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1 题号:162722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舜民

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我”欣慰于流萤多情,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
B.结尾“我”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乡感伤。
C.诗人将个性风采和主观感情色彩融入物象流萤之中,使诗歌物我交融,情志深沉。
D.诗人虽流露迁客之意,但更对社会人生多有思考,思想闪烁理性光芒,给人启迪。
2.这首诗中的流萤形象丰富鲜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与“鲜”,然后分写其“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层次井然,色彩绚烂。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写尽青烟笼罩绿叶之美态。可谓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在满天飞霜中面对红颜凋零沉着镇定、不以为然之态。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一气呵成,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这首咏物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01-02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汉宫春·梅

晁冲之

满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①此词为晁冲之送别王仲甫时所作,王仲甫因词忤宣仁太后而被逐。②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乐府《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通过雪压霜欺、东君不惜、燕子不来等描绘了萧瑟冷落的梅花生长环境,愈显梅花潇洒出尘。
B.下片首句化用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意在衬托出“玉堂”中梅花的风流。
C.“空自忆”“风流”二句收束全篇,以人格化手法,赞美梅之孤高自许的风流,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D.全词写景清丽,情意真挚,抒情婉曲,风格疏淡隽永,舒缓纡徐;深微细腻,为咏梅词的上乘之作。
2.本词与李白的《蜀道难》均为送别诗(词),但情感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4-03-22更新 | 1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咏梅花二首

王初

其一

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其二

青帝来时值远芳,残花残雪尚交光。

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第一句用写实手法,描写春天来临之际,梅花逢雪后银装素裹的美丽形象。
B.其一第二句,“散”字写出了寒风劲吹、雪花飞扬的状态,刻画出梅花生存的环境。
C.其二第一、二句,两个“残”字与“远芳”形成对比,表现了梅花开放的环境的恶劣。
D.两首诗诗句朴素流畅,都是“以我观物”,使得春日梅花有“我”的主观色彩。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修辞在两首诗中又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06-27更新 | 4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