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152071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子》中既描写了一些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神人”“至人,也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但精神高尚的人,这充分说明庄子重视内在美而轻视外在美。庄子的这种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即外在与内在合一)的思想不同。于是,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

庄子认为完善内在精神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法天贵真。《渔父》中,孔子问渔父何谓真?渔父回答: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根植于人的内心,是内在的修养。具有真性之人,才有绝尘脱俗之神态。庄子在《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这是对的含义的准确阐释。庄子认为追求完善的内在修养必备的基础条件就是就是禀自然之本性,保持自然赋予的各种美德,做到淡泊无为、清心寡欲。《田子方》中写了这样一位画师,他观摩宋元公作画去晚了,无法就近观摩,就回到住处,解衣般礴赢”(解开衣服,裸露身体,交叉着腿坐着)。这位画师的行为是人之自然禀性的流露,也无怪乎庄子借宋元公之口称赞他:可矣,是真画者也。可见,要做到,就要拒绝世俗之礼,以自然为宗,还淳返朴,与天地合德。庄子对人之真性的提倡,从哲学的角度看,具有人性解放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看,则掀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庄于在《人间世》与(德充符)中描写了一群肢体畸形残缺、外貌丑陋之人,如支离疏、兀者王骀、兀者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这类人虽然外形残缺丑陋,却有吸引人的魅力。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田于方》)这些人受人喜爱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葆真,毫不在意自身的外貌,而注重自我内在修养,秉承自然之性而与天合。庄子认为只有葆真才能做到全德,从而达到最高的精神修养境界。庄子在《德充符》中写道: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庄子认为,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的精神谓之,有之人会产生一种力量,引人亲近、依附。庄子在他的作品中以形体之丑来反衬内在精神之崇高。

庄子对形体残缺而内在精神崇高之人的描写,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使人们由对外在之美的关注转向对内在之的重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外形不是最重要的,内在之才是人之魅力所在。

(摘编自孟广慧《庄子美学的生态精神》

材料二:

庄子生活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当时旧的国家制度逐步解体,新的国家制度尚未形成,诸侯争霸,战争频仍,政治混乱。庄子对社会中的小人物寄予同情,他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一位位位卑形丑的小人物的故事。尽管孔子也珍视人的生命,但他将人分出等级,认为爱有差等,提出文质彬彬的要求,反感丑的事物和现象。与孔子不同,庄子正视各种丑,庄子对丑的关注可以说是对儒家崇美思想的背离。同时,他对最底层的最不幸者——身残形丑的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也生活在战乱不断的时代。在当时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还占据重要地位,其延续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对美丑关系的认识,强调美与丑的对立。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明确指出:古代的纯粹史诗性的诗歌艺……对自然仅仅从一个方面加以考察,而毫不怜惜地把世界中那些可供艺术模仿但与某种典型美无关的一切东西,全都从艺术中抛弃掉。他认为,生活中不仅有美,还有大量的丑,文学艺术应当也要描写丑。

庄子和雨果都非常关注动荡社会中的小人物,深深地同情他们,都用浪漫的笔法塑造了外表丑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丑的认识都是对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观念的反拨。

庄子认为,美与丑是相对的,所有的美者和丑者,一旦达到的境界,便都成为大美。庄子的美丑相对论和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都关注美丑转化的过程。庄子的美丑相对论涉及两种美丑转化方式。第一,审美对象的内在属性变化引起美丑转化。《德充符》中讲述了申徒嘉的故事。申徒嘉与子产一同在伯昏无人门下学习。申徒嘉因断足遭到子产嘲笑、蔑视。申徒嘉对断足之事从不辩解,忘记自己身有残疾,积极地学习。庄子认为,申徒嘉外表残缺丝毫不影响他的内在美;而子产以外在形象衡量别人,他虽形全但心灵是丑的。第二,审美主体的变化也会引起美丑的转化。《齐物论》载:毛嫱、西施,人之所是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强调美丑的对比。雨果主张将对立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它们相反的本质特征,使美者更关、丑者更丑。在文学实践中,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还体现为美丑的转化。《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知道自己貌丑位卑,配不上爱斯梅拉达,但他仍然深爱着她,保护着她,不计回报。卡西莫多身上寄托着雨果的最大愿望:美战胜丑,丑向美转化。

