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09 题号:152021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美”作为某种与“真”、“善”不同的价值,是古人早就体会到了的。但审美价值有两个层次,需要作些分辨。其较浅显的层次,是审美对象能产生一种别于实用的特殊效果,如诗文的辞藻和声律之美,虽无当于实用,却自为一种价值;其较深的层次,是审美作为人类意识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与知识的方式取径不同而归极不二。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的前一个层次,是容易被人们感知,故而更早为人们所论述了的。汉魏六朝时代,诗赋大兴,文集从经子史书中独立出来,“文笔”说、“声律”说流行,都说明时人已经把审美效果作为独立的价值来追求。

然而,仅此还无以回答保守者的责问:毕竟这有什么用处?于是,有人把“立身”与“作文”判为二途,说“作文”华艳放荡并不妨碍其“立身”的朴实端严。这也不过消极地讲声律翰藻的追求无伤大雅,却不能积极地为审美价值作出令人信服的辩护。而且,仅就翰藻纷披、宫徵靡曼论审美,是不能把“美”论述为与“真”、“善”同等之价值的,它至多是一种无伤于“真”和“善”的良性赘瘤,存之即便无碍,去了倒也干净。所以,声律翰藻的追求固是审美意识觉醒的表现,但若停留于这一层次,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把这良性赘瘤当作恶性肿瘤来攻击的。要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为审美价值确立其合理地位,还有待于审美观念的进展。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六朝文论中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声律辞藻越来越被认为是诗文的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声律过于复杂、辞藻过于繁富,却也一般要被反对。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所谓“文质彬彬”之说,即要求声辞方面的一定程度的讲究能与内容相适配。然而,在“文质”论的一般形态中,“文”与“质”其实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文”的价值在审美方面,“质”的价值却在政治、道德诸方面,两者的适配虽非不可能,但颇有“牛体马用”的味道。与此相应的是,在对于诗文风格的品评上,南朝人经常赞赏的风格是“清”,到唐代犹是如此。所谓“清”,其实是对声律辞藻的运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讲究声律辞藻,又不能让它障蔽意义(“所诠”)。然而即便如此,声辞在这里依然是第二位的,文之大义另有所在,此与把声辞认作诗文根本属性的观念仍相矛盾。

时至宋代,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关注重心从“能诠”全面地转向“所诠”,诗文“写什么”远比“怎么写”显得重要,故文学批评中屡屡出现表示文义的“理趣”一词,使用者大都强调它高于字面功夫的意义。这固然使一部分内容“当乎义理”却缺乏审美特征的作品获得了过高的评价,但也带来审美观念的深入。从苏轼的“反常合道”之“奇趣”到陈师道作诗“不犯正位”,都已超越声律辞藻等字面效果,而在诗文的意义层次探求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之所以重视“反常合道”一语,就在它实际上有见于审美价值的第二个层次,即某种特殊的观照、把握世界之方式。而所谓“诗以奇趣为宗”,就是说,对世界的审美把握是诗的精神、诗的主旨。如此,则声律辞藻等字面审美效果的追求,也就不再与内容相异趣。所以,我们认为“理趣”说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获得了深入发展的一个标志。

(改编自朱刚《“理趣”说探源》)

材料二:

所谓宋诗的“议论化”,是指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它以议论的概括方式进行诗歌创作;而“理趣化”,则是指诗歌内容方面的哲理和奇趣,它以表现人生哲见和生活理趣的内涵为旨归。不过,宋诗这种议论化、散文化的新诗风,究竟是功是过?却历来评价不一。南宋最早批评宋诗者是“贵含蓄”的张戒,他首先指责“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诗人之意扫地矣”,他说苏、黄及其后人“不知咏物之工、言志之为本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宋诗的议论化和“尚理”呢?

