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60188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就是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于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的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常见疾病诊断及症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申遗热的催生下,申报中医药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时,中医(后改为中医针灸)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材料四:

中医药申遗始于2005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草案》,正式申请国家级非遗。该草案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八部分打包成一个项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同一批申遗项目中首屈一指。

申遗对于中医的传承和保护有明显的好处。在2010年申报的文本中,我国政府向UNESCO承诺的主要保护措施为:建立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工作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抢救性地保护中医的特殊技艺;筹建国家中医博物馆等。仅此数项,投入经费将多达数亿元人民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的发展。

20066月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针灸、中药等8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就在中医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目录,着手申报世界遗产的进程中,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场废除中医的论争。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妄图掀起取消中医的逆流,而且竟有部分医学界人士参与其中,认为中医是不思进取的文化,不属于科学医学,甚至把中医作为一种经验医学。否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是反对派们提出告别中医的主要理由。表面上,这是一个对待中医的态度问题,但实质上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现在的论争只是个人行为,而卫生部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表示,中国正在对中医药管理制度进行立法,旨在增强中医药的地位。

(摘编自王昕《从中医药的文化价值看申遗的重要性》)

1.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C.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主要内容,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B.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的。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2005年11月,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针灸、中药等8项内容列入第一批名录。
D.部分医学界人士掀起废除中医的逆流,他们认为中医不仅不思进取,而且不是科学医学,甚至把它作为经验医学。
3.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中医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书·刑法志》中所表达的圣人“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的法生成观念表明,圣人所立之法必须根植于人情人心,要“动缘民情”;“则天象地”,即效法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其中也包括效法生长于此天地间的人间生活法则。上述法生成观念来自先秦儒家因情制礼的思想。儒家认为,法律礼仪等国家制度的产生源于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因此,礼乐刑政等制度应该是发乎人性之中顺应人性的,而不应该是外在于人企图去改造人性的。在儒家看来,礼与法一样都应该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与人性之中的,而不应该企图以制度拔高人性,以制度来改造生活。

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士人君子在社会中的表率与教导所形成的,此种社会秩序的形成不依赖于圣君明主的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在士人君子的引领下所形成的礼制规范与社会习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所提倡的德礼教化实际上就是努力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能引导个人道德向上的文化模式和社会习惯,进而也通过社会习惯的改变来实现对社会中的人的普遍行为的引领。西周的礼乐文明所营造的正是一种“有条理的生活方式”,由此衍生的行为规范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以面面俱到地调整。继承了西周礼乐文明的先秦儒家有目的地对传统具有宗教色彩的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以突出其人文的意义,强调其中文化模式的意义。

儒家的思想传统影响了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通过礼与法的结合、儒家价值观入法等方式,传统法的发展深刻体现了此种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传统法共同体是由礼和法共同组成,在这一共同体中,既有律令典章等国家制定法体系,也有自下而上所形成的习惯、民间规约等礼俗体系。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成的礼实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成文律令之外的补充法源,更是成文法制定所必须遵循的“法的精神”。礼的精神已经通过文化的浸润深深地刻印于立法者的心中和历代成文法所依据的不成文原则之中。正因如此,传统律典也深刻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和礼的原则性要求。

法律儒家化的意义就在于将日常伦理、民间习俗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一方面国家法律中融入了更多的儒家伦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的伦理和礼制日益法律化。仅从内容上看,儒家在民间的教化不仅有示范儒家伦理的意义,而且具有法律教育的功能。通过儒家“润物细无声”的德教,将国家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社会加以普及,使百姓的日常行为自觉地与国家法令保持一致。最终的结果是,国家通过强制性法令所建构起来的外部秩序,被儒家士人君子以德化的方式内化为百姓自觉遵守的秩序。

站在当下思考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其中值得当代人们思考借鉴的恰恰是法律制度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传统法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已经与维系古代社会基础的人伦价值和社会习惯融为一体。当下的古代法研究应该充分注意儒家所强调的“人文化成”观念对传统法秩序生成所产生的影响。

