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153861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立场先于真相的时代,也就是被媒体高呼的后真相时代。在后真相时代,更容易影响人的行为决策的不再是客观事实, 人们的决定不是在理性分析和判断数据基础上做出的,而是偏向心中的立场和情感。

在这个时代,某些传播者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制造新真相,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在后真相时代,陈述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力要弱于诉诸情感。影响受众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情绪、情感,而非客观事实。后真相与大众熟知的谣言”“假新闻有一定关联性,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认为,在后真相时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真相和谎言,还面临着第三种情形,那就是一种模糊的陈述——它不是确切的真相,但也不构成谎言,后真相,可以被称为放大的真相、新真相、软真相、人工真相和淡真相。

(摘编自金泽香《新媒体时代应警惕后真相现象》)

材料二:

后真相时代并不意味着虚假新闻和主观原则的胜利。媒体无须质疑真相时代的终结,而需要对新闻的求真原则加以重新思考。后真相时代不仅针对媒体提出了新闻求真的挑战,而且对互联网时代愈发深入参与新闻真实构建的公众提出了要求。专业媒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信息需要。同时,媒体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公众参与真相构建过程,承认媒体作为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认知局限,将媒体职能由单一的告知者向公众话题的引导者转化。普通公众则需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积极参与真相的构建过程。后真相时代所要寻求的是一条动态的、具有多元主体的求真之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各个要素之间的视域融合,打破个体的局限,进而探寻出与事实无限接近的真相

(摘编自杨韫珏《后真相时代的真相构建与公众参与》)

材料三:

打破智能数据的垄断能消除垄断者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传播者说谎的成本,降低信息被操纵的可能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利益机构能够识别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推送,部分企业会因商业利益而扭曲公众的认知,但公众却对此一无所知。数据垄断加剧互联网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割裂信息的共享。垄断使公众只能检索到海量数据中的一小部分,根据检索软件的不同而接收不同的信息,限制了公众检索、比较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对市场上互联网企业投资、并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的调查,打破智能数据的垄断,降低信息被操纵的可能性,保障社会公平。

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新技术与新问题,影响着社会中的诸多现象、逻辑与关系,后真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消解与再塑并存,二者同样影响着社会的结构。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后真相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未能使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也确实颠覆了后真相的部分特征,侧面展现了技术对社会的改变。后真相接收生产领域的变化既提高了公众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地位,又强化了后真相的操纵性,基于此,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后真相现象进行矫治,具有双重促进性,对于技术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共识的凝聚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爱军、李圆《人工智能时代后真相现象的消解、再塑及矫治》)

1.下列对“后真相”及“后真相时代”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是立场先于真相、真相后于信仰的一种社会现象,后真相时代人们做出的决定更容易受心中的立场和情感的影响。
B.后真相是通过模糊陈述来制造不确切的真相,它虽并不构成谎言,但也不是客观事实,与“假新闻”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C.专业媒体应认清自身作为新闻的传播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局限,需要对新闻的求真原则加以重新思考。
D.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后真相既是对真相的消解,又是对真相的重塑,二者并存,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了后真相的部分特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时代,公众不再关注客观事实,只注重自己内心的立场和情感,某些传播者正抓住受众这一心理,使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来博取关注。
B.被放大和淡化了的真相被称为后真相,后真相是根据主观需要而被人工制造的新真相,它的出现意味着真相时代即将终结。
C.后真相时代应坚守真相时代的新闻原则,即坚持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各要素之间的视域融合,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D.互联网时代,公众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愈发深入地参与到新闻真实的构建中,媒体对这一转变要积极接受。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说明构建真相、消解后真相现象的主要途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与新诗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
B.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C.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12-27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数字主权与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相伴而生,其本质是有效规避新型安全风险,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不推动、不加快步伐就可能丧失在这一领域已经获得的宝贵机遇。中国是全球数字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但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核心软硬件严重依赖进口,“基础不牢”的现象严重存在。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的“数字基建”存在巨大风险和隐患。如果数字主权无法保证,数字社会就难以健康发展,国家发展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数字主权的核心是技术主导权,首先,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效维护数字安全。其次,掌握数字主权必须要掌握规则制定权,并形成持久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事实上,关于数字主权的一系列规则都是在拉高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方面的准入条件。但如果以各自“小盘算”为基准制定规则,就会演变为新的数字保护主义,可能反而作茧自缚,不利于数字主权的实现。

