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52197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学习能力更强,可以通过学习对本能的行为方式加以改造。
B.从“学习”的概念可以看出,人类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受生理本能的支配控制。
C.人和动物的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人还拥有变普通为个别的能力。
D.和动物不同,人类要想获得经验,就需要依靠彼此间的相互学习传递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了动物和人类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B.本文第一段列举小白鼠的例子,意在证明学习是反复的过程,必须靠时间的磨炼。
C.本文对文化传承的论证兼顾了个人的今昔之隔及社会的世代之隔,角度全面,条理清晰。
D.本文语言雅俗共赏,既体现了科学论著的专业性,也用平实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述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记忆只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而人可以靠“词”记忆,因而人的记忆更高级。
B.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并发展大脑存储信息的功能,可以将经验和智慧一代代传递下去。
C.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其找到了学习的捷径,从根源上斩断了错误行为发生的可能。
D.文化作为社会共同经验,要想传承,必须依赖象征体系和记忆两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费孝通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②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③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④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古典文学常识》)

1.下列关于文章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就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和保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但文人在作品中对此多有夸大。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中原地区也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
B.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C.“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象。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赋予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朝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B.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意象。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2020-07-31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

(选自徐洪兴撰《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1.下列各项,对“孟子升格运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战国初期开始,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相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一直曲折,过程始终不顺利。
B.孟子去世后,孟子学派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相对沉寂,中唐之后情况渐渐改变,孟子及其著作渐获重视。
C.秦汉到两宋之间,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官私文献不见孟子之名,《孟子》甚至没入选科举考试的科目。
D.从两宋开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显。此后,“孔孟之道”便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以荀、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分别研究义理之学和文献之学,荀、孟二人分别影响了汉代经学与两宋道学。
B.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优势,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
C.官私文献中鲜见有“孔孟”合称,孟子的“亚圣”之名在宋朝以前也从未被认可过,可见孟子曾经被冷落。
D.中唐以后“孟子升格运动”开始。孟子逐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其人被政府封爵,其书跻身“四书”。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中后期儒学演变为两支,存在“学统”、“汉学”与“道统”、“宋学”的分别,这种学说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
B.学问博洽、精通多种儒经的荀子在其著作的《非十二子》中对孟子一派有过严厉批评,这一行为只能看做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C.东汉时王充特别在《论衡·刺孟》中批评孟子,唐朝前期一些与儒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或政府行为都很少提孟子,孟子的地位一直不高。
D.东汉赵岐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这些可以说明孟子“升格运动”当时已初现端倪。
2019-01-30更新 | 9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扎染艺术,色彩风格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以大理白族为代表的靛蓝为主的蓝白色调风格,另一类是以四川自贡为代表的红白、绿白等鲜艳浓烈的色调风格。不论是怎么样的色彩风格,植物染料都是民间印染技艺的主要原料。除了植物染料,扎染在染色时也会使用矿物质染料,用色相对被划分为红、黄、蓝色系。扎染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在了色彩的表现形式上。单色扎染的晕染效果具有中国写意画般的意境,与之不同的是,多色套染则呈现不同色彩的视觉碰撞,有强烈的视觉刺激,让人产生新的梦幻般的视觉享受。除了这两种染色技法,常见的还有涂染着色法、罩染着色法、局部防染法,艺术效果各异,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相较云南大理白族地区凝重、素雅的蓝白扎染而言,以四川自贡地区为主的蜀缬色彩浓烈、绚丽多彩,可以说是久负盛名。早在唐代,民间献入宫廷的织物里面就有四川蜀缬。四川蜀缬的工艺技法可以说是极为丰富,针法灵活,会运用绞、缝、扎、捆、叠、缚、夹等多种结扎技法,图形纹样也会设计使用多种吉祥寓意的纹样,例如我们熟知的牡丹、荷花、凤凰等等,在结扎时每个结的大小、松紧、稀密又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其在染色时也格外注意色彩的层次变化,所以四川蜀缬扎染到最后的艺术成品就各有不同,绚丽多姿。它常常用深色染料作为背景,突出多次套色而形成的多种色彩融合,艺术风格鲜艳而又浓烈。