(摘编自李德嘉《自下而上的传统法秩序生成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则天象地"意为效法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则”和“象”二字都是效法的意思。
B.先秦儒家思想,通过礼与法的结合自下而上最终成为了百姓自觉遵守的法律。
C.礼和法构成传统法的共同体,礼是法的依据,法是礼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
D.法律只有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普及,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使百姓自觉去遵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引用古代典籍成句人手,确了古代的法生成观念一效法人间生活法则。
B.文章主体部分从社会习惯引领、礼的精神浸润、外部秩序内化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C.文章结尾阐述了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对当下法律研究者和执法者的借鉴意义。
D.文章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为指导,注重理论上的因果论证,具有高度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儒家认为,礼乐刑政等制度不应该凌驾于人之上企图去改造人性,因为这些制度的产生本来是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
B.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不是通过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自觉形成的礼制规范与社会习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C.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成的礼,成为成文法制定所必须遵循的“法的精神”。
D.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中所包含的法律制度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值得当下法律研究者思考借鉴。
2020-03-13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孝道文化
胡申生
孝道文化对于子女的教育、成才,对于家庭成员互尊互爱、和睦,对于优良门风的确立、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在经典著作及其流转中有哪些体现呢?
比如,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其作者经学者专家长期反复考证,基本确立为孔子的嫡孙孔伋所撰。孔伋虽然受教于曾参,但他的孝道思想的形成,不能说不受到祖父孔子、父亲孔鲤的直接耳提面命的教育与影响。又如,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成熟时期。其标志就是出现了由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家范》等。这些专门的、成本的家训,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体而言,孝道都在这些家训著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勉学》中有言:“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司马光在《家范》中则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姑(指婆婆)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在以上这些关于“孝道”的论述中,有一点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事情,而不是做子女的单方面地行孝。中国“孝道”大都强调了父子间双向的良性互动,盖因有此双向互动,父慈才能子孝,子孝而父益慈。这里面讲究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强调父母长辈在孝道文化中必须以身作则,按父母的角色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如前文中的“父母威严而有慈”所示,这句话将“威严”与“有慈”并立。换言之,其所讲的父母对孩子的威严和慈爱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一体的。这样的孝道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
无可否认,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统治阶层还是在民间,都出现过提倡孝道过头、使孝道文化呈现出其消极一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定时期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对孝道文化的倡导有时会过头一样,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几次猛烈批判也早已被历史证明是过头了。过头到现在我们要“挽狂澜于既倒”,重建孝道文化在今日几乎已成相当艰难之事。如今,在父母膝下尽孝几成渴盼而不可及之事,以至于“常回家看看”到了要入法的地步。而用法律来约束本应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孝道究竟是否合适,是值得讨论的。
历史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中国,孝道文化是检验和测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孝悌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础。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家庭和社会对孝道文化的提倡就不该须臾离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在要不要继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还在衡量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里,究竟是积极因素多一点,还是消极因素多一点。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担忧了。在提倡和践行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再出现反复和折腾了。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2.结合文章的第④段,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3.今日重建孝道文化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15到1921年这六年是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究竟什么路径才是救亡图存之道?究竟什么思想才能富国强兵?究竟什么主义才能复兴民族?

《觉醒年代》全剧直面历史追问,巧妙地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北大兼容并蓄的思想作风折射了当时社会精英们不同的救亡路径,让马克思主义“自洽”地战胜落后思想,凸显了先进思想逻辑上的合理性。

20世纪前叶的北京大学新旧思想激荡,以林纾、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为代表的保守派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值得尊敬的对手。但剧中并没有将保守派知识分子刻画成一群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负面形象,反而从史实出发,刻画出一群学养、才情堪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匹敌的“传统”知识分子群像。特别是辜鸿铭在北大开“论中国人的精神”讲座的演讲、林纾与鲁迅的隔空笔战,均光明磊落,不失书生本色。可以说,《觉醒年代》巧妙地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浓缩进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之中,一幕幕话语交锋的场面让蛰伏在时间长河深处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大时代的精神图谱在北京大学得以展现。

《觉醒年代》多线并进的叙事模式,将保皇派的复辟路线、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社实验乃至陈独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探索一一呈现出来。在描写诸派斗争之余,亦可瞥见当时一众精英人物为旧中国谋出路的种种探索。如“反派”张丰载赫然提出“袁世凯复辟才是救国之策、富强之本”的观点。这固然是新青年觉醒之路上的绊脚石,但也代表了当时一派的救亡思路;而以陈延年为首的无政府主义实验团体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则以一种亲历式的探索为黑暗中前行的国人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碰壁”,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新文化运动到张勋复辟帝制,再到“五四运动”,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的命运始终牵连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觉醒年代》将历史定格在北大,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最具解剖价值的历史切片。剧中的毛泽东来到北大,与李大钊、陈独秀的碰面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些史实几乎都在北京大学发生,《觉醒年代》在进步学生与保守官僚两派势力针锋相对的角力、互动中构筑风云变幻的旧世界图景,并呈现大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徐宁《基于受众意识的创作导向与审美追求——从<觉醒年代>看主旋律剧集创新叙事策略》)

