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59961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 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一般的人类文化通过民族文化存在。
B.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可产生不同的部族。
C.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D.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自由创造上不同,即使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要素相同,发展出来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样。
B.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
C.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与普遍性。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下列文字提及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诗歌《木兰辞》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差异?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也引起了较大争议。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也有观众认为动画版已经失去了原诗的精髓,不值一看。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审美是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但是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美学。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之养生,佛家之护生。《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生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中国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将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天人合一体现了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对于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规律。中国艺术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形成阴阳对比,诞育生命,也诞育无穷的艺术意蕴。西方近代以来也有著名的康德的审美的二律背反理论,“感性理性的二律背反,感性理性同时都有价值,但又相悖,这就形成一种审美。这种美具有无比强大的张力与魅力。第三个文化特点是太极图示的艺术思维模式。太极图示是东方形态的古典现象学,所谓无极乃太极,太极动而生阳,一动一静,互为本根,是一种东方式的富有无穷生命力量的圆形美学。第四个文化特点是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毕加索以前的西方古典艺术,比如俄罗斯的油画等,它们都是焦点透视,用一个人的视点看物体。中国是总体透视,就是用一个总的意境、总的理想、总的精神、总的神采把整个画统摄住。第五个文化特点是意在言外的意境审美模式。这里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有没有自己的逻辑性和艺术理性?学术界,包括西方理论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没有理性逻辑,但我们认为,生生美学虽没有西方传统的工具理性逻辑,却具有意在言外的意境式审美逻辑,是一种对于看不见的意蕴的追寻,是更高更深的艺术逻辑。

(摘编自曾繁仁先生于201978日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它抛开了审美对象实体性的美,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
B.“生生美学”是有别于鲍姆加登和黑格尔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以及英美哲学环境美学的中国美学。
C.“生生美学”中的“生生”的概念来自儒家哲学观,并且运用了重言,凸显了中国美学生命的本体论。
D.中国艺术只有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手法,遵循“天人合一”“阴阳相生”规律,才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先谈“生生美学”提出的原因,再论及“生生”的概念,最后谈及其文化特点。
B.作者第三段中用诸多引用论证,既论证了“生生美学"的内涵,又使文章典雅厚重,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C.第四段论及康德的审美的“二律背反”理论,是用类比论证来巧证“阴阳相生”既相背,又有审美价值。
D.第四段举俄罗斯油画的例子,意欲对比焦点透视与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从而凸显总体透视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它的提出和文化特点都带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B.中国传统建筑“法天象地”的观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如天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是一种与天地相应的建筑。
C.《清明上河图》以“繁荣祥和”的意境统摄全图,“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不依某一人的视点来绘图,符合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
D.意境式的审美逻辑是高于工具理性逻辑的艺术逻辑,所以中国的“生生美学”的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
2022-06-22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

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这是他在解读马克思著作时提出的,他指出:“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即在文本阅读中要发现其存在的症候,不能只用“看”的方式直接理解文本内容,而是要通过作品中空白、断裂等部分寻找真实的动机与隐藏的涵义。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陶铸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

很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的文学经典论做出“症候式阅读”,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蒋继华认为在文学经典问题上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见,其背后都隐含着因身份诉求而产生的焦虑感。朱晏以茅盾文学奖为例,指出当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针对获奖者文化身份的“承认的”不无干系。王雅琴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认为在世称“文学经典摇篮”的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东方和女性的作家始终是作为西方人想象中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

(摘编自姚文放《症候与生产: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定义“文学经典”,并形成了定论。
B.文学本身以及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力量是决定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成为文学经典的关键因素。
C.固有的理论中的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读者可以此为依据查找和解决理论中隐含的问题。
D.“症候式阅读”以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为契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显示了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19世纪英国诗人对“文学经典”问题的定义入手,文中论据横跨中西,显示了开阔的学术眼光。
B.作者以马克思为例,证明了对传统文学经典论采取“症候式阅读”能产生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C.文章叙述了19世纪和20世纪对“文学经典”的不同看法,从而引出了“症候式阅读”。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思路清晰,语言精炼简洁,富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阿尔都塞高度赞赏“症候式阅读”,认为这样就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
B.性别、种族、等级等方面的歧视和地域、时代的偏见体现着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色彩。
C.“症候式阅读”反对用“看”的方式直接理解文本内容,主张通过作品中空白、断裂等部分寻找真实的动机与隐藏的涵义。
D.蒋继华、朱晏等研究者运用“症候式阅读”从不同角度解读传统文学经典论,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
2022-02-12更新 | 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2.下列各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3.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2022-01-09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