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63708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所有常识不尽符合。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须留胡子。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

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必须留胡子。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这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

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情况,似乎还无什么一定必须规矩。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

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山西侯马发现两个人形泥范,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打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一定社会习惯限制。

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十分具体地反映出许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这从《世说》记载潘安上街,妇女掷果满车,左思入市,群妪大掷石头故事及其他叙述可知。总之,这个时代实在不大利于胡子多的人!

中唐以后,宋人绘的《香山九老图》,却有好些七八十岁的名贤,下巴还光光的。此外,《洛阳耆英会图》和《西园雅集图》,都是以当时人绘当时事,还是可见有好些过四十不留胡子的,正和后来人为顾亭林、黄梨洲、蒲留仙写真差不多。

从文物研究古代的梳妆打扮、起居服用,可以帮助我们启发新知,校订古籍,得到许多有益有用的东西,值得当前有心学人给予一点应有的注意。胡子问题虽平常小事,无当大道,难称学术,但是学术的专家通人,行文偶尔涉及它的历史时,若不作点切实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有个比较全面具体的认识。如只从想当然出发,引申时就难于中肯,而且易致错误。

(摘编自1961年《光明日报》沈从文《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力先生认为在古代汉族男子是必须留胡子的,胡子长得好是美男子的标志之一。
B.殷商时期,无论是贵族还是奴隶,都没有胡子,从安阳出的石雕、陶俑可以证明。
C.潘安具有妇女的柔媚姿态,受到妇女的追捧,可见晋代没有胡子才被视为美男子。
D.从宋代人物画像,到清代蒲松龄等人的画像来看,很多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留胡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性强,开篇先概括了王力先生关于胡子的一些说法,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B.文章思路清晰,从殷商春秋战国,再到唐宋以及清代,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论据。
C.文章的论据都来自古代的雕塑、绘画、器物等文物,比文字记载更有说服力。
D.文章结尾阐发了探讨古人胡子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小见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力先生文章的重点是谈语言与逻辑的问题,在结尾提到了古人胡子的问题。
B.胡子有无的问题,自古及今都不是生活小事,深入研究,能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C.沈从文先生是优秀的小说家,也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学识比王力先生更高明。
D.对名家的观点做出含蓄委婉地批评,这种自由争鸣的研究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年代,孙常叙著就的《汉语词汇》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词汇学专著,具有拓荒性质。80年代后,我国又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词汇学家,孙良明的《词义和释义》,培育了不少词汇学人;武占坤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有不少观点为后来的《现代汉语》教材采纳。有了这样的学术基础,我们应该是可以做出自己的研究实绩来的。然而,汉语词汇学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到冷遇,汉语词汇学被一些汉语学者置于语法中。比如现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论著中,词汇的内容就放在文法里谈。有的著作提语汇”“语汇学,不提词汇”“词汇学。甚至有学者将本属于词汇领域的熟语割离,单设一个语汇学,使之与词汇学分庭抗礼。这或都与词汇学理论建设不足有极大的关系。孙良明先生说,我们的汉语词汇理论自古代就已有雏形,只是当时还未加总结罢了。

汉语词汇学与其他一些学科的发展经历颇为相似。如术语学,明代《天工开物》记录了机械、砖瓦、兵器、火药等生产技术,书中出现了许多术语,但那也是术语实践,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完备的术语学。汉语词汇学诞生前,中国至少已有两三千年词汇实践的丰厚积累,但更多的是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实践,如战国末年的《尔雅》,汉代的《释名》,到清代更达至封建时代的巅峰,出现了《通俗编》《常谭搜》等。零星的论述和词汇实践活动,还不足以呈现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恰在此时,西风欧雨东来,将彼时西方语言学思想输入到古老的中国学界,汉语词汇学由此开始孕育。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编纂的《汉语谚语熟语集》一书,其价值不仅在于广收各类熟语,更在于它是对汉语谚语等熟语进行颇具理论色彩研究的开山之作,对汉语词汇学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它的理论源于西人对西语词汇的总结和归纳,模仿痕迹极重。

汉语词汇学的道路究竟怎么走?运用西方理论来解释汉语问题可行吗?有学者常将索绪尔的共时”“历时理论挂在嘴边。其实,强调共时,是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要将不同时代发生的事物对象不加分辨地混在一起。分析语料时,不一定要把时代划分那么清,但是不混同却十分紧要。有学者常提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现代边界究竟在哪里?吕叔湘曾经说过: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三足鼎立。若将唐代以来和唐代以前的语言材料加以分析,你就不难看出这1000多年来,汉语,尤其是汉语词汇在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是渐变的,其样貌并没有发生彻底的改观。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将这个现代从完整的近代中割取出来呢?汉语一些词语,从韵律的切分上看和从其自身的结构规则上看存在差异,用从西方学来的惯常的词义分析法是很难行得通的。例如太皇太后一般人切分时要按韵律两两切分成太皇”“太后,而该词语实际的结构应为”“皇太后。像这样的词语数量不菲,如寄人篱下”“有则改之等皆是如此。