材料二:

《觉醒年代》全剧深入表现风云激荡中的个体人物,以对个体人物生命、情感状态的描绘和个体冲突的展现,试图改变以往同类作品中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如《觉醒年代》重点表现的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个个体人物,对他们的刻画也并未在一开始就立足于“党的主要创始人”这个宏大的角度,而是一切从个体出发来进行展现的。特别是陈独秀这一人物,他一出场便是在日本衣衫褴褛地偷吃留学生们的饭,一边吃饭还一边喊着“这样的国无可救药”的狂言;剧中还表现他和儿子的矛盾、和友人们的分歧、蔡元培对其“三顾茅庐”的邀请以及他和辜鸿铭等旧派文人的争辩等。这些情节都力图摆脱因过分宏大所导致的概念化束缚,通过对人物个体性的展现来获取人性的丰富性和叙事的鲜活性,完成了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继而引发共鸣。

由于人物表现的鲜活性与个体性,在总体历史真实的限定下,剧中对历史人物的呈现不再拘泥于概念性的历史本身,而是让人物散发着人性的魅力,如将李大钊对妻子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对学生和长辛店工友们的关爱等,生动且具体可感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个体性表现,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以新的认知价值。剧中对陈独秀的个体性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在传统历史评述之外的更多、更复杂的其他层面,对这一人物有了全新的认知。剧中对蔡元培、胡适等人也进行了较为立体的呈现,他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个人情感上趋同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但在政治立场上与李、陈等人又有着较大的分歧。这样的个体性叙事,让观众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知。同时,也因为这种新而产生了不同于常规认知的观赏价值。

《觉醒年代》在获得观赏价值的同时,亦以对影像的追求获得了艺术创新性。由于播放媒介所限,电视剧艺术不能与电影艺术的视听冲击媲美,但同样是视听艺术的电视剧也一直没有放弃“电影化”的影像追求。剧中更是多处使用有节奏和韵律的蒙太奇剪辑来进行视听叙事。其中毛泽东第一次出场的情节便颇具代表性。这段影像时间虽短,但十几个镜头交替出现:瓢泼大雨倾注而下,小商贩在街边冒雨叫卖,孩子头上插草,老妇拦车卖孩子,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富家公子在车内吃着汉堡悠然地看街景等,而唯有毛泽东,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逆街行走,街上一沟污浊的雨水被他一脚踏开。这组镜头将当时长沙乃至整个中国的真实状态细致地呈现出来,以视听艺术特有的表现力实现了简洁而有力的叙事。

《觉醒年代》以“觉醒”为主题,深刻挖掘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在具体表达上,该剧获得了新的认知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赵卫防《<觉醒年代>:思辨与观赏的逾越》)

1.下列对材料中《觉醒年代》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辜鸿铭在北大开讲座、林纾与鲁迅隔空论战等情节设置,既展现了大时代的精神图谱,也体现出《觉醒年代》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
B.张丰载提出的复辟救国的主张、以陈延年为首的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对当时社会精英探索救亡途径具有启迪意义。
C.蔡元培等人在大时代背景下与李大钊等人既趋同又有分歧,让观众对他们有了新的认知,他们不再只是故步自封的形象。
D.毛泽东首次出场的镜头颇具代表性地呈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真实状态,表明电视剧可以突破播放媒介限制,形成视听冲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展现了社会精英探索出路的成功与失败,有利于显示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所具备的逻辑上的合理性。
B.《觉醒年代》从历史事实出发,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回答了历史的追问。
C.《觉醒年代》同类作品因采取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导致了概念化束缚,无法引起共鸣。
D.《觉醒年代》让观众从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中窥见历史风云,映照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
3.下列选项中属于“大时代小社会”叙事策略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为典型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B.《陆犯焉识》将知识分子陆焉识放置在中国20世纪的政治环境中,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传奇个人经历熔于一炉,谱写了一曲政治与人性之歌。
C.《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D.《茶馆》以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4.材料二在分析《觉醒年代》获得的观赏价值时,是如何论证分析的?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列举《觉醒年代》在主旋律作品创作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023-02-06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