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50071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华文明具有哪些特质和精华呢?我们不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建设领域出发去探求中华文明的特质。

②从物质文明的视角看,中华文明向来将人本身置于中心地位,“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离不开“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中华文明也具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精神,持经达变、与时俱进的“时中”气质,以及尊重差异、包容异己的“中和”法则,这些精神传统在当下具有特别的优势,可以避免僵化思维,进而发挥多元共通的交融优势,确保经济转型渐进平稳而非激进动荡,确保经济发展多元共融。中国自古就把“经济”视为“经世济民”,具有浓厚的政治意涵与公共属性,儒家伦理与殖产兴业并行不悖,“义利之辨”为经济生活注入浓厚的伦理品质;在道家的政治理想和后世的政治实践中,治理者“以百姓之心为心”,不但不与民争利,而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儒家和道家的经济理念有殊途同归之妙,在历史上一脉相承,使治理者积极介入生产分配各环节,有力统筹整合各地域和各阶层经济生活,在节流和开源之间、安全和财富之间、局部和全局之间、眼前和长远之间努力维持平衡。

③从政治文明的视角看,中华文明拥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国家治理思想资源。中国形成了以“大一统”为根本的国家治理制度惯性,并高度重视“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积累了大量历史上行之有效、足以维系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治理经验,有效处理了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课题。

④从精神文明的视角看,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髄;拥有立德树人、人文化育、改易更化等人文主义柔性治理的精神特质。即便是深受西方列强压制的晚清士人,依然对实现富强与追求王道有清醒认识,认为“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

⑤从社会文明的视角看,中华文明向来具有家国共同体、礼乐共同体等共同体本位的鲜明特质;而对于共同体中的个人,则追求“明明德于天下”,期待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彰显其美德,彰显其在共同体中的主体性。这些思想传统,足以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厚重的本土资源。

⑥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看,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儒释道三家都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人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为实现这一诉求,历世历代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在探索实践,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这些自古以来的理念诉求和实践探索,对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⑦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国道路,滋养了中国精神,不仅存诸青史,更泽润当下。一言以蔽之,当代中国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已然初步呈现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貌。当代真实的中国,是仁爱民本、立己达人、互惠共赢、稽古开新的中国。

⑧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更好阐述中国文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和平的、文明的、可亲的中国。

(摘编自孔新峰《五大视角看中华文明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精神、中和法则等这些精神传统为当下经济发展多元共融提供了精神支撑。
B.中华文明积累了众多治理大国的经验,有效地处理了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课题。
C.晚清士人对富强与王道有清醒认识,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坚守王道比实现富强更重要,
D.受儒释道思想影响,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建设领域角度探讨中华文明所具备的特质,视角新颖。
B.文章以儒道两家经济理念的殊途同归来论证中国治理者积极介入生产分配各环节的观点。
C.文章在阐述中多处直接引用原文来阐述中华文明的特质,增强了文章的论证说服力。
D.文章结尾阐明新时代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的意义,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在历史上多次发挥了多元共通的交融优势.确保经济转型渐进平稳而非激进动荡。
B.如果人人都以“明明德于天下”作为个体的追求目标,那么社会文明程度就会提升。
C.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出路。
D.当前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特质的根本目的是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领域。《史记》作为史学经典,能“跨界”文学领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史记》虽被替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著作,但其审美观有“爱奇”倾向。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史记》“爱奇之甚”。认为司马迁爱奇,不只是记载神话传说,更是司马迁选择大量奇特之人和奇特事件。鲁迅《汉文学史纲委》说,《史记》创作目的是要“传奇人于千秋”。“奇人”,即司马迁所说的“倜傥非常之人”。这些人,或在历史上有非凡之举,或在逆境中奋发有为,或有理想作为却落得悲剧结局,或出身卑贱又有出众之处。正是他们的出现,使《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强大力量的作品。为突出表现这些奇特人物,司马迁尤其注重特异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如《田单列传》的火牛阵,《淮阴候列传》的背水一战,《越王勾践世家》的卧薪尝胆等。“爱奇”审美观不只是史学家搜求历史资料,更是文学家通过资料发现美之对象,能体现生命力的人和事,且不受他人约束,这就使《史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所写的奇特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后世文学家把《史记》作为创作标本进行借鉴,古代大量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亦见其对后世之影响。

