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报告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159521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分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量/件
年度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国内国外合计国内国外合计国内国外合计
20171245709135885138159416798077786168759361081717841628658
20181393815148187154200220638608451207231168909719702708799
20191243568157093140066122597658425226819069177119846711617
20201344817152342149715929188747759292663375233918023770362

1   2017年—2020年中国分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审结授权率/%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平均值
欧洲51.753.952.651.454.063.463.364.756.9
日本65.372.174.376.578.380.681.082.376.3
韩国62.769.270.873.268.163.368.171.768.4
中国63.563.058.554.264.459.956.453.559.2
美国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无数据
专利申请授权率/%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平均值
欧洲46.243.546.743.546.363.166.080.154.4
日本68.479.780.966.357.762.362.661.167.4
韩国57.966.771.268.749.851.856.557.059.9
中国54.755.539.535.743.543.538.132.342.9
美国49.251.655.255.452.252.454.150.852.6

2   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授权与审结指标

[数据来源: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20122019年)]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47日公布,2019年中国首次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凸显中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彰显中国创新的实力与潜力,振奋人心,难能可贵。

可贵之一在于,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跃升步伐大。众所周知,专利所有权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到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为276件,2019年这一数字飙升至58990件,20年间增长了200多倍。可贵之二在于,中国企业成为专利申请的弄潮儿。全球专利申请报告数据显示,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主力。在众多申请者中,中国华为公司以4411件专利申请连续三年成为企业申请人第一名,排名靠前的创新企业还有中兴、阿里巴巴和腾讯。这说明这些迅速成长的企业已经有能力克服自主研发的高成本、长周期和高风险,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巨大潜能。可贵之三在于,中国对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始终不渝。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何能持续加速度上升?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为何能持续数十年高速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认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在各个经济领域都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持续数十年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些经验值得与其他国家分享。

(摘编自李蓉《中国专利申请跃升世界第一可贵在哪?》)

材料三:

针对前面分析归纳的问题和成因。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摒弃专利数量等量化指标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尺度,代之以考查企业和民众对于各项政府服务职能的满意度反馈。政府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行使专利发明审核授权,行政监管和司法部门发挥保障知识产权的功能,都是为了界定和保护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权利,但最终评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质量的高低优劣,只能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让市场决定创新发明的价值。让企业和发明创造者决定选择何种方式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政府的作用就是提供公平有效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包括专利、版权等。在公平有效的产权保护下,优质的创造发明自然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较高价值的回报。

政府应谨慎使用公共资金资助研发活动,避免因为政府投入而挤出民间研发投入,或导致研发创新活动的低质化。在资助方向上,应该以具有准公共货品性质的基础研究为主,更为注重产业链上游的溢出效益较高的基础性项目。在资助对象上,直接资助应以从事基础研究的高等院校为主,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资助则不宜直接介入,恪守政府投入决策的中立性。在资助方式上,应当以普惠性的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间接方式进行,严格慎用直接资助和补贴。

要在保证专利审核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压减审查周期的目标,对于专利审查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显然是更高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优化审查信息处理流程和标准,采取审查外包、同行评审、异议复审等多种方法,克服审查信息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的瓶颈。严格实施专利审查标准,确保标准执行的公平性和中立性。进一步完善审查流程,从制度上压缩人为延迟审查的策略性操作空间。压减专利审查周期,提升整体专利质量。

(摘编自《中国专利发展:成就、问题及建议》)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7年—2020年中国分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量统计表来看,2017年—2020年我国分国内外三种专利的国外申请量均逐年递增。
B.2011年—2018年,在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四大知识产权局中,中国专利审结授权率在多数年份中属中等偏低水平。
C.从2011年—2018年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授权率来看,中国平均值垫底,但2011、2012两年高于欧洲和美国。
D.2019年我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专利申请达到58990件,这一专利申请量是1999年的200多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走了国际化道路。
B.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在各个经济领域都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因素,推动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持续数十年高速发展。
C.政府职能部门行使专利发明审核授权的职责,发挥保障知识产权的功能;市场的作用是决定创新发明的价值;二者之间不存在关联。
D.专利所有权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企业自主研发面临高成本、长周期和高风险的挑战,国家投资才有希望成功。
3.请结合材料和你的认识,简要说明如何促进我国专利事业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表示,我国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人口正在进入老年,中国社会在经历30年一胎化政策后,迈入老龄化阶段。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不见了计生委,新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尽管计划生育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项职责,但在部门名称中删除了计划生育字眼,这是政策重心转变的一个明确信号,意味着政府希望弱化生育限制,更多专注于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

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表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一定要有大型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要有分支机构进到社区去,开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医养的服务要延伸到家庭,帮助实现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我们的养老服务效率才是最高的。”

(选自《国际在线》)


材料二:

(节选自《未来你将这样养老:看智慧养老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元,占老年人口 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

近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签约仪式在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20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

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由一家社工服务组织发起,社会反响积极。?签约大学生都要通过社工服务组织的把关和考核,社工服务组织还会给签约协议的双方建档,留有相关证件复印件,老人须出具一份房屋物品清单,以保障老人的权益。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有约1/3的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十三五”时期是应对老龄化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窗口期,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好应对,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

养老,是今天的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明天的问题,愿能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只有让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我国养老服务才会是最高效的。
B.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涉及医疗、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幸福的实现,需要包括老人自身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
C.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D.武汉市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亲情互换”模式,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保障老人权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卫生健康委取代计生委,这表明政府已认识到我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从国家层面更多专注应对老龄化问题。
B.情感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人晚年生活中比较高级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是在前两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新需求。
C.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D.“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比较明确的规定了大学生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这种模式对老人和大学生皆有利,不失为一种双赢。
3.根据以上材料,对未来的养老事业提出你的建议措施。
2019-06-20更新 | 10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摘编自《2017中国无人机市场状况分析》)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困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摘编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今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5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 余个航班延误,上万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摘编自2017年5月31日新华社)

材料五: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
A.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C.材料四中第1段为新闻导语,而第2段至第4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
D.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涉及了无人机安全的问题,但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三侧重时事评论,材料四侧重消息报道。
3.怎样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0-02-28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1.2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3次。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地生活的体验。

(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2015年实际数2020年规划数年均增速(%)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40649.86
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1.341.52.28
出境旅游人数(亿人次)1.171.55.09
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4.13711.18
旅游投资规模(万亿元)1.01214.65
旅游业综合贡献度(%)10.812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发展。

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APP能为旅游用户制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在旅游途中,旅游APP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文化。

(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单一的风景。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日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品牌。

(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1.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过年的首要选择。
B.“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十三五”期间,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
D.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加以考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
B.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C.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我国成为最具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国家。
D.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
2019-06-06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