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7 题号:156545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洁访谈录

荒林

荒林:从一种社会理想的追求到个体的追求,变化是非常大的。你开始时是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写作,比方写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的时候,你还是比较重视社会问题的。

张洁:中国知识分子通常会有这种情结。

荒林:你写的时候很关注社会的状况吗?

张洁:也不是,就是因为一种感动,或是说动心。

荒林: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张洁:不太真实。对小说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故事,不过是某个契机给你一种创作的启发、冲动,然后你尽力挖掘。

荒林:当时你的写作冲动就是因为感动吗?

张洁:古今中外的作家就这么两类,一类是先有感动、动心,然后去挖掘:比如,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创作冲动等等;另一类是先有理念,然后去寻找故事、细节。

荒林: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类?

张洁:我想可能是第一类吧。我不会先有理念,然后找一个故事、细节往里填充。

……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问一个为什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时候会想上好几天,想不通是怎么回事,然后豁然开朗。

荒林:豁然开朗就开始写作是吗?

张洁:我写作从来没有提纲,但脑子里每时每刻都在想我的小说。连《无字》我都没写过写作提纲,只想第一部写什么,第二部写什么,哪一章写什么,然后坐下来写。写作提纲对我没什么用,根本不会照着它去写。经常是最早的设想和后来的写作根本不是一回事,最早的创意和写成的小说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不断地否定自己,所以最后写成的故事和最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荒林:我觉得《无字》特别具有思辨理性,女主人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谁?”,她一直在分析身边的人和世界,始终在分析之中。

张洁:就像一个个庭审,将人物反复拿来审问,其实也包括在拷问自己,因为你很多事情闹不懂。某些地方有人说我重复,其实我是有意如此,就像交响乐,主旋律会在每个乐章中不断出现。《无字》中的很多段落都是我有意的、不断的重复,但人们没看出来,我是白费心机了。

荒林:当把写作本身当作思索过程的时候,和讲故事是有些区别的。

张洁:思索是一个过程,不是惟一的,但是相当重要的过程,我不喜欢说惟一,决定每一件事物的因素都十分复杂,我们所说的只能是其中之一,我特别喜欢“之一”这两个字。

荒林:你会不会觉得正因为是“之一”,思索就成了一个永远的开放的过程,你的人物也永远在过程之中?

张洁:如同有人说我成功,我也不喜欢这个词,因为“成功”这个词是完成时态,创作、人生都没有完成时,除非你死了。但那只能叫停止,并不等于完成。

荒林:由于是思索型的写作,人物和事情都在过程之中,因此能发现你的写作,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之间,思考的过程和痕迹清晰可见。从写作的结构来说,是你的思考变了。

张洁:《无字》以后,我的写作技巧的确有了提高,包括我的语病都得到很大的纠正。我不是学文学出身,看书为了快也不那么认真仔细地学习,所以语病相当严重,尤其是第一稿《沉重的翅膀》,简直一塌糊涂。但是通过《无字》12年的训练,每天都在那里磨,现在再写小说,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

荒林:最初由于感动而写作,想到的是社会责任感;现在你写作,关心的是写作的过程,人物的成长。你对于写作技巧越来越有唯美的追求。像你刚才谈到《无字》的音乐性,就穿透了故事本身。

张洁:一个好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是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达到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但是哪怕接近一点,也算进步。你每天都在努力。每天希望接近它一点。如果你觉得今天比昨天修改得更好一点,更接近你的感觉,那就是一个进步。所以我说自己每天都在成长。

(选自《文艺争鸣〈存在与性别,写作与超越——张洁访谈录〉》,有删改)


【注】①张洁(1937~2022),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中国作协理事,两次获茅盾文学奖。②荒林,原名刘群伟,时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创作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话题,张洁表示这源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情结,但自己的创作不是基于对社会状况的关注,而是来自社会问题引发的创作冲动。
B.被问到小说创作的发端时,张洁认为作家的创作类型决定了作品的建构方式,而自己创作的关键在于产生创作冲动和启发后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求。
C.关于小说创作的方式,张洁更强调勤于思索,认为写作提纲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作家不会照着提纲去写,最初的设想和完成的作品往往相差甚远。
D.关于作品《无字》的相关讨论,张洁表示该作品不仅是她进行创作实践的平台,也是她提升创作技巧的阶梯,但仍然没有实现感觉和表述的零距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林作为提问者,关心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期望可以复原作家的创作过程,探寻创作方式,从而分析文学的规律和作家的发展变化。
B.荒林作为对谈的一方,对张洁的作品非常熟悉,在交流过程中随时进行总结和点评,从而营造了对谈氛围,引导对话逐步深入地展开。
C.从张洁的创作发展来看,从最初因感动而写作到后来的追求唯美,反映出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家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成长过程。
D.张洁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家,更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能冷静对待自己的成就,对自己写作上的重复、语病等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
3.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荒林评价张洁“把写作本身当作思索的过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海外购物,买的是啥?

