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31 题号:150343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路遥早年生活在乡村,对乡村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的创作源泉来源于乡土,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乡村的深深热爱,而乡村的贫困生活又给路遥带来了极大的苦难。路遥的作品都是以平民的身份来描述强权对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底层的民众只能是被欺负、被愚弄的弱势群体。

多舛的命运与困苦的生活让路遥对苦难有很深刻的体验,而土地作为乡村人们生存与生活的根本,让路遥还认识到人们深深依赖土地,无法脱离土地。那种只有扎根乡土才能活人的观念,让他在许多作品中都表达了强烈的乡土情结,更多地描绘了乡土的那种自然美与人情美。路遥在作品中除了表现源于农村的乡土情结外,也写出了乡村的苦难,这种苦难时刻表现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他们急于挣脱贫困而不得不在土地上拼死拼活。虽然生活的苦难在于命运的安排,但是路遥一直用艰苦的个人奋斗之路来超越生存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则是他自愿选择的,他在用道德理想主义来对抗精神求索中盘结在心中的痛苦。在他的作品中,他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怎样才能在苦难的磨砺中主动建构起高尚的人格,追求理想的人生,路遥成功地达到了对苦难的精神超越。

(摘编自江晓玲《论路遥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与苦难意识》)

材料二:

路遥一直追求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平凡的世界》更是他一生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升华。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常年苦行僧似的创作生活,使得他本人显得既崇高又悲怆。对《平凡的世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路遥对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注,以及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

路遥力图在小说中构建一个道德的理想国。《平凡的世界》汇聚了路遥对于道德的所有的热情和理想,在小说中体现出以道德完善为宗旨的叙事特征,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道德的化身,他们的人格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并在一次一次道德磨砺和苦难考验面前,不断地趋于完美,接近于宗教经文中的人物。孙少安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但家里的白面馍馍却从来都给瘫在炕上的奶奶吃,就连秀莲给他盛饭时多盛了些都被他痛斥。孙少平在荒原揽工时赚的钱真可算作是血汗钱,当看到年纪尚小的小翠被工头骚扰,他拿出一个多月的收入让小翠回乡生活。田晓霞更是一个理想般的人物,她有一个良好的身世,行为举止落落大方,欣赏孙少平因为苦难磨砺出的坚毅,在抗洪抢险现场冲在前面,付出生命。路遥不仅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附加在了人物身上,还时常凌驾于人物之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然而路遥的道德叙事存在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正如周成华在《现代理性和传统情感之间》中所说,“他不去着意开掘平凡世界中深藏在平凡人身上的民族劣根性,而是更多地关注他们身上潜在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克服自身弱点走向自我觉醒的痛苦历程”。

(摘编自王余红《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创作个性》)

材料三:

当历史的车轮带着现代文明轰隆而过时,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就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交接、碰撞。作为一个有着积极入世观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路遥在接受这种洗礼的同时,也意识到传统本身存在着许多落后的、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东西。因此,他讴歌传统美德和人性,绝不是要全盘不动地照搬传统,他希望传统在现代能够得到更新,以适应现代的要求。从路遥作品中的表现来看,他认为传统应接受现代的洗礼,换言之,即传统要接受现代的新观念,以实现自身的更新。例如,在爱情上,既要忠于爱情又要有自由意志和独立意识,孙少平没有割弃传统文化的滋养,但更多地接受了外面世界的现代意识和文化观念,他充满梦想并冒险走向现代文明。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精神!

路遥正是在高加林们、孙少平们身上曲折地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巨变,朦胧地展现着一代青年崭新而艰难的寻找。路遥本人的乡土观念很重,他非常不情愿地看到“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路遥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清晰完整地把它表达出来,唯有通过农村青年奋斗者来隐约地传达。

从高加林到孙少平,路遥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个人自我实现方式的差异,也是两种文化认同和价值判断的不同。路遥正是通过对这种“城乡交叉地带”的人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看法。在现代文明中,个人奋斗和彼此竞争是个人无法回避的生存法则,但是这种奋斗和竞争如果仅仅以个人的功利和欲念为目的,就会变得像高加林那样不择手段,并且将自己不断扭曲、分裂,直到面目全非;而孙少平的成功恰恰在于他始终保持了中国乡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实践证明,这种美德并没有因为城乡的差别而过时,或者说,它是普适的。作为一个理想性人物,孙少平身上无疑寄托了作者自身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期待。

