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00 题号:154777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否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平心而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穿插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小振兴,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小说的悲剧性质,不过思想艺术整体上还是无法同前八十回相提并论,但第九十八回写黛玉之死,包括前一回写黛玉焚稿等,还是有前八十回的踪影,打动过不少读者。至于这后四十回是否掺杂有曹雪芹残稿,倒不必纠缠,应该在不预设谁是作者的前提下,应就文本本身的客观效果加以分析评价,这也是笔者分析黛玉之死描写的基本立场。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之死,确实比较成功,红学家蒋和森的《林黛玉论》,就是从这里开头的。他写道: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是不寻常的一回,两个世纪以来,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水流跌入万丈深渊似的激荡、回旋起来。

这话不能说没有事实依据。究其原因,一则,林黛玉的命运曾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前八十回有关黛玉的出色描写,已为这最后出现的凄婉欲绝一幕,做了充分的蓄势;再则,生命枯竭和心灵绝望的双重打击,更让读者一洒同情之泪。还有,林黛玉临终前挣扎着没有说完的“宝玉,宝玉,你好——”,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种想象,又通过黛玉去世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强化:

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描写,在“惟有”中凸显“没有”,似有《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那种怅然若失的效果,尽管悲伤的程度并不一致,而《红楼梦》这段文字也稍显套语化。

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恰恰这种可被视为艺术成功的描写,又在很大程度上,跟小说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紧密相关。小说写黛玉之死,同时也写了宝玉与宝钗成亲的大喜事,这是以空间并峙的方式展开的描写。空间把宝玉和黛玉分隔在两个不同的氛围里,宝玉神志不清下无法领略到大喜大悲,而黛玉因对宝玉的误会而产生的绝望情绪虽然强烈,却没有来自宝玉反馈的心灵冲击和碰撞。这样传递的悲喜对照和对峙,主要是停留在他人感觉的表面,回避了表现宝玉和黛玉心灵对撞。

让黛玉欲言欲止的描写,这一回中,共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对紫鹃说的话:

“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说着,又喘了一会子,闭了眼歇着。

还有一处,就是她临终前,说的“宝玉,宝玉,你好——”

可是,这种激发了读者想象力的描写,真的是一种艺术成功,还是作者在逃避描写的难题?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

也是在这一回,小说还写到,对于黛玉之死的消息,大家都没有告诉宝玉,只有薛宝钗顶着巨大压力、直接告知宝玉真相,使宝玉惊厥昏倒,后又慢慢恢复理智。这既符合宝钗做事大气的风格,也使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但让宝玉清醒的关键却是阴间神秘人的开悟。在表现心灵世界冲击和变化的复杂性上,即便在围绕着黛玉之死而呈现的较为出色的情节艺术描写中,也有着难以弥补的简单化的局限。

总之,艺术的出色与局限,其两面性就是那么鲜明地依存于黛玉之死的描写中,换句话说,如果艺术仅仅是用来回避表现的困难,那么艺术的策略常常就是一种走向情节表面新奇的套路。在解除一切艺术套路中,让黛玉和宝玉在心智健全的日常生活中直面对方和自己,表现出困难的克服或难以克服,这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给予读者的反套路的示范。

(摘编自詹丹《黛玉之死的描写套路与反套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后四十回合乎曹雪芹悲剧基调设置,其中部分内容是曹雪芹的残稿。
B.“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营造了凄凉冷漠之境,却并未把小说推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C.黛玉去世前两次欲言欲止的描写,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但仍然不能摆脱套路化的嫌疑。
D.《红楼梦》中对黛玉之死的艺术描写陷入套路,没有对复杂的心灵世界进行开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使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先明确自己观点,再批驳错误观点,先立后破,令人信服。
B.文章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的争议谈起,可以尽量减少叙述,直入论题。
C.文章以“笔者”“这还真值得深入讨论”等语句进行表述,表明了作者的审慎态度。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入,指出了解决描写套路问题的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这一问题,应从文本本身的思想艺术水平方面考虑。
B.《红楼梦》写林黛玉之死能感动读者,主要在于前八十回的描写很出色,蓄势充分。
C.宝钗把黛玉去世的消息直接告知宝玉,符合宝钗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宝玉清醒的关键。
D.《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关宝黛关系的描述是反套路的,没有回避正常生活中的困难。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叫子[注],罚球。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做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谓Test   Case。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

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注】叫子:哨子。

材料二:

民间自行调解,是古代社会一种方便快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古代的纠纷调解大致有三种形式,即“民间调解”“官批民调”“官方调解”,但并非所有民事纠纷都打到公堂之上,有许多纠纷在德高望重或值得信赖的“中人”说合下,在民间就得到了化解,但这种民间“说合”也有详细的制度安排。

