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1575609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生态美学并不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但正如蒙培元先生提出的观点:中国哲学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我国生态美学贯穿于古典哲学中,与儒释道三家思想相生相伴,始终影响着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生态美学观在哲学上主要体现在对的探究与重视上。儒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应远离对虚妄无形的神灵鬼怪的探索,而将重点放在之事上。孔子也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体现了儒家重生、贵生的态度。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观点便展现出在人之生的基础上对自然之生的爱护和尊重,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道家则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万物生于天道的过程,同时道家的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万物齐一等观点也表现出尊重自然、爱护众生的理念。佛家的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则体现出对生的无限渴望以及对自然万物生存状态的尊重。

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侧重点不同,有着生态环境之辨。西方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区别于人的一种背景、围绕物看待,这便有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我国则重点发展生态美学,生态一词本身便将人包含于自然之中,人与万物在自然生态中和谐共生,消解了主客二分,也符合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此外,西方的生态美学在阐释我国传统艺术时存在理论不适用的情况。我国传统生态美学观在绘画、音乐、诗学以及建筑领域均有体现,而其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很难用西方理论进行阐发。例如在音乐理论方面,中西方音乐理论都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便提出音乐的和谐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由于我国的音乐理论与古典哲学联系密切,《乐论》中往往涉及”“”“等概念,例如《礼记·乐记》中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乐论》认为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这些理论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观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但其中的特有概念和深层内涵很难用西方环境美学理论加以解读,因此需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话语体系,对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点进行阐释。

我国古典哲学中丰厚的生态美学观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为当前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个特有优势,生生美学的成功阐发便体现了这一点。生生美学作为一种生命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生生美学关注生命的创生、保育、流变,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理念。此外,传统生生美学向人提出了爱护自然、保持仁爱之心的要求,从德的角度展现了贵生的思想。

