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 《明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525877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毕自严,字景曾,淄川人。年少有才干,内艰阙,分守冀宁。改河东副使,引疾去。起洮岷兵备参政。以按察使徙治榆林西路,进右布政使。

天启元年四月,辽阳覆。廷议设天津巡抚,专饬海防,改自严右佥都御史以往。置水军,缮战舰,备戎器。及熊廷弼建三方布置策,天津居其一,增设镇海诸营。用戚继光法,水军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魏忠贤令锦衣千户刘侨逮天津废将,自严以无驾帖疏论之,报闻。兵部主事来斯行有武略,自严请为监军。

万历四十六年,辽左用兵。明年二月,特设户部侍郎一人,兼右佥都御史,出督辽饷,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又议讨朝鲜,自严言不可遽讨,当俟请贡输诚,东征效力,徐许其封耳。京师数地震,因言内批宜慎,恩泽宜节,人才宜惜,内操宜罢,语甚切直。自严在事数年,综核撙节,公私赖之。忠贤议鬻南太仆牧马草场,助殿工。自严持不可,遂引疾归。

崇祯元年,自严以度支大绌,因条八式以献。帝即命颁之天下。给事中汪始亨极论盗屯损饷之弊。自严言:相沿已久,难于核实。请无论军种民种,一照民田起科。帝是其议。先是,忠贤乱政,边饷多缺,自严给发如期。

京师被兵,帝忧劳国事,旨中夜数发。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臃肿,事幸无乏。明年夏,以六罪自劾,乞罢,优旨慰留。已,陈时务十事,意主利民,帝悉采纳。又以兵饷日增,屡请清核,而兵部及督抚率为寝阁。复乞汰内地无用之兵,帝即令严饬,然不能尽行也。

御史余应桂劾自严殿试读卷,首荐陈于泰,乃辅臣周延儒姻娅。自严引疾乞休,疏四上,不允。时有诏,县令将行取者,户部先核其钱谷。华亭知县郑友元已入为御史,先任青浦,金花银二千九百。帝以诘户部,自严言友元已输十之七贮太仓。帝令主库者核实,无有,帝怒责自严。自严饰词辨,帝益怒,遂下自严狱,遣使逮友元。御史李若谠疏救,不纳。逾月,给事中吴甘来复抗疏论救,帝乃释之。

(节选自《明史·毕自严传》)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有才干,内艰阙                 :停止
B.用戚继光                           遗:赠送
C.前平贼功                              叙:评定
D.金花银二千九百                    逋:拖欠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毕自严有才干的一组是(     
① 改河东副使,引疾去
② 以按察使徙治榆林西路
③ 忠贤乱政,边饷多缺,自严给发如期
④ 陈时务十事,意主利民,帝悉采纳
⑤ 又以兵饷日增,屡请清核
⑥ 御史余应桂劾自严殿试读卷,首荐陈于泰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朝廷要讨伐朝鲜时,毕自严说不应该讨伐它,应当等它请求上贡,表示忠诚时,再替我们的东征去效力。
B.毕自严不仅具有政治才能,还有军事才干,他运用戚继光的办法,让水军先训练陆战,他的部队很有用。
C.毕自严很有才干,半夜对皇帝发出的几道圣旨,回答毫无迟疑,不敢安心睡觉,因此脑袋、眼睛都肿了。
D.毕自严因为郑友元的事惹恼了庄烈帝,庄烈帝就把他打入监狱,直到两位大臣上疏,他才被庄烈帝放出来。
【知识点】 《明史》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建世室。言与廷臣争,不听。言复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宝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薄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太宋千天下正统献帝虽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创王业也,欲袭世室名,舛矣。如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相宗;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后无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今乃纳渊之说。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佛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杨一清召人内阁,言请留之三边。特旨拜张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贪佞险躁,且新进,未更国家事,请罢璁,并劾吏部尚书廖纪引匪人。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事请诛杨廷和、彭泽等,下部议,未覆,而邦奇复诬大学士费宏、石瑶阴庇廷和,词连廷和子主事惇等,将兴大狱。言抗疏曰:“先常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纵使有罪,犹当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瑶乃天子师保之官,百僚之表也。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书奏,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鞫于午门。群臣悉集。言备极五毒,折其一指,卒无挠词。既罢,下五府九九卿议。镇远侯顾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虚妄,帝责仕隆等徇情。然狱亦因是解,谪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还言旧任,不听。稍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坐事再谪知夷陵。言为吏,多著声绩。溧阳、夷陵皆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杨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
B.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
C.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
D.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科给事中,官名,分掌稽核典礼事务,注销礼部、宗人府、理藩院等衙门之文卷。
B.锦衣,即锦衣卫,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警卫机构,主要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C.晏驾,即“驾崩” ,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D.五毒,指五毒之刑,为中国古代惩罚罪犯所用笞、杖、徒、流、死五种酷刑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言尊奉正统,反对何渊建议。他认为献皇帝虽然有崇高的品德,但不是像周文王、武王那样创立王业的,想承袭宗庙的名分,就会造成错乱。
B.杨言忠心耿耿,经常犯颜直谏。他说皇帝特别降旨拜封的兵部侍郎张璁贪财巧佞、轻薄浮躁,而且是新升的官,没有经历国家大事,请求罢去张璁。
C.杨言铁骨铮铮。虽受刑而不屈。他因杨廷和一案惹怒了皇帝,受到锦衣卫百户王邦奇的审讯,杨言受完五毒之刑,并被折断一指,始终没有屈服。
D.杨言做地方官,有显著声望。他曾先后担任溧阳和夷陵知县,虽为贬职,但他忠于职守,政绩突出,因此,溧阳和夷陵都立祠纪念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
(2)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
5.杨言在奏章里对王邦奇诬告杨廷和之事进行了争辩,请具体说明他是如何逐层展开争辩的。
2020-09-24更新 | 2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景荣,字自强,长垣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平阳府推官。擢御史,劾东厂太监张鲸罪。巡按甘肃、湖广、河南,最后按四川,积台资十八年。

