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61551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梅新林教授提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问世于前“新红学”时期,属于“旧红学”时代的产物,但若从理论创新的前沿与质量而言,则显然应该纳入“新红学”范畴,甚至较之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的“新红学”更为前沿(当然,提出这一看法,其实已经把“新红学”等同于现代红学了)。不过,胡适等创立“新红学”时,没有将批评的矛头对准王国维,而是针对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梅教授认为,像王国维这样超越时代的学者、作家以及作品、思想,固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也会带来很多困惑,因而不知如何在时代中进行安置,所以胡适对其避而不谈,也可以理解。对此,笔者认为,这种回避,一方面是时间因素,可能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的时间过早,是在1904年发表,而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在1916年发表,所以找时间相对靠近的对象来商榷,这是习惯的做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商榷与对话的前提是两者目标一致。归根到底说,索隐和考证其实都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都是在小说外寻找现实的本事。王国维没有涉及小说的本事问题,胡适等人就不便与王国维展开对话。而索隐派毕竟也在进行本事研究,故而双方可以进行商榷,这样的商榷也是有价值的。

考证派“新红学”后来是以胡适和俞平伯的成果为早期代表,梅新林教授评价“新红学”时认为应该从“历史的批评”“艺术的批评”“思想的批评”这三个层次来评价研究文艺作品,并得出结论说:胡适的批评偏历史,俞平伯的批评偏艺术,而王国维的批评偏思想,如果三者合一,那么“新红学”的面貌就会很全面,可望达成一种研究范式的突破。

关于如何进行三位一体的批评,笔者认为应该避免那种简单的叠加。无论历史学、文学还是思想的研究,都需要一个历史化的过程,这才有可能达成文学、历史学与思想研究的有机融合,甚至达成研究范式的突破。

百年“新红学”,其主流是历史学的考证研究,但恰恰是历史学的研究,更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历史化的考察,也就是说,首先要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历史化,而不是把事件和人物抽象出来加以静态地、凝固化的考察,因为即使《红楼梦》有本事、真人可以考索,也需要分析其经过种种转变而进入小说的动态过程。至于对《红楼梦》思想的研究,则要在观念史和社会史双重脉络中加以梳理,揭示小说中的思想倾向与之发生的张力。

说到对其文学的研究,现在大家提倡研究回归文本、回归文学特性,很容易回到一种传统的趣味主义。这种分析的最大问题就是非历史的态度,是以所谓的审美非功利,来遮蔽对历史、对意识形态的诊断。例如《红楼梦》中关于丫鬟的肖像描写非常稀少,用趣味主义来解释,会认为这是作者的留白艺术,可以给读者提供很大的想象余地(其实也有学者这么分析了)。笔者认为,对丫鬟肖像描写的忽略,是因为《红楼梦》基本立场并没有超越时代和社会因素,作者大体采用贵族视角进行叙述(尽管曹家本身不是贵族),对丫鬟基本上是忽视的。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理解此种艺术手法的产生,这样就形成了文学内化于历史而不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研究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就是不断地将研究对象历史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红学的精髓。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放在整个世界史的学术趋势中,重新定位《红楼梦》,我们的研究格局就可能会有更大发展。

(摘编自詹丹《以历史化态度推进红学的发展》)

材料二:

本事,应限定在真人真事和真实情境之上。准确地说,是限定在作家所历、闻并参考的原本之事上。目前看来,古典本事批评主要包括索隐、影射、考证三派,所谓“穿凿附会与忘记文学之为艺术”的错误,以索隐、影射最为突出。索隐派专事于“探求隐藏在小说作者与故事情节背后的本事,以据此阐释小说文本的‘微言大义’”。这些解读虽提出“分身法”“合身法”等方法,但多建立在拆字猜谜、牵强附会基础上,学术成分极低。影射研究实亦政治性的、道德性的索隐研究,多有硬解、曲解之嫌,“好像一切文艺作品统统不过是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事的'黑幕小说'的翻版或变种而已”。所以,无论影射还是索隐,都成为古典考据学略有难堪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唾弃,声名狼藉。