数字主权是国家主权在数字空间的一种延伸。欧盟视数字主权为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欧盟的数字主权实践有三大特点:一是在数字发展、数字治理方面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加快实现技术自主、摆脱产业依赖、构建全球数字竞争优势:三是高标准制定数字安全规则。欧盟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我们认识数字主权发展脉络、内在规律及其现实影响。

美欧等主要国家数字主权的整体策略不尽相同,其根本是为国家核心利益服务。面对新兴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全面追赶和部分反超,美国举全国之力重构“数字霸权”的全球战略。欧盟作为数字主权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塑造全球数字规则引领者角色,期望抑制美国“数字霸权”,维护自身作为“世界一极”的地位。数字主权不仅是经济概念,也是价值观念。如不积极应对,中国不但将在数字经贸领域面临巨大的合规性改造成本压力,造成企业的新困境,而且将引发西方国家针对数字化产品的新制裁和更频繁的贸易争端,甚至将升级长臂管辖来挑战中国立法、司法、执法主权。

美欧虽然通过新技术驱动以及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强化数字主权方面的软硬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比如,美国推出的网络弹性工程并非无懈可击,如缺乏架构统领的技术体系,使得各项技术手段和措施无法形成整体效应。欧盟出台的一系列数字主权安全法案同样面临平衡多方矛盾的“两难问题”。以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例,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安全标准对域内外的影响是同样的,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该条例推出后,欧洲初创公司近年的直接投资下降了36%。

可以预见,中国在数字空间面临的安全风险将十分复杂,虚拟世界的斗争博弈长期而艰巨。强化数字主权、构建数字空间安全屏障,关键是要走出一条中国式数字化的新路。中国式数字化发展,一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发展。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瞄准国家需求,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三是敢于吸收一切先进技术,用“中国方案”汇聚更广泛的朋友圈。四是推动有针对性的政府行动,以实现引领性“中国技术”与超大规模的国内大市场的良性互动。五是切实保障国家安全,树立发展与安全协调推进的“中国标杆”。

(摘编自邬江兴、邹宏、张帆、尚玉婷《数字主权与国家安全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处在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对这一状态的任何破坏,都构成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国家文化安全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其形态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变化,数字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化发展、数字社会出现,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然而,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数字化在改变人类社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同时,在解构、重构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也会带来相应的反作用力,构成对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威胁。由数字化引发的社会生态和社会环境变化加剧,数字社会数字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当数字化改变人类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存在形态时,它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文化生态,引发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数字文化安全。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推进,数字安全风险加剧,数字文化安全将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形态。

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阵地。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过去的单一产业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基于数字内容实现了技术、组织和资本的跨界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业态,即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明确的多重属性。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通过生产、传播向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大众通过文化消费形式与数字文化产业产生关联: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有意识形态功能,通过数字文化消费,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在国家数字化战略下,数字文化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成为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生态必然随之发生改变。

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数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密切相关,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

(摘编自李林《数字文化产业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转型中,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及国家发展利益的有效维护,需要我们筑牢数字化基础,保证拥有数字主权。
B.传统国家面临着新兴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全面追赶和部分反超,它们之间将存在长期而艰巨的虚拟世界的斗争和博弈。
C.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文化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形态并不是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D.在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文化消费形式将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生态的改变而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摒弃那些拉高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方面准入条件的规则,新的数字保护主义才可以避免,数字主权才能得以实现。
B.如果国家文化安全处于危险的状态,那么国家安全就会得不到重要的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会受到影响。
C.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因此对数字化解构、重构现代社会,数字化改变社会生态、社会环境的评判难以有客观标准。
D.只要文化业态从单一产业发展成多个产业的融合,并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数字文化产业这一新文化业态就可形成。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5段引用中国古语,并列举欧洲初创公司近年直接投资下降的事实来论述观点,形象有说服力。
B.材料一最后一段四个以“中国”为修饰语的短语,强调了我国数字化发展应是“中国式”的,态度鲜明。
C.材料二第2段侧重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了数字化催生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这一观点,具有针对性。
D.材料二基于“国家文化安全”“数字文化安全”“数字文化产业”等概念,逐步展开阐述,论证思路清晰。
4.在论述国家安全时,材料一阐述美欧在“数字主权”方面的做法,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5.如何促进数字文化产业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4-01-18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

“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
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
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
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
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
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
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
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
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
5.本文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6-14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