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55617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乘法口诀是人们在计算中进行乘、除、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规则,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沿用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古时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现在使用的顺序恰恰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称为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2002年湘西出土的3.7万枚里耶秦简中,就有3枚保存十分完整清晰的九九乘法表”,据考古专家称,它是目前全世界发现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足可改写世界数学历史。这份九九乘法表详细记录了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是为38项。为什么口诀只有38项呢?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已众所周知一乘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除了将一二而二作为代表列入表内,从一乘三一乘九”7项都未列入。同时,一乘一也未列入,而表中出现了二半而一,就是2×1/2=1代替一乘一了。因此,里耶秦简九九乘法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九九。同时,二半而一又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分数的最早应用。

关于乘法口诀,还有一则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发出告示招贤纳士。有一天,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来应招,就将九九八十一……六六三十六……二二而四乘法口诀背了一通。在场的大臣们都觉得好笑,齐桓公也笑着说:此等技能,我们这里连小孩子都会。应招人对答:假若您连我这个能背诵乘法口诀的人都重视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贤士来到您身边啊!由此可见,2600多年前的齐桓公时期,乘法口诀已很常用了。

基于商代就已采用的十进位制而发明的九九乘法表,使乘、除、开方等数学运算更简便、快捷。这两项发明后来向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贡献。

放眼世界古代史,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过累次迭加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其5×18,先将18+18=36,再迭加36+36=72,然后再加上1890。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采用的是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太过于庞大,考古学家也从来没发现类似于九九表“59×59”乘法表。古玛雅人发明过20进位制,与现代世界通用的中国古人发明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19乘法表也要190项,可是,考古学家至今也未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

由于没有乘法表,在13世纪之前,西方人运其乘法、除法十分辛苦,能够乘、除大数的人甚至被视若数学专家。而在同时代的中国,一个十来岁的孩童就可以完成。九九乘法表这一伟大发明赋予了几乎所有中国人出色的基础计算能力。九九乘法表”13世纪才传入西方国家,而且还是大学级别的学术部门才能学到。

据媒体报道,英国成年人的数学水平很低,有人认为,他们一旦离开计算器,则连简单的乘除法都做不出来。据说,英国人因为数学不好,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英镑!2015年英国人决定在小学推广九九乘法表,但因翻译成英文后发音颇为绕口而水土不服。以三七二十一为例,中文发音有节奏且易记,而英文“three   seven   twenty-one”就绕口绕舌难记了。不仅是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都一样,究其原因乃是中国汉语发音和构词具有先天优势。且语法、发音以及早期数字表达方式不同,造成欧洲人数学思维与中国人截然不同。不过,据说英国教育部门颇有决心,表示再困难也要将其推广,他们在《一课一练》英国版中,可能改为“12×12乘法表,从而扭转基础数学计算长期不利的局面。

(选自彭昌辉《背诵九九乘法表的历史,已经超过三千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乘法表最大项为九九相乘,古人便用“九九”两字作为此口诀的名称。
B.古代乘法表与现代乘法表最重要的区别仅在于口诀的数量存在差异。
C.专家认为,里耶秦简中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足以改写世界数学历史。
D.商代就已发明的“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九九乘法表”的得名、演变、影响组织材料,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魅力。
B.文章旁征博引,广泛引用各种史料及研究结论,材料相对客观,持论公正中肯。
C.文章引用齐桓公招贤纳士的故事,使得行文更有趣味性,避免了一般论述的枯燥。
D.文章通过对13世纪中西方人在运算能力方面的对比,凸显出中国人数学方面的天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古代史上煊赫一时的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有乘法表,其他的文明都没有。
B.九九乘法表刚刚传入西方国家时,一般阶层的人未必有机会接触并深入学习。
C.英国人因数学不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才毅然决定推行九九乘法表。
D.学习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是扭转西方基础数学计算长期不利局面的关键。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与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虽分属于语言和造型两个艺术种类,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然而二者间却紧密相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诗与中国画共同的根基。中国诗与中国画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它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有着高度的文化同一性。从文者、习画者离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单取诗词、绘画之形,虽异常刻苦,往往也只得其表,难取其实。同理,欣赏者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在优秀的中国诗词与中国画面前,也将难以体味出其丰富的内蕴与妙处所在。境界是中国诗与中国画所崇尚的追求。伴随着禅宗思想的演进,中国传统文人对境界的追求更上层楼。禅宗对空性”“顿悟的认知,也深刻塑造了中国文人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创造。中国诗与中国画在唐宋时期的高度发展,正与此有极大关系。禅宗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影响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使中国文人的审美经验与审美追求臻于境界化。代表人物首推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王维的诗与画充分体现了对空、远、静、寂的境界的追求。王维于中透视,以禅境入诗境、画境。