那么,以胡适、俞平伯等考证派红学(“新红学”)为代表的本事批评是否更容易被接受一些呢?答案无疑是确定的,因为胡适所用材料“人人都知道”,所用方法则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过,胡适的考证也终究只是考证:他仅感兴趣于作者身世与版本问题,对于思想与艺术之阐释,甚至不愿承认为“红学”成果,故其《<红楼梦>考证》被认为“失之过于粘滞,没有予艺术创造以应有的地位”不是没有道理。以此而论,仅满足于史实考订的考证和索隐、影射并无本质区别。考证派有“考”无“释”,虽掌握较多原型史料却无力以此为基础对对象予以哲学、艺术的把握。亦因此,俞平伯晚年对自己的“新红学”研究几乎全盘否定。

(摘编自张均《转换与运用:本事批评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梅新林教授看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虽属于“旧红学”时代的产物,但就其理论创新与质量来看,比胡适、俞平伯的“新红学”更为新颖。
B.分析《红楼梦》所涉及的本事、真人进入小说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历史化的过程,属于红学中历史学的考证研究的范畴。
C.对《红楼梦》思想的研究,应将这种思想置于观念史和社会史的双重脉络中进行梳理,揭示出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观念史、社会史之间的紧密联系。
D.忽略历史语境研究《红楼梦》的文学特征,常常流于传统的趣味主义,以所谓的审美非功利遮蔽对历史、意识形态的诊断,导致文学内化于历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受到了胡适等考证派批评,说明一切学术论争发生在研究时间接近、研究目标一致而结论却针锋相对的不同派别之间。
B.对作品进行分析,不能脱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大力提倡回归文本和文学特性,并注意作者认知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否则容易产生误解。
C.红学的索隐派、影射派之所以处于难堪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唾弃,声名狼藉,是因为其故意穿凿附会,忽略《红楼梦》的文学艺术特征。
D.胡适只关注《红楼梦》作者的身世与作品的版本问题,忽略对作品思想与艺术的阐释,未能对其予以哲学、艺术的把握,故其研究价值应打折扣。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首先介绍梅新林教授对于红学研究中胡适与王国维、蔡元培的学术关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者自己对学术争论意义和原因的认识。
B.材料一在介绍梅新林教授关于“新红学”三个角度评价研究且假设三者融合出现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将三者有机融合的方法。
C.材料一有破有立,作者既谈到红学若干派别的局限性,又阐述了将历史化研究贯穿于各研究角度的观点,并由此提出马克思主义红学的研究方法。
D.材料二首先确定“本事”的外延,然后分析了红学研究的索隐派、影射派、考证派在本事批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对其进行学术评价。
4.请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红学研究的“历史化态度”的理解。
5.“新红学”研究有怎样的价值和优势?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
B.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
D.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2019-11-11更新 | 3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开源软件是指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即代码创作者在遵循相关开源协议的基础上,将自己开发的软件源代码向全世界公开,允许其他开发者进行自主学习、测试、修改、二次开发和传播等,以协同方式改善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优化软件功能等。开源软件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都有许多流行的软件产品,如Linux电脑操作系统、安卓手机操作系统、MySQL和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等。

在软件世界中,开源软件已成为数字企业的流行趋势,也成为数字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开源战略对于数字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开源战略有利于数字企业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数字产品质量。数字产品开发具有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企业初始进入市场时往往需要较大的研发资本投入,一般企业难以承受,而通过开源战略,数字企业可以有效分摊巨额开发成本。另外,数字企业的产品往往使用很多其他公司的专利,需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而开源战略可以大幅减少数字企业使用专利的授权费用。开源战略通过将开源产品向开发者、合作伙伴等开放,通过众多参与者的力量对产品进行测试、改进和优化,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完善产品,从而使开源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开源战略有利于降低数字经济的技术风险水平。作为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ABC等信息技术的风险对数字经济的风险水平有重要的影响。相比于闭源软件等,开源软件在技术上更具有自主可控的优势。闭源软件是一个黑箱,用户难以清楚认识内部情况,因此闭源软件等产品存在较大的被监控、被劫持、被攻击、被禁售、密钥和证书失控、无法打补丁等安全风险,而开源产品由于源代码开放,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并且可以修改和优化代码,因此技术风险水平较低。

