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15957974

材料一:

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有的青少年因为不够自律、信息素养不足,很容易沉迷网游,荒废了宝贵的光阴。也有的青少年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充分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如跟随名家上在线古诗词课程,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和信息素养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已经身处泛在网络环境之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是当前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未成年人群体中拥有手机的比例已达65. 0%。如此背景下,很显然堵不如疏,禁止不如赋权。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使用网络,具备应有的信息素养,更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杨媛媛《善用网络媒介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国教育报》2022316日)

材料二: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 33亿,占全体网民的50. 7%。而《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 48亿,短视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最喜爱的视频内容形态。的确,过去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中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介形态,这一群体的文化娱乐消费热情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井喷式的释放。

尤其是在疫情下,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愈加显著。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形态,尽管水准依然相对稳定,但也暴露出传播范围、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的突出问题。直播、短视频,这些媒介迭代周期下的新兴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通俗的视角,更接地气儿,更贴近日常生活,更有真实的代入感。在疫情期间,直播、短视频同样很好地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效果。

紧贴受众需求、积极求新求变,是当前这一轮以移动互联网为标识的媒介选代周期的基本特点。近年来,网信办、文旅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围绕直播、短视频行业不断建标准、推联动,加大全行业的自律力度,进一步明确相关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然而,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通过强化算法推荐的价值观引领,进一步发挥直播、短视频的主流价值效能,切实有效地引领科技向善。

(摘编自孙佳山《主流社会期待新兴媒介大作为》,人民网”202032日)

材料三:

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却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据专家介绍,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尤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三多现象,更有可能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摘编自杨玉龙《别让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中国青年报》202010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显示,65%的未成年人将手机作为首要上网设备,由此可见一味禁止并不能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
B.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形态紧贴受众需求、积极求新求变,使各地区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C.对于新兴媒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明确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也要给予包容空间,以促进其发展。
D.一些平台通过简单计算定向向用户推送信息,虽然信息单一,但也促进了青少年对某一领域的深入了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提供游戏,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因此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十分必要。
B.疫情下,传统媒介形态的短板被暴露,新兴媒介形态凭借更接地气、代入感强等优势取代了传统媒介,深受人们喜爱。
C.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和短视频用户规模庞大,这表明直播和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形态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用户被困于“信息茧房”,虽然有一些平台一味迎合读者偏好的因素,但是也与读者自身缺乏鉴别力、控制力有关。
3.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词与音乐的碰撞,抑扬顿挫与绕梁三日的结合,《经典咏流传》的目的是经典永流传。这档探索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节目给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演绎与解读。经典诗词的传承不应该只存在于语文课本中,更不应该只存在于老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之中。每首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僵硬的讲解会破坏这份美感。诗和歌的结合,是回归也是创新,这种结合赋予了传统诗词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教”是目的,而“乐”是手段,经典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传统文化有时离我们很远,远到反复朗读背诵,逐字逐句分析也觉得生僻晦涩,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有时又离我们很近,近到在一次游戏、一次欣赏风景或者是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脱口而出。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看似毫无关联的文章和音乐,恰恰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正如贺拉斯所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乐意去探索经典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可以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摘编自吴一鸣《创新传承的形式》《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材料二: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殿堂里占有重要一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丰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地处东府的渭南,戏曲剧目繁多,素有“戏窝子”的美誉,秦腔、碗碗腔等剧种在此十分流行。当年一部《梁秋燕》,可谓轰动一时,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坊间有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足见《梁秋燕》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临渭区为学生们编排了《梁秋燕》《花木兰》《十二把镰刀》等经典传统戏曲,并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戏剧社团,开展中小学生戏曲大赛,这就为普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减负”助力。

(摘编自雷钟哲《传承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步伐》,《陕西日报》2018年11月21日)

材料三: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到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刘明华到校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并指导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有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五个”系列活动之一。该学院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五个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以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主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刘明华从国学热的背景、国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了2017年发布的“两办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学的内涵就是传统文化,形式以文言为主,内容为经史子集,学科属于文史哲,中心内容是儒释道。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位国学大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华龙网2018年5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传统诗词做了不一样的演绎和解读,并告诉我们诗词的传承不能只靠课文,而应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B.让诗词和音乐结合是诗词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旨在展现诗词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探索经典文化,进而传承发展。
C.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要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
D.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目的在于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三中刘明华列举吴宓和梁漱溟的事例,意在说明两位大师都从国学中汲取了力量,鼓励大学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B.经典诗词若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生硬地讲解,那么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韵味就会受到破坏。
C.反复朗读背诵和逐字逐句分析传统文化中一些诗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解,这便加大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D.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渭南地区为学生编排了经典传统戏曲,邀请专家编写戏曲教材,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2020-10-07更新 | 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强化科普工作,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最直接的手段。在此次疫情中,各类信息飞速传播时,许多科研工作者站了出来,大专家成了“网红”;各级政府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把最新的进展和医学知识带给了公众……