唐代法律规定,婚姻不和谐,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可“和离”,类似于今天的协议离婚。《唐律疏议·户婚》“义绝离之”条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对于感情不和的夫妻,如果两人都愿意解除婚姻关系,法律是准许的。正因有了“和离”的规定,才有了为今人所赞叹不已的唐代“放妻书”,不仅有夫妻间的好聚好散,也充满了人生的豁达:“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元代法律明确规定了婚姻、财产等纠纷由乡村里中的“社长”解决,“社长”类似于今天的村长或居委会主任。《通制条格·卷十六·田令》里的这条法律常被认为是基层调解制度化、法律化之始,受到学界重视:“诸论诉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喻解,免使妨废农务,烦扰官司。”

社长调解发展到明清,便有了“中明亭”制度。《大清律例·刑律·杂犯》中规定:“州县各里,皆设中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盗、犯奸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具书于板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导解纷,乃申明教戒之制也。”

民间的自行调解省去了“打官司”的复杂程序,快捷方便、节约成本,又可维系亲情、友情,可以说是多方共赢。就地解纷的简便程序,也为许多官吏所接受。古代的官吏并非一味坐堂断案,而是主动巡视所辖乡里,发现纠纷及时解决。

这种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的调解程序对现代的调解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不拘形式、简便程序、经常携案下乡、就地审判的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便是这一优秀传统的延续。

(摘编自马小红《古代调解案例中的法律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地的保长在乡村民间调解过程中从不发言,但不能就此确定他在其他场合没有权威。
B.孔子认为自己审判案件与别人没有不同,但通过教化使诉讼不再发生才是他的目标。
C.唐代法律规定,婚姻不和谐,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可“和离”,这在当时被赞叹不已。
D.《通制条格·卷十六·田令》受到学界重视,常被认为是基层调解制度化、法律化之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师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是因为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不可能都熟悉与时俱新的法律。
B.民间“说合”也有详细的制度安排,表明民间的自行调解主要依据一定的制度进行,但是要凭“中人”主持。
C.古代将“为恶之人,姓名事迹,具书于板榜”的“申明亭”制度持续至今,成为现代将失信人名单公布的制度。
D.民间的自行调解只有在德高望重或值得信赖的“中人”说合下才能进行,即使是官吏也不能参与其中。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语言通俗易懂。
B.材料二以“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篇,首尾相照应,结尾又适当地加以引申拓展。
C.材料二第二、三、四段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的并列结构,其顺序不可随意更换。
D.材料二举革命根据地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民间自行调解的快捷方便。
4.乡村社会民间调解与现代都市社会断案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小说《白鹿原》中有如下情节:

白嘉轩因为买李寡妇家的六分水地,和鹿子霖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原来李寡妇先把自己的地抵押给鹿子霖,从鹿子霖手上借了五斗麦子和八块银元。因为听说嘉轩买地给的价钱高,就把地卖给了白嘉轩,鹿子霖为了和白嘉轩争个高低就发生了矛盾。两人干架后都到县里去告状,结果两人都收到了当地大儒朱先生送给他们的纸条,纸条上写着同样的一首诗: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白嘉轩和鹿子霖在看到同样的字条后,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胸襟狭隘,连连慨叹“惭愧惭愧”,在冷先生主持的酒席上,两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歉词,然、后举杯连饮三杯,重归于好且好过以往。这件事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整个滋水县,县令大为感动,亲批“仁义白鹿村”,刻石碑立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


请运用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案例。
2023-09-09更新 | 1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自从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来,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就出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对什么是媒介有着极为深刻的论述。从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向开始,媒介被看作是超越了一般信息载体的特殊文化形态。此后,麦克卢汉、波兹曼、梅罗维茨等学者又纷纷提出见解,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其一是媒介即讯息。这是伊尼斯的学生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1964)中提出的重要论述,它扭转了传统注重媒介内容而忽视媒介形式的弊端。而事实上,当今社会的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了具体讯息,成为一种参与主体塑造,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因此,认识媒介与古希腊神庙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媒介即隐喻。这是麦克卢汉的学生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的基本观点。隐喻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它意味着媒介在讲述现实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叙事本身更高的权威,使人们误以为媒介叙述的现实才是现实,是比真实更真实的拟态环境。媒介即隐喻这就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媒体讯息识别能力,勘破隐喻背后的秘密,从而真实地把握真实。

其三是媒介即情境。这是波兹曼的学生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1985)中提出来的。梅罗维茨把媒介肴作场景(情境),而不同的场景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尤其新媒介将导致新的场景,从而诞生新的社会关系。

这三种媒介认识具有一以贯之的师承立场,那就是把媒介看作是具有价值偏向的、并非冷冰冰而纯然客观的文化形态,或曰引导性力垦。也就是说,媒介本身有着值得深刻挖掘的内涵,甚至可以认为它具有本体意识,它在故意引导受众朝着某种方向前进。

无论媒介即讯息还是媒介即情境,它们所着眼的媒介都是围绕电视所展开的电子媒介。而新世纪头十年之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新媒体已经超越讯息、隐喻和情境,它变成了人的一部分,或者说人成了媒介的一部分。这可以称为媒介即人人即媒介