开源战略有助于促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从只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辅助角色转变为基础创新和创造的赋能者角色,成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建立开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开源战略以相对较低的投入、较小的风险和较高的质量完成面向物联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形式的数字化转型,获得“数字化生存”的动态技术能力。

开源战略还可以促进企业形成开放式创新的格局。企业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活动充分整合全社会的智力资源,与外部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形态之一。例如海尔集团的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旨在打造智慧家庭领域全球最大的技术创新入口和交互平台,通过内部1000多名接口人,紧密对接10万多家一流资源、120多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一流资源的创新生态圈,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创新网络,进而实现了“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开放创新局面。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决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可以说,开源战略以其强调开放、协作、共享和创新的理念,非常契合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思路和机制。

(摘编自戚聿东《数字技术扩散促进数字技术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源软件的代码创作者能任意公开自己的软件源代码,允许其他开发者进行修改。
B.开源产品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水平,提高透明度,提升产品质量,所以开放源代码。
C.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只起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时,只是辅助角色。
D.只要我国建立开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我国制造业企业就能够成功地进行数字化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进行论证,本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论述了开源软件的概念及开源战略对于数字企业的重要性,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C.文章第四段将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进行对比,指出了闭源软件终将被淘汰的现实。
D.文章第六段举海尔集团的例子,论证开源战略可以促进企业形成开放式创新格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要提高开源产品的质量,可以通过众多参与者的力量对产品进行测试、改进和优化,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完善产品。
B.企业创新的最佳形态是开放式创新,即企业的产品研发等充分整合全社会的智力资源,与外部创新主体协同创新。
C.开源战略能使数字企业有效分摊巨额开发成本,大幅减少数字企业使用专利的授权费用,能够提高数字产品质量。
D.开源战略强调开放、协作、共享和创新的理念,契合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思路和机制,利于促进企业形成开放式创新的格局。
2020-03-30更新 | 1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新诗究竟应该怎样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与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有关。我们认为,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或者说它的文化根源,既不是中国古代诗所从属的古代文化即传统文化,也不是西方诗所从属的西方文化;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是这两种文化的结合。新诗所从属的文化,是由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的异质因素发展、壮大而来的一种新文化,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异质,却与西方文化同质,因而受到后者的鼓励和诱导,并必然表现为对后者更多的借鉴和学习。当然,由于新诗所根源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同质,它必然具有类似于西方诗的规律和特性。

②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体现伦理道德性质的德性文化,其主要以群体人本精神、中和精神、辩证精神以及更为根本的天人合一观念,决定和制约古代诗的各个方面。而中国古代诗各方面的规律和特性基本上不为中国新诗所具有,因为中国新诗已经不具有古代诗那样的文化根源。西方文化主要是体现科学理智性质的智性文化,它源于古希腊而延续至今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观念即天人合一观念的话,那么智性文化的核心观念则是主客二分观念,在主体方面,它发展出人本精神。智性文化的人本精神的特点在于它是个体本位的,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群体本位很不相同。这种个体人本精神决定了西方诗的情感主要是自我情感,其题材主要是内在心灵性题材,如爱情题材、哲理题材等。西方诗的另一大题材是宗教题材。由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这大约是西方诗中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

