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朱熹(1130-12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4 题号:15479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一、二两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高一下·安徽亳州·期末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朱熹(1130-120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这首诗所运用的抒情方式。
3.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2019-11-01更新 | 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注]①杖藜:拐杖,诗人时为手扶杖藜的老者。②柴荆:柴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事的和诗。和诗是朋友之间用诗歌相互酬答的一种方式。
B.诗歌首联的“惆怅”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具有总领全篇之效。
C.“人似玉”“相思”表明,远方有个如玉的女子正折梅寄托对诗人的思念。
D.尾联描写诗人的行为,“沉吟”体现满腹心思,“独自回”表现孤寂落寞。
2.请对诗歌的颔联进行简要赏析。
2022-05-31更新 | 1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二首

朱熹

其一

拥衾独宿听寒雨,声在荒庭竹树间。

万里故园今夜永,遥知风雪满前山。

其二

故山风雪深寒夜,只有梅花独自香。

此日无人问消息,不应憔悴损年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开篇借助于“寒雨”“荒庭”写诗人夜听寒雨、难以成眠、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
B.其一中“万里”与“遥知”相对应,既写出自己漂泊异乡的孤苦,又写出自己当前所处的恶劣环境。
C.其二本身虽写的是故乡的梅花,但却有着强烈的自比意识,可以看作诗人自我精神的写照。
D.两首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在时空上由此及彼,而且存在思维上的前后连贯性。
2.本诗题为“夜雨”,但两首诗中都写到“风雪”,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0-05-27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