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63136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我读了《人体的秘密》这本书,本书从身体健康,从医学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关于人体说不出口的正经事。说不出口是因为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

比如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有口臭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有这样的困扰,但这种话题是很难去和别人讨论的。“我发现你有口臭”,这句话本身就是带有一定攻击性的,也非常容易让别人觉得受到了冒犯,容易被误解,因此类似的谈话往往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因为这是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事情。从医学的角度上,我们可能也能得到一些很好的解决办法。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喝水太少,这二者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如果喝水太少,嘴里发干,这种清洁作用就会变弱,。晚上睡着的时候,我们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细菌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无耻地大规模繁殖。早上起床后,说话时各种可怕的口气就会一涌而出。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说:“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赢得这场高考!”
B.爸爸下班到家后对妈妈说:“别做饭了,有人请我们一家吃饭。”
C.我们旅行团的每个人都要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D.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说出自己身体的秘密,或许能够发现有很多人和我们有同样的问题。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1】下列加横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青泥盘盘问君西游时还
B.连峰天不盈尺 只恐夜深花睡
C.乎高哉正襟
D.见鸟号古木 悲不见九州同
2016-04-22更新 | 4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午睡醒来后,反而比睡之前更累。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睡午觉不规范所导致的。午睡是很有讲究的,,就不能真正发挥午睡的作用。

。刚吃完午饭时,胃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这时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午睡质量。午睡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饭后20分钟。

。权威研究表明,良好的午睡时长以15~30分钟最为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人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是周期性循环交替。一般人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身体会进入深度睡眠,若在此时醒来,反而容易因“睡眠惯性”而导致醒来后感到疲惫、迷糊。

此外,午睡姿势也很重要,俯卧或趴在桌上睡,会减少头部供血,或压迫眼球、脑部,让人睡醒后出现头昏、眼花、疲惫、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1.下列句子中的“深度”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深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估计没人能说出这些炭层的蓄量和深度。
B.对这个哲学问题,他们理解的深度不一致。
C.再不注意用眼卫生,你会发展到深度近视。
D.我们将会不断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2-12-04更新 | 19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现存典籍中,最早出现“村”字的是《三国志》,“村”与“落”连用,共出现了两次。这两处记载至少说明,在陈寿生活的西晋时期,“村”字开始逐渐被使用,以“村落”命名乡野的民众聚居之所,也在此时肇兴并逐渐盛行。东晋时期,中原出现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乙]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中原汉民居住在野外村落,原因有二:其一是南方本地人多,且多少有排外的情绪,其二是南迁的北人也不愿意直接被当地政府管辖。南北朝时期,城邑、村落、村邑并称的现象出现。与之相应的,就是逐步出现了确切的以“村”命名的村落。《水经注》载有19处。[丙]这些村落分布于全国各地——山东的薛村,河北的北城村,陕西的长柳村,湖北的射堂村、平乐村、东亭村等等。正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村”的使用,其在地域范围中不断出现,并不断扩散、扩大,以至“村”后来成了跨越时空约定俗成的名称,最终成为被历朝历代普遍认同的通识称谓。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肇兴B.逐步C.以至D.约定俗成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2-05-14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