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9 题号:149058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中国40多年来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的成功就是长期增长的成功。这里说的长期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指的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人均收入增长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增加,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那么,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这个毋庸赘言;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甲和乙各自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虽然两者都没有实现技术上的进步,但由于他们都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就提高了整体产出水平。当然,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即交换。例如,甲只种棉花,种植棉花是甲的优势,乙只种粮食,这是乙的优势,他们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是如果没有进行交换,就会出现问题,如甲没有粮食,而乙没有衣服。因此,交换十分重要,而交换涉及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保障。

那么,分工、专业化和交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谈到,“这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参与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分工也就越细,大家就越可以通过各自优势(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进行交换,并取得更大收益”。后人把亚当·斯密这套理论称为“斯密定理”,即经济增长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大了,贸易创造的收益就增长了。

中国的开放实践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是正确的。中国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不断深化规则对接密不可分的。中国实施的大力吸引外资、建立经济特区、重视出口、推动企业走出去等政策举措,扩大了市场规模。中国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通过交换使得来自贸易的收益越来越大,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伴有技术进步。

长期增长理论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但这一理论的思想实际上与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开放实践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智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200多年前写的,而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里写下了《货殖列传》。“货殖”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增长。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专门谈到了怎样实现货殖,即“以所多易所鲜”,用我多的东西换我少的东西。与司马迁几乎同时代的刘安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谈到了如何实现自然货殖,“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也就是用我有的换我没有的,用我擅长生产的换我不擅长生产的。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表述过了。“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我把中国这套理论称为“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亚当·斯密讲的主要是“以所工易所拙”,但还没有详谈“以所多易所鲜”。后来,瑞典的伊··赫克歇尔和贝蒂·俄林做了补充。他们强调了自然禀赋,就是多少和有无的问题。长期增长理论的两大逻辑基点之一,即分工与贸易收益,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里找到明显的对应,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方认知同构的一面和圣贤智慧不断理论化的事实。

(摘编自张宇燕《“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40多年来人均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
B.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还包括分工、专业化和交换。
C.“斯密定理”的内涵可以概述为分工、专业化和交换与市场规模的大小有关。
D.“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的长期增长理论是相通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先阐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再分析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最后指出长期增长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应。
B.文章列举甲和乙各自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的例子,论证了分工、专业化和交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C.文章运用引证法,引用《货殖列传》《淮南子》中的内容,阐述了长期增长理论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著作中已有体现。
D.文章从中外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东西方认知同构的一面和圣贤智慧不断理论化的事实,指出中国的开放实践包含着中国人的传统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交换是非常关键的条件,如果没有进行交换,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就会出现问题。
B.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并进行交换,可以提高整体产出水平,而技术无关紧要。
C.中国的开放实践以及经济取得的长期增长是依靠中国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来指导的。
D.伊·菲·赫克歇尔和贝蒂·俄林对《淮南子》的思想做了补充,强调了自然禀赋。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透过对人文研究领域的渗透和介入带来的方法论革新。目前,数字人文的很多研究还处于“学习技术”的阶段,只能做一些基础性工作,这与数字人文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数字人文要真正成为重构人文研究的方法,则必须要在“人文化”方面有所推进和发展。

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因为它只是将“人文”作为研究的对象来看待,忽略了研究的主体性问题。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比,人文学科最大的不同不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差别,更在于研究方法上对研究主体性的强调。因此,我们才会更强调人文研究中的“个性”“特色”“差异”“历史的具体性”以及研究者“情感”“价值”“悟性”等因素在研究活动中的介入。数字人文研究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

数字人文研究有一个共同模式,就是将文化经典视为可编码的信息,将日常生活转换为可追溯的数据,将价值体系打上可识别的标签,进而通过词频软件、数据统计及相关可视化手段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文本形态。数字人文研究者就是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的阐释。我们可以聚焦这一研究方法及其过程,看看数字人文与传统的人文研究之间存在哪些交织、渗透、抵牾,进而如何做到“数字”与“人文”的有效缝合。