其实,古汉语词汇有很多结构上的特点,如额手称庆中的之间的结构关系,用现有词汇学理论无法做出解释。汉语方言中一些词语的结构也有特殊的结构规律,如汉民族共同语词汇中只有两字叠用构成的词,如天天”“每每,但是方言中却有三字叠用构成的词,如天津方言称一些人不务正业地混世界为喏喏喏,拦阻或打断对方话头时常说嘛嘛嘛。熟语中的歇后语更是汉语特有的词汇类型,它是产生于市井并在民间拥有广大市场的俚俗性的熟语,反映着近代以来中国底层民众的智慧,很值得深入研究。

(周荐《文化植根深厚,理论择善而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汉语词汇学”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汉语学者将汉语词汇学置于“语法”中,有的著作提“语汇”“语汇学”,不提“词汇”“词汇学”,都说明汉语词汇学缺乏理论基础。
B.明代《天工开物》一书出现了许多术语,但那也是术语实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证明了汉语词汇学实践历史悠久,但理论建设却比较迟。
C.《汉语谚语熟语集》是对汉语谚语等熟语进行颇具理论色彩研究的开山之作,但由于其理论源于西人对西语词汇的总结和归纳,所以存在着先天不足。
D.针对有学者提出“现代汉语词汇学”这一概念,因为现代汉语就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三足鼎立,所以作者认为这是画地为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词汇》问世以后,我国的学术前辈们不懈努力,写出许多学术专著,为汉语词汇学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
B.清代语文工具书《通俗编》《常谭搜》等问世,虽然还不足以呈现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但也证明中国至少已有两三千年词汇实践的丰厚积累,为汉语词汇学的孕育做好了准备。
C.“太皇太后”“寄人篱下”“有则改之”等例子,说明了汉语词语从韵律的切分上看和从其自身的结构规则上看存在差异,所以用从西方学来的惯常的词义分析法是行不通的。
D.产生于市井民间的歇后语,是汉语特有的词汇类型,是近代以来中国底层民众智慧的结晶,很值得研究。
3.汉语词汇学有哪些缺陷?如何让汉语词汇学走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29更新 | 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完 成小题

“ 百 代 皆 沿 秦 度 ”, 建 筑 亦 然 。 它 的 体 制 、 风 貌 大 概 始 绕 没 有 脱 离 先 秦 奠 定 下 来 的 这 个 基础 规 范 。秦 汉 、唐 宋 、明 清 建 筑 艺 术 基 本 保 持 了 和 延 续 着 相 当 一 致 的 美 学 风 格 。这 种 艺 术 风 格是 什 么 呢 ?简 单 来 说 ,便 是 作 为 中 国 民 族 特 点 的 实 践 理 性 精 神 。

首 先 ,各 民 族 主 要 建 筑 多 半 是 供 养 神 的 庙 堂 , 如 : 希 腊 神 殿 、 伊 斯 兰 建 筑 、 哥 特 式 大 教 堂等 等 。中 国 却 主 要 是 宫 殿 建 筑 ,即 供 世 上 活 着 的 君 主 们 所 居 住 的 场 所 。大 概 从 新 石 器 时 代 的 所谓 “ 大 房 子 ” 开 始 ,中 国 的 祭 拜 神 灵 即 在 与 现 实 生 活 紧 紧 相 联 系 的 世 间 居 住 的 中 心 , 而 不 在 脱离 世 俗 生 活 的 场 所 。于 是 ,不 是 孤 立 的 、摆 脱 世 俗 生 活 、象 征 超 越 人 间 的 出 世 的 宗 教 建 筑 ,而是 入 世 的 、与 世 间 生 活 环 境 联 在 一 起 的 宫 殿 宗 庙 建 筑 ,成 了 中 国 建 筑 的 代 表 。从 而 ,不 是 高 耸 入云 、指 向 神 秘 的 上 苍 观 念 ,而 是 平 面 铺 开 、引 向 现 实 的 人 间 联 想 ;不 是 可 以 使 人 产 生 某 种 恐 惧 感的 异 常 空 旷 的 内 部 空 间 ,而 是 平 易 的 、 非 常 接 近 日 常 生 活 的 内 部 空 间 组 合 ;不 是 阴 冷 的 石 头 ,而是 暖 和 的 木 质 ,等 等 ,构 成 中 国 建 筑 的 艺 术 特 征 。