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媒介参与往往被等同于现实参与,越来越多的键盘侠游荡在网络上,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却乏善可陈。隐匿在屏幕之后的语言(包括文字、图片、弹幕、表情包、短视频等)交往,可能导致更多的偏见、娱乐和狂欢,从而消解了社会议题的严肃、真实与有效。

(摘编自林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本体意义:一种传播共同体的视角》,有删改)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戏曲借助不同媒介的传播史。当戏曲传播媒介一旦发生改变,戏曲艺术的表演、剧场和观众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人类社会从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发展到互联网信息时代,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体软件应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戏曲与日益涌现的各种媒体形式的邂逅,给自身带来了新的生机。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与接受,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时代差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格局。20世纪初戏曲唱片兴起,百代公司便为谭鑫培、汪笑侬等录制唱片。戏曲影片《定军山》拍摄,标志着电影与戏曲的联姻。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视机在我国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秦之声》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利用多媒体平台,传统戏曲实现了剧场演出、网络传播并存的演出格局。观众可以在新媒体平台欣赏梅兰芳的《生死恨》,聆听王瑶卿的唱腔,也可收看央视《空中剧院》戏曲展播。

多媒体业态下,戏曲艺术观念和生产主体的创新也在发生。许多戏曲名家也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有时直播平台可以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在线观看,受众人数远远超过实体剧场观众。戏曲名角们纷纷在抖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软件直播平台上开通网上直播。有的戏曲名角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在线,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由于新媒体粉丝不受地理空间限制,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际友人。可以说,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戏曲演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与观众的在线互动。在直播过程中,观众随时可以给喜爱的演员发弹幕交流。

(摘编自李有军《当戏曲邂逅新媒体》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对“什么是媒介”的看法极为深刻,他们有一以贯之的师承立场。
B.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的观点,它扭转了传统媒介注重内容而忽视形式的弊端。
C.媒介即隐喻,明白“隐喻”具有暗示作用,勘破“隐喻”背后的秘密,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媒体讯息识别能力。
D.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剧场和观众等发生变化,并不都是因为戏曲传播媒介在发生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媒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人本身都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表明人对媒介的认识已经出现了质的飞跃。
B.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媒介参与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导致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引发了人们对媒介发展前景的担忧。
C.不同时代,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也不尽相同。由唱片、电影、电视戏曲栏目发展到现在的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体传播,说明戏曲越来越受大众欢迎。
D.戏曲演员在直播平台开通网上直播,吸引广大国内外“粉丝”在线,与观众在线互动,这些戏曲演员成为网红后追名逐利,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反映戏曲艺术多元形态并存格局的一项是(     
A.“蒲景苑”百姓剧场通过现场播放和网络直播方式播出蒲剧电影《窦娥冤》
B.上海越剧院经典剧目《红楼梦》在全国巡演,所到之处票房爆满,掌声不断。
C.大型豫剧经典戏曲《花木兰》在CCTV-11戏曲频道《戏曲影视剧场》播出。
D.大连京剧院演员任思媛抖音直播《甘露寺》,网友打赏鼓励:“国粹代代传”。
4.请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三方面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某市文化、教育部门准备启动2023年度“传统戏曲进校园”专题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借助新媒体,让传统戏曲赢得观众?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3-03-22更新 | 1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此段首言不仅要勤学更要经常练习,强调知行合一之道;次言欢迎各位远来学习,表达孔子善待弟子及朋友的处世之道;再言弟子初次相聚不因互不了解而闹矛盾,申述大家反求诸己,和睦相处的君子之道。这段话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大有“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文心雕龙·隐秀》)的神采。这三句话并非彼此独立的教诲,而是气脉相互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曰开场白,故被弟子置放卷首。

(摘编自钱念孙《孔子谈“诗”说“文”及践行》)

材料二: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

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

《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和歌唱的声音,有感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联想到许多大国的民众都没有这般对礼乐的喜好,而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却能如此成功地化民成俗,其实是有些喜出望外的,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诙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学生们,言偃(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上述内容,不是围绕“义理”展开的,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孔子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体现了孔子的主张,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孔子对道的追求。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知行合一之道,用亲切的反问语气道出了学习不但要勤奋,而且要多加练习的道理。
C.儒家注重人伦教化,视自己与众生为一体,其作品内容也大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常见事,叙事说理融为一体。
D.“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精辟而富有哲理的排句,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契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很多思想在当代仍能给人们深刻启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言简意赅地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B.“学而时习之”三句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体现了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的循循善诱,故被置于《论语》卷首。
C.《阳货》篇中,孔子听到弦歌先“莞尔而笑”,在听子游的对答后,转而正色道歉。前后的转变,体现了他对“治国安邦”的敬畏。
D.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正是来源于《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详细的神态描写。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两则材料都提到《论语》开篇《学而》,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5.《论语》是如何表现文学性的?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3-10-16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