建设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需求的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我们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同时,还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其持续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摘编自胡友峰《生态美学立论的深厚渊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体现出佛家对生的渴望以及生命高于一切的观点。
B.西方的环境美学将环境区别于人看待,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
C.我国古典哲学为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大优势。
D.“生生美学”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故而在道德层面展现出贵生的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先引用蒙培元对于中国哲学的论断,然后肯定了中国生态美学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B.文章以《乐论》蕴含了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为例,旨在论证我国音乐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的特点。
C.文章将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主要的差异点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D.文章通过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与发展的阐述,论证当下研究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等观点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等观点,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也有同一性,即体现了“重生”的思想。
B.西方生态美学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看作区别于人的背景、围绕物,且难以适用于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阐释,尤其是传统生态美学。
C.“生生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同时又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实现了中西方生态美学的完美融合。
D.我国当前的生态美学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生态美学之中,但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生态美学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事实与解释
李德顺
给你一种似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打着科学或哲学的旗号,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借以诱人上当受骗,这正是众多骗术的常见伎俩。我们要想识而破之,不入其圈套,就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要学习一点鉴别“事实”和“解释”的本领。
首先,应当注意“事实”究竟是什么?这里大有讲究。比如魔术师在台上,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把一个人分成几段,移来移去。然而这里的事实是什么?是一个活人真的被肢解了吗?当然不是。成功的魔术所造成的事实,仅仅是“使观众产生了‘一个人被肢解了’的视觉心理印象”这个事实,并不是真正杀人并使他复活那个事实。“心理事实”也是事实,但“此事实非彼事实”,不可混淆。
相反,假如有人用魔术师同样的办法,却宣布说:“我有神通,能够把一个人肢解,然后再让他复原。”那么这人一定是个骗子。因为他标榜的是虚幻和假象,不是事实。然而,许多受骗者却分不清这里的两种事实,从而导致真假不辨。比如,有人通过某种表演,宣称“把水变成了油”,你不去考察水分子是否变成了油分子,只看有燃烧发生,就信以为真,那么就是没有抓住真正的事实,因为“眼见之实”并不一定是“自在之实”。
其次,是要抓住“解释”,弄清它的根据。解释不等于事实,一种“解释”同它所解释的那个“事实”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解释可以有多种多样,怎见得就是你说的那个原因和道理?等等,这里同样大有讲究。因为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即使事实本身确凿无疑,面对一个同样的事实,人们之间也会有彼此不同的解释,在科学上有时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那么在各种各样可能的解释中,我何以要相信你的解释?也就是说,弄清一个解释体系同它所解释的基本事实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非常重要。否则“听风就是雨”,见到一点事实就轻信一套解释,就很容易落入圈套。
比如,骗子们常常先给你一个看来无可否认或无法验证的“事实”,比如他那一套“在别人那里或别处如何如何有效”之类,然后向你灌输一套他编造出来的“解释”,其实不过是用以转移注意力,让人忘记从事实本身去找证据。特别是当人们对具体的事例(“事实”)
缺少足够知识,很需要解释而自己又不能解释的时候,这种手法就很容易奏效。因为在这种情境下,受骗者虽然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在看和听,但实际上却是用人家给你的思路在思考了——也就是说,受骗者的感官还是自己的,而头脑却被换掉了。欺诈的妙用,常在于此。
与之相反,正派人的正派做法,是对自己的“解释”高度负责,决不夸大其词、随意乱说。科学是诚实的,真正的科学家是诚实的人,他们从不靠吹嘘,也不爱搞“炒作”,总是老老实实地用事物本身的规律和道理,用科学的知识和原理,或者用实践经验和工艺技术等来解释一切,并且总是界限明确、认真负责、留有余地。有时即使解释得不够完善,那也主要是发展水平问题,而决不是有意欺骗。在科学的解释中,至少对“解释与事实的联系”是认真负责的,解释的根据都是来自发展着的实践,有据可查,并且都经受过、并将继续经受严格的检验。
解释”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不应该怀疑的,就是一般说来,没有什么能够比依据科学和实践的解释更可靠。所以,我们遇事应该首先想到科学的解释,尊重科学的解释,期待科学的解释,发展科学的解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诈骗的危害。
(选自2012年9月3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认真学习一点鉴别“事实”和“解释”的本领,我们就能保持头脑清醒,对骗子常用的伎俩就能识而破之。
B.魔术师在舞台上的表演,比如大变活人、肢解活人、空手穿玻璃,其实这种表演既是事实,也不是事实。
C.同一个事实的“解释”其实并不止有一种,也并不是每一种“解释’与所解释的事实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D.遇事应该首先想到科学的解释,尊重科学的解释,期待科学的解释,发展科学的解释。这才是我们对待“解释”的正确态度。
2.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事实存在不同种类,彼此之间存在不同,有些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同而施展骗术。
B.骗子所呈现的事实如果没有问题,那他对此事实的“解释”则一定是有问题的。
C.如果掉进了骗子所设的圈套里,就会不自觉地依其预设的思路思考,极易相信其所述而上当受骗。
D.明明看到演示的是真黄金,可买到手里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假黄金。这就是“解释”环节出了问题。
3.3.说说选文第三段中的“两种事实”指的是哪两种事实?这两种事实有何区别?
答:                                                                                     
4.选文结尾一段为什么说“‘解释’的问题比较复杂”?试作简要说明。
答:                                                                                     
2016-11-18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点方面——“知行合一”,被称为王学“三大要”之一,但几百年来,学者对“知”“行”的本体及践行的过程等产生了不同的解读方式,而王阳明没有对何为“知行的本体”做出过多解释。有人探寻其缘由:一是王阳明体会到了这个本体的意象,却还不能明确点出这个本体;二是“未有知而不行”的结论超出了当时人们思维的普遍认知;三是“知”“行”原为一体,但既被“私欲”阻断,已然分为两类。

真知在行,不行不知。实施的具体过程是王阳明所注重的,只要在进行“学”的相关过程,就已经在“行”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王阳明曾经提出,做一件事情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学、问、思、辨、行,从单个过程层级上看,这些是独立的个体,但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这几个部分又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正可谓“知行并进之功”。当探寻到它们之间具体联系的时候,不难看出学、问、思、辨的具体的行动过程,便是“行”。如果将学、问、思、辨的结果或者目的看作“知”,那最终实现的过程便是“行”。因此古往今来,没有不“行”的过程就能获得“知”的结果。可以说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提出,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知从心出,是为“良知”。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并不是最早提出“良知”观点的人,王阳明是在继承了孟子思想的基础之上,赋予了“知行合一”学说新的认知、理解和时代内涵。他认为,“良知”既是心的本体,也是“知行合一”的本体: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做一切事情的本体,孔子所说“无适也,无莫也”就是以良知为衡量的。“知行合一”中的“行”,就是实现“良知”,这是学说的关键核心。归根结底,可以说“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如果只有“良知”的过程而无“致”的结果,那就只是表层的认知,只有将二者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宏伟的目标。