庄子和雨果都热烈歌颂美的形象,都把最大的热情给予了社会底层的形残貌丑者。在他们笔下,无论是外表美者还是外表丑者,都能成为美的范本。

(摘编自袁昌丽《庄子与雨果审丑之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渔父》中,孔子与渔父探讨了“真”这一话题,渔父认为“真”根植于内心,没有真性的人不能显现超凡脱俗的神态。
B.《田子方》中的“解衣般礴赢”者是一位画师,他不受世俗之礼的拘束,保持自然秉性,率性而为,庄子对他持肯定态度。
C.庄子认为,有“德”者有着平静的内心,心志不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有“德”者探寻宇宙人生的根源,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D.庄子和雨果并非同时代人,但他们所处的时代皆战乱不断、社会动荡,这种社会环境是他们关注社会底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塑造“圣人”“神人”“至人”,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塑造肢体畸形残缺者,意在表达他对外形丑陋者的同情。
B.庄子提倡真性的思想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唤起当时的人们追求人性之解放,推动文学领域产生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等等。
C.受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启发,雨果指出古代纯粹史诗性诗歌艺术在考察自然方面存在不足,强调丑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
D.申徒嘉断足,其外形是丑的。如果他对断足之事耿耿于怀,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就只能一直做一个外在、内在皆丑的人。
3.下列出自《庄子》的事例,最能支持材料一中庄子的美学观点的一项是(     
A.养猴人就喂食之事与群猴商量。养猴人说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群猴听了不高兴。养猴人说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群猴欣然同意。
B.子舆腰弯背驼,肩膀高过头,但他并不苦恼,他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把他的尻骨变成车轮,把他的精神变为马,他就驾乘着驰骋天下。
C.有只海鸟飞落在鲁国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太庙,送酒给它饮,奏乐给它听,宰牛羊喂它。海鸟目眩心悲,不敢饮食,三天就死了。
D.正考父谦虚谨慎,常人难及。被任命为士,他曲背行走;被任命为大夫,他弯腰行走;被任命为卿,他就俯着身子,沿着墙根行走。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5.庄子和雨果的审美观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据《周易》载,早在上古伏羲时代,就在天、地、人三才万物之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并根据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基本思路,始作八卦,初创了中华文明。后来,《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因此,有人认为,中国诗道之成,就是立足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但是,当初儒门的比兴概念是属于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的范畴。据《周礼》记载,乐师之长从事师教使用的比兴术语,是指《诗经》的语用功能,即公卿士大夫在言谈中引用《诗经》中一章或几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赋诗言志。后来,比兴含义逐渐变化,多转指诗篇命意的讽喻作用和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成为《诗经》学的概念。东汉郑玄在注《周礼》中指出: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媚谀,取善事以劝喻之。又引司农郑众的解释作补充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但是,比兴在先秦时代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文体,两者并未清楚地划分。刘勰在谈到比兴时也说:毛诗述传,独标兴体起情故兴体以立,又说比体云构等,均为体法并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刘勰和钟嵘在对比兴内涵的认识上突破了旧说,总结了新经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并提出了拟容取心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后来意境说的萌芽。

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等文艺的发展,也将比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在理论上最先有建树的是初唐的陈子昂。他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兴寄说,强调诗歌要言之有物,寄怀深远。而因物喻志,托物寄情,正是对前代诗歌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中晚唐时期比兴理论建设出现了较大突破。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先后问世,进一步冲破传统诗教的束缚,着重于诗歌艺术自身规律的探讨,从比兴手法深入意境的研究。

但是,前人研究比兴多从理论上着眼,很少涉及具体作品,更少对词语比兴的诠释。中国最早解释诗歌章句含义的学者当是东汉时期的王逸,其代表作是《楚辞章句》。他在《离骚经序》中,对楚辞创作中所采用的比兴隐喻手法作了精辟的论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在这种比兴理论的基础上,王逸建立了一个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延用儒家对《楚辞》的研究手法,难免有偏颇之见,但对后世直至今天仍有很大影响。

如果说《楚辞章句》是研究阐释《楚辞》比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则是诠释《诗经》语句比兴的重要著作。首先,朱熹对比兴有了更为明确的义界: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其次,他对《诗经》具体章句都注明赋、比、兴。这与《毛传》的单标兴体和只标首章的做法相比,便更好地揭示了《诗经》比兴手法的区别和联系,是《诗经》注疏史上的创新。

