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56 题号:156943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帝饬百官及诸监司毋得请托。诏京西、湖北商人以牛马负茶出境者罪死,诏翰林学士、谏议大夫等各举堪御史者二人。奉国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王友直以募兵扰民,降为武宁军承宣使,罢军职。军民哗呶者,执送大理寺鞫之;军民喧哄者,并从军法。

帝著论数百言,深原用人之弊,因及诛赏之法,命宰执示从臣于都堂。刘崞以平李接功,擢集英殿修撰。初置广南烟瘴诸州医官,复置皇太子宫小学教授,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再蠲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诸州招补军籍之阙,自今岁以为常。

八年十二月,以徽、饶二州民流者众,罢守臣,官出南库钱三十万缗,付新浙东提举常平朱熹振粜。雨雹,以度僧牒募闽、广民入米。诏县令有能举荒政者,监司、郡守以名闻。是岁,江浙、两淮、夔州等水旱相继,发廪蠲租,遣使按视,民有流入江北者,命所在振业之。

十五年袝高宗神主于太庙,诏曰:朕比下今欲衰绖三年故以布素视事内殿稽诸典礼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十六年二月传位皇太子,六月崩于重华殿,年六十有八。谥曰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

赞曰: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即位之初,锐志恢复,然值金世宗之立,金国平治,无衅可乘,然易表称书,改臣称侄,减去岁币,以定邻好,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寝异于前矣。自古人君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终丧三年,又能却群臣之请而力行之。宋之庙号,若孝宗之为,其无愧焉!

节选自《宋史·三十五卷·孝宗纪》


[注]①五年,指宋孝宗即位第五年。②度僧牒:古代僧尼持有度牒,可以证明出家人的身份,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可以免除地税、徭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比下今欲衰绖三年/故以布素/视事内殿/稽诸典礼/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
B.朕比下今/欲衰绖三年/故以布素/视事内殿/稽诸典礼/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
C.朕比下今欲衰绖三年/故以布素视事内殿/稽诸典礼/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
D.朕比下今/欲衰绖三年/故以布素视事内殿/稽诸典礼/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宋时御史选任采用回避法。宰执的亲属,不论关系亲疏,皆不能充任御史,这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御史的决策权。
B.宰执,是宰相与执政官的简称。在宋朝时,宰执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朝以后,金、元基本沿用这一官制。
C.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宋太宗置十五路,各设转运使掌路之权,使之逐渐成为高级行政区,开后代省制先河。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孝宗对官员要求严格,即位第五年,严肃整治百官和各监司,不允许官员徇私请托:如王友直因募兵扰民而被降职。
B.遇到荒年时,宋孝宗能用国库的钱救济百姓,让监司、郡守把救荒有能的县令的姓名上报朝廷,命令各地赈济流民。
C.因为要对长辈尽孝,宋孝宗因此不顾大臣反对,遵照古制坚持为父皇守丧三年,孝心可嘉,但对朝政有所荒疏。
D.宋孝宗虽然没能收复失地,但史书还是肯定了他的功绩:提升宋的地位,睦邻友好,改变金人轻视宋人的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谁。
(1)再蠲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诸州招补军籍之阙,自今岁以为常。
(2)遣使按视,民有流入江北者,命所在振业之。
5.史称宋孝宗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请分析宋孝宗的“贤”体现在哪?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徽庙过河数日,宣谕曰:“我梦四日并出,此中原争立之众。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否?”臣曰:“本朝德泽在民,至深至厚。今虽暂立异姓,终必思宋,幸宽圣念。”又曰:“我梦想不妄,第记此梦”,出御衣衣衬一领,拆领,写字于领中,曰:“可便即真,来救父母。”并押计九字,负缝如故,付臣。徽庙圣训曰:“如见上奏,有可清中原之谋,急举行之,无以予为念,且保守宗庙,洗雪积愤。”又宣谕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用宦官,违者不祥。故七圣相袭,未尝辙。每念靖康中,诛罚为甚,今日之祸,虽不止此,要知而戒焉。”徽庙又令奏上云:“恐吾宗之德未泯士众推戴时宜速应天顺民保守取自家宗庙。若不协顺,记得光武未立事否?”