《史记》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如项羽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描绘典型环境,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表现自己:用心理等细节描写充实人物个性:多侧面写人,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运用对比描写,显示人物个性,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史记》插上了文学翅膀,避免了单纯的客观叙述和呆板的生平介绍。尤其是个性化语言,这是历史跨入文学的一道槛,司马迁的努力创造,使《史记》迈过了这道槛。从某种意又上说,典型化、个性化是文学的灵魂和生命,因为这是经过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史记》中还有一些想象、心理刻画,也具有文学品质。成功的传记,不仅要展现人的生命过程,更要揭示这个过程的内动力。《史记》在“实录”基础上,根据人物、环境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揣度人物内心世界;适当进行艺术夸张和艺木想象。更重要的,司马迁秉笔直书,褒善贬恶,爱憎分明,加之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史记》灌注着他强烈的感情色彩,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这也是《史记》迈入文学殿堂的一个标志,是《史记》区别于其他历史著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世文学或学习《史记》纪传体的写法,或继承和发展《史记》的内在精神的例子不胜牧举。

文学阐释和评论,是连接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解开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密码”。《史记》在汉魏六朝就已被文学家、理论家关注。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以“雄深雅健”“峻洁”等评价《史记》。宋代形成评论《史记》的风气,欧阳修、“三苏”等从古文角度评论《史记》,如苏洵首次发现《史记》叙事写人的“互见法”。文学评点到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广泛涉及《史记》叙事写人的结构、线索、层次、情节、段落、语言、风格等方面。近现代许多学者评论《史记》文学特征。内容愈未愈丰富。1910年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教材,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影响至今。自此,《史记》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

(摘编自张新科《<史记>何以“跨界”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中所写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
B.某种意义上,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典型化、个性化特征是《史记》文学上的灵魂。
C.是否秉笔直书,有无分明爱憎及强烈感情色彩是区别《史记》与其他历史著作的标志。
D.历代评论家对《史记》的文学阐释和评论都集中在叙事写人的文学特征上,内容丰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形式,提出问题之后再进行分析论证,结构清楚,层次清晰。
B.论述《史记》“跨界”文学,第2、3段是“内在原因”,第4段主要是“外部因素”。
C.第2、3段分别是从司马迁“爱奇”审美观和《史记》的文学品质角度加以论述的。
D.文章引用刘勰和鲁迅的有关评论既有力支撑了分论点,也印证了历代评论家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它之所以能够进入文学领域,与历代文学家创作实践中能在内容或形式上接受《史记》有关。
B.《大英百科全书》说:“传记艺术家在展现年代范围和形象立体化时要凸现人物内心主要行为形式。”《史记》做到了这点。
C.如果1910年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教材中没有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史记》就很难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殿堂。
D.《史记》被文学家从诸多方面予以学习模仿,不仅显示了《史记》的文学品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2020-04-24更新 | 1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两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并具备质疑的眼光。
B.研究者阅读经典性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C.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出发点,论述了不同阅读阶段的特点。
B.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一个人质疑能力越强,越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如果不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
C.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D.融合了疑问、对比和联想的阅读方式之后,知识型阅读才能发展为研究型阅读。
2021-04-30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寒士文学是一条主要的发展线索。由于寒士阶层反对权贵垄断势力,要求实行开明政治,在文学上也体现为与宫廷文学对立的倾向。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虽出身于宫廷,可是他要求举贤授能,反对宫廷贵族的腐朽势力,与所谓党人进行殊死的斗争,正是代表了寒士的理想。环绕着政治和人生的主题,寒士文学形成了抒情言志、慷慨不平和自然流露的鲜明特色,并以其宏大的声势和广泛的影响而统领着文坛的主流。

