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159948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

(选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

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结果。”

(选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
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艺术的真实生活,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结合,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必然性联系。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经过作者再创造的生活。
D.以上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进行想象和虚构,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将“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经验分两种,一种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一种是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后者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
B.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作者可以虚构和想像,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创作时的环境特点。
C.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被受众所喜欢。
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各种表达技巧,如夸张、想象等。
3.下列各项中,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被羁押十九年,囚禁于冰窖之中,流放到荒寒之地,丁壮而出白发方归。
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D.袁隆平院士潜心水稻高产,衣着朴素与农民无异,数十年辛劳,实现了“禾下乘凉”的梦想。
4.简要概括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5.请举出至少两个作品例子(材料已提到的除外),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它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

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

“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

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

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且陶陶,乐尽天真”,“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痛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的同构。

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

(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

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

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经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
B.“东坡范式”是苏轼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C.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
D.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党争不断,士人贬谪流离,个体该如何在变化中安身立命?这对宋词的表达功能提出了新的思考。
B.苏轼和欧阳修都创造了大量雅词,这是因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C.早期的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内容局限,这不利于词的创作传播,有鉴于此,苏轼认为要变革词风。
D.苏轼在创造上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词文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由此,诗与词双峰并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C.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
5.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二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理解与分析。
2022-03-16更新 | 2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说的叙事节奏指“由素材诸事件所包含的时间总量(故事时间)与描绘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时间总量之间(叙事时间)的关系”。小说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大致相等,情节进展快,则叙事节奏快疾,小说故事时间大于叙事时间,情节推进慢,则叙事节奏平缓。小说家会在叙述当中采用不同的叙事节奏来产生多变的叙事速度,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题,使作品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梳理如下:沧州遇故交——听闻密谈——报告林冲——买刀寻仇—接管草料场—风雪夜沽酒——暂宿山神庙—听闻阴谋——搠杀仇人—冒雪投东。这些情节的叙述节奏时缓时疾,时快时慢,和林冲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紧密联系,极富探究价值。

“沧州遇故交”后,林冲从李小二处得知陆谦一伙追到沧州疑似意图谋害,当下非常激愤,买刀寻仇,他对高俅等人步步紧逼产生了反抗意识,情节骤然紧张,叙事节奏加快。“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叙事节奏随之放缓,此时他的反抗并不坚决,尚且存有侥幸心理,试图委曲求全。这部分叙述中,情节张而又弛,节奏疾而又缓,与林冲的矛盾心理相映成趣。

“接管草料场”情节在小说两个高潮之间,叙事节奏平缓,“连日无事”叙事省略,表面风平浪静。林冲对这种平静虽也疑惑,但还是奉命前往草料场,再次体现他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到了草料场,看到被朔风摇撼的茅屋,还想第二天找泥水匠来修理,体现出他求安求稳的心理。查看火盆和关门上锁的动作细节有条不紊,体现了他小心谨慎,苟安求生。但他隐忍谨慎到这个地步,最后仍然免不了大祸将至。

“林冲搠杀仇人”是小说叙事节奏最快的部分,情节推进迅速,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大致相等,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纤毫毕现,浓墨重彩,叙事方面的快节奏和林冲的冲冠一怒配合巧妙。林冲最终意识到在高太尉公权私用的挤压下,在“官逼民反”的残酷环境中,自己的生存空间被彻底剥夺,他忍无可忍,退无可退,彻底抛弃了幻想,走上了复仇反抗的道路。

“逼上梁山”不是英雄的壮举,而是重重逼迫下毫无回旋余地的反击,既是个体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摘编自毛贵贤《从叙事学角度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材料二:

提起节奏,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诗歌,而不大会想到小说。这是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节奏主要指文字音节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和高低起伏的变化。这种由语音的有规则的出现造成的节奏感在叙事文中确实不占显著位置。小说主要以“讲故事”为主,不太讲究声音韵律,纵有节奏,也常被意义掩盖,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不可否认,小说中同样存在节奏。