这些科普工作都起到了澄清谬误、平复恐慌、传递知识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塑造创新理念,才会对创新源头的研究给予更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才会有更深厚的土壤。”

而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科普应从青少年抓起,缺乏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将影响到公众科学素养的培育。”他建议把扶持原创科普图书上升到“国家工程”高度,并引入“国家队”和“专业选手”编写。进一步开放、利用好如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等适合儿童科普的资源,营造全社会重视儿童科普的氛围。教育部、科技部应推动完善少儿科普课堂教育体系,严格内容审查,推动科普阅读最优化。

强化科普工作,权威科普平台的作用不可忽视。公众面临一般性科普信息过载和权威性科普信息短缺的矛盾,主流科普传播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公众也需要一个权威的科普平台。

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科普工作者也应该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媒体,比如短视频、动漫、3D可视化等手段,提升科学趣味性,进而提升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

(摘自2020年5月27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 899 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追踪密切接触者1 174名,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均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此次集中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中占比极低,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

武汉是如何做到10来天完成千万检测的?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卫华介绍:

关于短时间如何完成集中检测的问题,大家知道,在此项工作开始之初,有人对武汉用10来天的时间完成千万人口的核酸检测存在疑问。在此,我想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是挖掘内部潜力。我们在原有23家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动员了全市的40家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参与此项工作,检测机构由23家增加到63家,大幅度地提升了核酸日检测能力。

二是调集全国资源。为完成集中核酸检测工作,各检测机构通过调集人员、增添设备、加强培训,在集中核酸检测期间,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工作人员从419人增加到1 451人,设备从215台套增加到701台套,人员倒班设备不停24小时满负荷运转,这也是我们检测能力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的方法也是提升检测能力的关键。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多批次小样本实验,经省、市专家专题论证,一致认为:混样检测适合于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混检单次不超过5个样本合并检测,这样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检测效率。

通过以上3个措施,武汉市日检测能力从30万人次快速突破100万人次。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介绍,本次集中核酸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总支出9亿元左右。“通过这次筛查,换来了全国人民的放心、武汉人民的安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必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步入正轨,这笔投入是完全值得的。”胡亚波说。

(摘自央广网武汉6月3日消息)

1.根据材料一,本次疫情对于提高公众科普素养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研工作者要积极承担责任,提高科普能力。
B.国家各级部门要全方位重视和应用基础研究。
C.加大对公众科普的投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D.加强青年科普推广,完善和推动科普教育体系。
2.根据材料二,对于专家如何消除百姓对海量核酸检测能力的疑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不同的侧面详细地介绍核酸检测的过程。
B.向公众介绍引用详实的数据,可信度较高。
C.检测方法经实验和专家论证,具有权威性。
D.结论显示武汉市具备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推测核酸检测排查结果让人放心而不恐慌的原因。
2022-06-25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国水坝建设发展得非常快,美国胡佛大坝开了世界大型水坝之先河。20世纪70年代,耗资10亿美元的埃及阿斯旺大坝竣工后,水坝建设达到了顶峰。进入20世纪80年代,水坝建设开始衰退,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的认识,开始反思大坝带来的负面效应。到了90年代,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坝组织和人士认为,应该结束大坝时代。

关于大坝建设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在近十几年来越演越烈。支持大坝建设的人认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渔业、航运、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大坝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必需,开发水电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利用,与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比,大坝的利远远大于弊。

反对大坝建设的人则列出了一长串大坝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淹没耕地和矿产资源,淹没森林、草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淹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造成大批非自愿移民;阻断江河,影响航运和鱼类回游;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阻碍了河流的自由奔流,甚至造成河道断流,损害了河流的健康生命;大坝有巨大的溃坝风险,特别在战争时期是易受攻击的要害部位,是悬在人们头上的定时炸弹;等等。