在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中,比兴具有与生俱来的暗示性和模糊性,并且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演化,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在现当代更多地是以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出现;而则为双关、烘托、渲染等形式所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往往比中有兴,兴中有比。这便是朱熹所说的比而兴兴而比,如《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其中的便是兴而比。它既有引起之作用,又有比喻美妇人之义项。

——摘编自:刘继才《古典诗词比兴研究漫论》

材料二:

苏轼《戏张先》有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上说: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多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另有垂丝海棠,花色淡红,常半重瓣,花梗细长,下垂,称‘醉美人’。它有三项比兴义,其一为喻美人或少妇。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云: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乃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真(直)海棠睡未足耳。更有欧阳修《留撷芳亭》: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宋代邓肃《浣溪沙》: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杨似招人。……一朵风流,稚称且、凤翔去鬓。元代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梅友元帅席上》:海棠春思,倚阑睡醒环儿。

朱自清曾把诗词中的比附分为三类:事物的比附、历史的比附、神仙的比附。但神仙的比附也属于历史范畴,因此从用作质料看,不妨只分为两类:一是展现于现实时空的景物;一是历史上曾经存在或想象存在的人和事,即所谓掌故。这就是说掌故也是一种比附。这些比附或寄兴,再加上词意不断转化等,就使古典诗文往往带着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而具有广义比喻的特征,在优美的意象中隐藏着一系列的密码。只有弄懂弄通古典诗词意象中比兴、借代、象征等多重奥秘,才能真正领略到诗词所表意象的无限风光,也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从而体悟出我国古典诗词所特有的美学价值。

——摘编自朱世东 淘沙《解开古典诗词意蕴的密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遵循“比兴”之义,可见,中国诗道之成,立足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B.《周礼》记载的乐师之长使用的“比兴”术语,是指通过《诗经》的语用功能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赋诗言志”。
C.东汉郑玄引司农郑众的解释“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意在说明“比兴”是诗歌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D.刘勰在谈到“比兴”时也说:“毛诗述传,独标兴体”,“起情故兴体以立”,又“比体云构”均说明“比兴”是体、法并用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逸建立的“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统,延用儒家对《楚辞》的研究手法,有偏颇之见,对后世来说,没有什么借鉴价值。
B.朱熹的《诗集传》揭示《诗经》比兴手法的区别和联系,相比前人之传,是《诗经》著疏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C.掌故作为一种比附,加上词意不断转化等,使古典诗文往往带上含蓄、多义、暗示力,具有了“广义比喻”的特征。
D.“比兴”具有与生俱来的暗示性和模糊性,因此可以说关于比兴义界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前景都是不容乐观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没有采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A.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春景》)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氓》)
D.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杨似招人(《浣溪沙》)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比兴”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022-06-12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金庸小说很早就开始了其海外传播历程,最初是在东南亚迅速流行,成为现象级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此后在韩国、日本也非常流行。与金庸小说在亚洲文化圈的流行形成明显反差,英语世界的金庸小说传播明显滞后,金庸的15部小说仅有《雪山飞狐》《鹿鼎记》《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4部被译成完整的英文本公开出版,其中《雪山飞狐》有两个译本。金庸小说第一部英文译作由美籍华人吴罗宾于1972年根据《雪山飞狐》连载版翻译,由纽约《桥》双月刊分4期载完。其中前3期覆盖原文前5章的内容,第4期则一次性覆盖了剩余5章的所有内容,结构明显不合理,显然进行了大规模节译。由于译者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和对前后期内容比重的调整,影响了译本整体质量。在金庸小说完成大规模修改并以明河版作为传播定本之后,香港城市大学莫锦屏再译《雪山飞狐》与吴译本不同,莫锦屏尽可能保留了对原作的完整阐释,并对小说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第二部英文译作是《鹿鼎记》,由英国汉学家、《红楼梦》后40回英文译者闵福德翻译,1994年最先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报》发表前两章的译文,后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由于译者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翻译技巧的灵活处理而广受好评。第三部译作是《书剑恩仇录》,由英国汉学家晏格文翻译,闵福德等监修。为了切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保留了原作的大部分情节,删去了有关人文典故、心理描写和打斗场面等内容,在突显小说叙事功能的同时又不至于使文本过于冗长。第四部是《射雕英雄传》该书曾在1996年由闵福德和赖慈芸合译第一章,发表于《翻译季刊》。《射雕英雄传》全本由瑞典郝玉青花费6年时间译成。