艺术创作就是要为审美内涵提供相应的形式外观和载体,凡是一切能够体现人类心灵中美好、珍贵东西的艺术形式或载体,都是艺术本质的需求。而人的审美精神由于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它也会逐步随之变化而发展,这就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维性。宋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议论化的词句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宋人心灵中“尚理”的审美内蕴,不仅是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本质的,而且还是一个独特性的创造和开拓,是对盛唐成就的一种超越。这样说来,张戒诸公,其论点的片面性和偏颇性,也就一目了然了。

再进一步看,诗歌可以以性情为其本质特征,但并不排斥理性观念,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个有机的整体,情性与理性虽然分属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却又存在着一定的沟通,当诗歌进行深刻的理念活动进程时,它可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和哲念的升华,从而促进审美情感活动的有利发展和内涵的丰富。虽然,理念并不能完全脱离开审美情感而孤立存在,还要“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即理念必须由审美情感来加以浸透,否则就容易使诗歌堕入肤浅粗疏的泥沼。所以,苏轼在他进行其“以议论为诗”时,提出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命题,即把“理”与“趣”结合起来,使“趣”与“奇”相追逐。所以盛唐的“情景交融”,与宋诗的“情理交融”,应该说二者都有其独特性的创造,都有其存在的正当理由。因此,张戒把“情”与“理”对立起来,企图用盛唐的“性情”这一块印章盖满诗史中的全部作品,不仅是徒劳的,而这本身就走进了取消艺术独创性的死胡同。

(改编自朱靖华《略说宋诗议论化理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保守者从功用的角度质疑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审美方式,认为其对于社会没有什么用处。
B.“文质”论在解决诗文声辞与内容之间的矛盾时,很好地适配了两种异质形态的价值。
C.直至宋代,审美价值的较深层次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认识,推动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深入发展。
D.苏轼提出“诗以奇趣为宗”,是出于诗歌中的理念可以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的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良性赘瘤”为喻,其意在于论证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不高。
B.苏轼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语言入诗,体现了宋诗“理趣化”的特点。
C.南宋张戒批评指责苏轼“以议论作诗”的新诗风,这与他对诗歌本质的认识有密切关联。
D.陆游咏梅,赞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明他重视诗歌的深层审美价值。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萧统《文选序》)
B.“诗不能离理,而贵有理趣。”(沈德潜《清诗别裁》)
C.“万趣会文,不离辞情。”(刘勰《文心雕龙》)
D.“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针对诗歌说理,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尊唐而抑宋,认为诗歌趣味只在于“吟咏性情”,而与“理”无关。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当代美学家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是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代美学家和艺术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园林艺术的虽由人作,宛在天开等。不少理论家也是围绕着艺术的审美意象创造来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代表性人物如刘勰、司空图、王昌龄、张怀瓘、孔颖达、苏轼等,这对于把握和认识中国美学史本来面貌和特色有着重要意义。

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统摄力,不仅能凸显出意象在中国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古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运思方式。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既不是从客体也不是从主体方面看待审美意象的创造,而是将其看成是情与景、物与我、主体与客体、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看成审美主体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它所追求的不是所直接呈现出来的意义,而是隐含在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是具有言外之意和能带给人们丰富的精神愉悦与满足的东西。中国传统艺术追求意象之美,其目的是让人们看到现实之外的高处远处,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而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显著特色,即叶朗所说的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的风雅教化程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乐教化和风雅之美为标识的国度,这种风雅之美已凝聚成民族审美的理想与精神,意象审美正是这种理想和精神的体现。

(选自《光明日报》《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有删改)

材料二:

意象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质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意象美学的现代性和普适性的质疑。对于意象美学在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阐发中国美学思想观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术界普遍是肯定的,但是对于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对于意象美学能否进入当代人的理论视野,具有阐释当代艺术和审美现象能力,却存在着许多质疑。

有的学者认为,意象理论只是建构现代美学的材料,它无法做到立于时代高度,了解世界美学研究的现状,积极与西方现代美学对话。有的学者虽不否定意象和意境类范畴的理论价值,却不愿意从中国传统美学意义上来阐释和理解,而是将它们看成德国美学的变体,从文本结构意义上来理解意象、意境一类范畴的现代含义,而否定将其作为一种审美经验的阐释而带入现代美学诗学中。

