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55140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河流水质普遍下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二十四节气”理念主要告诉人们要特别关注农时,即尊重自然规律,什么时候耕地、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与贮藏等,都要遵循一定之规。“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而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11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摘编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摘编自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

【链接材料】

20222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第一步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B.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
C.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D.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有机肥料,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B.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
D.只有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使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日常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保障国计民生。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业。
B.《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D.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原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田自秉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史》一书,是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类著作的开山之作,他的这本书可谓是一部划时代的通史著作。

有关工艺美术的专门著作,春秋时期就有如《考工记》等书籍出现,所涉及的是对产品、工艺及技术等的专门论述。但作为一种专业领域里独立的艺术通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通史形式的专著,在1917年时,才有了许衍灼先生所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略》一书,以独立面貌面世。然而,受战乱等因素影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相关研究,才走上科学化、专业化的轨道。

作为一部工艺美术领域的史学著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必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系统总结工艺美术领域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如在该书的前言中提到:“我国的工艺美术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对一些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采用了史论结合的表述方式,在重视详实史料的同时,又不局限于对史料单纯的解读与诠释,体现出一种在按一定原则处理史料的基础上,寓论于史的鲜明学理阐述风格。书中,田先生对一些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第一章结尾部分谈到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实用和装饰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形式感的应用”等方面,既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特点,又是整个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也是对整个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过往进行的梳理。

但在笔者看来,《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尚存在些许不足,可谓白璧微瑕。首先,该书没有对“工艺美术”这一概念进行十分科学合理的界定,尚存商榷的空间。田著对工艺美术做出的定义,是外延式的:“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艺术和科学的产儿,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它通过衣食住行各方面服务于人民。”然而,这一定义不属于内涵界定,他并没有概括出工艺美术本质特征的属性总和,即什么是工艺美术。其次,重史料罗列梳理,轻现象分析阐述的情况,时现其中。田著自始至终体现出对史料的重视,从史料是历史研究起点的观点来看,这种处理方式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对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的罗列,只应是工艺美术史研究的起点,研究的终极目的,应当是通过对器物、造型、纹饰等客观史料的描述及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在这方面,田著是有所欠缺的。

总之,田自秉先生所著《中国工艺美术史》问世至今已逾30年。作为中国工艺美术通史开山之作,其采用的体例、范式、研究方法等被沿用至今。从史学角度看,这部《中国工艺美术史》虽有不足,却以相对合理完善的架构,深深影响着随后30年间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的编纂。后来的研究者,如欲使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研究再上台阶,从史学角度对其中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摘编自乌英嘎《白璧微瑕:田自秉版<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成就与不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因为饱受战乱之扰,中国的研究者对工艺美术领域并没有科学和专业的研究。
B.从通史编纂的角度看,要研究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发展,必须系统总结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C.《中国工艺美术史》注重理论探讨,不对史料进行单纯的解读和诠释,形成了鲜明学理阐述风格。
D.作者认为,田自秉对“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指出工艺美术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直接引出论述对象,点明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B.文章通过将《中国工艺美术史》与《考工记》等著作做对比,突出其划时代的意义。
C.文章引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具体内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让说理更加深刻。
D.文章在肯定《中国工艺美术史》历史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观点辩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自秉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前言中的论断,表明“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B.田自秉先生注重史料的罗列和梳理,而不看重对现象的分析和阐述,实有缺憾之感。
C.正因为有了田自秉先生建立的研究架构作为基础,中国工艺美术才能获得飞速发展。
D.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国工艺美术史》虽有不足,但也给后来者提供了进步的空间。
2023-02-18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一定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而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自20世纪末以来,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经过近四十年多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诗坛的新主潮。同时,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在诗坛也没有缺席,他们用文言创作的格律诗词表现社会生活,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

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悠久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中国诗歌的语言运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我们民族气质的体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感,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只有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创作上以回应时代的呼唤为己任。
B.信息时代的传播手段让诗歌写作趋于大众化、快餐化,导致当今的诗歌变得边界模糊。
C.记录民族历程,担负民族使命,坚持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中国诗歌定能产生更好的作品。
D.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特征非常突出,但学西方也令其丢失民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第一段通过对当今诗坛现状分析,强调了诗人回应时代呼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分写部分采用并列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诗人应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创作出优秀诗篇。
C.在论证第三个分论点时,不仅强调了锤炼语言艺术精度的重要性,还指明了实现的路径。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重点以新诗百年历程尤其是近四十年发展状况来立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对诗歌创作进行无底线尝试的人不是真正热爱诗歌的诗人,写不出里程碑式的诗篇。
B.诗人要成为某一时代有代表性人物,就必须坚守诗歌精神,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
C.新写实主义诗潮在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和心声等多方面开拓了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
D.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就能锤炼出有艺术精度的诗歌语言。
2023-02-08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
C.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
D.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0-10-30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