播州乱,景荣监大帅刘綎、吴广辈军。綎驰金帛至景荣家为其父寿景荣上疏劾之播州平或请以播北畀安氏景荣不可会总督李化龙忧去,景荣为请蠲蜀一岁租,恤上东五路,罢矿使。化龙疏叙监军功,弗及景荣。已,晋太仆少卿。

三年满,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银定素骄,岁入掠。景荣亲督战破之,因议革导贼诸部赏,诸部惧,请与银定绝。银定既失导,亦叩关求市。宁夏岁市费不赀,景荣议省之。在任三年,仅一市而已。其后延镇、吉能等挟款求补市,卒勿许,岁省金钱十余万。

四十一年,入为兵部右侍郎,总京营戎政。改吏部,以疾辞去。逾年,起宣府大同总督。召还,晋兵部尚书。会辽、沈失,熊廷弼、王化贞议不协,命廷臣议经、抚去留,景荣数为言官所论。御史方震孺请罢景荣,以孙承宗代之。遂引疾归。

天启四年十一月,特起为吏部尚书。当是时,魏忠贤盗国柄。帝幸太学,忠贤欲先一日听祭酒讲。景荣力持不行,浸忤忠贤指。又移书魏广微,劝其申救杨涟、左光斗。广微不得已,为具揭。寻以景荣书为征,曰:“景荣教我也。”于是御史倪文焕、门克新先后劾景荣阴护东林,媚奸邪而邀后福。得旨,削夺为民。崇祯改元,复原职。四年卒,赠少保。

(摘自《明史·卷二百五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綎驰金帛至/景荣家为其父寿/景荣上疏劾之/播州平或请以播北/畀安氏/景荣不可/
B.綎驰金帛至/景荣家为其父寿景荣/上疏劾之/播州平或请/以播北畀安氏/景荣不可/
C.綎驰金帛至景荣家/为其父寿/景荣上疏劾之/播州平/或请以播北畀安氏/景荣不可/
D.綎驰金帛至景荣家/为其父寿/景荣上疏劾之/播州平或请以播北/畀安氏/景荣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在明代科举中,读书人只有通过会试,才可以成为进士,古人中了进士才可以担任官职。
B.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东厂首领由皇帝亲信宦官担任。
C.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明清时期,六部等政府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D.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称号,汉武帝最早使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景荣担任过御史的官职,在监察职位上尽职尽责,曾经因弹劾东厂太监张鲸而获罪。
B.平定播州叛乱时,崔景荣担任监军,刘綎给他送礼,并因此被崔景荣弹劾。
C.在巡抚宁夏期间,崔景荣亲自勒兵督战,大破银定,并力主减少互市。
D.天启年间,崔景荣担任吏部尚书,得罪魏忠贤,后来因解救杨涟、左光斗而被削职为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为兵部右侍郎,总京营戎政。改吏部,以疾辞去。
(2)帝幸太学,忠贤欲先一日听祭酒讲。景荣力持不行,浸忤忠贤指。
2020-12-03更新 | 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

(选自《明史•杨继宗传》)


①里老,指里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D.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贡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尊师重教,成效突出。任嘉兴知府时,他大力兴办地方学校,要求八岁的孩子都要入学,对学官以礼相待,形成了教师文人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杖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平时不爱金钱,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具收据,巧妙地拒绝了宦官。
D.杨继宗慧眼识才,很有远见。他监察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非常郑重和高兴地说这两位考生将都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这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佩服他有眼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②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2021-11-26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