20世纪20年代,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最早关注到小说节奏问题。福斯特以音乐节奏做类比,认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反复出现的音乐短句就是小说的节奏。法国小说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他将小说时间处理方式分为“概要”“停顿”“省略”“场景”四种,认为四者的交替运用就是小说节奏的主宰方式。“叙事时间”,也叫文本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即叙述故事的过程;“故事时间”指故事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时间。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叙述称为“场景”,以此为基点,向两端延伸。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要”;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的是“省略”;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则是“停顿”。在热奈特笔下,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非等时”现象存在与否,是小说有没有节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概要、场景,还是停顿、省略,它们在时间上的跨度对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极端的例子是《追忆似水年华》一文,话语的节奏有时慢到以190页的叙事篇幅描述三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有时却快到仅仅用三行文字就概括了12年的故事。至于何者用快节奏表现,何者用慢节奏表现,实际上关系到作品主题和作者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邓颖玲蒋胡遐《论小说节奏的叙事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大致相等,就必然会使情节进展快,叙事节奏快疾。
B.小说家会采用不同的叙事节奏来产生多变的叙事速度,这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题。
C.人们通常理解的节奏是文本在语音层面的变化规律,而小说以讲故事为主,因此在这方面体现得不太明显。
D.概要、省略、停顿、场景是根据小说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它们交替运用主宰着小说的节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接管草料场”的情节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但叙事节奏平缓。《追忆似水年华》中话语的节奏有时慢到以190页的叙事篇幅描述三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叙述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叙事节奏平缓。
B.材料二谈论节奏,是基于叙事话语内部的分析,包括语句出现的频率和故事推进的速度两个层面。
C.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最早认识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反复出现的音乐短句就是小说的节奏。
D.根据热奈特的叙事节奏理论,与叙述时间相比较来说,故事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省略、场景、概要和停顿。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哦,香雪》记叙了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这属于“停顿”。
B.《变形记》中作者并没有描写格里高尔是如何变为甲壳虫的,这属于“省略”。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一句话叙写林冲找陆虞候,这属于“概要”。
D.《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基本相等,这属于“场景”。
4.节奏对小说来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叙述节奏对于表现林冲人物形象的作用。
2023-07-06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土性滋生孕育了传统乡村文化,尽管也存在着文化的封闭性、依附性、滞后性、等级性等缺陷,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传统乡村文化思想价值的认知。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方面,对传统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注重实际。传统乡村文化倡导的注重实际是对农耕生活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务实劳作思想的提炼与总结。中国农民有着天然的脚踏实地、勤奋劳作精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于事无补,做实事必有收获”的道理。传统乡村文化的这种注重实际、务实劳作精神也感染了社会中的其余人群,成为古代贤达人士重要的为人准则遵循。正如章太炎所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这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农民注重实际、脚踏实地的性格特征,为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因子。

第二,重义轻利。自古以来,对义利关系的正确处理体现了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传统乡村文化主张“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价值准则,这里的“义以为上”思想并不是要求人们主动放弃对利益的追求,而是倡导“真君子仁中取利,大丈夫义内求财”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传统乡村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是与“见利忘义”的错误思想相对立的。重义轻利思想中对于义的至上性和优先性观念,反映了古代村民群体普遍存在着诚信朴实的心态。由重义轻利思想引发的农民的“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等优良品质对中国农民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农民的传统文化美德。

第三,勤劳节俭。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使广大农民固守在特定的土地之上,农民按时耕作,勤劳节俭是其固有的观念。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周而复始的农业经济,正如《礼记》中所称道的“乐天安土知命”的思想反映。他们以耕读传家为豪,渴望追求生活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对各类战争与侵略行为感到厌恶。同时,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简陋、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再加上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因此,广大民众将生产所得视为上天对自己的“恩赐”。这一切都促使他们摒弃对利益的占有,形成了安贫乐道、勤劳节俭的文化品质。

第四,长幼尊卑。传统乡村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宗族文化色彩,它强调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安排尊卑长幼的顺序,从而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具体来说,家庭中辈分地位高的年老者是家庭事务的决策者和制定者,辈分地位低的年轻晚辈是决策的服从者和支持者,即使同辈之间也非常讲究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对此,费孝通先生形象地指出了这种我国传统乡村文化血缘性家族观念强的特点。他认为:“在乡土中国,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人们在家族中秉承着长幼尊卑、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传统。”这种传统乡村文化孕育的长幼尊卑思想,不仅对家庭生产和家族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秩序。

(摘编自沈费伟《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材料二:

汤因比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包含着一些不被其他文明理解的东西,而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才能接触到另一种文明的实质。在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表现在文化领域,则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建立起具有自主性和伸展性特征、和谐、共荣的新文化环境。相比较而言,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形式演进和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收集、整理、容纳和消化其他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功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可以以文化霸权自居,彻底颠覆和改造乡村文化,而是要做到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高度包容。因此,城市文化要善于运用科学、理性的方法改造乡村社会中的愚昧与无知,并合理宣扬科学、文明、进步的价值理念,转变传统乡村文化中负面的价值观念,为封闭、保守的乡村文化拓展开放性的文化空间和涵养出新的文化个性。当然,乡村文化也不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附庸,而应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对阵中实现个性化发展,用自己的优良文化品格和中华文明精粹影响城市文化中的浮躁的喧嚣、功利与世故。

(摘编自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贤达人士将务实精神视为重要的为人准则遵循,使得农耕生活中的人们形成了注重实际的文化精神。
B.因为传统乡村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与“见利忘义”思想相对立,所以传统乡村文化并不肯定追求利益。
C.受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农民固守在土地之上,每一个农民都形成了安贫乐道、勤劳节俭的文化品质。
D.传统乡村文化孕育的长幼尊卑思想,能够明确家族内部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秩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乡村文化有其思想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封闭性、落后性等缺陷,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B.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与传统乡村文化所主张的“义以为上”的价值准则是相通的。
C.传统乡村文化注重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强调长幼尊卑,费孝通先生曾经对这一特点也有提及。
D.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中,城市文化要居于主动地位,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的转化。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乡村要发掘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旅游产业,吸引城市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B.乡村是“爱的天堂”,乡村社会因充满人情味而显得宁静、和谐,乡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未来精神归属。
C.乡村文化可借助媒体宣传其优良文化品格和中华文明精粹,使城市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
D.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使乡村文化走出乡村社会,主动到城市展现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传播其优良的价值理念。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你认为未来乡村文化会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淘汰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2-01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