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158148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尊严,按照重要性降序排列,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首先,一个人的尊严体现为他作为人类成员的尊严:动物性的本能必须接受文化的约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与自然状态最大的不同在于,自然状态只需要释放本能,而在社会中,各种本能受到文化的调节。孟子曾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指出,唯有人才可以在感性欲望面前悬停。人群跨越当下的谋划逐渐形成文化,文化的调节构成各种各样的规范和礼仪。这些规范和礼仪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生活在丛林里,绝不可以肆意妄为。那些彰显动物本能的行为,如果缺乏一个文化认可的目标,如为了情感和艺术,将会被鄙视。无论是传统的道德社会还是现代的法治社会,都存在社会性禁忌,触犯了这些禁忌,犯禁者将会受到处罚。处罚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删除他的社会性,甚至使其社会性死亡,身败名裂。

其次,一个人的尊严体现为他作为特定人群的成员的尊严。人是文化的动物,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故而人必须首先是一种特定文化的动物,然后才能是一种文化的动物。原生文化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根。离开这条根,人就会漂泊不定,成为文化浮萍。尊重一个人,必须尊重他所属的特定文化。破坏一个人所属文化的尊严,相当于把一株植物连根拔起。破坏宗教信徒的宗教禁忌,虽然没有造成任何物理上的损失,却伤害了文化尊严。文化是人群的识别性特征。不顾及他们的文化性特征,就是不认可他们是独特的一群人,进而破坏了这个人群所属成员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伤害了他们的尊严。

再次,一个人的尊严体现为他是他,而不是别人。每个人都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这关乎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在社会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社交美德,因为名字是独特的。我们跟陌生人打招呼,用职业去称呼,如那个学生,或者用外貌特征去称呼,那个胖子,或者用自然性别去称呼,那个女的,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指的固然是眼前的被招呼者,但我们的称呼并没有把被称呼者当成那个独特的他,所以我们面前的那个被招呼者,可能会感到特别恼火:因为他的独特性不再重要,他代表了许多人,唯独没有代表他自己。

最后,一个人的尊严体现为他是有灵魂的,而不仅仅是一具躯壳。帕斯卡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康德进一步把人的尊严阐释为人是有目的的,人为目的而活。肉体所在的物理世界靠因果驱动,过去决定未来。人的灵魂所在的精神世界靠目的拉动,未来塑造过去和现在。在物质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标价出售,在精神的目的王国,没有哪一个人有价格,因为他们都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不能拿他们去交换别的东西。一个高贵的人不会出卖他的精神和灵魂,一旦出卖,他就不再是他。孟子所倡导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正是一个人捍卫自己尊严的典型表现。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对不同层次尊严的重视也不相同。时至今日,第四层次的尊严依然停留在理想上,是超道德的。尽管古圣先贤、革命烈士已经做出榜样,普通人大规模的实践还是一个难题。一个好的社会,要通过各种方式去保护和发展社会成员的尊严。让大家活得更有尊严,同时更加自尊,这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使命。

(摘编自苏德超《人的尊严的四个层次》,《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人类成员的尊严、特定人群的成员的尊严、独特个体的尊严,其重要性递减。
B.符合文化认可目标、受到文化调节的行为如果没有违反规范和礼仪,一般不会遭到鄙视。
C.破坏宗教信徒的宗教禁忌属于精神伤害,有如把此人从所属文化的土壤中连根拔起。
D.用外貌特征去称呼某个人,这尊重了他作为特定人群的成员的尊严,却没尊重其独特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论证结构是“总—分—总”,结尾呼应开头,在内容上提出新的要求。
B.文章的论证方法丰富,包括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
C.文章引用内容包括东西方著名学者的言论,旨在论证核心观点的普适性。
D.文章既回顾历史,又着眼现实,结尾指出了尊重人们尊严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触犯了社会性禁忌,便会受到处罚,其社会性将在不同程度上被删除。
B.只要能准确记住并叫出别人的名字,便符合社交美德,实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C.物理世界里,过去决定未来;精神世界里,未来塑造过去和现在,两个世界截然不同。
D.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并非所有的人都是高贵的人。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的观点,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认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四大版块之间密切的互动,构成早期中国文明的基本文化生态框架。