要把握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有正确的理解。首先是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理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西方,是西方人对自身的审美和艺术经验的总结,也是西方人对自身的文化和审美观念的认同与选择。西方的美学,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它没能充分重视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从而发展出经验的广泛的手段来。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排斥中国传统美学进入现代美学的体系建构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呢?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和态度,从而也就有不同的美学。因此,我们应取长补短,让西方现代理论照亮中国传统美学,也让中国传统美学智慧照亮现代人的思维和理论进程,而不是以古典现代简单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意象美学排斥在现代人的理论视野之外。

其次是对于意象美学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的理解。意象美学的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无疑是充分有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失去了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否定意象美学对于现代艺术和审美的阐释能力,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意象美学主要表现的是古典主义的趣味,适合解释那些静态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作品。二是将意象美学与高雅、精英化的审美趣味联系起来,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消费和通俗化的审美已成为潮流像意象、意境之类的范畴面对这样的审美潮流与对象,已失去了解释能力。

在当代美学与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精神,寻求意象美学的现代表达方式。一些艺术家和美学家对此已有自觉的意识。比如,戏剧家王晓鹰提出话剧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主张,强调戏剧远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外部模仿,也远不只是形式展现的技艺炫耀,戏剧的本质是诗。戏剧演出中蕴含的诗情、诗意、诗化意象、诗性思想,永远是最温暖、最有美感也最有震撼力和启发性的艺术魅力所在。

(选自毛宣国《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是中国当代美学家之所国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B.中国自古就是以礼乐教化和风雅之美为标识的国度,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艺术“风雅”和“教化”程度。
C.对“美学这门学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和“意象美学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的理解,是把握意象美学现代价值的重要前提。
D.意象美学的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美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象美学的理论研究就失去了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传统价值,而且也具有现代意义。
B.在当代美学与艺术实践中,一些艺术家和美学家已有了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精神,寻求意象美学的现代表达方式”的意识。
C.以“古典”与“现代”简单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意象”美学排斥在现代人的理论视野之外,不利于把握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
D.西方的美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导致其没能充分重视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从而发展出经验的广泛的手段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语句最不能诠释“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这一重要特点的一项是(     
A.诗论中的“比兴”“情景交融”“境生于象外”
B.书论中的“疏密肥瘦,各有其态”
C.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
D.乐论中的“人心之感于物”“和声无象”
4.两则材料都对中国意象美学进行了介绍,但论述的侧重点却各有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2024-04-17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第二是新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让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则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社会和时代。社会情态改变了,秩序类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礼治秩序这一面,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是礼,维持礼的力量则是传统和习惯;礼对于人的约束是内在的,即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于礼;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和克己,依靠调解来解决纠纷;打官司被视为丑事,讼师更为众人所不齿;与这种秩序相配合的是一个缺少变化的社会,或者,用更加确定的说法,一个前现代的社会或传统社会。而在法治这一面,基本的规范是法律;法律靠了国家力量来实施,从外部对人加以约束;法律着眼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鼓励人们主张各自的权利,亦不以涉讼为耻,相反,专门的法律家,如律师,在这样的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自然,与法治相配合的社会是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即我们所谓现代社会。

现代的司法制度已经引进并且推行下乡,乡土社会中人的组织、行为和观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把现代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之外,还应当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因为,归根到底,只有破坏了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才可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节选自梁治平著《法律史的视界。从礼治法治?》,有删减)