(摘编自王欢《论路遥小说的文化价值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路遥习惯以平民视角来进行创作,意在借助弱势群体遭受的极大苦难和伤害表现对强权的批判。
B.路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道德的化身,路遥时常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附加在这些人物身上。
C.路遥意识到传统本身存在许多落后的东西,他讴歌传统美德和人性,是希望现代文明包容传统。
D.路遥作品中农村青年奋斗者的不同人生,让读者能够看到个人自我实现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2.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着眼于通过路遥的生平经历来探究他的写作风格,多舛的命运与困苦的生活让他的小说充满苦难意识。
B.由材料三可知,路遥正是通过描写“城乡交叉地带”的人物,表达出了他对中国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思考。
C.路遥对苦难有深刻的体验,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变革中的社会进行积极的引导。
D.孙少平没有以个人的功利和欲念为目的,而是保持了传统的美德,在形象的塑造上孙少平比高家林更加成功。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中观点表述一致的一项是(     
A.路遥的小说大量描述故乡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人们的生存与奋斗,这不仅体现了路遥强烈的“恋土情结”,也体现了他对人生与命运的关注。
B.路遥既肯定城市所代表的“进步”,又认为农村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农民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品德和人性,不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湮灭。
C.路遥是文学上的道德主义者,他的小说不是追求建造美学的大厦,而是“以道德完善为目的”的关爱人、教诲人、鼓励人、重塑人的布道式文学。
D.路遥的创作过分满足于自我的情感补偿。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路遥在青少年时期形成了难以割舍的英雄主义情结,这是他创作的重要心理动因。
4.议论文中论证事例多有鲜明的层次性,试以材料二所举《平凡的世界》中三个主要人物的道德事例进行说明。
5.从以上三则材料看,路遥小说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书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连续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用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基本的社会框架。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进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所谓家国天下,就是由这种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诸侯代表列国(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肉身与灵魂的关系。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这些制度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获取。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因为它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在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的乃是自我和天下这两极。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含义:一个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前一个天下,因为作为价值体等同于天命、天道、天理,所以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便可以与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此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与出世的佛教、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通过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天理的领悟,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且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获得同一性。
B.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后世的历史中已经不复存在。
C.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文章借助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文章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文章开头和尾段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仅仅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C.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D.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2019-10-09更新 | 3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其意义各自不同。有的妙在三复情节本身,有的有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有的还可以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

《礼记·曲礼上》:卜筮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礼以三为成就是说为成礼之数,过或不及都是非礼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教的社会,无往而不有礼数,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即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习惯法则,它表现了中国人处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作风。中国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一件事可以做三次,并且最多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

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三复情节最合乎审美在体积大小和秩序上的要求。它既不太大,又不太小,对于读者来说,正是有一定长度,又便于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的那种美感形式。《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比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更脍炙人口的事实,正可以证明三复情节形式美的这种优越性。

其次,三复情节合乎寓变化于整齐、统杂多于单一的美学理想。三复情节写一件事重复做三次而成功,故事主要在两个人物(或方面)之间展开;有头、有身、有尾,相对独立,具有单纯和整一的特点;而在高明的作家笔下,情节内部每一重复的内容都有变化深入,使一个可能很简单的情节得以宽展、延长而局面不可预拟,如金圣叹评《水浒传》曰:三打祝家,变出三样奇格,知其才大如海。

再次,三复情节合乎美的节奏与限度。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形成螺旋上升的三段完成模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适当地推迟了高潮的到来,使读者期待的心弦绷到最紧,而又未至于滥用读者的耐心,在读者期待的极致,恰到好处地呈现结局。

(摘编自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有删改)

材料二:

以三为礼是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法则,后辐射到文学家的创作,从而产生了以三为法的叙事模式。《史记》载张良为黄石老人三次拾履的故事实乃太史公的好奇之笔,已显然是以三为法的雏形。汉魏六朝葛洪《神仙传》写左慈三次戏弄曹操,基本上属于以三为法的范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模式也有所运用。真正自觉运用这一模式的是《三国志平话》的张飞三出小沛三顾茅庐。这些情节虽然有些简单,但也不难看出,说话人已有意运用以三为法模式来加强故事的生动性。不过将之发扬光大的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它在平话和其他史料基础上做了调整和加强,将这一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后,《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红楼梦》等运用这一模式者举不胜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总之,正如黄金分割是几何图形中最美的比例,以三为法叙事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文学造型。文学是发展的,这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广泛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它所体现出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感体验和人类普遍性的审美意识仍蕴涵着不朽的魅力,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摘编自姜子龙《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以三为法叙事模式》,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古典小说以三为法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小说家运用这个有意味的数字,把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归结到一种有规律的简明的艺术形式当中。诸葛亮长期隐居隆中,不攀豪强。一旦出山,便与刘备纵谈天下大势,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总策略。这是整个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入世出世传统心态的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转化过程的再现,小说家设置了一个三请诸葛亮的情节结构,艺术处理简单而又深邃。

以三为法的结构叙事艺术是以层次演进来体现自己结构特征的简化。三,在古人的眼里本来就是的意思,以三为法就要求依据多样而统一的美学命题,把小说主题和题材的统一与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的多样,形成各个部分渐次演进,从而使整个作品处于最简的结构之中,归结为演进美。犹如在一个乐章中不断重复主旋律,但由于每一次重复,音调和节奏不断变化,在给人们新的美感享受时,又强化对主旋律的领悟和理解。《红楼梦》正面描写发丧送葬的重大情节共有三次:即秦可卿之死、贾敬之死和贾母之死。按照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来说,丧礼应当一次比一次体面,可是恰恰相反。秦可卿死后,着意渲染丧事的豪华和侈糜,其排场之大,挥霍之巨,贾府空前。贾敬丧事的规模与其嫡亲的孙媳妇秦可卿相比,就大为逊色了。贾母的丧事,则是内囊尽上来后又在被抄家的情况下操办的,整个丧事,银钱吝啬。送殡的队伍更是寒伦,连车辆也是叫贾蔷到亲戚家借去的。总之,曹雪芹设计的这三件丧事,从死者的身份、辈分、年龄与其出丧的铺排、规模和气势,不仅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重要的则是形象地表现了一个赫赫扬扬百年望族之家,如何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到逐步衰败的历史过程。三代人物,三次发丧,像三个阶段的标志一样昭示着封建贵族不可挽回的败亡的悲剧主题,显示出以三为法结构叙事对主题开掘的演进美。

(摘编自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以三为法的文化意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复情节”合乎周秦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法则,即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
B.“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所以,中国古代小说中情节重复三次以上的,在形式美上不如“三复情节”优越,不能取得成功。
C.“以三为法”叙事模式是中国小说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文学造型,但这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D.“三”可以把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归结到一种规律且简明的艺术形式中;“以三为法”的结构叙事艺术可以用层次演进来体现“结构特征”的简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史记》中的“三次拾履”到《三国志平话》,可以体现出文人由相对无意到有意对“以三为法”叙事模式的运用,并以此来加强故事的生动性。
B.“三”,在古人的眼里本来就是“多”的意思,《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和《谏太宗十思疏》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三”都解释为“多次”。
C.《红楼梦》中秦可卿、贾敬和贾母三人丧事的情节设计,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在层次演进中表现贾府衰败的进程。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作为事例,讲明道理,有效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三复情节”的一项是(     
A.金鸳鸯三宣牙牌令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C.破关兵三英战吕布D.宋江三败高太尉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根据材料一,结合《红楼梦》中贾府的变迁,简析“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个“三复情节”的作用。
2023-09-24更新 | 1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隔与不隔”,王国维认为无论抒情写景,都以“不隔”为佳。所谓不隔,就是指诗人以艺术思维的方式来进行审美观照。诗人扫尽一切雾障阻隔,把自己深入到事物当中。如是,观景则明晰清真,观情则深切动人,写景写情,则“语语都在目前”。“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从中可看出王国维的不隔观:一篇作品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应该真实、生动、自然,都需要作者本身具备真挚的情意,这样才能做到言情真切,写景鲜明和文辞自然的统一,如此才能令读者真正领会感知作者状写的情与景。《词话》中所称赏推举的词人如李后主、苏东坡、纳兰容若等,其词无一不真情流露、自然动人,都是“不隔”之作。

