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06 题号:153406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是从《诗经》的许多具体作品中,后人归纳出了所谓“赋、比、兴”的美学原则,影响达两千余年之久。最著名、流行最广的是朱熹对这一原则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古人和今人对此又有颇为繁多的说明。因为“赋”比较单纯和清楚,便大都集中在比兴问题的讨论上。因为所谓“比兴”与如何表现情感才能成为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有关。

中国文学(包括诗与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所谓“比兴”正是这种使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具体途径。

《文心雕龙》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钟嵘《诗品》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实际上,“比”“兴”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知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层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成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这样,也就使文学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更不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相反,它成为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王夫之说:“《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休,不道破一句。”(《姜斋诗话》)所谓“不道破一句”,一直是中国美学重要标准之一。司空图《诗品》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等,都是指的这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这种特征正是通过“比兴”途径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的产物。《诗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最早的范例,从而成为百代不祧之祖。明代李东阳说:“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寄情思而壮实也(《怀麓堂诗话》)”。

这比较集中而清楚地说明了“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所在,正在于它如上述是情感、想象、理解的综合统一体。“托物寓情”“神爽飞动”胜于“正言直述”,因为后者易流于概念性认识而言尽意尽。即使是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概念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啊,我多么悲哀哟”,并不成其为诗,反而只是概念。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能有审美效果。所以后代有所谓“以景结情”、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等等理论,就都是沿着这条线索而来的。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人讨论诗歌时常提及的“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比兴思维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下实现物我交互,四时万物在激发人的情感的同时,又成为情感的寄托,物我相照,贯通交融。比兴思维不同于理性判断,它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象都可起兴,任何一物都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联系到他物,起兴之物象和所咏之物象两者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须遵循“类”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比兴思维中有两方面的体现。

其一,主体基于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将此物与彼物联系在一起,此为以物喻物的基础。共二,两个事物虽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够与主体的某种情意产生共鸣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将物与情联系起来的关键,也是“取譬引类”与以类比逻辑为特征的理性思维之间的重要区别。如作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形貌上相去甚远,并没有相似性特征。但是,由于松树岁寒不凋、翠竹经冬不衰、梅花凌寒独放,三者共同拥有的耐寒属性与主体高洁坚韧的情志产生共鸣,因此使其成为人们联类讴歌、表情达意的对象。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基于比兴思维展开的类比联想,是审美意象动态生成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的认识传统,在这个浑然为一的系统之中,物与物、物与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强调彼此间的互相感应、转换与影响。

(选自何琪琦《论审美意象生成的心理过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经》中归纳出的“比兴”原则与诗歌抒情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历来讨论颇多。
B.只要运用“比兴”就能使情感的抒发表现成为艺术,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C.“岁寒三友”形貌上并不相类,却因耐寒的共同属性与主体情志产生共鸣而被联类赞美。
D.在诗歌创作中遵循“类”的原则不是做简单的类比,而是有情感共鸣的“取譬引类”。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艺术特征。
B.对情感的“正言直述”是一种概念性的认知,言尽意尽,所以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有审美效果。
C.“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体现了“比兴”的理论,通过想象和反面理解使情感客观化,这体现了古诗贵情思而轻事实的特点。
D.如果具有能与主体情感产生共鸣的某一属性,任何一物都能突破时空限制和与之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联结。
3.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5.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不道破一句’是中国诗歌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翻译才干?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是否会接管严复、林纾等翻译家的工作?也许有一天科技的发展会达到这一地步,但在此之前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即如何使机器人充满文化意识。

因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深入,越好。这样一大堆复杂东西,一个外国人又如何去了解?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工具,如电视,录像片,录音带,电影,报纸,杂志,书——各色各样的书,而其中文学作品又必然会占重要地位,因为文学无所不包,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里得到最具体、最生动、最厚实、最有来龙去脉的描绘,而从语言的使用上讲,文学作品里什么文体都有,各种表现手段齐现,正是语言的灵魂所在。

译者的第一个困难是对原文的了解。不论怎样难的原文,总有了解的可能,因为人类有很多共同的东西,这才使翻译成为可能;同时,原文尽管很容易,也总含有若干外国人不易了解的东西,这又使深入了解外国文化成为十分必要。

同样,译者还得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他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作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这当中,陷阱是不少的。仅仅望文生义会出毛病,如将美国大商店或国际机场中的rest room看作是休息室,而不知它是指的公共厕所。

