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4 题号:159658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环境治理中,责任主体即集体和个人的责任能否切实履行是决定环境治理效能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其中,集体作为责任主体一直以来在环境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通常被赋予环境治理的核心责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个体责任以何种方式体现及其作用效能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被忽视。

个体伦理责任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是否微不足道?人们是否应当在每天的活动中承担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这个责任来自个体作为环境伦理主体的内在道德义务,而非外在的强制性约束。从理论上讲,判断一个人的道德责任是否成立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即人们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能为他所不能控制的事情负责,即只有当行为在主体的掌控之下,其结果才能对主体形成相应的道德责任。而在环境保护上,个体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既非全球变暖的必要条件也非其充分条件,因为个体行动与否不是气候变化所必需的成因,所以个体不应该被看作道德要求的适当对象。

然而,这样的论证带来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与我们日常对环境保护的伦理观念相违背,如果我们无法对过度浪费能源的人进行道德谴责的话,“节能减排,人人有责”的倡导就显得空洞了。其次,任何环境变化都可以被看作“由亿万个微小份额积聚导致的集体行为问题”,而尽管每个单独的行为可能看起来并不显著,但数以亿计的行为加成却能潜在地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基于此,可以认定个体在环境保护中实际上承担着必要的伦理责任。

耶鲁大学学者谢利·卡根区分了两种用来描述环境危害如何发生的状况——“不可察”和“触发点”。对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及其发生机理的解释,为个体在环境治理中伦理责任的生成提供了某种有效支撑。

环境治理中个体责任所产生的效果,尽管从整体和全局上看,其影响可能“不可察”,但不论变化多么不可觉察,其实际产生的细微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如同全球气候变暖之所以显现,是因为每个个体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都作用其中,尽管个人可能没有觉察到自身所带来的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但这并不否定每个个体享有分担的责任。因为个体行为通过聚合叠加使影响放大,实际上对整体的负面后果都造成了切实的危害,最终导致了可以觉察的转变。所以对既定事实的环境污染而论,相关个体应该在个人层面负有道德责任。而“触发点”状态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个体应该具备伦理义务,因为它说明了一个单独的行为具备造成突如其来的巨大转变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道德义务限制自身的排放,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变为最终越过阈值并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危害的那个人。基于没人知道谁的行动会变成触发点的事实,最佳的办法就是人人都作为潜在的触发者来行动。

总体而言,在环境治理中,只有明确个体的伦理责任与义务,才能在环境治理中更好地确立责任主体,从而进一步推动个体在环境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摘编自秦晓阳《环境治理中的个体伦理责任审视》)

材料二: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的道德缺失。这种对自然的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的责任意识的匮乏上。工业文明时期,人对自然任意征服所获成果和所致后果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即人对自然责任意识的缺失必然遭受自然的客观规律对人的惩罚。

人类主体性的迷失及享乐主义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的缺失,使社会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化,其后果是造成人类生态责任意识的淡化。责任伦理既是工业时代现实的呼唤,又是应对环境困境、促进责任道德实现的必然要求和理论回应。所以重建一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伦理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人类目前的价值处境来看,当今时代“责任”问题的大量显现,需要且有必要以“责任”为核心,围绕“责任”这一重点构建属于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国外的经验表明,雾霾及环境问题是可以治理的,环境治理是有章可循的,关键是各行为主体责任伦理意识的树立与践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风险的传播和影响也逐步扩大,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导致局部风险以系统风险的形式存在。风险召唤人类高度的责任感,人类对责任的担当义不容辞,不能逃避也不能转嫁他人。责任伦理指导人类在行为前树立责任意识,形成高度的责任自觉,在行为发生前理性判断和评估行为结果,对当前和未来行为的责任作出理性分析和认知,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审视人类的道德前景。因此,在责任伦理的指导下,人类应携手以利益共同体的身份审视每一种实践活动,考查种种文明背后的发展趋势、消极影响和不祥预兆,自觉担当起人类共同的自然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保障。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压力,势必要唤醒各行为主体的责任意识,并通过责任理念的强调和培养,指引人类的道德生活,提升人类的道德感和对未来负责的意识。