我国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是近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新特点。目前经常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家庭年收入在5万—8万美元之间,这部分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对日用消费品的要求也较高。由于出国旅行愿望强烈,机会也多,他们消费的重心逐渐转向了海外。过去,中国游客出国购物多选择价差较大的高端名品,而近年来,面膜、牙膏等日用品也成为中国游客瞄准的对象。在一些国家主要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常常会看到中国游客扫货的情景。

“海外购物热是国内消费品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荆林波认为,客观地讲,国内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升级,但优质消费品供给仍落后于居民消费需求,供需两端不适应、不匹配。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与国外市场相比,手机、家电等消费品市场已差别不大,但就产品的创新能力、换代速度看,在化妆品、家居、医护等许多细分行业,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荆林波说:“海外消费热,消费者买的是商品质量,也是品牌文化……中国不缺乏消费需求,而是缺乏拴住消费者的功力。”他认为,市场需求决定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国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消费潮流、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功效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适应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我国境外消费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的境外消费增长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4年境外消费规模高达1648亿美元,占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旅游购物”正由一次性消费向长期性代购转变,且群体效仿、消费粘性明显。许多中国游客在通过旅游接触过海外商品后,再通过互联网代购、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海外代购渐受青睐 专家提醒注意权衡海淘利弊

中广网北京消息       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青睐直接通过海外网站的网购,成为海淘族。大家为什么要到海外网站购物?这里程序很多,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等,有很麻烦的一套程序,能便宜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进行了点评。

包华:国外很多产品,尤其是奢侈品,价格跟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价格差异比较大。其次,有一些产品国外在销售,国内是没有的。

胡钢:有网友在海淘过程中遇到过比如黑网站、信用卡盗刷、产品损坏以及退换货困难等问题。

包华:海淘族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利弊,才能做出明确决策。

胡钢:网站有实际的运营主体,可能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你要知道他是谁。此前有专家呼吁一种新的制度,叫“反悔权制度”或“冷静期制度”,意思是收货以后,有7天或14天反悔期,此期间对货品不满意可以退。

胡钢:这在国外比较流行。如果这种反悔权制度能够得到明确,将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远程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利好。

包华:海外代购问题有三。第一是代购商自身问题,代购商如果今天在明天无的话,可能就很难处理。第二,物品货不对板,很有可能跟代购商谈的产品和最终代购回来的产品完全不同,我们怎么退换货,怎么拿钱回来。第三,信用卡盗刷,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胡钢:美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到中国境内消费者,代购网站也不可能提供额外保障,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摘自“中国广播网”)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近年消费市场的新特点就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海外消费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
B.海外代购的主要弊端是程序很麻烦,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样式等。
C.境外消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旅游购物、跨境电商、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
D.消费者看重欧美市场“大品牌”商品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这些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海外购物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国游客在外国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购买面膜、牙膏等日用品。
B.中国国内企业应紧密关注消费潮流变化,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百姓消费市场。
C.我国旅游购物的方式正发生悄然变化,从一次性消费转变为长期性代购, 新型贸易方式多样化,境外购物转变成长期行为。
D.国内产品的品种、版式、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国外很多产品价廉物美,有细分的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强大的创新力。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海外消费热背后传递的市场信息,简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19-01-20更新 | 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宫文创这样造品牌

作为一个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故宫拥有众多皇宫建筑群、文物古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网红”,到2018年底,其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1.1万件。

故宫文创新尝试

故宫每年接待1700万人次观众,怎样才能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转变源自2013年。当时台北故宫推出一种创意纸胶带,在网络爆红。这让故宫博物院看到文创产品的庞大市场。其实,这并非故宫首次关注文创市场。过去故宫也做文化产品,但都是将书画、瓷器等进行简单复制,且价格高昂、质量一般,消费者并不买账。如何有针对性地研发出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表达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台北故宫启发,故宫博物院开始了新尝试。

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其文化价值,这是故宫追求的目标。由此,故宫开始举办文化创意产品比赛,以此拓宽研发思路。随后“奉旨旅行”行李牌等萌系产品问世,开始让故宫变得年轻起来。除了实体的文创产品,故宫在网络上也打开“宫门”。目前,故宫博物院拥有4家文创网络经营主体,产品面向不同人群,风格各有特色,实现差异化经营,共同塑造故宫文创的整体形象。