③西方诗意象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明显地以真为基础(中国古代诗意象则以善为基础)。我们看到,西方坤的个体人本精神及相应的自我情感归根到底是基于智性文化的,是智性文化的求真精神在诗中的表现。就西方诗意象中的的关系看,两者之间一般存在着张力。张力的意思指显得并不为本身所具有,而是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是诗人主观地加在上的。这样的意象就往往是二重性的乃至多重性的,不像中国古代诗的意境那样是浑然融合、物我同一的。西方诗的两个突出手法是细致描写和赋形变形。描写可分为内在心理描写和外在物象描写,这种细致描写体现着西方智性文化根源上主客二分的两极性,这与中国古代诗对意象融合的整体性简约描写形成很大的反差。

④我们看到,上述西方诗歌诸方面的规律和特性基本上也为中国新诗所具有,那是因为中国新诗具有与西方诗歌类似的文化根源。

⑤中国新诗,从题材上看,重要的是最富于智性文化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的题材,也就是爱情题材和哲理题材,并且从发展趋势看,这两种题材是日渐深广地展示着。此外,中国新诗在运用直觉、梦幻、

无意识等来发掘和表现诗人心理乃至生理上的独特感受方面,也类似西方诗,却与中国古代诗大不相同。这种情况在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诗中就有,在朦胧诗尤其第三代诗中更多。有的第三代诗还具有后现代主又特征,如描述日常琐事,进行奇特玄思,组合、拼贴词语,主张取消自我主体,削平理性深度等,显得相当客和冷漠。但这种创造其实相当主观随意,仍然是诗人自我意识的一种隐在的或者变相的表现。

⑥鉴赏新诗意象,我们能明显感到诗人是在着意用来表达某种,这就使之间不是浑然融合,而是存在着张力。如闻一多《死水》一诗中的死水意象。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的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但其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等意象以及诗中不断出现的,使读者脑海在出现康桥意象的画面和意思的同时,还出现其他意象的画面及相关的意思,因而使整首诗的不能完全做到浑然融合,即不能真正做到物我同一。在新诗中,像《再别康桥》那样带有意境性的诗是很少的,一般的诗追求意象的新奇、精警,而不是追求意境的优美、和谐。所以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富于意象美,这一点与西方诗类似。意境是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根基的中国古代德性文化的特定产物,在以主客二分观念为基础的现代智性文化中,它已经不是诗人追求的目标。

⑦总之,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是从中国古代文化生长出来或者说转型而来的中国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异质,却与西方文化同质。所以,它使从属于它的中国新诗在性质和特点上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大的差异性、较小的相似性;与西方诗较大的相似性、较小的差异性。既然这是由新诗的文化根源决定的,我们对新诗就不可能另有所求了。

(选自陈本益《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与西方文化同质的中国现代文化,所以它具有类似西方诗的规律和特性。
B.从属于中国现代文化的中国新诗在性质和特点上表现出与古代诗较小的差异性、较大的相似性。
C.西方诗里宗教题材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也富于个人心灵性,宗教题材与西方诗的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有吻合的一面。
D.中国新诗中有的第三代诗还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如描述日常琐事,进行奇特玄思等,显得很客观、冷漠,而诗歌的这种创造也是如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以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为论题,引入对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问题的阐述,从而确立论点:中国新诗根源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同质。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在②③两段中,又以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文化性质、诗歌意象特点、诗歌手法方面论证了论点。
C.第⑥段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是富于意象美的观点。
D.第⑦段的结论照应开头,尾句的补充交代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新诗中很少的带有意境性的诗歌,与中国古诗中典型的意境如王维的《鸟鸣涧》、柳宗元的《江雪》、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中国新诗意象中的“意”与“象”之间是存在张力的。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这与以主客二分观念为核心的西方诗相同,因为在智性文化中,诗人追求的目标并不在于意境。
C.新诗中关于爱情题材的诗篇是在日渐深广地发展展示着的,但和古代文人爱情诗仍有相通之处,带者伦理教化的色彩,同时又体现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
D.说中国新诗从属于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异质文化,则意味着中国新诗基本上不具有古代诗的规律和特性。
2021-11-2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