(摘编自钱振华、刘家华《关于环境治理的责任伦理反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治理中,切实履行集体和个人的责任是决定环境治理效能实现的关键所在,任何一方都不应被忽视。
B.“节能减排,人人有责”符合社会环境保护的伦理观念,也符合环境变化是“由亿万个微小份额积聚导致的集体行为问题”的现实。
C.对“不可察”和“触发点”的区别及其发生机理的解释,为个体在环境治理中伦理责任的生成提供了某种有效支撑。
D.责任伦理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人类树立责任意识,对已发生的事件做出理性判断和评估,担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讲,个体伦理责任并不是来自外界的强制性约束,同时个体本身也不能控制生态环境变化,所以个体不应该对环境治理负有责任。
B.环境问题并非一个人一个单独的行为造成的,但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是环境问题的“触发点”,因此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
C.人类生态责任意识淡化,主要是人类主体性的迷失及享乐主义的盛行、人文关怀的缺失、社会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化三方面造成的。
D.当前,局部风险也可以转变为系统风险而影响全球,人类应携手以利益共同体的身份担当起人类共同的自然责任和社会责任。
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引入道德责任能否成立的相关理论,来衡量个体在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作用,得出个体不应作为道德要求的适当对象的结论。
B.材料一论述观点时,既引用了谢利·卡根关于环境危害如何发生的相关理论,又以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环境问题为例,有理有据,论证严谨。
C.材料二以人类在工业文明时期对自然任意征服所致后果为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缺失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D.材料二详细论述了国外雾霾及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以此说明环境治理过程中责任主体树立与践行责任伦理意识的重要性,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
4.两则材料都围绕环境治理中“伦理责任”展开论述,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在环境治理日益紧迫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三星堆是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属于古蜀文化遗址。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指出:“古蜀国的文化究竟是独立发展的,它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是战国以来的事。”这一看法与考古发现大体吻合。

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三星堆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器类首推其大量的青铜造像群,包括各式人面像、兽面像、面具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据研究,这些都是供奉和使用于蜀王宗庙里的重器,在古代东亚绝无仅有,与中原文化的传统明显不同。鱼凫王朝以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也与夏商周三代的九鼎之制不合。这些都说明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而礼制是古代政治共同体最突出的文化表征。正因为如此,直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时,蜀仍然被华夏地区视为“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而先秦时期戎狄蛮夷与华夏之别,非在人种的差异,惟在文化的不同。看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成书于西汉晚期的《蜀王本纪》也说先秦蜀地“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此条记载应属几百年以后对先秦蜀地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模糊追忆。此种深远的历史记忆,加以古代交通的艰险,遂使李白发出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浩叹。

不过,如以为地理的阻隔遂使蜀文化与中原素无往来,也是误解。姑且不谈甲骨文中关于蜀的有争议的记载,三星堆文物也为我们提供了蜀地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相互流动的见证。如遗址中出土的陶盉,就应是来自最早大量使用这种陶器的二里头文化。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玉璋,也应与二里头有联系。三星堆出土的三脚型炊器,也非本地固有。此外,“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尊罍,器形制也属于中原文化类型,据研究,可能是经由长江中游辗转传来。与三星堆近邻的彭且竹瓦街,也两度出土这类窖藏铜器。当然,三星堆文化自有一套代表自身特色的主流器物群,而上述器物除极个别外,基本上都是出自本地工匠之手,并且在制造、流传和使用过程中逐渐渗入蜀文化的因素而有相应变化,但作为外来文化影响的体现,已足以表明,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从《尚书》《逸周书》《左传》《战国策》《史记》《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等传世文献可知,蜀地对外的联系,商周时期仅有零星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增多,尤其与楚、秦二国地域相接,交往互动,总的说来是受到楚秦强大以后的相继挤压,在战国晚期并于强秦,经秦汉终至融入了华夏,成为中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分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

材料二:

记者: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世界考古界高度关注。它有多重要?

高大伦: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当年实地考察了三星堆遗址和两个已发现的祭祀坑后,激动地说,这个发现一点都不逊于安阳殷墟,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堪比特洛伊、尼尼微古城的发现。

记者:光明日报官微发起的小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对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很感兴趣。

高大伦: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还不乏体量硕大、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器物。比如有整个青铜时代最高的立人像,高2.62米;有青铜时代最高最大的青铜神树,高3.95米。这些青铜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古蜀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物化反映。

记者:很多人都在关注,三星堆为什么尚未发现文字?

