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150679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敬玄之西征也,监察御史原武娄师德应猛士诏从军,及败,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夏振。因命使于吐蕃,吐蕃将论赞婆迎之赤岭。师德宣导上意,谕以祸福,赞婆甚悦,为之数年不犯边。师德迁殿中侍御史,充河源军司马,兼知营田事。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上以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辞也!”长寿二年春,一月庚子,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晖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于当笑而受之。”万岁通天元年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孝杰坐免为庶人,师德贬原州员外司马。师德因署移牒,惊曰:“官爵尽无邪!”既而曰:“亦善,亦善。”不复介意。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馀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沉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不知。”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 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B.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C.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D.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古代藏族人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在唐代经常袭扰大唐边境。
B.同平章事,同中名门下平章事的省称,为实际担任节相着的头衔。
C.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庶人不能上升为贵族,但贵族可以被贬为庶人。
D.移牒,移送公文以通如机关或官员,文中是指娄师德的降职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师德本是文臣,在国家需要时应诏领军作战,能在大军挫败时收拾残局重振士气。
B.娄师德既能指挥作战,又能运用谋略,因此镇守河陇数十年间与吐蕃多次交战未尝败绩。
C.娄师德升任宰相仍然宽厚待人,不计较他人恶语相向;告诫其弟受到侮辱时要学会隐忍。
D.娄师德推荐了狄仁杰,但是反遭狄仁杰轻视排挤,但他不以为意,也从不提起推荐之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德宣导上意,谕以祸福,赞婆甚悦,为之数年不犯边。
(2)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到名终,人以是重之。
5.狄仁杰感叹说“吾不得窥其际也”,他认为自己哪些方面远远不及娄师德?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侍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数之 让:谦让
B.奢不能 难:困难
C.妾请无随 坐:坐下
D.二奇兵以劫之 张: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与,降矣 焉置土石
B.王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先帝不臣卑鄙
C.王所赐金帛,归藏家 死或重泰山,或轻于鸿毛
D.尝与父奢言兵事 君知难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妾侍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2)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4.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作简要分析。
2017-11-22更新 | 2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建武十五年,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乃诏下州郡检覆。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呼;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东海公刘阳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回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东海公对。上由是益奇爱阳。建武二十七年,五月,丁丑,诏司徒、司空并去“大”名。改大司马为太尉。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以太仆赵憙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北匈奴遣使诣武威求和亲,帝召公卿廷议,不决。皇太子言曰:“南单于新附,北虏惧于见伐,故倾耳而听,争欲归义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虏,臣恐南单于将有二心,北虏降者且不复来矣。”帝然之,告武威太守勿受其使。上问赵憙以久长之计,憙请遣诸王就国。冬,上始遣鲁王刘兴、齐王刘石就国。是岁,帝舅寿张恭侯樊宏薨。宏为人,谦柔畏慎,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所上便宜,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燕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
B.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
C.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
D.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口,住户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汉朝实行全民户口登记的制度,以便对其进行管理。
B.太尉,中国古代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东汉时期,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
C.就国,中国古代当一个人受到君主分封土地后,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从此在该处定居的行为。
D.万岁,有永远存在的意思,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词或对皇帝的专称,此处指臣下对皇帝死亡的讳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看了陈留官吏公文上的文字,责问官吏其中的意思。官吏不肯说,当时才十二岁的东海公刘阳道出了实情。
B.皇帝下诏把大司空、大司徒、骠骑大将军中的“大”字都去掉,于是,一些官员被免职,一些官员称谓发生变化。
C.北匈奴想要和汉朝和亲,皇太子分析形势后得出南单于将有二心、北虏降者也不会再来的结论,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D.寿张侯樊宏是皇帝的舅舅,一生谦虚谨慎,带动整个宗族恪守法律,皇帝十分赏识他,并表示身殁后想要效仿樊宏的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呼。
(2)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东海公对。上由是益奇爱阳。
2021-09-08更新 | 23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骑皆四散,世民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俄而贼兵四合,初不之觉,会有蛇逐鼠,触甲士之面,甲士惊寤,遂白世民,俱上马,驰百余步,为贼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诸将咸请与宋金刚战,世民曰:“金刚军无蓄积,利在速战。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宋金刚军中食尽。丁未,金刚北走,秦王世民追之。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至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执辔谏曰:“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世民曰:“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止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世民引兵介休。金刚尚有众二万,出西门,背城布陈,南北七里。世民遣总管李世勣等与战,小却,为贼所乘。世民帅精骑击之,出其陈后,金刚大败,斩首三千级。金刚轻骑走,世民追之数十里。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
B.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
C.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
D.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的“河”特指黄河,与《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的“河”含义相同。
B.“坚壁”的“壁”指军营、军营的围墙,与成语“作壁上观”的“壁”含义相同。
C.逐北,是指追逐北方的士兵,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逐北”含义不同。
D.趣,通“趋”,趋向,奔向,与郦道元《三峡》中“良多趣味”的“趣”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李世民带兵与宋金刚对峙,因为军队缺少粮食,所以就休战喂马,只让非主力部队的将佐寻找时机抄掠敌人,后来宋金刚的势力日益衰落。
B.在李世民侦察敌情时,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他和一个属下,开始二人毫不知觉,后属下被蛇追老鼠惊醒,李世民用大羽箭射死敌人的骁将,迫使敌骑兵退去。
C.趁宋金刚向北逃窜之机,李世民带兵追击,在高壁岭说服了拉马劝谏的总管刘弘基,终于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而大胜,俘虏、斩杀了几万人。
D.李世民派李世勤出战,在交战不利、宋金刚乘机反扑的情况下,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从宋金刚背后袭击,大败宋金刚,唐军杀了三千人,李世民追出几十里。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骑皆四散,世民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
(2)金刚尚有众二万,出西门,背城布陈,南北七里。
5.李世民打败宋金刚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2-11-27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