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593817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雍陶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起笔,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情感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借用典故,塑造了殷尧藩率真洒脱和闲散自适的形象,表达羡慕之情,也隐含自己的不平之意。
C.颈联用“骥”和“鸡”来喻指殷尧藩,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懑。
D.作者思念殷尧藩却不遗憾他来信少,这看似违反常情的一笔更具艺术张力。
2.诗歌尾句“佳句多从阙下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下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对作品前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咸阳桥”“雨”都直陈景物,直接入题,用语平实。
B.首句写桥头所见雨景,“悬”字写出雨多且急,连绵不绝。
C.次句以“万点”与首句紧密衔接,写出空阔水面上的雨景。
D.次句写作者由眼前的雨景联想到远行的渔船,由实入虚。
2.这首作品的前后两部分用“还似”勾连,作者在另一首《宿城南亡友别墅》中,也用了“还似”一词,这两处“还似”所使用的手法相同吗?请简要分析它们在各自语境中的意蕴。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2021-12-24更新 | 1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①这首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被贬岭南时所作。②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火米:指赤谷米。③潮鸡:《舆地志》说,移风县有鸡……每潮至则鸣,故称之‘潮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诗人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的山水林木,生动呈现了浓郁的南国风光。
B.一个“争”字既将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诗句倍添情致。
C.颈联写五月岭南已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三更时分鸡就会叫,表现出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
D.尾联皆是情语,直抒胸臆,全诗写景抒情相互交替,景中寓情,情中有景,灵活多变。
2.《唐诗成法》曾评价本诗,写尽谪居岭南的酸楚,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2023-03-20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注释】①辛弃疾献战守之策,创飞虎军,与主和派政见不合,故遭弹劾。本词是作者落职闲居上饶时所作。②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③云何:如何,为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诗词有赋待月者而无送月者,本词别开生面,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疑问,是一首构思新颖的送月词。
B.上阕前两句问月亮哪去了,是否另有人间,那里的月亮刚刚从东方升起,表现了词人赏月时对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
C.“姮娥不嫁谁留”一句与李白《把酒问月》中“嫦娥孤栖与谁邻”意境相反。
D.词的下阕诗人就月经海底由圆到缺,引发困惑,联想到自身遭遇及国家现状,内心郁愤。
2.这首词结句“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意蕴丰富,请结合下阕内容分析。
2023-02-09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