高大伦: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三星堆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文字?以周为例,其当盟主时,文明发达程度应强于蜀。但周人并未另创文字,周文明显然使用了商的全套文字系统。

我大胆推测:三星堆如果有文字,极可能会是在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所铸商系统的铭文或族徽。这样说的依据是,20世纪80年代,广汉文管所曾收集到一件出自三星堆遗址的商代青铜觚形尊,在其底部圈足内有一“潜”字。退一步说,若真在祭祀坑里发现了与春秋后出现的所谓巴蜀文字相同的符号,如果没有同时写有商系统的文字,我们也很难破译这些符号,甚至难以断定它究竟是不是文字。

记者:三星堆遗址在长江文明中处于何种地位?

高大伦:长江文明是考古学界特别是长江流域考古人几十年探索的重要成果。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家都认为中华文明摇篮在中原。20世纪70年代后,长江流域也有古老文明渐成学界共识。但是,与中原古文明以河南为中心不同,长江文明中心在不同时段有所转移。准确表述应为:三星堆是商晚期(3300年前,以三星堆祭祀坑为代表)到周早期(2800年前,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中心。

总之,以三星堆为代表的中原周边地区,在夏商时期加快了与中原文明融合的步伐。夏商文明强烈辐射周边,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周边文化也滋养着夏商,使以中原为主体的夏商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三星堆的发现,更加彰显了中华古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是中华古文明充满活力、长盛不衰的秘密之所在。

(摘编《三星堆,一枚古蜀文明的“时空胶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蜀国以青铜造像和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这在古代东亚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B.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考古探索,学界逐渐认可了中华文明存在中原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摇篮的观点。
C.古蜀国受楚秦强大以后的相继挤压,在战国晚期并于强秦,最后经秦汉覆灭。
D.在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铸有商系统的铭文或族徽,这极有可能就是三星堆的文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所以才有“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的评价。
B.三星堆文明是古代定时段长江文明的中心,对古代四川盆地、长江沿线以及中原地区的文明都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彭县竹瓦街曾两度出土与三星堆青铜尊罍同类的窖藏铜器,说明竹瓦街文化源自三星堆文化。
D.虽然在商周时期蜀地与外地联系的记载非常少,但是足以证明中原地区已经对古蜀有所认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三星堆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证据的一项是(       
A.三星堆的盉、豆等陶器,璋、戈、圭等玉器与二里头文化同类器物极为相似。
B.三星堆大量的考古发现都是与祭祀有关的遗物和遗迹,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兽面纹、河南濮阳蚌壳龙虎图案一样,都含有原始巫术与祭祀的寓意。
C.“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尊、罍在样式和纹饰上均与商代同类铜器一致。
D.宝鸡地区西周鱼国墓地出土了诸多三星堆文化的特色器物,如尖底罐、青铜人像、青铜短剑、与三星堆金杖上图案内容相似的族名——“弓鱼”等。
4.三星堆博物馆拟举办“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从哪些方面介绍三星堆?请结合材料,列出解说要点。
2022-05-18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若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选自袁行霈《境与象》)

材料二:

诗歌意境,从表现对象分,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

所谓“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山水诗、咏物诗、山水画、花鸟画中多有此类意境。“物境”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都是“物境”名句,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令人有“处身于境”、目悦神怡之美感。

所谓“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中多有此类意境,此外古典戏曲、小说和散文中也往往有此类佳作。事境有大有小,有时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雪夜归人”“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时一首诗是一个事境,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和《卖炭翁》。事境的审美特点是“近”,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所以才能获得“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打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

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直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选自古风《意境探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与境交融之后生成意境,意境可以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B.“境生于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呈现的意境,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
D.抒情诗、抒情小赋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董氏武陵集纪》中称赞董铤诗的语句,意在证明刘禹锡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B.《卖炭翁》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借景抒情而成境的例子,言乡水有情,更显思乡情深。
D.“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通常不能兼而有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诗歌意境表现对象不同的一项是(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22-11-23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续”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其实,这是胡适的“一家之言”。现在的研究证明,虽然还不能明确谁是续作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续作者不是高鹗,也不是程伟元,程伟元、高鹗只是其中的整理者,这反映了红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红楼梦》续书作者是不是高鹗,曾经是红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红楼梦》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不只是出版者和校注者的学术观点,也是红学研究中最为客观的学术态度,因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既不能完全认定是曹雪芹所著也不能认定是高鹗续、程伟元续或其他人续,署名“无名氏续”是更现实更客观的学术态度。

