仪器、成像仪器、诊疗仪器等。在帮助工业生产“把关”的同时,精密仪器也是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纵观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强国一定是基础研究强国,基础研究强国一定是测量与仪器强国。大多数现代科学发现和基础研究的突破,都是借助先进的精密测量方法和尖端的测量仪器实现的。

引力波探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引力波探测是直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的实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但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探测难度极大,采用超高分辨率的远距离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探测,是目前最有优势的技术途径。也就是说,激光干涉测量仪的测量准确度,将直接决定探测引力波的极限能力。如果将激光干涉测量仪建立在地球上,其互为垂直的两路激光测量臂长至少要达到4000米。只有满足这一条件,引力波引起的激光测量臂长的极其微小的变化(不超过质子直径的万分之一)才能被测量到。如果按比例放大,这一超高分辨率测量相当于在绕地球1000亿圈的长度上,检测出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直径的长度变化。经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测量到高频段引力波,三位科学家因此项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科学研究而言,这样的探测还远远不够。为测量到低频段引力波,必须将激光干涉测量仪建立在太空环境中。引力波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测量技术有多精密,科学探索就能走多远”。

(摘编自谭久彬《精密测量   科学探索的“眼睛”   高端制造的“尺子”》)

材料二:

人们通常能看见光,是因为光的漫反射;激光是单色光,人们在空气中能够看见激光,也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微粒作用而产生了漫反射。激光与普通光不一样,是单色光,是某物质的电子能量跃迁产生的,所以它的振动频率很单一,波动方向也恒定,是干涉光波。

什么是激光的干涉现象?用一个干涉实验来说明。下面图中的一束激光,经过两个小孔得到两个同样性质的光,于是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叠加了,有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有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而且振动强度有着稳定的空间分布。在固定位置接收到的光按一定规律做强弱交替变化,形成激光的干涉条纹。

单色光的干涉图样

根据光学,两束光要产生干涉现象是有条件的:①这两束光的频率比较接近;②它们的相位有一定的差异(这可以通过光束的路径长短来调节);③这两束光尽可能平行地叠加。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光称为“相干光”。对于激光来说,很容易满足“相干性”条件,激光是“相干光”。

(摘编自徐长发《激光干涉的精密测量技术》)

材料三:

高精度时间频率的测量和应用支撑着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国家安全系统的建设,高精度时频服务系统是国家战略资源。

原子钟给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基本物理量。同时,原子钟精度的提高也带动了其他基本物理量测量、物理常数定义和物理定律检验精度的提高,促进了新物理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微波段运行的原子钟已被广泛应用于导航、通信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例如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中的每一颗卫星都载有多台微波段原子钟,通过对信号到达的时间做精确测量,给用户提供定位信息。由于在导航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星载原子钟被喻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

由于量子精密测量方法上的突破,在光波段运行的原子钟(简称光钟)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稳定度,有望达到10-21量级(即万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秒)。我国已布局发展空间光钟,目标是要在太空中把时间频率测量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新一代时间测量与传递技术将为洲际光钟比对、国际“秒”定义的产生做出贡献,为未来引力波探测、暗物质探测等物理学基本原理检验提供新方法。同时,对光信号的高精度相位控制与测量,也会极大地提升未来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

(摘编自卢征天、潘建伟《量子精密测量:测量精度突破经典技术极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类高端测量仪器、分析仪器、成像仪器、诊疗仪器等精密仪器是精密测量所需要的,也是助力科学研究的工具。
B.两束频率比较接近的激光在传播过程中叠加形成的振动加强或减弱的有规律交替变化的现象是激光的干涉现象。
C.原子钟在高精度时间频率的测量和应用中很重要,其给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基本物理量。
D.新一代时间测量与传递技术为洲际光钟比对、国际“秒”定义的产生做出了贡献,为引力波探测等检验提供了新方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测量引力波引起的激光测量臂长不超过质子直径的万分之一的变化,其互为垂直的两路激光测量臂长至少要达到4000米。
B.因为激光振动频率很单一,波动方向也恒定,所以激光与普通光不一样,它是单色光,是某物质的电子能量跃迁产生的。
C.微波段原子钟已被广泛应用于导航、通信等领域,卫星定位系统中的每颗卫星上载有多台微波段原子钟,可助力系统提供定位服务。
D.光钟借助量子精密测量方法上的突破,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稳定度。我国已布局发展空间光钟,目标是要达到10-21量级。
3.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三,我们在科学研究上可以得到哪些借鉴?请简要说明。
2022-09-07更新 | 1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懒的名声相当糟糕。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种语言中,这种生物的俗称的含义都差不多。在英语中,它是“懒惰”;法语中则是“懒家伏”;德语里面,它是“懒动物”;西班牙语里面则是“懒惰的熊”,诸如此类。

