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8 题号:1490716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柳

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诗紧扣标题,摹绘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景物,为之后抒发情感做铺垫。
B.第六句将“雨”和“柳”这两个意象交汇在一起,烘托出一种清新的气氛。
C.尾联写离别的无奈,“多”表明离别境况无法逃避,“杀”突出了离愁之深。
D.本诗由物感怀,借助“柳”这一意象及折柳送别的传统,表达了离别的愁苦。
2.首联多角度描写新柳,颇具特色,请简要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留诲曹师等诗 杜牧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注】①此诗作于大中二年(852年),杜牧临终留诗,诲其子。曹师,杜牧之子晦辞的乳名。

1.下列对这苜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这类诗在创作上比较自由,曹操《观沧海》、白居易 《琵琶行》、李贺《雁门太守行》也都属此类。
B.前两句诗是说万物都有美丑之别,姿态各异,开门见山,统领全篇,意在教诲曹师等要努力追求美好的品质,摈弃丑恶的行为。
C.三、四两句诗意在强调人生的关键在于学,学与不学是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核心,力学能获得美德,废学难免有鄙陋浅浮之弊。
D.五、六两句诗承接上文,进一步告诫曹师等学习要紧抓关键,紧抓根本,不可在表面上、虚华处、非关痛痒的地方下功夫。
E.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教导儿子求学、做学问的方法,表达对孩子的期望,风格上平实蕴藉,余味悠扬。
2.请结合全诗对“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进行赏析。
2017-08-23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释: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7-07-04更新 | 2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春时节,行径南阳,遍村柔桑,欣欣向荣,村中到处春色烂漫。
B.披着蓑衣的牧童唱着歌,隔着篱笆偷偷张望穿着红裙的少女。
C.诗人进入农家暂憩,脱下半湿的衣服;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来招待。
D.诗歌轻柔秀美,体现了南阳乡村的乡野情趣和淳朴的民风。
2.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从内容、手法与结构上进行简要赏析。
2023-01-0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