红学界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无论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的命运走向,都是不统一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有“狗尾续貂”之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著,或认为经过多数人的不断整理修改,仍没有达到《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学高度,后四十回也署名曹雪芹是不合适的。至于后四十回谁人所著,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并普遍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不是续作者。既然如此,再署名高鹗续就是不负责的,也是不合适的。从文学创作的事实看,肯定有续作者,只是以目前的研究和资料不能确定是何人罢了。但肯定有续作者,署名“无名氏续”,是为了把研究引向深入,因为“无名氏续”不是结论性的肯定。

《红楼梦》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是客观的学术态度。但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任晓辉认为,“现在只是把高鹗的问题讲清楚了,并没有将后四十回作者的问题讲清楚,所以我不认为这样署名是科学的、合理的”。然而,署名“无名氏续”是并非绝对正确,但署名“无名氏续”比“曹雪芹续”“高鹗续”肯定更科学更合理,而且,从目前的研究看,署名“无名氏续”是最合适的。

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高鹗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红楼梦》的续作者,但《红楼梦》能达到如今的高度,凝聚了高鹗的心血,甚至是功不可没;二是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未必不是一个作者,笔者认为从作者对人物的处理、小说的艺术手法以及行文习惯看,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能自然衔接的,没有明显的“断裂”或矛盾,看不出是两个作者。至于前八十回优于后四十回,那是因为前八十回传播较广增删修改的人多,后四十回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增删修改的人较少,所以造成了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还应该肯定的是,后代的续作很多但没有一本能达到《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度,后四十回是没有前八十回写得好,但是仍可称为优秀之作。

(摘编自张魁兴《<红楼梦>“无名氏续”是客观的学术态度》)

材料二:

所谓“无名氏续”并不在于说明后四十回是何人所著,而在于说明后四十回的作者,既非曹雪芹也非高鹗。此前研究往往陷入“非曹即高”的二元论,“无名氏续”乃对这一思维方式的颠覆。但“无名氏续”否定了曹雪芹、高鹗等人的著作权时,也可能引发一些新问题。对此,既需要复盘已有的学术史论述,也需要重新看待相关史料。

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书,系“新红学”建立初期的主要猜想之一,已故前贤花费相当精力论证其非曹雪芹原稿,其观点往往依托于情节矛盾、思想观念、文章水准等方面。但是,这些分析的效力或不能等同于客观文献史料,且亦遭到异见辩驳。持“无名氏续”的论者指出,高鹗几无可能续书,且在程本刊刻以前就已有后四十回的回目甚至原文流行。结合传统否定高鹗续书的观点,及新红学否定后四十回曹著的观点,因有“无名氏续”的新说。

但,这一观点主要依赖于文本解读,及后四十回相对前八十回为晚出这一文献传播史实。文本细读是否有抽样作证的嫌疑,及这一推理是否合乎“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均有讨论空间。从逻辑上,至少两个问题需要加以更严格地证明:其一,证明研究者心中的“劣笔”与曹雪芹无关,即“劣笔”必是“续作”;其二,证明这些“劣笔”在程、高整理之前便已存在。

“无名氏续”这一署名形式,否定了后四十回与曹雪芹等“作者”存在任何联系,正确与否,还有待更多实证依据。

(摘编自张昊苏《<红楼梦>“无名氏续”平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适最早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这一观点,根据现在的研究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B.学术界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曹雪芹,主要以作品的叙事语言和人物命运的走向的不同为依据。
C.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署名为“无名氏续”,是对该书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给出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答案。
D.有学者认为,高鹗是不可能续写《红楼梦》的,因为在程本刊刻前就已经有了后四十回的回目和原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晓辉看来,将《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署名为“无名氏续”还是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B.虽然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原稿是前贤们依托于情节矛盾、思想观念、文章水准等论证了的,但这不能等同于客观文献史料。
C.张魁兴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次于前八十回,是因为后四十回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增删修改的人较少。
D.对“无名氏续”这一署名形式张魁兴和张昊苏两人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张魁兴持肯定态度,张昊苏持否定态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最能够支持“无名氏续”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高鹗作为整理者的身份可以确定,而续书者的身份又无法证明。”
B.“署名的变化,吸收了红学界对后四十回续书作者研究的最新成果。”
C.“《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表明在程伟元、高鹗排印本之前,已有了一百二十回本。”
D.“高鹗没有续书,只不过对市场摊上买回来的残稿,做了一些整理的工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无名氏续”的原因。
2022-03-16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