总之,赞成建坝者认为开发和保护应该并存,反对建坝者认为应保留一两条原汁原味的河流,传给子孙后代,最好让每一条江河都自由地流淌。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如果在水坝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未来大自然的惩罚将是严酷的。但能源问题同样重要,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和发展是其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对能源的需求,农业对水利的渴望十分迫切。而且,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一般都已超过50%,如美国水能资源已经开发利用了80%,经济可开发的坝址几乎已全部开发。而虽然中国有86000座水坝,是世界上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中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到25%。因此,水电建设仍是中国解决洪水、干旱和电力短缺等瓶颈问题的必然选择。

应当说,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国际社会对水坝建设的激烈争论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它警示大坝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对每一条河流进行开发、对每一座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应当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要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使大坝建设既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供水、粮食和能源安全的需求,同时又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

(摘编自《水坝工程利弊之争》)

材料二:

坝和堰,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治水哲学。抽象一点说,一个是所谓征服自然,一个是所谓天人合一。具体来讲,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对待自然的原则和对待他人的原则。坝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而堰则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建立起一般不会被水冲垮的水坝,但大自然还会有报复的方式。一是一旦水坝由于各种原因溃决,所带来的灾难是洪水所不能比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就有十数起垮坝事件。大自然的另一个报复形式是泥沙淤积。据水利专家的判断,因泥沙较多,中国水库的平均寿命只有50年,而条件较好的美国,水库的平均寿命也不过300年。对比一下,都江堰已经事实上存在了2250多年。显然因为它并不完全阻截水流,而是网开一面,让水顺利从外江和飞沙堰流出,大量泥沙也随之排走;只是按照深淘滩的要诀,每年枯水季节要清理一下宝瓶口与飞沙堰之间的泥沙。

不少人称赞都江堰的四六分水低作堰的原则,只是认为这能起到防洪的作用。这种只将都江堰视为一个孤立工程的看法,显然不能理解都江堰在制度上的深意。所谓低作堰,就是飞沙堰不可过高。都江堰的分水原则不仅只是为了防洪,还反映了一种兼利天下的理念。即我用水也想着让别人用水。不管有人从这种分水比例想到了黄金分割率0.618是否有道理,如果在一个流域中所有的引水工程都不超过这一比例,且大规模的引水工程数量不多于支流数量,最后总的用水量有可能被限制在流域总径流量的40%~50%之间。而40%这个数字,恰是今天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汪恕诚《水权与水市场》)。如果60%的水能够流入大海,也就不存在上下游的冲突以及与航运、渔业和景观之间的紧张了。试想一下,如果黄河上所有的引水工程都采取都江堰的分水原则,还会出现断流吗?

都江堰比之现代拦河大坝的上述好处,又会引申出一个派生的优势,即成本较低。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在2200多年以前建成在今天看来仍是规模宏大的引水工程,它也符合儒家所倡导的政府和公共工程要惠而不费的主张。即使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都江堰的思路,即减少与水的直接对抗和对泥沙网开一面,仍会节约大量的工程成本。因为不与水流正面交锋,就会降低对工程强度的要求;给泥沙一个流走的通道,也会节约大量清沙放沙的成本。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每年对水库的投资约百亿,已有水库85000多座,15米以上的水坝21000多座,投资和维护的费用都大得惊人。如果在水利工程中推广都江堰的模式,将会省去多少纳税人的钱!

(摘编自《都江堰:一个凝固的制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胡佛大坝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坝之一,此后各国水坝建设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水坝建设达到顶峰。
B.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人类会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结束大坝的时代一定会来临。
C.水利专家认为,中国水库的平均寿命远远不如美国水库的平均寿命,这与中国水库的泥沙较多分不开。
D.以“四六分水”和“低作堰”为原则的都江堰,是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引水目的的同时,顺应水的自然本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赞成建坝者,还是反对建坝者,都应当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B.尽管我国水坝数量为世界之最,但中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还不足四分之一,水电建设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都江堰已存在了2250多年,因为都江堰没有完全阻截水流,而是让水从外江和飞沙堰流出,从而使大量泥沙随水排走。
D.材料二认为,黄河出现断流,是因为黄河上的引水工程的数量超过支流,并且没有采取像都江堰那样的分水原则。
3.下列选项中,不能为反坝人士提供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成使得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
B.建有水坝的河流的航运期要长于无调节的河流。
C.西江铁壁阻断了来势汹汹的洪水,也阻断了鱼类溯游而上的道路。
D.胡佛大坝的水库蓄水,对下游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坝和堰在理念和结果上的主要区别。
5.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2-06-12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