困难在此,希望也在此。因为有翻译,哪怕是不免出错的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语言学家、文体学家、文化史家、社会思想家、比较文学家都不能忽视翻译。这不仅是因为翻译者辛勤劳动才使得一国的文化遗产能为全世界的人所用,还因为译者作的文化比较远比一般细致、深入。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节选自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

材料二

王佐良的翻译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于他对审美主体的论述。翻译过程中,审美主体是译者,客体是原文。翻译审美主体则一方面受制于原文,受制于双语间的文化差异和译者作者间存在的时空差,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体现在情、知、才、志四个方面。

王佐良很重视译者之,重视译者对翻译的参与。译者应选择那些自己喜欢而且也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是忠实再现原文的基本保证。正面的例子如查良铮翻译的现代主义作品、戴望舒翻译的波特莱尔等。反面的例子如余光中翻译美国诗歌,这些诗中反映出的节奏、口气、回响、言外之意是美国现代生活里产生的,是美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深受汉语诗歌传统影响的余光中读来,往往会觉得这类诗算不了诗。情感上既不认同,素养上又有所欠缺,很自然翻译不好这一类诗歌。这样的诗应该留待后人来翻,留给既喜欢这种诗风,又能够以豪放的、口语体的汉语来表达这类诗歌的译者。

王佐良认为译者之事实上参与翻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译者首先要能清醒地选择原文。选择什么样的原文适合自己, 这是译者之的一个组成部分。王佐良论卞之琳之翻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就是不贪大求全, 而是根据本身的条件缩小范围, 集中精力。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重视保留原文所表达的形象, 更要能够敏锐地注意到原文和译文表达方式间所蕴涵的形象差异。王佐良多次论述到比喻的翻译,指导思想是尽量直译,要保留比喻原有的新鲜和气势。保留新鲜和气势的要求说来容易,但是如何准确判断原文的气势,以及译文的新鲜度和气势度, 则确实有赖于了。再者,译者既要自知,也要善于判断他人的意见。为了使译作更好, 译者成稿后要善于和其他人沟通, 善于从合适的人那里获取所需要的帮助。王佐良说自己翻译《谈读书》时,多亏得到《世界文学》编辑部朱海观的润色,而翻译《雷雨》,也多亏一位英国友人的通读、润色和帮助。上述各个环节,都对译者的知识结构、洞察力乃至胆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译者之,包括语言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语文表达和修辞能力。王佐良强调译者要具有良好的表达功底。王佐良要求学翻译的人经常练笔,要求能够把一个动作的程序、一个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一个主张的根据和主要论点等等叙述清楚,有头有尾,步骤分明而又要言不烦,文字干净。这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极不容易。练好了这样的基本功,自然也就能够表达清楚原文所说的事和情。这一观点进一步引申, 就得出了王佐良所主张的诗人译诗和以诗译诗的观点。译诗须像诗,所谓像诗,就是要忠实传达原诗的内容、意境、情调,格律要大致如原诗, 语言要设法接近原作,准确传达原文的审美情感。具备诗才的人才有可能胜任做诗歌翻译。诗人译诗的好处之一是保证译文像诗,诗人译诗的好处之二是诗人本人能从翻译中得到滋养,推动促进自己的创作,翻译和创作相辅相成。

任何事要想持之以恒, 必然得有精神上的持续动力,王佐良的翻译思想中,论述到支持着译者的这种精神动力。翻译,具有强大的社会功用,大则推动社会的变革,小则带来新的文学因素。王佐良多次在文章中赞美严复等先驱者,称他们以译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王佐良解释自己为什么翻译诗,说是因为希望自己所译对于我国的诗歌创作有点帮助,能够以自己的译笔为中国诗人带来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译者之

