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4 题号:16199691
阅读《红楼梦》中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①月窟:月宫。②白帝:即西方白帝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黛玉诗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银冰为土玉为盆”、不写白海棠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宝钗之诗起笔相似。
B.宝诗颈联上句承“胭脂”句,重在写白海棠的颜色,淡极更艳;下句承“冰雪”句,写出了白海棠的数量像玉石一样多。
C.黛玉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是“月窟仙人”所缝制,想象丰富。
D.宝钗以白海棠自比,以花写人,而黛玉是以人写花,诗中的种花人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都是她的自我写照。
2.诗社社长李纨评价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黛玉诗;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薛(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 ①本诗选自《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②欹:通“倚”。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将咏诗之兴称为“诗魔”,且以“无赖”形容,再以动作“绕篱欹石”写出黛玉强烈的创作热情和专心致志的创作过程。
B.颔联写“咏”菊过程,以“临霜”交代季节为秋天,以“对月”交代时间为夜晚,以“亳端蕴秀”“口齿噙香”突出诗意才情。
C.颈联借咏菊之素怨,含蓄透露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在菊花中寄托自己平素一腔怨叹,但又感叹知己难觅,少有人懂。
D.全诗不见一个“咏”,也不见一个“菊”,但通过对诗人进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含蓄委婉地道出咏菊的过程和情怀。
2.在湘云主持的以“菊”为主题的诗社活动中,林黛玉的《咏菊》公评第一,此诗尾联的妙处何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22-10-25更新 | 2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此诗是《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结海棠诗社时,林黛玉吟咏之作。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半卷”“半掩”两个动作既写出赏花人娇羞之态,又说明赏花人在远观白海棠。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白海棠白净的颜色和孤高的风韵,自有一种天然的高洁气质。
C.颈联上句运用比喻赞美白海棠的白净,下句则写赏花人愁怨的心情,情感有起伏变化。
D.尾联又写赏花人,与开头形成呼应。“同谁诉”写出赏花人寄人篱下无处倾诉的哀愁。
2.李纨评价林黛玉该首诗写得“风流别致”,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2022-04-22更新 | 1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雁二首(其二)

杜甫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注】①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四川,欲由水路辗转返乡;大历五年(770年)春,诗人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作此诗。②清:清水,在河南。渭:指渭川,在陕西。③伤弓:被弓箭所伤之鸟。④行断:指大雁离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大雁作为候鸟,在大雪来临之前离开胡地,在将要开花之时又离开湖南北归。
B.看到洞庭湖畔振翅高飞一路向北的雁群,诗人猜想,它们不久将会飞过清水和渭川。
C.诗人遥想塞北的春天将要逝去,而滞留在塞北的大雁,正思念江南初夏的和煦阳光。
D.本诗以“归雁”为题,虽然诗句中没有一个“雁”字,却处处紧扣着“雁”而展开。
2.诗人为什么认为大雁的鸣叫“不堪闻”?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回答。
2022-11-18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