扎染图案纹样多种多样,主要是以点、线、面为主的几何纹样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民间图腾这两种最为经典。民间图腾大多数为写实图案,通常反应自然界中的动物、风景,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生活场景,以艺术的手法(寓意、象征、虚构等)将其展现在织物上,例如传统的五福捧寿、松鹤延年、莲生贵子等图样。与之相比,几何纹样大多数为抽象图案。它以设计最为基本的点、线、面去描述对象,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艺术表达力,常常给予人们想象的空间,例如鹿胎缬、鱼子缬、玛瑙缬、青碧缬、三套缬等图样。云南白族的扎染作品就偏好使用对称的几何纹样,如常见的蝴蝶纹、花卉纹等图样,这些图样造型布局饱满,有细腻的艺术表现,以劳动人民独有的创作视角,阐释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摘编自嵇星月《中国的扎染艺术在新时代下的发展》,2019年第12期《大众文艺》)

材料二:

扎染艺术,顾名思义,它的工艺制作包含了两个部分——“扎”和“染”。扎染的偶然因素贯穿于这两个上下承袭的步骤之中。首先,在“扎”中,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使得扎染艺术在“扎”的技法上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种类,如打结法、缝扎法、折叠法、板夹法等,这些技法在应用上主观可控较强,往往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控制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使各个色域、各种色晕能在可控范围内得以展现。但是,关键在于第二步,即“染”。“染”这一步是使染料附着于织物上的关键一步,创作者通过对时间、水温、盐分等方面的把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上色的效果。但是,这种控制是模糊的,并不能达到完全的精准,而是一个大致的、总体的效果。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开始反思扎染中偶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它到底能不能为创作者所用,从而制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于是,在“扎”的步骤上,开始出现了无规则、随心所欲的结扎方法,从结扎手法的松紧程度、粗细变化、疏密变化上予以创新,突破过去扎染技法的成规,因此它最后的呈现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具有比过去更大的偶然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的存在,使得扎染的最终成品呈现出抽象的、流淌的、溶融的色彩效果,并且其纹样不再是预先确定的,而更多的是不规则的随意形。因此这种散乱的扎染方法淡化了人工的痕迹,还原以自然效果,使得画面往往朦胧梦幻,如雾里看花,极具韵味,符合“以天工敌人巧”“天然去雕饰”的美学品味。

在制作过程中,“扎”和“染”其实都是离不开创作者的实际行动。“扎”的过程中,扎的力度之松紧、选用的扎线之粗细、扎的时候之疏密,都会直接影响到织品中色域的大小、色彩的间隔等等;“染”的过程中,色彩种类的选用、使用热水或冷水、盐分的使用等等都会影响到染之后织物呈现的色彩过渡、色彩浓淡、附着的牢固程度等等。因此从以上这些方面,注定了扎染的偶然因素并不纯粹是偶然,而是人工中的偶然。

(摘编自梁宝华《偶发性在扎染艺术中的合理性运用》)2018年第14期《艺术品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南大理白族地区蓝白扎染凝重素雅)相对于以四川自贡地区为主的蜀缬,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B.扎染图案纹样的类别应该分两种,即以点、线、面为主的几何纹样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民间图腾。
C.基于“扎”可控制色域和色晕的范围,而“染,可控性模糊,人们开始反思扎染偶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
D.“扎”和“染”其实都是离不开创作者的实际行动,所以说注定了扎染的偶然因素应该是人工中的偶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扎染可根据色彩效果,要么选择单色扎染,要么选择多色套染,而要追求晕染效果具有中国写意画般的意境,就要选择前者。
B.假如你想选择四川蜀缬,你可以把握好它的这些特点:以红白、绿白等鲜艳浓烈为色调风格,图案主以富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C.几何纹样也描绘动物、风景,但大多数为抽象图案,以最为基本的点、线、面去描述对象,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艺术表达力。
D.无论是“扎”,还是“染”,都存在一个控制难度或程度的问题,这就让扎染创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谓“人工中的偶然”。
3.下列图像,最可能不属于云南白族扎染艺术作品的一项是(     
A.B.
C.D.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结构和要点。
5.美学家宗白华曾提出,中国美学中有“出水芙蓉”(源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错彩镂金”两种取向,那么民间扎染艺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取向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