(节选自许宏《王佐良翻译美学思想述评》)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要想真正掌握语言,需要深入了解所使用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B.王佐良认为翻译者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文化交流,翻译者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不可使翻译出现错误。
C.王佐良认为译者要胸怀两种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译者要深入原语与目标语所处的文化,使译文尽量接近对等。
D.王佐良认为了解一门语言有很多种途径,阅读文学作品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的灵魂所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原文,另一方面他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双语间的文化差异和译者作者间存在的时空差大小。
B.余光中翻译不好美国诗歌,是因为他深受汉语诗歌传统影响,对于美国现代生活产生的诗歌情感上既不认同,素养上又有所欠缺。
C.译者的“知”体现在译者的知识结构、洞察力乃至胆识,它参与翻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在选择原文方面。
D.译者的“志”体现为译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译者要具有良好的表达功底,经常练笔,打好基本功,推动促进自己的创作。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王佐良所说的译者之“才”的一项是(     
A.《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两行诗,原文对应句子可译为“海枯石烂”,但王佐良权衡之下,为保留新鲜和气势,将之译为“一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到太阳把岩石烧化”。
B.英国诗人彭斯的一句诗,梁遇春直译为“你的头发黑得象乌鸦”,王佐良认为这种翻译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乌鸦在汉语中暗示不祥的预兆,于是翻译为“你的头发乌黑”。
C.萨缪尔《青春》有一句直译为“没有人由于年龄增长而变老,我们变老是因为抛弃了自己的理想”,王佐良译为“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格律如原诗。
D.培根的《论读书》,王佐良的译文分别用“怡情”、“傅彩”、“长才”三个动词取代了原文的三个名词, 既忠实于原文的文雅的用词,又做到了译诗须像诗。
4.材料二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述其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5.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译者?
2022-01-30更新 | 1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续”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其实,这是胡适的“一家之言”。现在的研究证明,虽然还不能明确谁是续作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续作者不是高鹗,也不是程伟元,程伟元、高鹗只是其中的整理者,这反映了红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红楼梦》续书作者是不是高鹗,曾经是红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红楼梦》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不只是出版者和校注者的学术观点,也是红学研究中最为客观的学术态度,因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既不能完全认定是曹雪芹所著也不能认定是高鹗续、程伟元续或其他人续,署名“无名氏续”是更现实更客观的学术态度。

红学界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无论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的命运走向,都是不统一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有“狗尾续貂”之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著,或认为经过多数人的不断整理修改,仍没有达到《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学高度,后四十回也署名曹雪芹是不合适的。至于后四十回谁人所著,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并普遍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不是续作者。既然如此,再署名高鹗续就是不负责的,也是不合适的。从文学创作的事实看,肯定有续作者,只是以目前的研究和资料不能确定是何人罢了。但肯定有续作者,署名“无名氏续”,是为了把研究引向深入,因为“无名氏续”不是结论性的肯定。

《红楼梦》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是客观的学术态度。但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任晓辉认为,“现在只是把高鹗的问题讲清楚了,并没有将后四十回作者的问题讲清楚,所以我不认为这样署名是科学的、合理的”。然而,署名“无名氏续”是并非绝对正确,但署名“无名氏续”比“曹雪芹续”“高鹗续”肯定更科学更合理,而且,从目前的研究看,署名“无名氏续”是最合适的。

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高鹗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红楼梦》的续作者,但《红楼梦》能达到如今的高度,凝聚了高鹗的心血,甚至是功不可没;二是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未必不是一个作者,笔者认为从作者对人物的处理、小说的艺术手法以及行文习惯看,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能自然衔接的,没有明显的“断裂”或矛盾,看不出是两个作者。至于前八十回优于后四十回,那是因为前八十回传播较广增删修改的人多,后四十回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增删修改的人较少,所以造成了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还应该肯定的是,后代的续作很多但没有一本能达到《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度,后四十回是没有前八十回写得好,但是仍可称为优秀之作。

(摘编自张魁兴《<红楼梦>“无名氏续”是客观的学术态度》)

材料二:

所谓“无名氏续”并不在于说明后四十回是何人所著,而在于说明后四十回的作者,既非曹雪芹也非高鹗。此前研究往往陷入“非曹即高”的二元论,“无名氏续”乃对这一思维方式的颠覆。但“无名氏续”否定了曹雪芹、高鹗等人的著作权时,也可能引发一些新问题。对此,既需要复盘已有的学术史论述,也需要重新看待相关史料。

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书,系“新红学”建立初期的主要猜想之一,已故前贤花费相当精力论证其非曹雪芹原稿,其观点往往依托于情节矛盾、思想观念、文章水准等方面。但是,这些分析的效力或不能等同于客观文献史料,且亦遭到异见辩驳。持“无名氏续”的论者指出,高鹗几无可能续书,且在程本刊刻以前就已有后四十回的回目甚至原文流行。结合传统否定高鹗续书的观点,及新红学否定后四十回曹著的观点,因有“无名氏续”的新说。