《雪山飞狐》译者莫锦屏说道,在西方,英语翻译中的武侠小说正被贬到极其边缘的地位。但是,武侠小说能够进入亚洲国家,刺激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或(重新)用一些土著语言写武侠小说。她还进一步具体讨论了《雪山飞狐》的主要翻译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将武侠小说作为文学体裁加以介绍;将金庸作为说书大师加以介绍;以及介绍在写作一部经典作品时所使用的具有特定文化特点的手段。译者采用的一种压倒一切的策略是将大量的文字改写成目标语言。

(摘编自苏静、韩云波《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野下金庸小说英译研究现状与思考》)

材料二:

《鹿鼎记》中出现了大量武功招式,闵福德教授根据其特点,在翻译其他没有特别强烈的文化、传统思想背景的武功招式时,闵福德教授力图做到译文读者对异质的期待与接受能力的平衡,缩小译本与译文读者的审美距离,以达到视野融合的效果。如将擒拿手翻译成catch-can。Catch-can是西方流行的自由式摔跤,二者在动作招式上有一定的共同点。西方读者对擒拿概念缺少实际生活中的真切领悟和体验,如果简单的进行音译或直译,势必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将其翻译为catch-can虽然不够精准,但整个作品的中国文化和功夫背景会使得译文读者对这种中国式的catch-can产生好奇,并去探索大擒拿手(GreaterCatch-Can小擒拿手(LesserCatch-Can之间的区别,使译文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外,还获得了探索中国武术文化的乐趣,拓展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提高了其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审美情趣。又如将化骨绵掌翻译为thesoftkarate。在原文中,此掌法特点在于使人骨骼逐渐变软甚至断裂。译文中karate(空手道)为西方流行的一种搏击术,这样翻译避免了译文读者对于中国功夫的困惑和不解,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文化意象加以释义和替换,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前面用softcrush加以修饰,将化骨的特点表现了出来,传递了此招式的精髓,使译文读者对karate的期待视野做出调整,矫正并扩展自己的期待视野,实现对新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接纳。

(摘编自尹丕安、郝露《接受美学视角下〈鹿鼎记〉中文化负载词翻译》)

材料三:

原文:陈家洛拭一拭眼泪,说道:不,你仍然做你的皇帝,然而并非不忠不孝的皇帝,而是一位仁孝英明的开国之主。(摘自《书剑恩仇录》)

译文:‘No,’said Chen,wiping his eyes.‘We want you to stay on as Emperor.But as the wise,enlightened founder of a new dynasty.(英明的开国之主)’

原文:这一男一女哪,打个比方,那就是貂蝉嫁给了张飞。(摘自《雪山飞狐》)

译文:The man was a ferocious warrior(威猛的战士)and his wife,a kingdom-quelling beauty.(倾国倾城的美人)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译本的《雪山飞狐》由于作者自身文化功底的缺乏,影响了译本整体质量,致使金庸小说在海外世界的传播严重滞后。
B.外国汉学家闵福德、晏格文等人既能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又可以灵活处理翻译问题,所以他们的译作往往广受好评。
C.译者莫锦屏比较了金庸小说在亚洲文化圈和西方英语世界的地位,并且归纳了三种主要翻译策略,即输出目标语言。
D.闵福德教授在翻译《鹿鼎记》的武功招式时,力图让读者对“异质”期待与接受能力平衡,为此他多次巧用本土词汇翻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庸小说在亚洲文化圈的火爆流行与在西方文化世界的四个译本“形只影单”形成鲜明对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地域性。
B.莫锦屏再译版本的《雪山飞狐》详细介绍了小说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但无形中也提高了阅读门槛。
C.在翻译《书剑恩仇录》的时候,为了避免文本过于冗长,闵福德和晏格文删去了原著中有关人文典故、心理描写和打斗场面等内容。
D.闵福德翻译《鹿鼎记》时,将“擒拿手”翻译成catch-can,原汁原味地表达了词意,又使得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好奇,一举两得。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4.请在材料三中任选一则译文,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其特点。
5.一部中国典籍译本在对外传播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23-01-01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超人”?尼采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其实,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都可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英雄。尼采惊世骇俗地宣告了上帝之死,他相信这揭示了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这是很悲剧很可怕的处境吗?尼采的回答是,未必!如果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这就是他的“超人学说”。