1.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直接表现材料三划线内容的一项是(     
A.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B.中国传统社会趋于静止,比较缺乏变化;且只见“社会”不见“国家”,相应地,只有“礼俗”没有“法律”。
C.明清时期,土地交易和土地的流转极为频繁,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和礼俗尚不足以维系。
D.地方官经常不得不倚重民间调解机制,并且把听讼变成教化,将技术问题转变为道德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和“法治”一样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B.在乡土社会中,个人服膺于传统规则,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D.礼制社会中刑罚的用意是以儆效尤,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而现代社会的法官不负责教化人,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
B.现代都市社会讲个人权利且受国家保护,所以法律的效用只在于厘定权利,不在分辨是非。
C.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D.虽然现代社会变迁很快,更讲个人权利,需要法律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4.请结合材料,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和“诉讼”而现代都市社会却重视“法律”和“诉讼”的原因。
2022-02-24更新 | 1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它。语言文字是工具,但这工具在为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已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成了民族的财富、民族的标志,从而有了积极主动的作用。我们决不能自毁长城,懈怠它、作贱它,而要纯洁它、发展它。可惜这一层意思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现在语言不规范现象到处可见:第一是洋文大量涌入,中西混杂;第二是随意编造,篡改词语;第三是繁简混用,有法不依;第四是文字粗糙,常有错字病句。这些与对外开放、电视普及、广告发展等有关,也正是新形势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语言首先是一种工具;其次是一种艺术;最后,在发挥工具和艺术功能的过程中,它又远远超出本能而有了全局的、政治的价值。语言质量的下降,一是将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交流的质量;二是将影响文化的积累提高,如果听之任之,多少年后我们的子孙将无好书可读,无好文可诵;三是语言质量的下降,就像用低标号的水泥盖楼,将会影响民族的凝聚力,影响本民族的独立个性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力,这不是耸人听闻。这么想来,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梁衡《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材料二:

2015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当前,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传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需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理解语言作为文化资源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利用并开发语言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拥有130多种语言和十大汉语方言,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文化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许多语言、方言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导致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走向衰微。在现存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语言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其中25种语言使用人口在千人以下,像赫哲语、苏龙语、仙岛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已不足百人,处于濒危状态。在汉语方言中,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方言处于绝对弱势状态,如澳门土生粤方言以及各地的小方言则已成为濒危方言。语言文化资源快速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些机构和组织搜集、记录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料,给国家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正确应对。

(摘编自田立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缘起及意义》)

材料三:

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实施方案的创新性举措,将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开辟新局面。

首先,语保工程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开展实施,把政府、学术界、社会大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伟大事业。语保工程制定的系列工作规范标准,同样适用于其他语言调查研究,按照工程规范标准调查采集的其他语言方言材料,均可通过已有资源汇聚的工作方式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平台,实现长效采集保护语言资源的目的。

其次,语保工程重视发挥现代先进技术对语言资源调查、采集、展示、开发的作用,例如录音、摄像等方面的数字化新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促进了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高度结合。目前语保中心已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语保工程专用录音软件、摄录软件、语料标注软件等的研发工作,以建设国际化、先进性的语言资源平台。在实施过程中,语保中心针对工作规范、技术标准、软硬件使用等进行专项人员培训,逐渐培养出一支具有新思维、新技术的研究队伍。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最后,在“社会化”定位的指导下,语保工程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的开发应用,让社会大众参与到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中来,使每个语言使用者都成为保护者。这将促使“语言资源保护”从政府工作、学者行为逐渐转变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通行动,使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和价值观,从而为提高国家公民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摘编自王莉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可惜这一层意思没能有引起注意。
B.针对我国语言资源的现状,材料一侧重于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材料二关注语言文化资源的流失。
C.我国语保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创新性举措,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D.三则材料的选文联系紧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递进式关系。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     
A.材料一在论述语言质量下降的危害时,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B.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料也可能关乎国家安全,我们应提高警惕,防止国外一些机构收集、记录。
C.国家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有效遏制了语言资源消亡、民族文化衰微的现象。
D.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语言资源的保护者,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作出贡献。
4.材料二第3段在论据的使用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论据什么好处?
5.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该怎样保护国家的语言资源?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23-05-29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