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1618584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星河:这里指秦淮河。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为全词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B.“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
C.“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真知灼见。
2.这首词的下阕中流露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道逢文通北使归[注]

王安石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

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

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

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


[注]1.嘉祐五年元月,王安石担任送辽伴使北上。此时上年冬使辽的沈文通回国已达贝州,王安石认为途中可相遇,但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王安石只得作诗寄给沈文通。2.文通:沈遘,字文通,北宋嘉祐年间出使契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实写,写出了我对朋友文通红润美好的容颜和亮丽的衣着的夸赞。
B.诗中“笑语春风”“回首此时”前后呼应,交代出诗人羡慕的来由。
C.“传声车马少淹留”一句暗含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的背景。
D.颈联一“乐”一“愁”,两者形成对比,用还家之乐来反衬自己还需北上,远离家乡的愁苦。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2-12-27更新 | 10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北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驾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先点明登临时间,随后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难用画笔描绘的美。
B.《桂枝香·金陵怀古》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C.《泊秦淮》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D.《泊秦淮》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含蓄隐晦,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与《泊秦淮》的尾句都写到“商女”唱《后庭》曲,有何用意?
2021-06-26更新 | 1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各题。

自白土村入北寺

王安石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

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使用了什么手法?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0-03-09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