无论是文学阐释还是艺术分析,抑或是基于概念抽象的形而上思考,都建立在研究者对经典文献中的符号信息的直接把握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切身体验基础之上。而数字人文方法将所需要分析的文献信息和行为活动进行数据化和可视化处理后,形成新的文本形态。因此,数字人文研究者的认知、理解和阐释活动是面对经过“二度加工/创造”形成的数据可视化文本形态。如果说那些作为“事实本身”的经典文献和行为活动相当于人文研究的“原初文本”的话,那么,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过而形成的新的文本形态则是“次生文本”,研究者对“次生文本”的研究需要充分调用研究者对“原初文本”的认知,对相关理论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感性经验的体悟等。

因为数字人文方法的介入,人文研究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了,在传统人文研究中,研究者主要而对的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个是“原初文本”,即经典文献和行为活动;另一个则是“元文本”,即原型批评中所说的“母题”。而数字人文研究增加了人文研究的“次生文本”层次,这一“次生文本”是寄生于“原初文本”的,但又对“原初文本”进行了数据化处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包含了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预设和价值判断。因此,“次生文本”既可能是对“原初文本”的抽象化还原,也有可能包含者对“原初文本”的颠覆性解构,既有可能突显“元文本”与“原初文本”之间的隐性关联,也有可能提示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摘编自曾军《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文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
B.数字人文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将“人文”作为研究对象来看待。
C.数字人文研究的共同模式是将文化经典、日常生活等转化为新的数字化文本形态。
D.数字人文研究增加了人文研究的“次生文本”层次,改变了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点论述了数字人文要真正成为重构人文研究的方法,必须要如何做的问题。
B.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人文研究如何推进和发展“人文化”问题。
C.第四段中强调了数字人文研究者的认知、理解和阐释活动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重要性。
D.文章论述“次生文本”和“原初文本”的关系是为了证明数字人文对人文研究的积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有助于人文研究的发展,且需要在“人文化”方面着力。
B.就目前来看,数字人文研究还需要更强调研究主体的情感、价值、悟性等因素的介入。
C.要让“数字”与“人文”有效缝合,从数字人文研究的共同模式人手不失为一种途径。
D.“次生文本”是对“原初文本”的二度加工或创造,所以对“次生文本”的研究更为艰难。
2022-03-05更新 | 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的“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第二至四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2021-11-25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社群与文学流派

张涛

在文学流派研究学术史上,文学流派与文学社群是怎样的关系,学术界争议颇大。吴奔星《文学风格流派论》指出,“文学社群不等于文学流派”,“不能把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等同起来”,“文学社群是否为文学流派,必须具体分析”。当下文学流派研究有必要澄清二者关系,这是研究地域文学流派的先决条件。

“社”原先来自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繁殖生命能力的一种宗教崇拜,后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民间春秋两季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风俗习惯。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而文学派别,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他以南朝梁钟嵘《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

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群活动,等等。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

文学社群的成员虽然多为文人士子,但这些文人士子所结社群不一定是为文学目的。如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张岱青年时期在绍兴曾结丝社弹琴娱乐,明天启二年又与其叔张尔葆于绍兴结斗鸡社取乐,黎遂球诸昆弟在年轻时于番禺结怒飞社放鸽游戏,明末大儒刘宗周还于崇祯四年在越中结学术性社群证人社,等等。因而,文学社群在范围与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而文学流派则纯粹是一种伴随文学独立而在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现象,它是某一文人群体对文学创作规律普遍认同的结果。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即使在文学社群并不发达的其他历史时期,也可能出现众多文学流派。但到明末清初,文学社群无处无之,且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兴盛,因而,文学流派的形成(特别是地域性文学流派)就不能不受士人结社的影响,众多文学流派就是在士人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是当前文学流派研究必须要澄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要研究地域文学流派,首先就必须澄清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二者之间的关系。
B.在明代只要将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活动,就能构成社群。
C.文学社群的成员虽多为文人,但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的范围和性质却呈现多样性。
D.文学流派的形成不仅仅受士人结社的影响,还是其它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流派的充分发展,和建安以来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息息相关。
B.文学社群的成员必须遵守社群制定的社约,定期参加社群的活动。
C.文学流派组织形式松散,没有组织体系,成员创作风格相同即可。
D.在明代文人士子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相应的各种社群。
3.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2019-06-06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