纵观尼采的哲学,主要有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超人学说就蕴藏在这三个命题当中。

首先是人生虚无。尼采的意思是说,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真理或意义。所谓的真理或意义本来就是一种幻觉。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意图在生活中寻求点什么,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打个比方,比如你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有人告诉你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你要是把这个奖杯当成目标,满怀希望跑到终点,却发现什么都没有,那你肯定会感到非常失望。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根本没想过奖杯的事儿,那到达终点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奖杯而感到失落了。

麻烦的是,自古以来,许多理论家都在对人说“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他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概念、真理和绝对信仰,掩盖了“人生本来虚无”这个真相。这就是理论虚假。尼采要用批判的铁锤把以前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统一性和绝对性全部砸碎,让人成为真正无依无靠、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人,直面虚无主义的绝境。

好了,现在人赤裸裸地站到了虚无面前。人生没有意义,理论都是虚假,安慰都是幻觉一到这个地步,人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么他还拥有什么呢?尼采的回答是,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力。

尼采认为,生命本身是强健有力的。这就是超人学说的起点。在这个起点,首先要转变对虚无的态度,从消极的虚无主义转向积极的虚无主义。

虚无这个真相并不会直接导致消极。从虚无到消极,还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那就是一种虚幻的信念:认为在世界的表象背后还存在绝对的本质,并且认为人生必须依靠这个绝对的本质才能找到价值和意义。就像前面说的那个不存在的奖杯。如果你相信了这种虚幻的信念,那么虚无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毁灭性的,你就会感到悲观绝望。这就是消极的虚无主义。

但如果你从幻觉中醒来,看到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本质或者真理,人生的意义也并不依赖于它,那就没有什么好绝望的。而且,认识到世界本无意义,这恰恰带来了创造的自由。在尼采看来,价值不是现成在那里等你“发现”,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所以,尼采认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虚无的人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不得不承认,对一般人来说,后者太困难了。但尼采说,“难道我们不能使自己成为上帝吗?就算哪怕试一试也不行吗?”尼采呼唤一种新的人类,他把这种人叫做“超人”。

(摘编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材料二: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邻居;现在却不过是几封匿名信罢了,但意志略略薄弱的人便不免因此萎缩。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我想,人猿同源的学说,大约可以毫无疑义了。但我不懂,何以从前的古猴子,不都努力变人,却到现在还留着子孙,变把戏给人看。还是那时竟没有一匹想站起来学说人话呢?还是虽然有了几匹,却终被猴子社会攻击他标新立异,都咬死了:所以终于不能进化呢?

尼采式的超人,虽然太觉渺茫,但就世界现有人种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圆满的人类出现。到那时候,类人猿上面,怕要添出“类猿人”这一个名词。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尼采说:“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咄,我教你们超人:这便是海,在他这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

(摘编自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悲剧而可怕处境的人类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虚无的困境,于是尼采向世人宣告上帝已死,揭示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
B.当世人无法通过探索发现人生的客观真理或意义,从而产生幻灭感,并陷入悲观绝望,这种状态就是人生虚无。
C.在这个复杂纷纭的社会,有人相信世界的表象背后存在绝对本质,并可据此找到价值和意义,怀有这种信念的人可被归人积极的虚无主义。
D.尼采认为人应该立足于现实,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他所说的“成为你自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本身强健有力是超人学说的起点,因此强健的体魄是成为超人的必备条件。
B.认识到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本质或者真理,人有可能收获创造价值的自由。
C.虚无既然是人生的真相,那么人只要能够直面虚无,就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D.鲁迅认为炬火对青年并无大的意义,所以希望青年在黑暗里发出自己的光热。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鲁迅所说“萤火一般在黑暗里发一点光”的是(     
A.上世纪50年代“糖丸爷爷”顾方舟在艰难困苦中不畏艰险临危受命,带领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批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B.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时代楷模”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C.电影《无问西东》中,在民族危难时刻,西南联大学生沈光耀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飞行员,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
D.中国共产党率领受压迫的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
4.请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鲁迅虽然认为尼采式的超人太过渺茫,但也未完全失去信心。请简要概括鲁迅在思想上与尼采超人学说的契合之处。
2022-01-24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