(节选自《北符见闻录》)

材料二:

昔少康复立而祀夏,宣王复立而继周,光武复立而兴汉,晋元帝正位于建邺,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宋传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况时危势逼,兵弱财匮,而事之难处又有甚于数君者乎?君子于此,盖亦有悯高宗之心,而重伤其所遭之不幸也。然当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师,内相李纲,外任宗泽,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顾乃播迁穷僻,重以群盗之乱,权宜立国,确乎艰哉!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成之秋。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节选自《宋史·高宗纪》)

【注】①康王:指宋徽宗之子赵构。在金兵北掳徽钦二宗后,赵构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恐吾宗之德A未泯B士众C推戴D时E宜速应天F顺民G保守H取自家宗庙。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庙。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入于太庙”的“太庙”意思相同。
B.易,意思是“改变、变换”,与现代汉语成语“移风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
C.守文,本指遵循文王法度,文中指遵循先王法度;也可指墨守旧说或者恪守成规。
D.垂,意思是“接近”,与《谏太宗十思疏》中“鸣琴垂拱”的“垂”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河数天后,微庙梦见四个太阳一起升起,他觉得这代表中原争夺帝位的人很多,因此对中原百姓是否愿意拥戴康王感到忧虑。
B.微庙希望康王将来如能扫滑中原,一定要赶紧行动,洗雪耻辱;他认为今日之祸皆因于靖康年间诛罚太重,于是要康王引以为戒。
C.高宗中兴之初,虽然时局危险、兵力虚弱、财政匮乏,但是借助四方勤王的军队和朝廷内外的贤臣,天下之事还是大有可为的。
D.高宗先后被奸臣迷惑和掣肘,贬谪和杀害忠良之臣,以致坐失良机,自己却又苟且偷安、忍受耻辱,最终难以逃脱后人的讥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朝德泽在民,至深至厚。今虽暂立异姓,终必思宋;幸宽圣念。
(2)顾乃播迁穷僻,重以群盗之乱,权宜立国,确乎艰哉!
5.徽庙对于康王有哪些期望?结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1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国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司农寺主薄,知豫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救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弥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草窃间作。诏委以规画飞虎军,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檄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调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史、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杆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B.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盔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C.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D.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建康”也指此地。
B.迁,指官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出”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两年”中的“出官”也是此意。
C.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江,在古汉语中特指长江。古人在地理上习惯坐北朝南观之。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今仍称江西省为“江右”。
D.长短句,这里指词。《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均是以词人之名命名的词集。唐人常称七言为长句,如《琵琶行》中“因为长句”,“长句”即指七言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治政有方。他有军事才能,在文章中论述形势、战术、地形等问题极为详细;任职豫州时减轻赋税,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
B.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曾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的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拨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族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掉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5.朱熹去世时,他的学说正被朝廷宣布为“伪学”,门生故旧因避忌而不敢去送葬,辛弃疾却前往哭祭,对此你怎么看?祭文内容体现了辛弃疾对朱熹怎样的评价?
2020-11-25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 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   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   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 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往。”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   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 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常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乃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 元祐元年卒。

(选自《宋史·龚鼎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B.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C.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D.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自宋起,进士要经过“殿试”覆核和决定名次。
B.晷,是古代测日影以定时的仪器,文中的“移晷”可理解为“一段时间”或“一会儿"。
C.吏部,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考选及全国赋税的征收,部门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致仕,也称“休致”,指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进谗言说石介逃跑去了辽国,鼎臣愿拿全家性命担保石介已死而不是逃跑。得到了郡守杜衍的赏识称赞。
B.鼎臣在渠州兴建学校,开学讲课,过去这是一个从无读书人的偏僻地方,由此,当地人受到鼓励,开始有人考中进士。
C.景德年间辽国来犯,鼎臣祖母、兄、姊都见过侵略的惨状,鼎臣不忍心前往,皇帝准许并下诏免除他后代子孙出使。
D.鼎臣担任兖州知州时,别的地方使者为求取功名而收取虚报的赋税,只有鼎臣仍按等级收取,没有增加赋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5.鼎臣“至大事,无所顾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06-2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