在提出“致良知”的观点之后,王阳明很重视这一观点的完善和实践。他在《传习录》中说:“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人们以利益而不是以“致良知”来衡量实践的标准,所以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真正想实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将“致良知”融合到平时行为的实践的准则中。与此同时,王阳明批判“格物致知”,因为程朱理学的观点是为格物进而致知,格物是观察事物,通过观察事物的发展才领悟世间的道理,而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通过与朱熹“格物致知”的对比分析,王阳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分开分析心与理、知与行的进程。

“知行合一”理念作为一个重要的准则和命题,给当代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出路。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在“知”和“行”的立意出发的。既重视良知在精神层级所体现的重要作用,也注重良知在社会实践中的过程与结果。由此看来,良知是道德教育和思想建设的来源。而良知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心智成长中对善的弘扬和对恶的抑制。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引用王阳明的思想,明确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因此,将“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当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朱婉畅《“知行合一”的当代文化精神层级解读》)

1.下列对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和“行”之间如果被“私欲”阻断,就不会达到“合一”的目标。
B.明确了学、问、思、辨的结果或目的后,便可以顺利地指导“行”的过程。
C.注重实践过程,能将学、问、思、辨、行有机统一起来,获得“知行并进之功”。
D.“致良知”是该学说的核心所在,这与孔子的“无适无莫”和孟子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一脉相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知行合一”学说出现不同的解读方式设疑,结尾用“知行合一”学说的重要意义释疑。
B.文章阐释了“知行合一”学说中“知”“行”的内涵、关系、核心以及途径,层次清晰。
C.文章通过列举王阳明批判程朱“格物致知”的事例,引出了王阳明心与理合一的观点。
D.文章既探寻了“良知”的基础,又谈及其现实意义,体现了历史的纵向延伸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使学者对其产生不同的解读方式。
B.“知行合一”既是对儒家和程朱理学的扬弃,也是后世“经世致用”思想的出处和依据。
C.坚持弘扬善、抑制恶,个体就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完美境界,文化自信亦会增强。
D.王阳明未过多解释理论,却推动了分开分析心与理、知与行的进程,彰显了实践的重要性。
2023-05-31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是主体在鉴赏过程中所收获的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及心灵净化等感受,属于价值活动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相比,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但其存在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之中,必然体现着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具有显著的客观性。

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具体的审美实践并不仅限于转瞬即逝的美感经验,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愉悦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道:它(审美)不仅是偶然的,而且像根据合乎律法的安排并且作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意如此……即向那构成我们存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道德使命里去寻找。审美可以联想到道德,人们的心灵触发美感时往往会运用道德的评价。当审美主体惊叹纯洁的颜色或庄严的韵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由此可见,审美价值既包含情感或想象的愉悦等基本价值,亦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超越感与升华感。

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无论是自然美或是依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的生成过程并不只是纯粹的鉴赏判断,还依赖于审美主体通过理性判断充分认知到自身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审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结构均是期待视野的重要组成。个体的道德理念建构了一定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并在审美判断时与其他目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是主体于对象表现形式的鉴赏,也是于对象存在和本质的思考,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和谐一致。

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本质欲求的实现。这种审美体验不仅在于感官的悦纳,更在于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在理念,通过观察与思考阐释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从而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审美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德性的审视,人的视觉和心情的愉悦则是对审美价值的诠释和体现。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正是基于德性修养层面提出的对个体审美价值取向的要求。

(摘编自范渊凯《审美德性是审美价值的重要取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价值具有一定超功利性,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中也有显著的客观性。
B.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审美价值产生的重要原因。
C.如果能产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审美对象就有审美价值。
D.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既有感官的愉悦,也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审美价值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有助于人们理解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
B.文章第二段引用康德的话,旨在论述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既有美感体验又有道德评价。
C.文章第四段采用道理论证,论证了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审美价值的取向包含强烈的道德情感,即审美德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期待视野是一种审美主体在社会影响下所形成的内容及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
B.审美价值不仅包含感官愉悦的审美体验,也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德性的审视。
C.因为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所以审美有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
D.审美德性是审美价值的重要取向,因而高层次的审美一定会激发人们道德层面的崇高感。
2022-09-19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