但,这一观点主要依赖于文本解读,及后四十回相对前八十回为晚出这一文献传播史实。文本细读是否有抽样作证的嫌疑,及这一推理是否合乎“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均有讨论空间。从逻辑上,至少两个问题需要加以更严格地证明:其一,证明研究者心中的“劣笔”与曹雪芹无关,即“劣笔”必是“续作”;其二,证明这些“劣笔”在程、高整理之前便已存在。

“无名氏续”这一署名形式,否定了后四十回与曹雪芹等“作者”存在任何联系,正确与否,还有待更多实证依据。

(摘编自张昊苏《<红楼梦>“无名氏续”平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适最早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这一观点,根据现在的研究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B.学术界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曹雪芹,主要以作品的叙事语言和人物命运的走向的不同为依据。
C.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署名为“无名氏续”,是对该书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给出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答案。
D.有学者认为,高鹗是不可能续写《红楼梦》的,因为在程本刊刻前就已经有了后四十回的回目和原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晓辉看来,将《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署名为“无名氏续”还是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B.虽然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原稿是前贤们依托于情节矛盾、思想观念、文章水准等论证了的,但这不能等同于客观文献史料。
C.张魁兴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次于前八十回,是因为后四十回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增删修改的人较少。
D.对“无名氏续”这一署名形式张魁兴和张昊苏两人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张魁兴持肯定态度,张昊苏持否定态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最能够支持“无名氏续”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高鹗作为整理者的身份可以确定,而续书者的身份又无法证明。”
B.“署名的变化,吸收了红学界对后四十回续书作者研究的最新成果。”
C.“《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表明在程伟元、高鹗排印本之前,已有了一百二十回本。”
D.“高鹗没有续书,只不过对市场摊上买回来的残稿,做了一些整理的工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无名氏续”的原因。
2022-03-16更新 | 1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先秦,商族起于东夷,周人起于戎狄,由夷狄而入华夏以主中原。秦人出于西戎而一统六国,汉朝设置“都护”经略西域。在隋唐,经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胡汉交融,王朝统治者一改以往“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歧视,代之以“爱之如一”的平等态度。宋代到清代,王朝统治者提出“胡汉一家”“华夷无间”等思想,创制一系列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宗教法规和管理体制,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格局。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随着朝代盛衰兴亡而断流中止,始终得益于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海纳百川,包容开放。判定一个民族是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标志,不是种族,不是血缘,不是地缘,而主要是文化。无论是作为“多元”的源头,还是作为“一体”的支撑,少数民族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接受者,更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历史上,先有印度佛教的传入,后有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华文明均对其接纳吸收,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华文化主干,变外来宗教为中国化宗教。

(摘编自《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而跨文化交流则有利于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跨文化交流能够帮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在更好地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培育不同文化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特质。当前,世界各国民众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成本日益降低,增进了各国民众之间的日常往来,有助于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主体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以更客观开放的心态面对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从而实现民心相通。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互通寻求理念共识,进而为国家之间实现互利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摘编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四: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普遍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相结合,使得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作为中国向各国进行资本输出的“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提供投融资支持。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中国抓住机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带动各国的产业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沿线各国在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的同时,人民币在沿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领域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将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过去,西部地区一直为东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全力提升西部开放力度,为西部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契机,扩大西部的贸易总量,从而促进西北、西南地区的经贸崛起,以平衡国家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

(摘编自《“一带一路”倡议推行的经济基础及其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联合体,从先秦开始直至明清,胡汉华夷之间一直纷争不断,正是这样的纷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B.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少数民族是多元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共同体的支撑者,他们接受了中华文明,也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创造。
C.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求同存异,为国家之间实现互利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D.“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正日益被世界接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了许多朝代的盛衰兴亡,中华文明却没有因此断流中止,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海纳百川,包容开放。
B.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干,接纳吸收了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元文明,并把原本外来的宗教最终转变成中国化宗教。
C.各国民众的日常往来,有助于他们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主体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达到清除文化差异和偏见的目的,实现民心相通。
D.“一带一路”把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延伸到欧洲或太平洋地区。
3.“一带一路”有哪些现实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0-05-0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