诗词、绘画是中国文人用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北宋文人画家群体尤其体现了这一特点。他们的诗与画主情,突破了唐代以前中国诗、中国画以叙事、再现为主的特点。唐代画家吴道子,尽管他的画中也具有抒情性,他能运用线条娴熟地表达感情。但他在画中的抒情还基本居于次要地位,是为叙事服务的。直到禅宗兴起,独具特色的中国文人画开始产生,此前中国画的抒情逐渐转变为主情。他们于画面上舍形取意。苏东坡以诗的形式阐述绘画道理时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他又在《王维吴道子画》中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翻谢笼樊。回过头来,我们再品读苏东坡的诗,欣赏苏东坡的画,正如其所崇尚和追求的境界,一言一语,一笔一墨无不关乎情,形似显然不是他所在意的目的。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是中国诗与中国画共同的表现手法。因为对自然的观照,中国文人崇尚天地之清悠,进而是荒寒之境,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诗人、画家纷纷取之入诗、入画。汉字清、空、寂、寒、静、幽、绝、灭、独、闲、去、水、夜、月等成了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异曲同工,深山、云气、古寺、寒鸦、枯枝、幽林、孤草、苍苔等也成了画家笔下常绘之景,北宋欧阳修论绘画时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寄意于毫素者,非高怀绝识,不能得其妙。

由此可见,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映照,彼此生发。

(摘编自冯朝辉《孪生姊妹:中国诗与中国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审美特征。
B.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国诗、中国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靠中国诗、中国画表现。
C.唐代及其以前的中国诗、中国画是叙事再现的,宋代以后就是抒情的了。
D.因为共同的文化根基,中国诗与中国画在景物选择上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中国古人写诗作画的根基、追求、目的、表现手法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联系。
B.文中第三、四段都提到王维,意在用他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文人用诗、画表达情感主要是通过禅境实现的。
C.论述中国诗与中国画具有共同的表现手法时,文章引用欧阳修的画论,说明古人也有此看法。
D.中国诗与中国画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在景物选择上也有共同的审美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宗对“空性”“顿悟”的认知,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与画对“空、远、静、寂"的境界的追求。
B.不管是作诗还是绘画,形似都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因此中国古代文人画便有了重抒情、轻形似的特征。
C.因为中国文人往往用诗、画表达情感,“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便成为中国诗词绘画共同的表现手法。
D.没有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文人便没有了对中国诗词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2021-06-26更新 | 10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人类怎么保护,每一只朱鹃、华南虎、大熊猫都会死掉,那为什么要挽救它们呢?而作为一个物种,任它们灭绝又如何?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值得吗?这些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基本问题,屡受争议。

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在这里,文化的定义是“与遗传无关、但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人类社会中,文化因素正在逐渐压倒遗传生理的因素。当我们说“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时候,这种独特性大部分来源于后天。然而,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也通常微乎其微。一种不适应其所在环境的人类文化可以导致一个文明的毁灭,但动物界中的文化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巨大的效果。

因此,野生动物的价值更多地承载于它的基因之中,种群本身的延续更为关键。个体的死亡是必然的,但基因通过种群基因库可以长存下去,维持物种的存在。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个体,更多是一种保护种群的手段,本身并非目的。

如果保护个体是手段,那么保护物种、保护地球生态呢?