为此他在《词话》第三十六则批评白石咏物词不如美成:“周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轻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第三十九则中又言:“白石写景之作,如‘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因为他们作词皆喜在表面文字辞藻上下功夫,刻意追求婉曲文饰之美,使读者欣赏时常有“隔雾看花”之恨。所谓的“隔”,绝不是单纯指观看不清楚、描写不清晰、意象迷糊,或是细节不真实,而是达不到“语语都在目前”的境界。“语语都在目前”,即是作感性直观。

笔者从禅宗语录中找出若干证据,以证明“语语都在目前”的提法其实来自禅宗。但禅学作为中国人的创造,完全是道家化了的佛学。准确地说,审美境界论的真正思想来源是道家的。道论,它的深层含义就是宇宙本体的呈现,是心物相遇。

(摘编自周栋《<人间词话>的道家思想探微》)

材料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没有摆脱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的自然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回归自然天性,取消自我,即“无我”;二是超脱人生世俗的樊篱,了解宇宙变化真性,寻求“真”,即天人合一,超旷逍遥。所谓“无我”,是指诗人对自我的超越,把我视为万物中的一物,对它物没有任何欲求,从而使所创造的意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追宗寻源,“以物观物”的渊源在庄子那里。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可视为“以物观物”的一种表达,更重要的是庄子所谓的“道”也是“以物观物”的思维方式。道家之道存在的一大特点是恍恍惚惚、浑浑沌沌、若有若无、亦明亦暗,表现在物我关系上是物我不分,或物我两忘,在心理上泯灭了物我界限,我已化进了自然中去,无我私我欲。庄周梦蝶的寓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特点,即:“吾丧我”,“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所谓“丧我”,就是丧失了世俗的自我,消除了我对万物的欲望;所谓“万物与我为一”,就是我与万物为一体,成为万物中的一物,即观物的人“物化”。这正是“以物观物”的表现方式。“以物观物”既然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那么“无我之境”也必然是道家的哲思审美境层。

因此,“无我之境”乃是指审美主体“我”与外物“无利害之关系”,审美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全部沉浸于“外物”之中,达到了与物俱化的境界。如陶渊明《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及元好问《颖亭留别》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表达了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淡远静穆的景物之中,从而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这种“无我之境”不是无感情、无个性的境界,而是一种对“无利害之关系”的外物静观而产生的物我浑化的“优美之境”。王国维对陶渊明《饮酒》一篇较为偏爱,在其“无我之境”及“‘隔’与‘不隔’”的论述中均提及此诗,且列为佳品。

(摘编自王劲松《<人间词话>无我之境的道家文化阐述》)

材料三:

梓庆削木为锯,锯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锯,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节选自《庄子·达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篇作品想要实现写景写情“语语都在目前”,需要诗人扫尽一切阻隔,把自己深入到事物当中进行审美观照。
B.王国维赞周美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轻圆,一一风荷举”得荷之神理,在于他咏物时真情流露、自然动人。
C.梦窗诸家写景虽格韵高绝,然读者欣赏时常有“隔雾看花”之恨,主要原因是作者在表现物我关系时物我不分。
D.对于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进行的深入阐述,折射出道家思想对王国维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梦蝶的寓言,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道家之道在物我关系上的表现,即在心理上泯灭物我界限,达到无我私我欲的审美境层。
B.道家的“天人合一”指我与万物为一体, 成为万物中的一物, 即观物的人“物化”,达到无利害、无感情、无个性的境界。
C.王国维提出的“不隔”与“无我之境”的理论,虽然在内涵上存在着差异,但都强调了诗人能将自我深入到自然事物中去。
D.庄子借梓庆的故事说明,人只有忘掉“庆赏爵禄”“非誉巧拙”,才能达到“无我”之境,从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3.王国维指出诗歌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下列诗句中, 最属于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的一句是(     
A.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作。
C.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D.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4.请根据材料,简要推断“有我之境”的内涵。
5.王国维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隔”之句,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
2021-06-26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