从汉代至唐代,宫廷文学伴随着宫廷贵族势力的兴衰而几度浮沉,若断若续,而其特征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便是它的消遣性和点缀性,文学成为宫廷生活的装饰和娱乐。就是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帝王,如汉武帝和唐太宗,其文艺上的趣味也是如此。所以历代的应制之作往往多重在铺张、雕饰,是不难理解的。

在文学史上,寒士文学与宫廷文学的对立倾向,尤为突出地体现在诗化与赋化的不同趋势上。从总体上说,从先秦到唐代,整个文坛是在不断地走向诗歌的高潮,而其中一度出现的赋体的繁荣以及赋体对诗歌的渗透,则是这一诗化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代表着这赋化趋势的,正是宫廷贵族的文学。

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坛,战国时代乃是一个散文的时代,而屈原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屈原在诗歌上同时进行了破坏与创造的两项事业:他借助散文的语言打破了原有的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形式,从而使诗歌语言更接近于当时的生活语言;同时,他又在这个散文化的基础上,着手重建诗歌的语言,从《离骚》那样相当散文化的诗歌,终于又提炼出像《九歌》中的《山鬼》《国殇》那样通篇近于七言诗的形式,这就预示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行将出现。然而,从散文化走向诗化的过程毕竟是漫长而曲折的。散文时代的影响所及,则是在汉代又产生了一种介乎诗文之间的赋体文学,并且盛行于一时。汉赋以其隐没性情、铺陈写物和务在雕饰的语言风格占有了文坛,并因此而暂时中断了刚刚开始的诗化的历程。

随着建安时期寒士在文坛上的重振旗鼓,诗化的趋势重新抬头。寒士的慷慨悲凉的歌唱呼唤着一个抒情诗的时代。于是七言诗崭露头角,而五言诗则成为一时最为活跃的诗体。文坛逐渐走向了以诗歌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而赋体自身因此也随之发生了分化,成为诗歌的外围和附庸,而不复有昔日那种独霸文坛的气势了。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寒士逐渐失去了精神上的憧憬和对前途的展望,寒士文学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于是,诗歌的高潮终于衰退。古代诗歌史上,如同屈原那样彻底全新的散文化毕竟只出现过一次,此后无论是韩愈的以文为诗,还是辛弃疾的以文为词,都不曾解散已有的形式而重新开始诗化的历程。而失去了诗化的力量,散文化也就变得没有更多结果,这便是唐以后的诗坛不能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缘故。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化代表着寒士文学的抒情言志、自然流露的本色,而赋化则是带着贵族文学的消遣性、点缀性和雕饰铺陈的特征,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种对立倾向的起伏,因此正可以作为标志诗坛盛衰的一个晴雨表。

(摘编自林庚《诗化与赋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寒士文学与宫廷文学是两个重要的文学类别,总体而言,寒士文学占据文坛的主流地位。
B.伟大诗人屈原要求举贤授能,坚持与宫廷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是战国时代寒士阶层的杰出代表。
C.应制诗文属于宫廷文学,其艺术上往往重铺张、雕饰,这正是宫廷文学消遣性和点缀性特征的表现。
D.建安时期,寒士在文坛上重振旗鼓,在他们的影响下,五言诗和七言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将寒士文学与宫廷文学进行比较,分别阐述了其特征,为主体部分的论证作铺垫。
B.文章以汉武帝与唐太宗为例,说明即便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艺术品位上也难免会陷入低级趣味。
C.文章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抓住“诗化”这一主流趋势,阐述了其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D.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诗化和赋化这两个发展特征,作者只作客观论述,无明显的褒贬倾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寒士文学与宫廷文学既彼此对立,又相互促进,受其影响,中国文坛上诗化与赋化的脚步从未停止。
B.作为战国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屈原在前代诗歌散文化的基础上重建诗歌语言,从而开启了诗歌新时代。
C.诗化、赋化、散文化如同引领古典诗歌发展的三驾马车,它们有起有伏,影响了诗坛的盛衰。
D.唐以后的诗坛难以有大的作为,这既有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因素,也有诗化力量衰落的因素。
2023-07-18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