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55405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书法创作中,何为书法之美,如何进行审美思考,是当代书家步入更高艺术层次的必经阶段。随着楚系文字新资料的逐渐公布和考古的新发现,新的楚系文字研究成果不断面世,楚简书法的创作成为近年来书法界的一股新风。以篆书、篆刻创作为主的书家,逐渐摆脱秦小篆的刻板与柔弱,进而从个性张扬、古拙朴茂的战国楚简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创作形式和意趣。

从楚简中不但能看出其与其他六国文字不同的篆法结字空间特点,同时也可从中看出其书写速度快慢上的时间性。从美学角度而言,这一个个虽独立却有行气、字不连却意气风发、神采贯之的楚字,或雄强古拙,或优雅娴静,耐人寻味。有些带隶意的字,虽不如东汉的隶书成熟,但其拙中见秀、巧中见拙的韵味,凝脂美玉般的神态,反而是成熟隶书所缺少的。有些楚字虽是篆书,却依然活泼自然。结体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作不规则形,全在不经意中,楚人远在晋人之前已具有了逸笔草草的神韵。历史渊源与风尚习俗形成的下意识,加上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情感,楚人由此获得了书法风格上永恒的独创性,这种自觉而独立的书法艺术风格对当代乃至今后书法艺术创作有所启发和裨益。

简书中所蕴藏的人文笔性和自然性情在草书的创作中也有充分体现。如孙过庭《书谱》中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其中道出了点画与使转、形质与情性两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真书中使转隐藏在点画之中,草书中点画隐藏在使转内部。与二者相应的是形质与情性,形质为基本点画,情性为精神世界,形质与情性同样的相互依存。古人讲:“因物念虑谓之情,自然所感谓之性。”情性即书家的本性。

自然书写是草书创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不仅体现在点画与用笔上,而且要贯穿于草法运用与字形姿态。对于大幅草书的创作,一是要从笔法上探索碑帖结合的方法,大处看要体现出点画的厚实与苍涩,且不失流杨,小处看也要不失虚灵与雅致。二是要在单字的结体上打破原有的结体规律,强化留白与收放的对比,在字组上进行局部的连带。三是在章法上利用墨色枯湿浓淡的变化形成块面对比。四是自我情性的发挥,境由心造,付诸情感的再现。

可见,草书创作中情性的流露、对度的把握,都至关重要。目前草书的创作,通过展览与评审可以看到,一是精心于形制设计,二是作品有赖于纸张的色彩和做旧,三是章法上设计成分偏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弱化了草书创作中的自然书写,使作品偏向于设计的书写,缺乏真性情的流露,从侧面也导致了展览体风貌雷同的形成。

