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8 题号:151201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①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ɡ)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ɡ)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③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是在尊长近旁陪坐。“侍”字把孔子和弟子之间的身份、地位全交代清楚了。
B.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做铺垫。
C.孔子一出场,就给人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风。
D.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
2.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在这里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D.小相:相,傧相的谦称。小相,古代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5.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21-22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曰:“饭疏食,饮水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1.概括第一则材料中孔子的追求。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2019-12-01更新 | 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节选自《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的礼貌。
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即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
C.“冠者”:成年人。古代的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
D.“舞雩”:台名。鲁国求雨的坛。古代求雨祭天,一般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
2.对选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他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喟然”就形象表现了孔子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苦闷。
B.孔子对子路评志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哂之”是因为“为国以礼”而“由其言不让”,态度不够谦虚。
C.冉求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并表明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国,说明他既有抱负,又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D.文中写了师生在谈话时,曾皙却在一旁鼓瑟,曾皙提出疑问时,孔子又耐心给予解答,说明曾皙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也写了孔子的宽容。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2)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021-03-21更新 | 3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节选自《论语・颇渊》)

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5处)
2.《论语》与《孟子》、《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文段中孔子对“达”如何理解?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019-11-13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