东南版块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中国拥有华北的旱作农业与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两个起源区,事实上,在华南地区还发展了园圃农业。东北地区通过依赖水生资源,发展出来一种定居的狩猎采集经济,又称为渔猎新石器文化。尽管东南版块的各个区域农业开始早晚并不相同,农业形态也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这构成了东南版块显著的共性。

西北版块以草原、荒漠、高原等地形为主,这里的初级生产力较低,动物群流动性大。有了马牛羊等物种后,人类稳定利用草原地带成为可能,随后在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游牧政权及经济。由于游牧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一方面需要与农耕群体发展贸易交换,另一方面,游牧群体利用骑射的优势常常劫掠,交换与战争构成了西北版块与东南版块互动的主要方式。

西北版块与东南版块的互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从东北到西南的生态交错带地区实现的,这个地区堪称中国文明演进的枢纽。文化生态交错带同时具有两个生态区的资源,相比于单个生态区的资源种类更丰富,但是由于它处在两个生态区的交界地带,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个交界地带的位置频繁迁移,因此,其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生活在这个地带的早期人群,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文化适应方式。调整的方式不仅包括生计方式的改变,还包括人群的频繁流动。这一特征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中可以清楚看到,当时人们在狩猎采集与农业之间徘徊。

相比其他三个版块,海洋版块更少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早期这个区域是以渔猎为生的复杂狩猎采集者社会。随着冰期的结束,这些复杂的狩猎采集者向内陆地区迁徙。一方面会带来人口密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他们会把社会复杂性带到内陆地区,导致社会竞争加剧,农业起源因此加速。海洋版块曾经在早期中国农业起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是文明的基石,更进一步说,海洋版块也参与了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文明都被视作农耕文明,与海洋似乎没有什么关系。距今6000年前后,文化生态系统成熟,农耕文化开始扩散。北方地区的庙底沟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南方地区发。生了规模更加宏大的文化扩散,稻作农业与家畜饲养经济先传播到台湾,然后经由菲律宾扩散到大洋洲地区,向西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这也就是著名的南岛语族扩散事件。通过海洋,早期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海洋版块也是中国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我们日益认清早期中国文明宏大的格局,其多元一体、开放包容并不限于若干个文明起源中心之间,而是由四大版块构成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将历久弥新,取得更大的发展。

(摘自2021年9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版块由四种区域农业形态组成,虽其开始时间各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
B.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西北版块在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劫掠性的游牧经济。
C.文化生态交错带比单个生态区资源种类更丰富,因气候环境原因位置频繁迁移变动。
D.海洋版块早期的经济社会以渔猎为生,后来狩猎采集者的内迁加速了农业的起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有研究表明”等语,强调论据来源,客观严谨。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阐述四大版块的区域文明特点及互动演进,结构清晰。
C.文章举辽西考古材料,论证了文化生态交错区资源丰富,堪称版块间文明互动的“枢纽”。
D.文章针对“中原中心论”,采用总—分—总结构,提出并论证了中国文明“版块互动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版块的文化生态条件各异,西北版块初级生产力较低,对文明演进的促进作用也较小。
B.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中国文明,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呈现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
C.早期中国文明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互动圈,具有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基本特征。
D.认识早期中国文明宏大的格局,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021-12-22更新 | 1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现代文阅读
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53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0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时间。
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圆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璧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钱向玉钱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
关于古代用玉等级制度,《周礼》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曰:“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经鉴定,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
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考古发现的一项是                                             
A.良渚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B.良渚文化的用玉等级制度。
C.良渚古城的政治地位。
D.良渚文字的发展历程。
2.2.下列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功用和用玉等级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和法器,也可能代表着良渚人的财富。
B.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后,不再是砍伐和打仗的武器,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
C.从古城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推断,良渚古城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中心。
D.中国古代用玉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良渚文化时代。
3.3.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颐和园”和“明代修建的故宫”?
4.为什么说“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2016-11-18更新 | 3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

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象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能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天星桥就是这样。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

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之一,是其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美的要素。
B.在小说、戏剧、绘画、音乐等人的精神产品中存在的所有美的要素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素及创作的灵感。
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文人的物喜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E.自然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它们不可多得,不可再造,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2.下列各项中,属于逻辑美的一项是(       
A.朱自清漫步月下荷塘,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获得了宁静之美。
B.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人们登岳阳楼观景时产生的或悲或喜之情。
C.苏轼游庐山西林寺而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梅花的气质风韵。
2024-01-08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