当然,这些共同印象不是毫无依据。但这种刻板印象,遮盖了树懒身上更加有趣的真相。

树懒确实行动很缓慢,哪怕最快速度下,它们差不多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但是它们并不懒。很多年前,我采访过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洛瑞·威尔逊,他发明了“动物日记”——这是一个精巧的电子设备,可以将动物的运动状况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当时,这个小发明主要用在研究快速移动的动物上。

不过,威尔逊也很热衷于将这种装置运用到动作缓慢的动物上,树懒就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事实上,行动缓慢并不意味着它们懒惰,威尔逊告诉我。“没人会说一只双壳动物‘懒’。”他说,指的是河蚌或者蛤蜊这些行动缓慢的贝类生物。言之有理。

生活在充满了捕食者——比如大型猫科动物或者猛禽——的世界里,你或许会认为敏捷是个优点。在树懒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层里,猴子确实是选择了敏捷路线;但是树懒面对这样的危险只是一笑而过,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它们只不过缓慢地闭上了眼睛。比起四处逃跑寻找掩体,树懒选择了更加令人叹服的策略:隐形。

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它们是强悍的大雕,有着最骇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威尔逊说。“面对它们,树懒一丁点儿生还的希望都没有。”除非,它们可以行动缓慢到角雕看不见它们。“我怀疑树懒根本不是懒,它们只是超级谨慎。”

在威尔逊的指导下,博士生贝琪·克里夫对哥斯达黎加树懒保护中心中的圈养个体采用了这种“日记”装置,这个保护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树懒保护中心。当我打通电话的时候,我询问了关于树懒茂密毛发中欣欣向荣的微生物。树懒的每一根毛发都差不多对半折叠。“我们能想到的关于这种毛发结构的唯一好处就是这样藻类可以生长。”她说。

最近一项关于树懒毛发的研究表明,树懒的毛发是多种真菌的家园,这些真菌可以抵抗造成疟疾和美洲锥虫病的寄生虫,并且对某些人类乳腺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抗性。对研究人员来说,树懒的毛发是个发现奇特药用菌类的新地方。他们也考虑了这些微生物会对树懒健康有益的可能性。“这不会令我感到惊讶。”克里夫说,“树懒太奇怪了,这绝对有可能。”

另一篇文章猜测,树懒其实是在经营农业。除了养殖真菌,它们在毛发里面还有很多藻类花园,这些“非常好消化并且富含脂质”的藻类可以补充它们有限的饮食。但是克里夫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树懒不用嘴梳理毛发。它们不舔毛,而是用爪子梳毛。”她说。并且,这些藻类往往集中在头部和颈部,这些位置的毛发最长。“你难以想象一只树懒会去试图舔自己的后脑勺。”对于克里夫来说,树懒对藻类和其它微生物的钟爱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树懒要用它们来伪装自己的毛发,以躲过那些可怕的雕。“野生的树懒完全是绿色的,可以融入树冠。”

树懒还有一项不怎么出名的纯技:憨。“它们的胃重可以高达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克里夫说,这是同等体型的动物的胃的两倍多。人们发现,这是它们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一只树懒吃得很少,但是这点少量的食物却要在树懒的肠道里面经历一段难以置信的曲折历程。一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从进入树懒嘴里算起,要经过50天才能到达它的肛门。当这些食物再次出现的时候,树懒已经想方设法从里面榨取了最后一点养分。至于剩下的,克里夫说,“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

当然,一只表情僵硬的树懒看起来就是个傻瓜。但真相是,人类甚至还没怎么搞清楚树懒为什么要表现成这个样子。“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这样的哺乳动物在这个星球上其实已经不多了。”克里夫说。

(摘编自《慢吞吞的树懒总是很懒?别再误会它们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树懒行动特别缓慢,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有着相似的印象,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它的名声并不好。
B.树懒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捕食者,它面对危险时的策略与猴子恰恰相反,它选择了通过缓慢行动来躲避敌人的策略。
C.克里夫认为树懒身上的藻类和其他微生物没有补充饮食的功能,树懒是用它们来伪装自己的毛发,来保护自己安全。
D.克里夫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树懒的食量很小,但食物在它的肠道里的时间很长,树懒能将食物中的养分充分吸收。
2.下列对原文相关引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没人会说一只双壳动物‘懒’。”是说贝类生物给人的印象就是速度慢,不会被人们批评它们是懒惰的。
B.“野生的树懒完全是绿色的,可以融入树冠。”是为证明树懒的毛发里面有很多藻类,因而呈现出绿色。
C.“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是通过写树懒粪便的形状和成分,来说明说明树懒的消化时间很长。
D.“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意在批评人们对树懒的特点缺少了解,只满足于已有的刻板印象。
3.要去除掉对树懒的刻板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3-10-06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②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③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④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⑤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1.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前三段文字说明的内容?第二段引文“飞焰欲横天”说明的是什么?
2.选文前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3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2021-04-1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