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4985480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兵乱①后杂诗五首

吕本中

其一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②辈,同盟起义师。

其五

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篱根留敝屦,屋角得残书。

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

客来缺佳致,亲为摘山蔬。


【注】①兵乱,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围攻并攻陷汴京。②范仔,据作者自注“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死”与“偷生”对举,抒写诗人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命运的系念。
B.诗人看到高翔云天的鸟和潜游深渊的鱼,心生羡慕,暗含了避世隐居的人生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因战乱导致百姓食不果腹、艰难度日的状况,表达出对战乱的批判。
D.两首诗揭露战乱后的现实,情感沉痛深挚;语言沉郁,与陆游《书愤》风格相近。
2.两首诗都写战乱,但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端午节这一特别的节日里,高歌《楚辞》,满帘生风,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意。
B.用鲜艳灿烂的榴花和鲜红的舞裙作比,回忆过去春风得意的情景,词人感慨良多。
C.从高歌辞赋到酹酒江上,词人把情感倾注于对屈原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之中。
D.词人流露出壮志难酬而壮心犹在的复杂情感,沉浸在悲凉,哀婉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2.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07-31更新 | 2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节选)

杜甫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网恢恢,天网宽疏。②李白因受牵连被判罪而流放夜郎,时年五十八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梦”字,表明了诗人对好友李白的深切思念,可见二人友情深厚。
B.第一、二句写李白“出门”时的动作,生动展现了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绪。
C.第三、四句,京城长安达官权贵的高冠华盖与李白的困顿不堪形成鲜明对比。
D.第五、六句,诗人感慨:天网宽疏,而李白却在迟暮之年受牵连而被流放。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2022-06-19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蔡州(其一)

刘禹锡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

【注】①元和十二年,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军雪夜袭破蔡州,活捉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写下此诗,热情赞颂这一重大胜利。②相公:此处指裴度。③四人:四民,指士农工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妖星夜落”指军队以火先行进攻,攻势猛烈,照亮护城河,为李愬的出现蓄势。
B.叛军们崩溃逃散,向朝廷的军旗跪拜投降,如同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被春雷惊动。
C.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叛军的不堪一击和将士们的神威勇武、所向披靡。
D.最后两句写百姓各安其业,儿童们欢乐跳跃,将士们欢欣鼓舞,表达了喜悦之情。
2.清朝翁方纲认为“叙淮西事当以梦得此诗为第一”,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人叙写淮西战的叙事艺术。
2023-04-23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