但实际上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物种虽然寿命长,但早晚也要消逝,新生代哺乳动物每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地球历史上至少99. 9%的物种都已经绝灭了,绝大部分都和人类没有关系。至于“保护地球”,则问题更大。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但是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回来。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那么我们天天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图的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可是受不起。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

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而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因素的话,保护其它野生动物的动机似乎也变得不充分了。而实际中的野生动物保护原则其实就一句话:“尽可能维持现状”(包括“恢复到以前的现状”)。因为这样对人类自身最为有利,环境不变我们才能安安稳稳地发展文化和经济嘛。

现实中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最大困境无一例外在于资源不够。所以我们会优先把资源投给那些花费小、意义大的野生动物。因此,出现了两个保护生物学里专属的概念:伞护种和旗舰种。

所谓“伞护种”,本身不一定有多大的生态学地位,但它们所需要的生存环境能覆盖很多其它物种;只要有人出钱保护了它,就能连带保护很多别的物种。围绕伞护种建立动物保护区始终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方向。而“旗舰种”甚至连生存环境这个要求都可以放宽,它的基本标准严格来说只有一条:能卖萌,能招人喜爱,能吸引眼球,能拉捐款。如果同时满足伞护种的标准那就更好;若是连带还有民族象征、国家特色等等,那就近乎完美了。大熊猫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旗舰种。它足够奇特,还算珍稀,萌起人来天下无敌,并且还相对容易圈养,也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

经常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确实,大熊猫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大熊猫本身的宣传意义、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但总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人,拯救更多的物种。客观情况如此,我们只能把某些物种放在优先地位,把资源相对集中在有意义的领域。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有删改)

1.下列表达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的做法对于地球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它也不在乎人类怎么闹腾,因为它有的是时间恢复。
B.野生动物中文化并没有人类中那样巨大的效果,也因此野生动物的个体没有人类个体那样的独特性,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
C.野生动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安安稳稳发展文化和经济,因此“尽可能维持原状”成了保护的原则。
D.地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但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我们维护生态系统就是为了提高它的抵抗力稳定性。
2.下列表达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熊猫是“迄今最完美的旗舰种”,是因为它奇特珍稀,容易圈养,萌起人来天下无敌,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并且还带有国家特色。
B.在伞护种和旗舰种上投入较多的资源,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整体资源不足,需要以此争取更多的人。
C.伞护种本身生态学地位不大,但只要有人出钱保护它,就能保护一个覆盖很多物种的生存环境,这是围绕伞护种设置动物保护区的意义所在。
D.大熊猫凭借旗舰种的身份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拉来了很多捐款。但它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
3.下列表达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在于保护种群基因库来维持种群的延续,而保护个体只是手段。
B.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极少数物种一旦灭绝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所以维护生态系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C.我们在口号里宣传我们保护生态是为了地球,但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动机也就似乎不充分了。
D.“鼻青脸肿”指的是地质尺度上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而“顽强”指的是恢复力稳定性强。
2017-03-16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

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盖天说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该说能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它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闭提出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经过细致思考,发现了盖天说的诸多破绽,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

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面对王充的责难,晋朝的葛洪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出“横破镜”的状态这一事实作为依据,指出这种现象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至于太阳从水中出没的问题,南北朝时的浑天家何承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燃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何承天的辩解,表现了浑天说者为修补理论上的漏洞所作的努力,但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浑天说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它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直到12世纪的南宋,朱熹仍在关注着这一问题。他的态度很明确:“有能说盖天者,欲令作一盖天仪,不知可否。或云似伞样。如此,则四旁须有漏风处,故不若浑天之可为仪也。"朱熹是从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角度反对盖天说的。他的话表明,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学者们仍在讨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孰是孰非。中国古人对天体结构问题的关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南北朝时期祖睢比较了浑盖双方的差异,在查阅典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持续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浑盖之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

(摘编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天象。
B.汉武帝时期,浑天说有力挑战了盖天说,此后一千多年,天文学界对它们的争论不曾停歇。
C.针对王充的责难,晋朝葛洪以“横破镜”为事实依据,从而修补了浑天说理论上的漏洞。
D.浑盖之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表现了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密切关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浑盖之争时,将中西方关于宇宙结构的认识存在的旷世之争作了对比。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展开论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C.文章引用何承天“日为阳精”的解释,证明了浑天说没有地球观念,存在根本缺陷。
D.文章列举扬雄、葛洪、何承天、朱熹等人的例子,旨在论证浑盖之争持续的时间长。
3.盖天说与浑天说相比,二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4-15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