中 国 的 这 种 理 性 精 神 还 表 现 在 建 筑 物 严 格 对 称 结 构 上 ,以 展 现 严 肃 、 方 正 、 井 井 有 条 ( 理性 )。所 以 ,就 单 个 建 筑 来 说 ,比 起 基 督 教 、伊 斯 兰 教 和 佛 教 建 筑 来 ,它 确 乎 相 对 低 矮 ,比 较 平 淡 ,应 该 承 认 逊 色 一 筹 。 但 就 整 体 建 筑 群 说 ,它 却 结 构 方 正 ,逶 迤 交 错 ,气 势 雄 浑 。 它 不 是 以 单 个 建筑 物 的 体 状 形 貌 取 胜 ,而 是 以 整 体 建 筑 群 的 结 构 布 局 、 制 约 配 合 而 取 胜 。 非 常 简 单 的 基 本 单 位却 组 成 了 复 杂 的 群 体 结 构 ,形 成 在 严 格 对 称 中 仍 有 变 化 ,在 多 样 变 化 中 又 保 持 统 一 的 风 貌 。这 种流 动 美 ,在 个 体 建 筑 物 的 空 间 形 式 上 ,也 同 样 表 现 出 来 ,这 方 面 又 显 出 线 的 艺 术 特 征 ,因 为 它 是通 过 线 来 做 到 这 一 点 的 。 中 国 木 结 构 建 筑 的 屋 顶 形 状 和 装 饰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屋 顶 的 曲 线 ,向 上微 翘 的 飞 檐 ,使 这 个 本 应 是 异 常 沉 重 的 往 下 压 的 大 帽 ,反 而 随 着 线 的 曲 折 ,显 出 向 上 挺 举 的 飞 动轻 快 ,体 现 出 一 种 情 理 协 调 、舒 适 实 用 、有 鲜 明 节 奏 感 的 效 果 ,而 不 同 于 欧 洲 或 伊 斯 兰 以 及 印 度建 筑 。

在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中 ,始 终 没 有 离 开 平 面 铺 展 的 理 性 精 神 的 基 本 线 索 ,渲 染 表 达 的 仍 然 是 现实 世 间 的 生 活 意 绪 ,而 不 是 超 载 现 实 的 宗 教 神 秘 。

( 摘 自 李 泽 厚 《 美 的 历 程 》)

1.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中 国 建 筑 的 美 学 风 格 ,起 源 于 先 秦 流 传 下 来 的 基 础 规 范 ,即 使 经 历 多 个 朝 代 ,仍 未 发 生 改变 。
B.与 中 国 的 主 要 建 筑 功 能 不 同 ,国 外 的 主 要 建 筑 更 多 是 作 为 祭 拜 神 灵 的 场 所 ,显 得 超 凡 脱俗 。
C.中 国 建 筑 不 是 以 体 状 外 貌 取 胜 ,相 对 低 矮 平 淡 ,因 此 在 美 学 风 格 上 比 其 他 宗 教 建 筑 逊 色一 筹 。
D.就 整 体 建 筑 群 而 言 ,中 国 建 筑 在 对 称 中 有 所 变 化 ,但 就 个 体 建 筑 而 言 ,却 缺 少 了 变 化 。
2.下 列 对 原 文 论 证 的 相 关 分 析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第 一 段 开 篇 明 义 ,指 出 中 国 建 筑 从 秦 汉 至 明 清 ,基 本 保 持 延 续 了 一 贯 的 实 践 理 性 精 神 。
B.第 二 段 通 过 对 比 中 国 建 筑 与 欧 洲 、 伊 斯 兰 等 地 区 建 筑 用 途 的 不 同 ,论 证 了 中 国 建 筑 的 艺术 特 征 。
C.第 三 段 运 用 对 比 论 证 和 举 例 论 证 的 方 法 ,论 证 了 中 国 建 筑 的 结 构 特 征 。
D.文 章 采 用 层 层 深 入 的 论 证 结 构 。在 提 出 观 点 后 ,分 析 了 中 国 建 筑 两 方 面 的 特 点 ,最 后 作 了综 述 。
3.根 据 原 文 内 容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新 石 器 时 代 的 “ 大 房 子 ” 作 为 祭 祀 神 灵 与 生 活 居 住 的 共 同 场 所 , 说 明 和 西 方 相 比 ,中 国古 人 对 供 养 神 灵 、 祭 祀 先 祖 不 够 重 视 。
B.哥 特 式 教 堂 高 耸 入 云 的 尖 顶 、巨 大 幽 闭 的 空 间 、阴 冷 的 石 头 材 质 等 ,都 体 现 出 宗 教 建 筑 神秘 出 世 的 特 点 。
C.太 原 永 祚 寺 的 双 塔 布 局 对 称 ,但 具 体 形 制 又 不 完 全 相 同 ,这 体 现 了 中 国 建 筑 严 整 与 变 化的 统 一 。
D.中 国 屋 顶 向 上 微 翘 的 飞 檐 ,表 明 借 助 线 可 达 到 轻 快 协 调 的 艺 术 效 果 ,我 们 也 能 由 此 看 出大 国 工 匠 的 审 美 追 求 。
2018-02-19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并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

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也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流传久远,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以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汇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

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因此杂剧由开封传来,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融合。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未逸出杂剧的范畴。

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此而产生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

(摘编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

1.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分别对不同时期杂剧繁荣的盛况有所记载。
B.南曲产生于临安,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属于杂剧。
C.元明之际的传奇出自杂剧,但与之前的杂剧有不同之处:后者有折数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个人独唱。
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据说在北京演出时,曾轰动一时。
2.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柳永的《鹤冲天》的词句,是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
B.宋室南渡后的杂剧,保持了当年开封时期的特点,也难免受到南朝陈事旧音的影响,这使杂剧更为繁复多变。
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汇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3.南宋杂剧、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非常繁荣,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这三者繁荣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020-03-0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