“故宫的藏品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能够不断挖掘,不断进行创意,不断创造一些人们喜欢的文化创意产品,这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年轻人爱上故宫文化

如何让沉睡在博物院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欢和接纳,这是单霁翔常常思考的问题之一。要拉近故宫与年轻人的距离,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点击量超10万的爆文。同一年,故宫文创推出系列产品,其中“朝珠耳机”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十大文创产品”第一名。创意满满的文化产品,与年轻人的“脑洞”碰撞到一起,便能持续挖掘故宫“矿藏”,传播效果更加强大。

北京故宫文创时间虽然不长,却迅速走出融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新路子。截至2018年,故宫先后上线了9款App,涉及故宫资讯、游戏和导览等众多内容,将专家研究成果与观众感兴趣的题材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把专家研究成果“翻译”成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更加口语化,形象更亲和,不断拉近故宫博物院与广大观众的距离。

“故宫博物院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单霁翔说。

精益求精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让人们通过故宫文化创意直接触摸到文化,是故宫发展文化创意事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近年来,定位于“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大众生活”原则,故宫还做出许多社会大众能够乐于享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产品。“很多观众参观故宫时就对我们宫门的印象很深,所以我们就把宫门做成了宫门旅行包,让人们把对宫门的印象带回家。”单霁翔认为,文创产品必须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信息,把它跟人们生活需求对接。

为了更好塑造品牌形象,故宫博物院在确保每件文化产品都拥有故宫创意元素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的把控,力争使每件产品均具备高质量。据介绍,故宫文创产品样品打样常规在4次至5次以上,以精准把握细节、调整产品工艺、完善制造工序。2018年底火爆一时的故宫口红,在研发过程中,仅口红外观设计稿就修改了1240次

够专业的内容、接地气的策划、高水准的制作,使故宫获得“故宫出品,必属精品”的观众评价。“不一味迎合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接近消费者,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再生。”单霁翔说,这是故宫应该达到的最好状态。

(取材于2019年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台北故宫的启发,北京故宫开始关注文创产业,并研发出超万件文创产品。
B.“朝珠耳机”“宫门旅行包”等产品,使故宫藏品有了文化价值,并服务于大众。
C.故宫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其资源优势,而在于用好这些优势为人们做些实事。
D.故宫以文创激活资源,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意在实现故宫文化的传播与再生。
2.下列关于文章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概括故宫的资源优势与文创成果,语句凝练,生动形象,给读者以美感。
B.三个小标题在组织材料上层层递进,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把握写作意图。
C.引用博物院院长的话,增强了新闻的影响力,也起到丰富内涵、突出主题的作用。
D.文中画线句子抓住具体精准的数字凸显故宫文创的精品特质,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3.故宫博物院在研发文创产品时关注了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0-04-07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2.15)

材料二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据介绍,“太空多面手”环绕器“一器分饰多角”: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在近7个月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中心承力锥筒+内部贮箱下探+外部六面柱体”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该创新构型在中国航天结构系统中的应用尚属首次,它可以使环绕器在发射段负荷的重量相对减少。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1.02.10)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英媒《卫报》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航空项目发展迅速,中国尝试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加入到征服火星的“精英俱乐部”。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将围绕火星进行轨道飞行并利用安装太阳能板的火星车研究火星表面。该探测器预计将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进入火星轨道。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火星漫游的国家。德国媒体也纷纷以“中国开始首次登陆火星任务”为题进行报道。法新社报道则指出,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中国这次历史性发射任务,路透社报道称,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开展行星探测任务。而且,如果任务取得成功,“天问一号”将使中国成为首个一步到位实现环绕、着陆并部署火星车的国家。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行星地质学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参加美国火星任务的雷蒙德·阿维森说,最危险的行动是让一台着陆器完好无损地抵达火星表面,因为火星大气层太薄,无法让航天器减速太多,但大气又足以引发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法新社也引用专业分析人士的话说:“只要‘天问一号’能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发回第一张照片,这次任务就是一次巨大成功。”

《科学》杂志指出,如果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将预示着中国在太空项目上的惊人进步,将中国置于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7.29)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后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B.“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它的环火轨道为椭圆形,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为10个地球日,倾角约为10°。
C.“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后续还将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D.“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堪称“太空多面手”,它所具备的功能比着陆巡视器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先是在近7个月中作为飞行器,再作为通信器,最后作为探测器。
B.“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其中推进剂不少于2500公斤,着陆巡视器为1300公斤,故环绕器必须少于1200公斤。
C.为了给环绕器“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独特的深空探测结构构型和“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D.“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世界各国媒体广泛关注并一致作出高度评价,《科学》杂志甚至预言中国将因此进入太空领导者的行列。
3.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2021-07-12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