(摘编自李亦奕《书法创作的审美之思:性情流露与度的把握都很重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审美与审“丑”有共同对象——书法作品,有其共同的价值追求——情怀与度的把握。
B.当代书家在书法创作中思考何为书法之美、如何进行审美,是其步入更高艺术层次的必经阶段。
C.楚简中有些带隶意的字,活泼自然,结体方圆、长扁、大小,或作不规则形,全都在不经意中。
D.大幅草书创作要从大处体现出点画的厚实与苍涩、且不失流畅,更要从小处体现出虚灵与雅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以楚简为例,阐明楚人的积极浪漫主义对当代乃至今后书法艺术创作有所帮助。
B.文章在一、二段基础上,第三段指出简书中蕴藏的人文笔性和自然性情在草书创作中有充分体现。
C.文章标题“性情流露与度的把握都很重要”即中心论点,第五段开头重提论点,呼应标题。
D.文章结尾列举目前草书创作偏向于设计,缺乏真性情的流露的现象,意在警醒当代的书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发现,楚人逐渐摆脱秦小篆的刻板与柔弱,从个性张扬、古拙朴茂的战国楚简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创作形式和意趣。
B.楚简中的楚字虽独立却有行气、意气风发、神采贯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与其他的六国文字有着不同的篆法结字空间特点。
C.孙过庭有关论述告诉我们:书法作品中点画与使转、形质与情性是两对对立统一的概念,点画与使转、形质与情性相互依存。
D.草书创作要通过自然书写,流露真情性,将其最重要的内在精神不仅体现在点画与用笔上,而且贯穿于草法运用与字形姿态中。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B.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2018-06-29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 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而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能够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另是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经,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刘长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樊)。在这些诗人的眼中,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已彻底改变了,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是否能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的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我们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这样,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一种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 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 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这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眺,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艺术家如果不能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就不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
B.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贴近,既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感动我们;也可能导致我们把审美鉴赏变成自伤身世。
C.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这种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是因观看事物的距离而产生的。
D.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要变成艺术,就需要艺术家经过反省,把情感客观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竹入幽经,青萝拂行衣”“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诗句中竹子在诗人心中已经不是竹子而是艺术品,有了美的意味。
B.某青年读了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而自杀,就是因为他不能做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C.朱光潜先生的“适当的距离”的主张与童庆炳先生提出的“不即不离”的观点基本一致。
D.舒婷在《呵,母亲》中将母亲比作陌生化意象 “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表现了亲情给她生命带来的甘甜。
3.结合材料,下列现象符合审美体验中“适当距离”的一项是(     
A.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剧情进入高潮时,某军官怒不可遏向黄世仁扮演者开枪。
B.戏曲演员表演骑马时,只凭一条马鞭和带有舞蹈性的动作让观众有日行千里的感受。
C.舞台剧演出时,编导在演员表演区和观众区之间划一道线,警告演员不得越过。
D.在茫茫雾海中,水手因判别不清方位和信号而万分焦急,乘客也感到不安与恐怖。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在画坛上,有“猪不入画”之俗,而黄永玉画作《猪鼻子插葱装象》画的是一头脸部变形的猪,张开硕大的猪嘴,一脸喜笑颜开的样子,鼻孔各插了长长的葱。请结合材料一“不即不离”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2021-11-25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2019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一直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人类遭遇挑战和危机的时刻,口述历史的价值越发突显。口述历史不仅能够探访尘埃落定的历史事实,也可以记录尘埃乍起的社会现象与思潮。可以说,如今口述历史的作用早已超出了记录历史这一传统范畴,而是承载着机构、团体、地域、民族甚至是国家的精神建构、文化塑造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表示,把(口述历史)这件事情做好,不仅关乎自己,实际上也关乎我们这个社会,关乎我们这个民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尤其对民族发展有利的事情。

(《口述历史国际周2021:口述历史,连接过去与未来》)

材料二:

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

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现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述历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

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集口头凭证。

(摘编自赵彬彬、张慧峰《以口述历史形式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许多人对口述历史是否值得相信这一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源于诸多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尽力去完善和细化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

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尽管他们亲身参与到了事件的进程中,但也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容易将他们看到或经历过的视为历史事实的全部,事实上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可以掌握历史完整的真相。很多口述访谈的被访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会影响他对一个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受限,且单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看,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单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闭塞、通信初步发展的时期,普通民众能够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只有报纸、广播或电报,更遑论那些只能够通过信件才可以勉强进行信息交换的古老年代。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

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经历过相同历史事件的人,如果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所记忆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这段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节之处,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

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史的过程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前期的筹备、实际的访谈过程,还是后期的资料整理,访谈者的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口述史的成功与否。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但难免会出现记漏或记错的情况。如今的口述访谈则可以借助更多的记录工具,如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从而更加准确而完整地记录下口述内容。

对于访谈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

(摘编自黄心怡《借用新闻访谈技巧提升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实践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仍然存在很多环节需要加以完善。但电子音像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B.口述历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和使用普通人口述的史料来研究历史,与那些历史学论著有很大不同。
C.口述历史既能够探访记录历史,又能够记录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越发丰富,对个人、社会、国家、民族均有深远影响。
D.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些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因形势特殊等原因而不能留下来,要了解真相就应该对相关人员做口头调查。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雷蒙·阿隆《历史哲学》:“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
B.布罗代尔说:“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
C.胡也频认为:“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作为根据。”
D.科林伍德《自传》:“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
3.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口述历史真实度的因素有哪些。
2023-03-27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